第6章 聖人是用來踩的

山東之地朝堂的風氣,這些來自山東的讀書人不會不知道,聽了秦異人的話,不由得大是佩服,暗自點頭。同時,他們又是大爲振奮,秦國朝堂整肅,議事就議事,不得說別的,秦國朝堂能如此,焉能不一統天下?

“大秦朝堂議事規矩,你們都清楚了嗎?如有不明白的,可以先問清楚,然後再來議事。”秦異人再度問道。

“明白了。”一片響應聲響起,個個一臉的期待,恨不得立時議事。

如此整肅的朝堂,他們是第一遭見到,無不想好好發表一通見解。

“廷尉,你來監督與執法。”秦異人衝廷尉道。

老廷尉板着一張冷臉,道:“諾。”

衆人一瞧老廷尉這張冷冰冰的臉,無不是心中生凜。

“寡人決定,這第一爵酒就由寡人親自斟上,再親手奉上。”秦異人掃視衆人道。

“啊!”一片驚訝聲響起,無不是眼裡一片火熱。

秦異人是成就一統偉業的國君,令人敬仰的存在,他要親自斟酒,親手奉上,這第一爵酒特別有意義,若是能得到這賞賜的話,比起萬兩黃金更讓人心動。

“開始議事。”秦異人坐了下來,右手一揮道。

“我……”

“我……”

秦異人的話剛落音,一片“我”響起,無不是想搶着發表見解。然而,話一出口這才發現自己還是慢了,還有人比自己更快。

“君上,大秦一統天下之後,首要之務是料民,要查清山川地理人文口衆之數。方能治理。”別人不由自主的停下來,一臉的詫異,周青臣卻是不管這些,大聲發表看法。

“哎!我怎麼就停下來了呢?”那些停下來不說的人差點把腸子都悔青了。

“善!”秦異人笑着讚賞一句,道:“自從周室失德之後,無力制諸侯,天下大亂,諸侯力征,這圖籍就不準確了。大秦要想治理好天下,首要之務就是要查清山川地理人文口衆之數,要做到心中有數,方能治理。周青臣,你這提議非常好……”

秦異人這一讚揚。周青臣比吃了蜜還要受用,頭一昂,胸一挺,得意的衝那些沒能搶到第一個發言的讀書人一揚下巴兒,那意思是在說“瞧見沒?我拔了頭籌。”

“你……休要得意。”那些沒能搶到頭籌的讀書人大是不爽,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

“……在這裡,寡人可以告訴你。這事兒早就在做了。儘管如此,此言仍善,賜酒一爵。”秦異人站起身,親自斟上酒。衝周青臣招手,道:“周青臣,來。”

“謝君上!謝君上!”周青臣一張嘴哪裡合得攏,撒開雙腿。飛也似的衝了上來,跑得那叫一個快。生怕別人把他的酒搶了似的。

“周青臣,你出了一個好主意,這第一爵酒就賞給你了。”秦異人雙手端着酒爵,遞到周青臣面前。

“謝君上。”周青臣滿面紅光,身子躬成九十度,畢恭畢敬的衝秦異人見禮,然後直起身來,喜滋滋的接過酒爵。

他並沒有喝,而是轉過身來,雙手捧着酒爵,很是騷包的自左至右的晃了一圈,這是在顯擺。

殿裡一片火熱的目光,殿裡的溫度平空上升了不少,想把這爵酒搶過來的人不知幾多。

顯擺了一陣,周青臣這才一仰脖子把酒飲幹,咂吧着嘴巴,回味無窮,彷彿這是天下間最美的美酒似的。

事實上,這酒是天下間獨一無二的。說實話,這爵酒的品質並不是獨一無二的,其獨一無二是因爲這是天下歸一後,秦異人當衆賞賜的第一爵酒,其意義非凡。就憑這一點,比起瓊漿仙露還要令人着迷。

周青臣得意的一亮酒爵,這才放下酒爵,衝秦異人謝恩,回到人羣中坐好,身板挺得筆直,如同蒼松般。

“接着議事。”秦異人右手一揮道。

“我……”淳于越把經過看在眼裡,大是豔慕,很想搶到第二爵酒。然而,他嘴一張,這才發現他仍是慢了,有人比他更快。

“君上,應當修路啊。各國的道路不一,車輛寬窄不同,難以通行,這道路不便,不利於大秦治理天下。”立時有人大聲吆喝起來。

高聲大氣的,這極不禮貌,只是沒辦法,要是不吆喝的話,就會被他人搶了先,還是吼吼比較好。

議事如此熱烈,說明此次大朝會會很成功,這是好事。

“善!賜酒一爵。”秦異人當即讚賞。

立時有內侍上前一步,斟好一爵酒,捧着來到這個出主意的讀書人面前。

“謝君上。”這個讀書人衝秦異人謝一聲,接過酒爵,喜滋滋的一飲而盡,興高采烈,亮了亮酒爵。

“幣制不一,貨匯難以周流,大秦應當一幣制。”

“天下間什麼最多?不是虎狼,不是蚊蟲,而是關卡太多。百里之地者,往往有數道關卡,更有甚者,十里之地就三兩道關卡,這極大的阻礙了人們出行,大秦應當廢關隘。”

“水利者,關乎農事,而一河之上築壩數個,甚至十數、數十個。大秦治理天下,要興農事,必得修水利,欲修水利者,必先廢河上之堤壩也。”

氣氛非常好,嘴快有,嘴快無,衆人你一言,我一語,陳說各策弊端,很快的,天下間的弊端一一陳述。

儘管秦異人已經知道不少,當聽了他們的陳述,仍是一陣陣心驚,有些問題秦異人還真沒想到。這次大朝會,把這麼多人集中起來商議太應該了。

一條條,一件件的陳述,多是切合時弊,秦異人不斷稱善,令人賜酒,這氣氛更好了。

淳于越最是鬱悶。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搶到發言資格,就是沒有成功。

這次,他憋足了勁,終於搶到了說話資格,道:“君上,淳于越所言是安天下之術……”

“你不會是想要弄出焚書坑儒之事吧?”秦異人一聽這話,不由得眉頭一挑,頗有些詫異。打量着淳于越。

“……殷周之王千餘歲,封子弟功臣自爲支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爲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無輔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淳于越請君上封功臣子弟以爲支輔。”淳于越昂頭挺胸,昂昂而言,極是自得,眼中光芒閃爍。

分封制的弊端已經顯現無疑,要不然的話,也不會有七百多年的戰亂。然而。在當時,分封制仍是有很大的市場,有不少人很是贊同。

“沒錯!淳于越不愧是大才,所言極是有理。”一片附和聲響起。

秦異人眉頭一挑。頗有些不悅。

作爲現代人,秦異人不會不知道“廢分封,立郡縣”這一舉措的偉大意義,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里程碑。正是因爲秦始皇果斷的廢除分封制。確立郡縣制,這才使得中國真正成爲大一統的國度。秦朝因而成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王朝。

要是實行分封的話,這仗白打了,這統一也只是暫時的,要不了幾多時間,又會回到春秋戰國天下大亂的老路。

“此言差矣!”李斯猛的站起來,高聲駁斥,道:“古者天下散亂,莫能相一,是以諸侯並作,夏商周三代莫不如是。周室得天下,而不能治天下,諸侯力征,黎民苦戰國,苦不堪言,家破人亡者不知幾多,死於溝渠者不知幾多。若大秦效仿三代之法,行分封,這仗就白打了,臣敢斷言,要不了幾多時間,天下又會陷入紛徵不休的混亂中。”

李斯衝秦異人一抱拳,道:“臣請陛下廢分封,立郡縣!”

秦異人聽在耳裡,大爲欣慰,李斯就是李斯,很善於創新。在歷史上,他力排衆議,要求廢分封,立郡縣,如今,他仍是力主此事,這與秦異人的想法不謀而合。

“李斯,你面諛以重君上,非忠臣也,君上,李斯奸佞小人,當罪。”淳于越如同火燒了屁股似的,扯起嗓子大吼。

“閉嘴!”淳于越的話還未落音,只聽一聲沉喝,異常冰冷。

淳于越一瞧,只見廷尉那張冷臉如同萬載玄冰似的,一雙眼睛瞪得老大,瞪着他,沉聲喝道:“淳于越,你記住,這是大秦的朝堂,不是山東之地的朝堂。在大秦朝堂上,議事就議事,不得攻訐。念你初犯,訓斥一番,你可心服?”

淳于越一愣,一時說得興起,竟然指責李斯了,這是誅心之論,在秦國不允許。

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在淳于越身上,一時間,淳于越成爲焦點。

感受着衆人火辣辣的目光,淳于越恨不得有個地洞鑽進去。他可是拔了頭籌,竟然是第一個被訓斥的人,這臉丟大了。

好在,此時倒也磊落,知錯就改,一抱拳,衝李斯賠罪,道:“淳于越言辭不當,還請李大人見諒。”

“先生言重了。”李斯抱拳回禮。

秦異人的目光在淳于越身上一瞄,微微頷首,暗自道:“此人雖是然迂腐了些,卻也磊落,並非不可救藥。”

“淳于越,你這是初犯,予以訓斥。若是再犯,就是掌嘴。三犯,當驅逐,你好自爲之。”廷尉冰冷的聲音響起。

“謝大人提醒,淳于越謹記。”淳于越忙道。

“先生可是還有話說。”秦異人衝淳于越道。

分封制在戰國時代很有市場,這事一定要辨個明白,秦異人準備趁這機會好好辯論一番,取得共識。

“君上,事不師古難以長久,懇請君上效法先王,行分封,天下大治。”淳于越衝秦異人一抱拳道。

“有理,有理。”一片附和聲響起。

李斯還要辯解,卻給秦異人揮手阻止,道:“淳于越,你提到先王,也就是儒家嘴裡的聖人,在這裡寡人就說上幾句。你可知聖人有何用?聖人就是用來踩的!”(未完待續)

第34章 困獸之鬥(下)第49章 決戰鄭國渠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8章 子楚?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36章 出兵滅周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83章 羣英聚(上)第8章 革新舉措第16章 敲詐專業戶第19章 斷匈奴退路第63章 離間朱亥第80章 調教郭開第6章 吐納術第1章 大烏龍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73章 使者大出第56章 借刀殺人第32章 無用之人?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16章 樂毅入秦第15章 異人新政(續)第15章 蓋聶來投第4章 起兵滅韓第48章 何去何從?第8章 王太孫第3章 蓋聶(中)第59章 追殺信陵君第47章 誅殺滿門第27章 信陵君第16章 兵臨城下第94章 拍賣第16章 大禍臨頭第33章 清第63章 離間朱亥第50章 攻心第14章 革除積弊第44章 威震大漠第37章 列國來朝(上)第66章 秦軍敗退(下)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57章 血色西海(中)第60章 朱亥神威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30章 入秦營第18章 鬥獸場第31章 血染大漠(一)第12章 田光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55章 相見歡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90章 周天子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27章 匈奴第20章 山東列國的悲哀第24章 驚恐難安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19章 男兒當殺人第78章 幹票大的(下)第15章 蓋聶來投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26章 李冰入蜀(上)第31章 血染大漠(一)第71章 廣邀名士第54章 魏國驚變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92章 項燕的手段第19章 生死之交第46章 出兵滅楚第34章 城上跑馬(上)第45章 栽贓嫁禍第89章 嚇破膽第22章 巡視天下第18章 嬴柱即位第10章 呂不韋(上)第58章 流血的夜晚第37章 匈奴單于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20章 勝利第57章 軍心不穩第33章 異人獻計第87章 伏擊信陵君第63章 欲並百越第47章 三川郡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54章 楚王之怒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37章 列國來朝(上)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31章 血染大漠(一)第4章 大朝會第5章 散合縱(二)第86章 敵變我變
第34章 困獸之鬥(下)第49章 決戰鄭國渠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8章 子楚?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36章 出兵滅周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83章 羣英聚(上)第8章 革新舉措第16章 敲詐專業戶第19章 斷匈奴退路第63章 離間朱亥第80章 調教郭開第6章 吐納術第1章 大烏龍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73章 使者大出第56章 借刀殺人第32章 無用之人?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16章 樂毅入秦第15章 異人新政(續)第15章 蓋聶來投第4章 起兵滅韓第48章 何去何從?第8章 王太孫第3章 蓋聶(中)第59章 追殺信陵君第47章 誅殺滿門第27章 信陵君第16章 兵臨城下第94章 拍賣第16章 大禍臨頭第33章 清第63章 離間朱亥第50章 攻心第14章 革除積弊第44章 威震大漠第37章 列國來朝(上)第66章 秦軍敗退(下)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57章 血色西海(中)第60章 朱亥神威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30章 入秦營第18章 鬥獸場第31章 血染大漠(一)第12章 田光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55章 相見歡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90章 周天子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27章 匈奴第20章 山東列國的悲哀第24章 驚恐難安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19章 男兒當殺人第78章 幹票大的(下)第15章 蓋聶來投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26章 李冰入蜀(上)第31章 血染大漠(一)第71章 廣邀名士第54章 魏國驚變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92章 項燕的手段第19章 生死之交第46章 出兵滅楚第34章 城上跑馬(上)第45章 栽贓嫁禍第89章 嚇破膽第22章 巡視天下第18章 嬴柱即位第10章 呂不韋(上)第58章 流血的夜晚第37章 匈奴單于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20章 勝利第57章 軍心不穩第33章 異人獻計第87章 伏擊信陵君第63章 欲並百越第47章 三川郡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54章 楚王之怒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37章 列國來朝(上)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31章 血染大漠(一)第4章 大朝會第5章 散合縱(二)第86章 敵變我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