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

而這在千年之前的南北朝末年,絕對不是常人會有的遠見卓識。

尤其是李淵明知道自己在這方面尚且有些欠缺,還毫不猶豫的提出來,說明此人的胸襟也足夠廣闊。

不過李藎忱倒是現在也不擔心李淵,一來李淵和李藎忱的年紀想差不過十歲,只要李藎忱保持警惕,就可以完全壓制住李淵,相比之下比李淵小了十多歲的楊廣,儼然就沒有李淵這樣深沉的心機和遠見卓識。而等到李淵真正走到高位的時候,李藎忱應該也才正值壯年,而他的後人也會成長。

更何況李淵的人生軌跡也已經徹底改變了,或許這個世上將再也不會有李二這樣的妖孽降生。而且亂世出英雄,只要大漢和平安寧,那麼李淵父子也不會有任何的機會。

與其擔心現在一心想要當大漢棟樑的李淵,倒不如考慮一下怎麼把大漢的江山變得鐵箍一樣。

李藎忱暫時放下了這塊石頭,作爲金陵書院山長的蕭琮也輕輕鬆了一口氣,李淵對答如流,讓陛下如此滿意,自然也說明金陵書院教導有方。

此時外面已經下課,不少學生擠在門口,向裡面探頭探腦,聽見李藎忱答應了李淵的建議,有一些劍術和體能好一些的自然是露出了笑容,而還有一些瘦子和胖子們則是哀嚎一聲,對於他們來說這明顯不是什麼令人愉快的消息。

李藎忱也聽見了外面的動靜,霍然起身。

蕭琮急忙想要先生們把學生領回去,而李藎忱伸手攔住了他,徑直走到門口。

“參見陛下!”學生們忙不迭的行禮。

而李藎忱伸手做了一個請起的動作,微笑着說道:“諸位未來都是我大漢的棟樑,朕現在受你們一拜,更想要在五年、十年、二十年後在朝堂上看到你們的身影。”

“學生等必將努力!”

李藎忱點了點頭:“只要你們刻苦努力、好好讀書,朕會給你們出將入相的機會,也希望你們可以讓整個大漢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甚至把大漢的旗幟插在更遙遠的地方!朕希望你們,可以爲大漢之復興和崛起而讀書,可以讓我們這個國家重新走到天下之巔!”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學子們高呼道。雖然天還有些冷,但是他們感覺到一股熱流涌上心頭。

年輕的皇帝,年輕的王朝,還有年輕的他們······

蕭琮站在李藎忱的背後,看着眼前的景象,一時間也有些癡了。

嶄新的時代和年輕的人們,還有什麼比這更值得讓人奮進、更能夠鼓舞人心的麼?

蕭琮可從來沒有忘記,自己也不過二十多歲,也很年輕啊······

蕭琮並不知道,此時身後的閣樓上,正捧着書卷認真看着什麼的中年人,也伸手推開窗戶。

聽着這樣的呼喊聲,看着那些年輕的人們,他也有些恍惚。

真想也和他們一樣年輕啊。

或許一切也能這樣熱血,或許很多事情也能挽回吧。

蕭巋嘆息一聲,還是關上窗戶,重新捧起了書卷。

人要知足。

——————--

年輕人最不缺少的就是澎湃的熱血。

蕭巋是這樣感慨的,而遠在千里外的魯廣達也有這樣的看法。

淇水,便是眼前這一條小河溝的名字,或許更有名的一條淇水是從太行山發源、穿過中原的那一條,而眼前的這條小河雖然也叫這個名字,卻只是丹水的一條支流。

這條淇水從北方的秦嶺發源,向南穿過淅陽郡(今西峽縣)的西側,在南鄉郡注入丹水,而自從大漢拿下南鄉郡之後,這裡也就成了大漢和北周的一條天然分界線。越過淇水之後繼續向西北就是武關,而武關的背後則是上洛郡(今商洛),這一城一關構成了關中在東南側的唯一一條防線,繼續向前就是藍田了。

因此從淇水開始,每一座城、每一道河對於楊堅和周人來說都至關重要。

自從大漢拿下南鄉之後,北周軍隊就加固了淅陽郡的防衛,只可惜淅陽郡本身就不是什麼大城,若不是依託八百里伏牛山,更是一點兒防守的可能性都沒有,只不過淅陽郡也處於南鄉漢軍的包抄威脅之下,所以在抵抗了兩天之後,北周守軍就全面後退,想要依託淇水和兩側的伏牛山堅守,而蕭世廉也馬不停蹄的帶着大軍向前狂奔,直撲向這個缺口。

淇水本身就是一條几丈寬的河溝,甚至比不上一些大城的護城河,不過再加上其身後伏牛山斷開的山口,那麼重要性就非同一般,而且越過淇水還要進攻山口,這進攻的難度也非同小可。

好在這一支由淅陽郡敗軍組成的北周軍隊的鬥志也不算高,所以大漢軍隊很輕鬆的越過淇水,現在正在猛攻山坡,意圖打開通道。

因此看着那些年輕小夥子們不知疲倦的向前衝擊,魯廣達也不由得有這樣的感慨。

北周已經對南陽之戰做出了反應,楊堅以賀若弼爲主帥,高熲爲副帥,率軍三萬支援武關,現在應該已經過了上洛,因此留給蕭世廉的時間並不多,雙方註定會在武關激烈碰撞。

蕭世廉對於能夠趕在賀若弼之前拿下武關並不抱希望,但是他絕對不會把任何一個武關之前的戰略要點留給敵人。

而因爲這狹小的戰場很難展開,所以蕭世廉先以黃玩爲前鋒進攻,而魯廣達帶領左翼負責接應並且作爲接下來進攻的預備隊,否則魯廣達也不會在這裡“看熱鬧”。

“魯將軍,你覺得眼前的戰況如何?”身後聲音響起,卻是同樣準備上陣的淳于岑。

淳于岑曾經追隨者父親淳于量和魯廣達並肩作戰過,雙方也還算熟稔。當然後來淳于家先投靠了李藎忱,雙方也曾經一度刀兵相向,所以此時見面多少有些尷尬。

不過尷尬很快就被大家對眼前戰局的擔憂所替代。

魯廣達皺眉說道:“驃騎將軍的進攻很猛烈,但是敵人佔有地利,再加上十有八九是得到了死命令,所以恐怕一時半刻很難突破。”

似乎是爲了響應魯廣達的話,前方已經衝上半山坡的赤旗無奈的倒退,而投石機再一次向前推進,開始掩護撤退。

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九百五十六章 最大的諷刺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罰他請自己吃酒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二百六十一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一章 千年第一百七十章 變天(上)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國事第一六七七章 進英烈堂,咱們不一起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一三四五章 皇帝,是真正的皇帝第一二九一章 讓犧牲值得第一四九二章 第一滴血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虧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八百五十一章 戰利品第六百二十章 爲敵第兩千零六章 進攻燕郡的序曲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八百五十一章 戰利品第五百六十四章 想的簡單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二百八十八章 插一手第二百二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十六章 不仁第四百一十四章 氣運第三百七十四章 獵物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六七七章 進英烈堂,咱們不一起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外蒼天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空第一一七四章 活水第七百六十三章 硬碰硬第一二一六章 樞密院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八百零五章 誘餌第四百八十章 援軍第二一一二章 來生還是兄弟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一二八七章 士氣浮動第一三五五章 戰鬥的節奏第兩千章 西北風第五百三十一章 憑險而守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一八八五章 鑿空河東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讓他們失望第一七九三章 邙山伏擊戰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門第二二四二章 吐谷渾來人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一六七五章 窄窄的棧橋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見略同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責第一一零一章 吐屯背後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發少年狂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家都是自私的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一九三四章 振興兩淮第二十九章 虛實第九百零三章 不是好漢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一五二六章 小姑娘長大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什麼樣的君王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風浪第二百三十六章 請援第六百九十章 朝堂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孫家門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第一一七三章 年關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騎兵的突進第一七四四章 萬戶侯的誘惑力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一三一四章 陛下不淡定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一四二八章 靈武議戰第一五三零章 範梵志的果斷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有涼意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責第一四二三章 讀書人的事第二二三四章 集市第二二三四章 集市
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九百五十六章 最大的諷刺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罰他請自己吃酒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二百六十一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一章 千年第一百七十章 變天(上)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國事第一六七七章 進英烈堂,咱們不一起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一三四五章 皇帝,是真正的皇帝第一二九一章 讓犧牲值得第一四九二章 第一滴血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虧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八百五十一章 戰利品第六百二十章 爲敵第兩千零六章 進攻燕郡的序曲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八百五十一章 戰利品第五百六十四章 想的簡單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二百八十八章 插一手第二百二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十六章 不仁第四百一十四章 氣運第三百七十四章 獵物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六七七章 進英烈堂,咱們不一起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外蒼天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空第一一七四章 活水第七百六十三章 硬碰硬第一二一六章 樞密院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八百零五章 誘餌第四百八十章 援軍第二一一二章 來生還是兄弟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一二八七章 士氣浮動第一三五五章 戰鬥的節奏第兩千章 西北風第五百三十一章 憑險而守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一八八五章 鑿空河東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讓他們失望第一七九三章 邙山伏擊戰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門第二二四二章 吐谷渾來人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一六七五章 窄窄的棧橋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見略同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責第一一零一章 吐屯背後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發少年狂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家都是自私的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一九三四章 振興兩淮第二十九章 虛實第九百零三章 不是好漢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一五二六章 小姑娘長大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什麼樣的君王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風浪第二百三十六章 請援第六百九十章 朝堂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孫家門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第一一七三章 年關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騎兵的突進第一七四四章 萬戶侯的誘惑力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一三一四章 陛下不淡定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一四二八章 靈武議戰第一五三零章 範梵志的果斷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有涼意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責第一四二三章 讀書人的事第二二三四章 集市第二二三四章 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