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

不過江南世家對此倒是沒有太大的異議,出面審覈秋闈試卷的是吏部尚書宗元饒、御史臺裴忌和專門請來的孝穆公徐陵,最後還是陛下親自過目,所以說明這個結果並沒有什麼問題。

真的在對天下大勢的把握上,歷經了戰亂磨難的北方世家,的確要比偏安江南的江南世家佔優勢,畢竟這些年北方世家在北方顛沛流離,經歷得多,所思所想的自然就多,而江南世家大多數在幾年前還想着怎麼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甚至不惜造反呢,真的讓家族之中的子弟討論實打實的天下大勢,着實是強人所難。

尤其是南北朝之後,由於大量的史書經典在北方的戰亂之中散失,或者乾脆直接毀於戰火,所以南渡的家族因爲缺少史書文教,逐漸流行詩詞歌賦以及談玄,清談和坐而論道風靡江南,當時所謂的名士,多數都是在清談中嶄露頭角的。

但是這也就導致南方世家的格局往往越來越小,最後目光甚至只停留在東南,甚至原本的吳地家族和南渡的家族,還以太湖爲分界,稱太湖以北是北,太湖以南是南,江南之地尚且還要分爲南北。

熟不知大江以北,纔是華夏中原之地,大江以南,不過是東南一隅罷了。

尤其是東晉滅亡之後,南朝破局,甚至往往還得依靠外來人,或是從北方逃難來的劉裕,或是崛起於嶺南的陳霸先,或是來自於荊州的蕭氏,又或是當今聖上,那也是來自於淮北的山中,身上流淌的甚至也是北方世家的血。

當然了,格局小是一部分原因,這部分原因南方世家也是承認的,還有一部分原因,自然就是南方世家這一輩中佼佼者,都已經先一步進入朝堂之中,比如現在的六部之中,大大小小的官吏,怕是有一多半都是出身南方世家,這主要還是得賴於他們父輩的舉薦功勞,各個家族之間的相互舉薦,讓這些小輩能夠在朝廷急需用人的時候快速進入朝堂之中,因此自然也就不會再參與到這一次的科舉考試之中。

沒有足夠的年輕一輩參與到這一次的科考之中,南方世家就算是佔據地利優勢,取得不到什麼優秀的戰績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北方人才的大量南下,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

這說明如今的朝廷已經得到越來越多北方人的認可。

而朝廷想要越過大江和淮水繼續向北挺進的話,依靠南方人自然是不可能的,所有的世家都有着安土重遷的思想,讓根基都在南方的江南士族冒着敵人的箭矢向北衝鋒當然不現實,相比之下北方的人們當然更願意收復故土,當初劉裕北伐的時候也是依靠着北府兵一路殺將過去所向披靡。

因此這樣的場面,是李藎忱樂於見到的。

當晨光照射在大殿屋檐上的時候,宮門緩緩打開,今日應試的考生魚貫而入,李藎忱率領監考的羣臣——主要就是都官尚書、禮部尚書、吏部尚書、刑部尚書和御史大夫——已經在大殿上等候。

既然這是這個時代歷史上的第一次科舉考試,那麼一切的規則當然都是李藎忱和禮部共同制定的,不過李藎忱也懶得絞盡腦汁去想,所以還是按照原本的考試規則來的,一層層選拔出來的人才將會最終在這大殿之中、在皇帝陛下的親自監考下一決高低。

“今歲秋闈前三甲士子,參見陛下。”三十六名身穿特製白衣的考生同時拜倒,他們之中有的人年輕氣盛,正打算抒發文采,而有的人則已然不再年輕,不過身處此情此景之中,當然也是激動不已。

登科取士,這是絕對不同於之前孝廉制度或者九品中正制度的新的人才考覈和選拔方法,通過登科核用的人才,說明其不僅僅有孝心,也不僅僅是家族門第顯赫,而是因爲他們本人有真才實學,有能夠治理天下、匡扶社稷的能力。

這是時代的變革,能夠見證這種變革,讓身處大潮之中的他們當然很是激動,因爲那一刻他們甚至能夠感受到,歷史已經因爲他們而改變,或者說他們就是歷史了。

“平身,”李藎忱的手擡起,“宣,入殿!”

“考生入殿!”袁大舍的聲音難得的中氣十足,甚至都讓人忘了他是個宦官——李平當然不會拆穿這個老太監私下裡爲了這一刻到底練習了多久。

“謝陛下!”考生起身,沿着臺階走上大殿。

而李藎忱已然轉身先一步登上了丹墀,不過他並沒有坐下,而是靜靜看着考生們依次進入大殿上已經排列好的桌椅之中。

在大殿的兩側,還有一些官員正在奮筆疾書。

這些官員以史官爲主,主要是爲了記錄下這歷史性的一刻。而還有一部分人,身上雖然也是穿着官服,但是他們的身份卻是新成立的《大漢報》的記者。

記者,記錄的人,到不能算是一個這個時代不能理解的稱呼,所以李藎忱也不客氣的照搬了。

大漢的工部一向是被李藎忱支使得團團轉,不過李藎忱安排下來的任務,他們終究還是非常認真負責的完成了,這其中自然就包括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術。

當時大漢開國之初,爲了促進文教工作,李藎忱把發明印刷術的任務交給了禮部和工部,工部雖然比較忙,好在禮部這邊尚且有時間,總算是把這種東西給研究出來了。

李藎忱知道活字印刷術要比雕版印刷更好用,所以上來就乾脆要求直接研發活字印刷。之前受限於材料,研製出來的活字總是不牢固,印刷出來的東西參差不齊,所以工部只能先雕刻了雕版,這也讓李藎忱感慨歷史總還是在頑強的沿着原本的進程向前走。

不過很快隨着大漢的冶煉產業產量和技術都上來了,活字印刷自然也就不再是什麼難事。

相比於歷史上從唐到宋才實現雕版到活字的轉換,這個時代的印刷術發展的的確非常快了。

正是因爲印刷術的快速發展,大漢在各地建設書院和義學纔有足夠的資本,否則哪有那麼多書本給人用?

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一千八十三章 祁山風起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一三八一章 楊素的八卦之心第一三三五章 反攻的勇氣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一九一六章 大漢的戲劇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四百三十一章 條件第一六三九章 大定第八百五十六章 亂世中的百姓第二零五一章 陛下在幹什麼?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景不殊第兩千零二章 刺史的欣賞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三百零七章 敵暗我明第七百五十一章 抗旨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九十五章 多險惡第一九五八章 國家未來,在陸也在海第一七零零章 單騎第一三七零章 先走一步第一千四十章 血已經夠多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一八八三章 我就知道姊夫你最好了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一七四九章 神醫也要嫁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題目第八百七十二章 來者不善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一二六八章 老天爺的玩笑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雨如晦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完本感言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九百六十七章 樂昌的請求第八百七十五章 沒有那麼好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八十九章 聽一言(第三更)第二百四十八章 兵鋒第二一七四章 浴血武威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二二五九章 挽救三千青絲第一二九一章 讓犧牲值得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一三二七章 曾經的夢魘第四百九十四章 來不及第二一四六章 從制定者到維護者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二一零四章 血色清晨第二二五九章 挽救三千青絲第七百三十二章 罪該萬死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一六五二章 城頭戰場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一七八九章 順理成章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五百八十四章 在朝廷心中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一八五零章 雪夜破營第一九二零章 江東子弟需要的是共贏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六百一十一章 時也,命也!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晉陽,實攻雁門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一三二二章 楊堅真的值得嗎?第二一零零章 城門洞開,漢騎入城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七百二十三章 驚起第二零五九章 局裡局外第一四二四章 韓擒虎的猶豫第一四四四章 在慈善的基礎上第一八八三章 我就知道姊夫你最好了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九百三十章 錢莊第五百一十三章 埋下的種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七十一章 時間第二百四十六章 將戰第一五六四章 內府也不富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
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一千八十三章 祁山風起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一三八一章 楊素的八卦之心第一三三五章 反攻的勇氣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一九一六章 大漢的戲劇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四百三十一章 條件第一六三九章 大定第八百五十六章 亂世中的百姓第二零五一章 陛下在幹什麼?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景不殊第兩千零二章 刺史的欣賞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三百零七章 敵暗我明第七百五十一章 抗旨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九十五章 多險惡第一九五八章 國家未來,在陸也在海第一七零零章 單騎第一三七零章 先走一步第一千四十章 血已經夠多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一八八三章 我就知道姊夫你最好了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一七四九章 神醫也要嫁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題目第八百七十二章 來者不善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一二六八章 老天爺的玩笑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雨如晦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完本感言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九百六十七章 樂昌的請求第八百七十五章 沒有那麼好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八十九章 聽一言(第三更)第二百四十八章 兵鋒第二一七四章 浴血武威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二二五九章 挽救三千青絲第一二九一章 讓犧牲值得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一三二七章 曾經的夢魘第四百九十四章 來不及第二一四六章 從制定者到維護者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二一零四章 血色清晨第二二五九章 挽救三千青絲第七百三十二章 罪該萬死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一六五二章 城頭戰場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一七八九章 順理成章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五百八十四章 在朝廷心中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一八五零章 雪夜破營第一九二零章 江東子弟需要的是共贏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六百一十一章 時也,命也!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晉陽,實攻雁門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一三二二章 楊堅真的值得嗎?第二一零零章 城門洞開,漢騎入城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七百二十三章 驚起第二零五九章 局裡局外第一四二四章 韓擒虎的猶豫第一四四四章 在慈善的基礎上第一八八三章 我就知道姊夫你最好了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九百三十章 錢莊第五百一十三章 埋下的種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七十一章 時間第二百四十六章 將戰第一五六四章 內府也不富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