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題目

PS:站實驗室站暈了,昨天忘了更新,晚上補上,大家請諒解

緩緩側過頭看了一眼沈君高,徐陵輕笑着伸手向上指了指:“陛下還沒有老糊塗呢,所以現在······”

這個官場老狐狸笑眯眯的說道:“靜,比動好。季高,你最好還是乖乖閉上眼睛。天不語······我等,亦當不語。”

“天不語麼······”沈君高緩緩攥緊了衣袖,忽然想起什麼,聲音很是低沉,“若是這天······一直不語呢?”

徐陵哈哈一笑,手指輕輕敲打着桌子:“怎麼會,你也不想想,九年之前陛下有力挽狂瀾之心,九年之後,若是連蕭牆之內的事情都處理不好,又如何能當這天?”

怔了一下,沈君高點頭,徐陵能夠說出這一句話,此中對於沈君高的信任不言而喻,而更重要的是,朝野上下,也就只有徐陵纔有資格能說出這話,當下裡他沉聲說道:“明公好意,某明白了,多謝明公提醒。”

“無需多言,”徐陵輕輕捋着鬍子,“老夫說這幾句話,不只是爲了告訴你,也想告訴所有人,還是要謹言慎行。”

沈君高呼了一口氣,而徐陵的目光緩緩轉向山下。自己現在所能做的,恐怕也就只有盡最大可能讓這風潮,來的更晚一些了。但是這風潮,就算是晚,也終究有一天會席捲天地!

沈君高和徐陵並不知道,就在帳篷後面,樂昌公主輕輕鬆開一直捂在自家妹妹嘴上的手,她什麼都沒有說,只是靜靜的看了一眼沈君高和徐陵的背影,轉而將目光投向山路上。

一道道身影正大步走上山,陽光灑在他們的身上,一個個瀟灑非凡。不過樂昌公主的注意力顯然不在這幾張英俊的臉龐上,而在他們身後的那一座城上。

哪怕是陽光依舊籠罩着天地,多多少少的,樂昌都感覺到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

山雨欲來。

——————————————————-

“晚輩見過兩位明公。”李藎忱三人和徐德言兩人雖然還是保持一定的距離,但是至少是站在一起。

“你們來的最快,很好。”沈君高臉上之前的疑惑和遲疑已經消散殆盡,沉聲說道,“按照規矩,題目先來者便可先看,這是此次詩會的題目,幾位還請過目。”

與此同時,一名講經博士緩步走過來,將一炷香插在香爐之中,按照規矩,從第一個人看過題目之後,所有人的詩詞都應該在三炷香時間內寫出來。

站在最前面的裴子烈微微側頭,看向另外一邊的徐德言,徐德言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裴子烈點了點頭,伸手接過來那一張紙,打開看了一眼,輕呼了一口氣,而同樣看到紙上的字,徐德言、蕭世廉和裴蘊也都是神情各異。

因爲這字條上面赫然寫着“維桑與梓,必恭敬止”八字。

這八個字語出《詩經·小雅》,意思自然很簡單,最重要的就是突出“桑梓”二字,也是“桑梓”這個稱呼最早出現的地方。

也難怪裴子烈等人感到輕鬆,“桑梓”者,家鄉也,無論在古代的哪一個時期,描繪家鄉的詩詞都是最重要的一種題材,詩人往往在詩詞之中蘊含自己對於家鄉的思念之情和漂泊孤獨之意,情深意切之處,可令人感同身受。

因此這樣的詩詞,裴子烈他們可以說沒有少讀過。但是讀過歸讀過,當細細思索的時候,他們還是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李藎忱不由得苦笑着搖了搖頭,這個時候他已經清楚的認識到徐陵出這麼一道題目的意味,按照蕭世廉所說,這一次詩會的題目有些出人意料,而這最後一關的題目,果不其然,看上去是所有人最熟悉的題材,隨意一首詩可以信手拈來,但是詩會既然是比拼,肯定不是胡亂湊合,必須要在詩詞之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意,才能讓人感受到這首詩的靈魂。

於是問題來了,有如徐德言還有裴蘊這等生在建康府、長在建康府的世家子弟,如何能真的明白那種背井離鄉的痛苦和思念?縱然是裴子烈和蕭世廉,也不過只是在外征戰一段時間,根本沒有長期不還鄉的經歷,這種思鄉詩詞的情感,如何體會得到?

還真是看似簡單,卻足夠令人撓頭嘆息的詩詞啊。

“徐卿家,你在前面出的都是什麼詩詞啊!本殿下若不是被那一句詩耽擱了,早就已經上山了!”罵罵咧咧的聲音從山路上傳來,原本在山腳下還趾高氣昂的陳叔儉,此時臉漲得通紅,顯然落在蕭世廉他們後面,讓之前放下大話的他很是沒有面子。

而跟在他身邊的陳叔澄也是一般無二的怒氣衝衝,大有要找徐陵來算賬的架勢。

沈君高皺了皺眉,這兩個皇子殿下原來參加詩會的時候,也曾經多次與其餘人發生口角的,不過考慮到他們的身份尊貴,一般大家都忍忍過去了,作爲主考官和裁判的幾個老臣也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沒有必要因爲這一點兒小事和兩個皇子鬧得不愉快。

就算是人家沒有封爵,歸根結底也是龍種不是,再加上當朝陛下是出了名的護犢子,大家都清楚這個道理,誰都不願意和皇子有爭執。

不過之前那幾次都是和同樣參賽的人或者一些年輕的講經博士,今天卻不同,這是直接找上徐陵來了。

作爲南陳一等一的文學大家,徐陵主持這樣詩會的時候可並不多,一般得知是徐陵在主持,不少年輕人都會趨之若鶩,以求能夠讓這位數一數二的文學大師能夠指點自己一下,就算只是單純的批評兩句,只要能夠說到點子上,照樣可以起到不小的促進作用。

可今日倒好,這兩個皇子竟然上來就開始找麻煩,如果不是他們還記得點兒家教,恐怕謾罵之語早就脫口而出。

“放肆!”徐陵一拍桌子,霍然站起來,這個一向以“老狐狸”的外號爲人熟知的老人,此時出乎意料的鬚髮盡張,雖然只有簡簡單單兩個字,但是帶着雷霆之怒意。

沈君高苦笑一聲,看着那兩個明顯是嚇的一哆嗦的皇子,明公現在正是內心惱火和無奈的時候,你們兩個這般惹事,豈不是自己來找罵的?

第一三一四章 陛下不淡定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三百三十六章 陸之武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一八七七章 剎那猶疑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九百七十二章 恍然如夢第二百三十八章 隱約雷鳴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七零一章 捷報頻傳第一百五十二章 禮物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二百一十九章 紀南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一八七八章 河東義師第二百六十九章 飛將軍第四十七章 香囊第二二五一章 黎明前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一四八二章 硃紅色殿門第十六章 不仁第一千三十章 總攻第一九二四章 爾是何等官職第三百八十九章 賣兒鬻女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二一三二章 書院等級和女學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驚一乍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一五四三章 一身輕第四百一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六百五十六章 任重第一五四一章 我們海軍就是要搶功勞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一千六十四章 大朝第二零四一章 巴人將士第一六五六章 萬衆一心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二一六六章 安定城外,十里長亭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隊伍第一千零二章 應變第九十三章 逆風行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一七九一章 突然有動作的宇文招第二一八九章 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一五三六章 各司其職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一九一三章 給他拜個年?第一六七九章 得虧咱們快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關中嗎?第八百零五章 誘餌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八十九章 聽一言(第三更)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內法第一一二八章 各有妙招第一二三一章 動脈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五十六章 大營(加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二百五十九章 好男兒至此(下)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八十章 款待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七百九十四章 亂戰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一千零二章 應變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個國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一七五一章 最後的強援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選第一九四零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一二三三章 郡縣與分封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動干戈第一九五四章 四面開花,中路突破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無方,臣妾有罪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七章 求死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一百五十二章 禮物
第一三一四章 陛下不淡定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三百三十六章 陸之武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一八七七章 剎那猶疑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九百七十二章 恍然如夢第二百三十八章 隱約雷鳴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七零一章 捷報頻傳第一百五十二章 禮物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二百一十九章 紀南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一八七八章 河東義師第二百六十九章 飛將軍第四十七章 香囊第二二五一章 黎明前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一四八二章 硃紅色殿門第十六章 不仁第一千三十章 總攻第一九二四章 爾是何等官職第三百八十九章 賣兒鬻女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二一三二章 書院等級和女學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驚一乍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一五四三章 一身輕第四百一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六百五十六章 任重第一五四一章 我們海軍就是要搶功勞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一千六十四章 大朝第二零四一章 巴人將士第一六五六章 萬衆一心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二一六六章 安定城外,十里長亭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隊伍第一千零二章 應變第九十三章 逆風行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一七九一章 突然有動作的宇文招第二一八九章 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一五三六章 各司其職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一九一三章 給他拜個年?第一六七九章 得虧咱們快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關中嗎?第八百零五章 誘餌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八十九章 聽一言(第三更)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內法第一一二八章 各有妙招第一二三一章 動脈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五十六章 大營(加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二百五十九章 好男兒至此(下)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八十章 款待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七百九十四章 亂戰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一千零二章 應變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個國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一七五一章 最後的強援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選第一九四零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一二三三章 郡縣與分封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動干戈第一九五四章 四面開花,中路突破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無方,臣妾有罪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七章 求死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一百五十二章 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