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五章 反攻的勇氣

六月中的白鹿原上,萬頃麥田都已經成熟。

放眼望去,風吹麥浪,空氣之中、風中、甚至身邊的每一個角落,似乎都充斥着糧食成熟的氣息。這氣息讓人聞了之後就有一種心中暖洋洋的感覺。

當然了以蕭世廉這種已經比較現實的人看來,這種暖洋洋的感覺更多的是因爲熱的。

的確,麥子成熟的時候,天氣也的確熱得令人難受。

但是即使是熱,看着這些糧食,心裡還是高興的。

豐收就意味着至少大軍半年的征戰已經能夠保障,而同時夏收的順利自然也就意味着秋收也應該也會順利,畢竟去年一年之中,除了淮西的雪災之外,大漢全境上下並沒有經受什麼災荒,算不得什麼大豐收年,但是風調雨順還是能保障的。

經過這一波收穫,不但軍隊征戰的消耗能夠保障,而且各個地方的常平倉之類的應該也能夠喘一口氣了,否則地方官員們看着空蕩蕩的糧倉也是叫苦不迭,別說有沒有貪污的機會了,他們都恨不得自掏腰包讓糧食多一些,否則到時候上面分攤任務完成不了,腦袋還不至於掉,但是這官運也就戛然而止了。

當然了,更讓蕭世廉高興的是,自己總算還是搶在夏收之前拿下了白鹿原,位於長安城東南側的這一片土地也是關中最肥沃的一片土地,也就是所謂的渭水谷地。從華山和秦嶺兩個方向匯聚下來的溪水再加上渭水源源不斷的滋潤着這一方水土。

蕭世廉並不知道在另一個時空中的千年後,這一片土地會因爲一本書而出名,現在他只知道對面的韋孝寬也很着急。

韋孝寬和尉遲迥在華陰大戰一場之後,雙方各自退兵。並不是他們沒有一決勝負的願望,甚至這兩個老搭檔和老冤家比誰都渴望着能夠取得勝利,讓他們這已經持續了好幾年的爭鬥有一個結果。但是他們也知道大家都是旗鼓相當的情況下,想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分出來勝負幾乎不可能。

隨着夏收臨近,他們只能選擇各退一步,只有保證了夏收的順利,自然才能保證之後的征戰,否則餓着肚子還怎麼打?

對於韋孝寬來說,蕭世廉已經屯兵白鹿原,眼見得就要進攻藍田,在糧食的需求上顯然更加急迫。若是不能快速戰勝蕭世廉以搶奪白鹿原這個重要的糧草種植區的話,那麼只是憑藉長安城周圍的土地,可沒有辦法供應大軍的征戰。

長安作爲北周的軍事和經濟中心,最不缺的實際上就是存糧,但是從宇文邕繼位之後,攻北齊、五路北伐,再加上楊堅和宇文憲的決裂,這中間圍繞關中展開的戰爭幾乎從來沒有斷絕過。

而之後楊堅還曾經進攻突厥,大軍北上看上去氣勢恢宏,但是這背後也意味着大量的糧食消耗。

更不要說李藎忱開始全面進攻關中之後,楊堅不斷的丟掉土地,長安城中的存糧經過這麼一次又一次的損耗,早就已經被消耗的七七八八了。剩下的糧食根本不可能一直支撐到之後的夏收,更不要說這還得確保大軍不會有什麼激烈的戰鬥和消耗的情況下。

可是就現在的情況來看,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韋孝寬不從蕭世廉的手中再搶奪一些糧食的話,恐怕就連半年都支撐不了。

沒有軍糧了,這一戰還有什麼可以打的?

所以韋孝寬回師藍田之後,很果斷的率軍直撲白鹿原,雙方沿着藍川對峙,這一條曾經因爲產出藍田玉而爲人所知的河水兩側,依然是劍拔弩張了。

蕭世廉雖然不知道韋孝寬的存糧情況,但是看韋孝寬如此着急的發動進攻,甚至都可以稱之爲馬不停蹄,他也能夠揣測到,韋孝寬手中的糧食也亦應該所剩無幾了。

這個老賊顯然很是慌張。

慌張就好,韋孝寬越着急,蕭世廉就越淡定。

蕭世廉不知道是誰給了韋孝寬反攻白鹿原的勇氣,但是他既然想要過來,那自己就不介意和他較量較量。

韋孝寬雖然名聲在外,但是並不是不可戰勝的。上一次李藎忱不就在蒼溪谷讓尉遲迥和韋孝寬非常狼狽麼?

只不過在那之後倒還真的沒有一名漢軍將領戰勝過韋孝寬,當然了這也是因爲大家幾乎沒有再和韋孝寬交手的機會。但是韋孝寬的名聲擺在那裡,要說心裡沒有一點兒擔憂那是不可能的。

而蕭世廉現在自然就擔負着成爲李藎忱之下第二人的任務。

就在蕭世廉所站的山坡前,藍川對岸北周軍隊已經在森然列陣。而山坡後面,漢軍將士已經發動了所有的民夫開始收割糧食,甚至就連一些偏將乃至於淳于岑他們都親自上陣了。甚至就連蕭世廉作爲軍中主帥都親自收割了一小塊地方,以鼓舞軍心。

至於宇文父子,蕭世廉也是毫不猶豫的讓他們帶着人去收割糧食了。只是沒有想到宇文亮和宇文溫對此竟然還感恩戴德,顯然在他們看來,蕭世廉沒有直接讓他們衝上去當炮灰就已經是對他們最大的恩賜了。既然這一對牆頭草父子非得這麼想,蕭世廉也沒有辦法,反正之後怎麼處置他們也是李藎忱的事。

和之前作戰的時候一樣,收割糧食和作戰是輪流來的。現在是淳于岑負責收割糧食,這小子作爲前鋒立下的功勞最大,據說漢中接到武關這邊戰報之後,坐鎮漢中的老將軍淳于量大笑兩聲,差點兒一口氣沒有喘上來就去見了陳頊。

也因此爲了平衡一下,蕭世廉讓他先負責割糧食。而魯廣達和黃玩作爲蕭世廉的左右兩翼,率軍沿着藍川展開。

對岸的鼓聲咚咚響起,大隊的北周士卒開始向前推進。

韋孝寬來得快,進攻速度也很快。

蕭世廉看着眼前這至少五萬北周軍隊的架勢,心中實際上還是有些發虛的,否則也不會這麼着急的讓人搶收糧食。

關鍵還是因爲這藍川兩岸根本就無險可守,也就是白鹿原這裡地勢有些起伏,否則若真的是山巒高低起伏的話,也不可能種植這麼多糧食。因此雙方的陣列都還算整齊。

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八百六十四章 最佳人選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一一六一章 幾分真幾分假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藎忱噁心到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六十二章 南山霧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一六一一章 星散的吳郡世家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七百九十六章 頗有微詞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旨意第一百零一章 遵命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陵總管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標杆第一百四十九章 求情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第四百七十九章 霜滿天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二二二二章 虛晃一槍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選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罰他請自己吃酒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二零七三章 興祖老弟,興祖老兄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二百一十八章 俘虜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一一五四章 絕人之路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爲什麼很有幹勁第五百六十三章 越來越不明朗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一五二七章 戰盧容,火槍對炮灰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二二八四章 西寧第二二八六章 漢羌一家親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製造內部矛盾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二三四七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九百二十一章 宇文溫第一九七四章 甲騎對甲騎第二零五一章 陛下在幹什麼?第一七七零章 問計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六百零二章 驚喜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發展第一五八零章 南洋之虎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一六一零章 陛下有幾個老丈人?第一一二零章 爲君舞第一一七四章 活水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第一六八零章 爲了贏得這場戰爭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一二五六章 風雨長安第一一五九章 條約是拿來撕的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二一一零章 家事不是國事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下更大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第一五三九章 宣華夫人第一八零七章 芳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恐慌,害怕?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
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八百六十四章 最佳人選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一一六一章 幾分真幾分假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藎忱噁心到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七百六十二章 南山霧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一六一一章 星散的吳郡世家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七百九十六章 頗有微詞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旨意第一百零一章 遵命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陵總管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標杆第一百四十九章 求情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第四百七十九章 霜滿天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二二二二章 虛晃一槍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選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罰他請自己吃酒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二零七三章 興祖老弟,興祖老兄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二百一十八章 俘虜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一一五四章 絕人之路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爲什麼很有幹勁第五百六十三章 越來越不明朗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一五二七章 戰盧容,火槍對炮灰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二二八四章 西寧第二二八六章 漢羌一家親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製造內部矛盾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二三四七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九百二十一章 宇文溫第一九七四章 甲騎對甲騎第二零五一章 陛下在幹什麼?第一七七零章 問計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六百零二章 驚喜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發展第一五八零章 南洋之虎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一六一零章 陛下有幾個老丈人?第一一二零章 爲君舞第一一七四章 活水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第一六八零章 爲了贏得這場戰爭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一二五六章 風雨長安第一一五九章 條約是拿來撕的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二一一零章 家事不是國事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下更大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第一五三九章 宣華夫人第一八零七章 芳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恐慌,害怕?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