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

PS:補幾天前的更新

世家子弟們都有些詫異的看向李藎忱,這個傢伙他們之前都沒有見過,上來就是這樣的詩篇,絕對不是凡人,可是既然不是凡人,之前爲什麼不顯山不露水?

徐陵沉聲說道:“這江南雖大,但是名師大儒老夫也算是認識的七七八八,你這首詩的水平甚至要在很多名師之上,而有如此水平的,老夫所知道的不過幾人,所以不知你師承何人,爲何老夫之前從未聽說過誰有你這樣的弟子?”

而沈君高也是皺了皺眉,打量着李藎忱,顯然心中有和徐陵一樣的困惑。

徐陵如此一說,正說在關鍵上,周圍人都用狐疑的目光看向李藎忱。是啊,如此高水平的詩作,爲什麼之前沒有聽說過?

蕭世廉急忙想開口解釋,卻被裴子烈伸手攔住,蕭世廉頓時眉毛一挑:“大士,你是什麼意思?難道你也懷疑世忠?”

裴子烈看着紅了眼睛的蕭世廉,又好氣又好笑:“某是那樣的人麼?你解釋沒用的,這種事,得世忠賢弟自己說。”

深深吸了一口氣,李藎忱知道瞞得過別人也瞞不過徐陵這個老狐狸,真是果不其然。不過他之前就已經打好了腹稿,否則也不敢輕易的站出來,當下裡鄭重一拱手,朗聲說道:“回稟明公,晚輩姓李,名藎忱,草字世忠,先父乃前魏車騎大將軍、前樑大都督陳子云將軍麾下馬前卒,姓李。晚輩一身所學,爲先父所教。”

徐陵和沈君高下意識的對視一眼,這樣的稱呼就算是他們這些過來人,多少也有些陌生,畢竟樑和魏都是已經逝去的數十年的國號。不過陌生不代表不知道,徐陵的瞳孔微微收縮一下,喃喃說道:“你爹爹······‘始興槍王’李成?”

“正是!”李藎忱一頷首,兩個字擲地有聲,“有先人遺物可爲證,不信的話兩位明公可以去問左衛將軍。”

“難怪左衛將軍會對你照顧有加,原來是故人之後,”徐陵苦笑一聲,第一次恭敬到位的衝着李藎忱一拱手,“槍王高義,得遇槍王之後未曾行禮,倒是老夫失敬了。”

而沈君高也是跟着一拱手算作還禮。

李藎忱輕呼了一口氣,果然把陳慶之和自家爹爹這兩個傳奇人物擡出來還是能鎮住場子的。而此時李藎忱也逐漸意識到,自家爹爹在臨走之前留給自己的遺產有多麼豐厚。

徐陵的鄭重一禮,可是千金難買啊。

當然對於自家爹爹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李藎忱也愈發好奇。

陳慶之馬前卒、始興槍王、高義之士,這個曾經一身粗布衣袍、看上去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的老人,到底有着怎樣令人心馳神往、以至於時至今日這些老人們都念念不忘的過去?

李藎忱很清楚,歷史上這樣出身平凡、武藝超羣而又有令人敬佩之閃光點的人有很多,往遠處說,戰國有義士朱亥,唐朝有散盡千金虯髯客,往近處說,霍元甲、黃飛鴻、大刀王五,哪一個不是赫赫有名,今人提及,依然心馳神往。

只可惜歷史是達官貴人的歷史,是勝利者的歷史,出身平民又最終在那一場山洪中再無音訊的李成,終究被歷史的滾滾潮流所淹沒,大浪淘沙,最後能留下姓名的平頭百姓,終究少之又少。

“賢侄言稱‘先父’······”徐陵想起來什麼,淡淡說道,“沒有想到······想當年劉潛陷害於某,言某於任上貪污,世人皆信,朝廷就地奪官,唯令尊憤然不平,拔劍而起,十日之內追索到劉潛所派遣嫁禍之人,方纔爲某免去一場無妄之災。

只可惜之後令尊追隨陳將軍北上,再無音訊,當年相救於宦海之中,恩情之重,時徐陵無以爲報,今日得知故人已逝,此恩情竟無法當面相報······”

(作者按:徐陵被陷害一事史有其實,詳見《陳書·卷二十六·列傳二十》)

李藎忱嘴角輕輕抽搐一下,自家老爹當年還真是不折不扣的義士。

而沈君高點了點頭,雖然徐陵的清白被證明,但是畢竟是徐陵早年的“污點”,而朝廷旨意已下,並未收回,使得徐陵才華正茂的年紀白白空度幾年,是徐陵一生都不願意提起的回憶,今日能夠平淡的說出來,一來是或許是因爲時間太久了、當事人都已經過世,徐陵已經忘卻了當時的痛苦,二來也是陡然聽聞故人有後,感慨萬千。

“可惜先父追隨陳將軍從洛陽撤退之後,遇到山洪與將軍失散,從此收攏舊部隱居於山中,本來就此躲避戰亂,安然一生,誰曾想到天降橫禍,蠻夷兵鋒殺到,以百姓之性命要挾大都督撤退,先父帶領村中丁壯奮戰不敵,最終村中長老以婦孺老弱之性命爲代價,配合伯清兄的親衛,方纔掩護我等逃出生天。”李藎忱嘆息道。

“乃父也是一世英雄了,能得子如此,九泉之下想必也會欣慰。”徐陵感慨道,“北周蠻夷之罪孽,終究有一天會得到報應。”

李藎忱鄭重頷首,三百年南北混戰,要說遭受無妄之災的人太多了,死在北朝手中的有很多,死在南朝手中的又豈在少數?冤冤相報本來就沒有終止,李藎忱不想去清算這本來就算不清的仇恨,其餘的他都可以不在乎,他只想要報那兩百條性命慘死的血仇。

有人或許會說,這亂世之中誰家不死幾個人,如果活着就是爲了報仇,也未免太看不開了。對此李藎忱只想說,別人怎麼想他可以不管,但是這二百條性命是他的親人至交,這仇就算是到了天涯海角,他都會去報。

去他孃的什麼“冤冤相報何時了”!

徐陵眯了眯眼:“令尊俠義之氣,聲名遠揚,後來跟隨陳將軍北伐,陳將軍以心腹待之。陳將軍乃五十年前數一數二之儒將,雖身出寒門,卻勤奮好學,師從‘竟陵八友’,文筆自是不用多說,能夠以其詩文功夫傳授令尊,也在情理之中。今日賢侄能寫出如此錦繡文章,怕也算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李藎忱輕輕呼了一口氣,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徐陵還是選擇幫着自己解釋過來了。至於徐陵自己是不是相信這樣的理由,李藎忱不知道,也懶得知道。

畢竟這個老狐狸就算是不相信,也不會真的直接點破。

自己這一場賭博,算是贏了。

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間的衝突第二三五七章 廣告第一一七四章 活水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五百四十四章 曹孝達的信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二一八六章 河邊第一五九四章 秋來得快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會被打第一五零七章 沒有來源啊第一八六六章 這個長史很不錯第四百五十八章 西河渡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六百七十章 開拓的精神第二二零五章 吃東西是懲罰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會被打第兩千零七章 說好的輕兵呢?第一八四八章 平靜之下第一四三零章 證明自己的機會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罰他請自己吃酒第二三六七章 松江第五百九十章 不要太過分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八十四章 君自酌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二百五十四章 老子連狗都不如?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九百二十七章 歡迎回家第一五一六章 爲了大漢第八百零六章 錯在哪裡第五百三十八章 唯一的希望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九百五十一章 溫水煮青蛙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時間第六百一十三章 另有目的第一三八四章 楊麗華的請求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二零二七章 魯班橋頭,三軍爭渡第七百八十三章 破局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一一四九章 血償第二零七三章 興祖老弟,興祖老兄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銳第七百六十三章 硬碰硬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一二六三章 豬隊友第二三四一章 陛下會做傻事?第一七八一章 朕都不着急你急啥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第二百七十二章 江陵夏日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五百二十二章 韋孝寬的盤算第九百零七章 做些什麼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樣化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一六零八章 蘇湖熟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一九八五章 禁衛軍的實力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見略同第九百九十三章 巷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二一七七章 驚天一爆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一六六六章 引他南下第一百二十章 猜測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一五二六章 小姑娘長大了第一五零九章 煥新顏第八百六十九章 蕭家的使者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二零六一章 明顯的暗示第八百九十五章 進無可進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一千六十九章 利益鎖鏈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
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間的衝突第二三五七章 廣告第一一七四章 活水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五百四十四章 曹孝達的信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二一八六章 河邊第一五九四章 秋來得快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會被打第一五零七章 沒有來源啊第一八六六章 這個長史很不錯第四百五十八章 西河渡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六百七十章 開拓的精神第二二零五章 吃東西是懲罰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一六一七章 爭功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會被打第兩千零七章 說好的輕兵呢?第一八四八章 平靜之下第一四三零章 證明自己的機會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罰他請自己吃酒第二三六七章 松江第五百九十章 不要太過分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八十四章 君自酌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二百五十四章 老子連狗都不如?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九百二十七章 歡迎回家第一五一六章 爲了大漢第八百零六章 錯在哪裡第五百三十八章 唯一的希望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九百五十一章 溫水煮青蛙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時間第六百一十三章 另有目的第一三八四章 楊麗華的請求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二零二七章 魯班橋頭,三軍爭渡第七百八十三章 破局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一一四九章 血償第二零七三章 興祖老弟,興祖老兄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銳第七百六十三章 硬碰硬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一二六三章 豬隊友第二三四一章 陛下會做傻事?第一七八一章 朕都不着急你急啥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第二百七十二章 江陵夏日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五百二十二章 韋孝寬的盤算第九百零七章 做些什麼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樣化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一六零八章 蘇湖熟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一九八五章 禁衛軍的實力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見略同第九百九十三章 巷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一一九七章 楚囚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二一七七章 驚天一爆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一六六六章 引他南下第一百二十章 猜測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一五二六章 小姑娘長大了第一五零九章 煥新顏第八百六十九章 蕭家的使者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二零六一章 明顯的暗示第八百九十五章 進無可進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一千六十九章 利益鎖鏈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