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六章 萬衆一心

之所以大漢能夠這麼快速的完成全國範圍內的動員,歸根結底還是因爲這些年來大漢進行的各項制度改革。

一來官職在簡化,所以一切物資的跨區域調動都少了很多審批和核查的過程但是又能夠保證物資的質量和數量。

二來監督在加強,御史臺在裴忌的帶領下全力運轉,任何違法亂紀的人將會被巡查的御史官員直接捉拿,快速去掉整個體系之中的蛀蟲。這些代天巡狩的御史官員手拿尚方寶劍,是真的敢動手的,而且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都是飽受詩書教誨的清流人物,若是換在別的時候,一幫天天找茬還柴米油鹽不進的御史會很讓人頭疼,但現在,李藎忱可算給他們找到了用武之地。

三來百姓在受益,可以說這些年來大漢進行的改革,受益最多的不是官員,而是百姓,無論是法律體系的建立還是田產製度、金融體系等等的完善,百姓都從中獲益良多,再加上不少自家子弟都積極從軍,所以百姓受益之後也想要報答朝廷,同時也是爲了支援前線的自家子弟。

四來大漢已經通過義學、書院這些建立起來了完善的基層官吏後備制度,你們說缺人?那簡單,書院裡的那些書生年紀雖然不大,但是幹勁十足,跑跑腿的事情絕對可以拜託他們,而且他們還任勞任怨認爲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鍛鍊自己的機會——當然了他們的想法也沒錯,和後世的大學實習生如出一轍。

正是因爲這些原因,大漢短短几天內就完成了從南到北的舉國動員,尤其是靠近前線的淮南、荊襄和漢中等地,李藎忱才收到前線戰報,這些地方就已經開始行動。

同時也得賴於這些年大漢工業的發展,大大小小的河道上,大漢展露出來了強大的運輸能力,不知道多少普通老百姓操着自己的船隻爲朝廷、也爲自己在前線拼殺的兒郎和左鄰右舍家的子侄轉運糧食和各式各樣的物資。

如果說之前南北朝時期的任何一場戰爭,實際上是朝廷自己的戰爭,和下面的任何一個百姓乃至於世家都沒有多少關係的話,那麼現在這場戰爭應該就是整個大漢的戰爭了,或許南朝的任何一個統治者都沒有想到過,有一天那些在他們看來愚昧無知的百姓會這麼熱情的投身於這樣的一場戰爭中。

不管是因爲大漢的確給這些百姓帶來了好處,讓他們心甘情願的爲了大漢而做出一些微薄的貢獻,還是因爲大漢給他們畫了一張巨大的餅,讓每個人都看到了和平徹底到來的希望······至少現在,每個人都在齊心用力。

整個大漢上上下下,前所未有的團結。

北固山上,大風吹卷,依舊帶着涼意,而山下,卻是熱火朝天。

蔣元遜三步並作兩步走上北固山上的北固亭,看着山下的恢弘場面,感慨萬千。

映入眼簾的,除了北固灣上來往的萬千船隻之外,還有山體上直接懸掛的大字,“萬衆一心”、“光復中原”。同時在山腳下和山上,還有很多橫幅和宣傳畫,上面都寫着各式各樣的標語,有的則是畫的圖案,描繪着英勇的漢軍將士在前線浴血廝殺的景象,而往往他們的背後有大量的大漢百姓在搖旗吶喊。

這種讓每個百姓都能看到、都能看懂,同時還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的方式,受到了廣泛的好評,不少百姓甚至還簇擁在那裡找來找去,這個覺得畫上的年輕戰士像是自己的兒子,那個覺得後面推着小車的民夫應該是自己的侄子——大家終歸還是不好意思說畫的是自己。

而在山腳下到山路上,《大漢報》、《京口報》等等國家範圍內和地方官府主辦的報紙隨處可見,頭版頭條自然是李藎忱號召整個大漢團結起來共同北伐的聖旨,而後面還有大量時事評論以及軍事新聞,大漢的軍隊正在各個戰線上高歌猛進——不管是不是,都得是的——而各地的州府也在全方位配合,甚至本地的一些積極出力的人都在報紙上能夠找到名字。

上報紙,簡直就和立牌坊一個樣子,因此這些百姓們爲了能夠光宗耀祖,一個個更加賣力。

對於這些幾乎從來沒有見過的宣傳手段,作爲老將的蔣元遜目瞪口呆之後,也只能心中讚歎一聲。

陛下到底是陛下啊,要說這煽動人心的事情,陛下果然是行家裡手。當然了,蔣元遜並不知道,這些自己從未見過的手段,在後世也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物,而且李藎忱也並不是完全主導,他只是給禮部提了一些建議,大多數都是禮部自己思考完成的。

掛橫幅這種事,大概是華夏的種族特技,所以李藎忱點撥點撥,江總等人就能夠醒悟。

“將軍,南方各郡支前的隊伍已經到了。”一名親衛快步跑過來。

所有江南州府,或者說基本上全部的南方不直接參與戰事的州府,都組織了不少丁壯作爲支前隊伍,這些支前的人主要負責從後方向前方轉運糧草和器械,每個人都是有統一的衣衫和隨身護衛器械的,實際上應該算是大漢的後方輜重部隊。

畢竟大戰開始之後,人員緊缺,漢軍不可能拉出來那麼多人再維持後方的糧食、器械等的轉運,這個時候自然就需要大量的徵發民夫,不過和其餘朝代那樣民夫一般作爲徭役的一部分徵調不一樣,大漢徵發的所有民夫都是另行計算酬勞的,酬勞雖然不高,但是一來有總比沒有來得好,二來朝廷也會管他們的衣食住行,對於自家來說,這本來就能夠變相的減輕養活一個人口的負擔。

同時所有支前的丁壯,在回來之後都能夠獲得朝廷的獎賞,這個獎賞更多的是名譽上的,不過憑藉着這個名譽他們也能夠在地方上獲得實打實的好處,比如村鎮上的職務委任等等,他們會被優先考慮。

因此對於大多數的家庭來說,又不是上火線,春耕又結束了,這兩個月正是農閒的時候,派一個孩子去跑一趟,何樂而不爲呢?

“好,我們走!”蔣元遜徑直說道,支前隊伍將會在夏收之前撐起來漢軍的主要糧食運送,因此不能怠慢。

第二零八零章 何爲重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一四二五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火第一六五七章 披甲第一七七六章 自逐家門外第一五二四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二百八十二章 真正的將軍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第一六七二章 混賬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一七二八章 生擒李惠,賞百金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五百七十六章 透重陣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二零四零章 搶灘,不惜代價!第二三六八章 征途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兒本色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十三章 優勢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遲家的禮物第三百零一章 無須擔心第二二九三章 有規律的求援第六百七十二章 不會太久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五百七十六章 透重陣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沒問你!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一五四一章 我們海軍就是要搶功勞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四百零三章 沙盤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錢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二零四八章 胸有成竹第一五九三章 送別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二三五四章 宿命?天敵?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着瞧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第一三一一章 楊素的天馬行空第一百五十二章 禮物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滿盤皆活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八百一十四章 請命第一百二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一三八三章 宇文忻的建議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六十四章 力爭第八百二十一章 再見蕭摩訶第九百四十六章 琉璃熠熠光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第二二五九章 挽救三千青絲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四百六十一章 幾路敵人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沒有動靜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騎兵的突進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一一九六章 從夫還是從父第二一八五章 帥才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七百九十四章 亂戰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線第八百七十一章 冬來第一九七零章 甲騎登場第二二七九章 心服口服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一千五十八章 給個“關公”拜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一六七三章 水火之間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一二四一章 又不是養成遊戲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陽守將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
第二零八零章 何爲重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一四二五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火第一六五七章 披甲第一七七六章 自逐家門外第一五二四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二百八十二章 真正的將軍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第一六七二章 混賬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一七二八章 生擒李惠,賞百金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五百七十六章 透重陣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二零四零章 搶灘,不惜代價!第二三六八章 征途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兒本色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十三章 優勢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遲家的禮物第三百零一章 無須擔心第二二九三章 有規律的求援第六百七十二章 不會太久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五百七十六章 透重陣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沒問你!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一五四一章 我們海軍就是要搶功勞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四百零三章 沙盤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錢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二零四八章 胸有成竹第一五九三章 送別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二三五四章 宿命?天敵?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着瞧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第一三一一章 楊素的天馬行空第一百五十二章 禮物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滿盤皆活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八百一十四章 請命第一百二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一三八三章 宇文忻的建議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六十四章 力爭第八百二十一章 再見蕭摩訶第九百四十六章 琉璃熠熠光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第二二五九章 挽救三千青絲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四百六十一章 幾路敵人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沒有動靜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騎兵的突進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一一九六章 從夫還是從父第二一八五章 帥才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七百九十四章 亂戰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線第八百七十一章 冬來第一九七零章 甲騎登場第二二七九章 心服口服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一千五十八章 給個“關公”拜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一六七三章 水火之間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一二四一章 又不是養成遊戲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陽守將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