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三章 回來加班吧,諸位

短暫的安靜之後,便是如井噴一樣的歡呼。

從各部主官到侍郎再到下面的隨從吏員,甚至到宮門內外、大殿上下的護衛、內侍們,都拼命地喊着、叫着,乃至於乾脆直接把自己的帽子都向天上狠狠一丟!

勝利,大捷!

潼關破了,王軌死了,這說明大漢從關中和淮北兩個方向同時取得了大勝!

潼關,這是堵在大漢門口多年的擋路石,現在已經煙消雲散,說明從潼關向東直入函谷,漢軍將再無阻攔,至於函谷關?現在的函谷關早就不是當初那個秦國能夠“憑函谷而拒六國”的函谷關了,在近些年來圍繞洛陽展開的戰爭中,無論是北周攻北齊之洛陽,還是楊堅攻宇文憲之洛陽,函谷關都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也就是說,漢軍接下來的目標,就已經是洛陽了!

而王軌,如果說潼關是一塊石頭,那王軌無異於一朵烏雲。

對於以南陳軍隊爲主體——無論是李藎忱帶着入蜀的軍隊還是後來在江南整編的軍隊,追根溯源都是南陳的軍隊——改編而來的漢軍,王軌在當初的呂梁之戰中給所有的將士都留下來過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對於不少將門子弟來說,父輩兄長都曾經摺辱於甚至喪命於王軌的手中。

這一次李藎忱御駕親征斬殺王軌,一來再一次讓陛下百戰百勝的神話變得牢不可破,二來也算是驅散了籠罩在漢軍頭上的這朵烏雲。

同時漢軍突破清江口,更是意味着北周人口中牢不可破的淮北防線,在大漢的兵鋒下也終究還是被撕裂了。

既然有一個清江口,就必然有第二個、第三個,一直到漢軍將整個淮北防線徹底撕開!

其實,沒有了王軌的淮北防線,又算得了什麼?

再堅固的城和再深的水,如何能夠擋得住漢軍的火炮和戰船?更如何能夠擋得住拼命向前的將士?

聽到王軌死了,其實別的都已經不重要了。

淮北戰線,同關中一樣,滿盤皆活。

ωωω◆ttka n◆C ○

而剩下的中路以及韓擒虎的北路,一個本來就是進展最順利的,另一個則路途遙遠、信息不通暢,而且對於主戰場的影響也沒有那麼大,更多的是起到牽制的作用,所以更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沈君高激動的舉起手,陳叔慎明白他的意思,兩人擊掌而慶。

朝堂的上一代領頭羊和這一代領頭羊都暢懷大笑,爲這如甘霖一樣的勝利消息而歡呼。

這些時日來的擔憂,終究在這大捷的吼聲中煙消雲散!

暢快,當真暢快!

作爲後方的官員,他們不可或缺,沒有他們也就沒有繁忙而不亂方寸的糧食物資調動,但是無論如何他們終究不是在第一線,不能眼睜睜的看着甚至親自參與到前線的廝殺中,因此這更讓他們掛懷前線的戰事,並且生怕因爲自己的一些過錯而導致前線失誤。

現在來看,這些擔心都不必要了。

前線的大捷,無疑也是在說明後方的保障工作非常到位。

這場大捷,頂着黑眼圈的諸位,也都功不可沒。

不過很快兩個人就儘量讓自己冷靜下來,旋即看向那些歡呼的同僚們。

衆人也都意識到了什麼,正好對上兩人的目光。

一名尚書嘴角抽了抽。

陳叔慎的眼神分明在說,乖乖回來加班吧,諸位!

這一次沒有人抱怨,沒有人反對。

所有人都轉身,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剛剛傳來的勝利消息就像是一針強心劑打在了他們的身上,讓他們感覺渾身的血都隨着前線將士的吶喊和衝鋒沸騰了起來,每個人彷彿都覺得自己充滿了幹勁。

似乎是和大殿上轉身回到位置上的身影相呼應,此時城中的一條條街道上,燈火依次亮起,人們的歡呼聲震天動地。

顯然這穿過御街最終抵達大殿上的捷報也將整個建康府都點燃。

對於同樣翹首等待着前線消息的百姓們來說,這場勝利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振奮人心的。

勝利,前線的勝利意味着他們不再需要和自己的祖輩們一樣面對飲馬大江的北方胡人而瑟瑟發抖。

固然歷史上江南的百姓曾經傳唱出來歡迎隋朝軍隊渡江的歌曲,那也是陳叔寶登基很多年後。

在陳叔寶登基之前,南陳吏治還算清明,百姓安居,尤其是從陳文帝陳蒨中後期到陳頊中前期,雖然南陳內部有幾次叛亂,但是朝廷平叛的動作非常快,叛亂集中爆發在荊襄地區,並沒有波及到江東,讓江東能夠在侯景之亂後一點點恢復元氣,若不是因爲朝廷和民間都有了一定的資本積攢,陳頊也不會出動軍隊北伐,北伐也不會取得收復淮南這樣階段性的勝利,甚至還有本錢繼續向北試探,因此當時也算得上小小的和平和繁榮時期。

一直到陳頊末年皇子們爭權奪利、互相傾軋,方纔導致南陳的政治體系矛盾加劇,貪污腐敗的事情時有發生卻常常得不到解決,社會各階層之間也因爲投靠向不同的陣營而導致矛盾迅速激化,甚至一些地方政治黑暗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到了陳叔寶登基,情況並沒有得到好轉,乃至於因爲陳叔寶大肆任用諸如江總、孔範等投機取巧的小人,並且大興土木營建宮殿,說一句“怨聲載道”也不冤枉他。

因此也不怪南朝的百姓反而會期望着北方同樣是華夏血統漢人執政的隋朝打過江來,當然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歷史本來就是勝利者書寫的,南朝的百姓當初到底是不是真的唱着歌歡迎北朝的軍隊,還得兩說,畢竟整個南陳從朝堂到地方,所有的官員都被隋朝打包帶走,或是監視於長安,或是發配邊疆,因此事實是什麼樣的,的確也是隋朝一家之言了。

不過作爲曾經陳頊的子民,見證過南陳皇子們之間的相互攻訐算計,李藎忱倒是並不覺得楊堅有抹黑南陳的必要。

本來就很黑了,到了陳叔寶時代,皇帝基本上就快變成一個吉祥物,甚至一個後宮女人的話就能夠影響到整個南陳政策的走向,這已經黑的不用再黑了,再加點污點不過就是“錦上添花”罷了。

第一四九零章 天圓地方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一千一十二章 沉重的車輪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一百零二章 幸好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二三三八章 陳宣華:感覺綠綠的第一六二一章 殿試三題第二一六四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一四九零章 天圓地方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五十九章 始興槍王第二百零八章 動手(第三更)第一三九一章 最大的威脅第一二一九章 東宮的“女主人”第一七五一章 最後的強援第二百六十六章 捷報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隊伍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難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二零二七章 魯班橋頭,三軍爭渡第一百二十章 猜測第九百三十一章 錢不能堆着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六百九十六章 替罪羊第一六四二章 臨陣,重甲士的威力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會師靈武第二二八六章 漢羌一家親第七百零六章 怏怏不樂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五百一十九章 鏖戰急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一二四七章 父業子承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一二七七章 時間就是命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一八四七章 風雪是最好的掩護第一三三八章 未敗已敗第八百二十一章 再見蕭摩訶第十七章 弱點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風浪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一三四五章 皇帝,是真正的皇帝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一九三四章 振興兩淮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七百六十章 同時突破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一五九四章 秋來得快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一五四零章 羨慕是真的羨慕第五百一十章 試探第一百七十章 變天(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第五百四十一章 狠辣第一三六六章 駕前驚變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二十五章 殘忍第二一零三章 親守此地共存亡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學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二二七六章 最惡劣的思想第一二四一章 又不是養成遊戲第八百八十三章 真是一場豪賭第二零七二章 劫後餘生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八百四十九章 懦夫第三百一十六章 魚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一一零一章 吐屯背後第二百四十四章 皆動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一八七三章 給辛永達唱一出好戲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五章 山路第一八三三章 來者不拒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一九六八章 某尚未動,爾倒是先來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選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三百七十二章 忽東忽西第七百零六章 怏怏不樂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一六八六章 打的就是精銳
第一四九零章 天圓地方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一千一十二章 沉重的車輪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一百零二章 幸好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二三三八章 陳宣華:感覺綠綠的第一六二一章 殿試三題第二一六四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一四九零章 天圓地方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五十九章 始興槍王第二百零八章 動手(第三更)第一三九一章 最大的威脅第一二一九章 東宮的“女主人”第一七五一章 最後的強援第二百六十六章 捷報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隊伍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難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二零二七章 魯班橋頭,三軍爭渡第一百二十章 猜測第九百三十一章 錢不能堆着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六百九十六章 替罪羊第一六四二章 臨陣,重甲士的威力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會師靈武第二二八六章 漢羌一家親第七百零六章 怏怏不樂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五百一十九章 鏖戰急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一二四七章 父業子承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一二七七章 時間就是命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一八四七章 風雪是最好的掩護第一三三八章 未敗已敗第八百二十一章 再見蕭摩訶第十七章 弱點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風浪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一三四五章 皇帝,是真正的皇帝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一九三四章 振興兩淮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七百六十章 同時突破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一五九四章 秋來得快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一五四零章 羨慕是真的羨慕第五百一十章 試探第一百七十章 變天(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第五百四十一章 狠辣第一三六六章 駕前驚變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二十五章 殘忍第二一零三章 親守此地共存亡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學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二二七六章 最惡劣的思想第一二四一章 又不是養成遊戲第八百八十三章 真是一場豪賭第二零七二章 劫後餘生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八百四十九章 懦夫第三百一十六章 魚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一一零一章 吐屯背後第二百四十四章 皆動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一八七三章 給辛永達唱一出好戲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五章 山路第一八三三章 來者不拒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一九六八章 某尚未動,爾倒是先來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選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三百七十二章 忽東忽西第七百零六章 怏怏不樂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一六八六章 打的就是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