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睜眼

裴子烈點了點頭:“這‘顛倒方自由’是‘甲’字。”

“‘吾今不用多開口’是四五之‘五’。”李藎忱微微一笑。

“‘千里送君終一離’乃是‘十’字。”蕭世廉同樣緊跟上。

“‘任他人去恨悠悠’乃是一個‘壬’字。”

“這‘指東道西’,當爲‘詣’字。”

兩名博士急忙站起來一拱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三位兄臺學識淵博,我等佩服佩服。這是通關令牌,還請三位收好,”

蕭世廉點了點頭,伸手接過令牌,而擡頭看去,道路上原本顯然是等着看笑話的陳叔儉和陳叔澄,怒氣衝衝的一甩衣袖向前走去,顯然並不想和蕭世廉等人再打照面。

“咱們走吧,今年這對詩還不知道會玩出什麼花樣呢。”裴子烈饒有興致的擡頭看向山路,躍躍欲試。

而李藎忱和蕭世廉下意識的對視一眼,這傢伙······怎麼總給人一種是在上陣殺敵的錯覺?

————————————————

相比於石頭山下的熱鬧,第三關所在的山上,除了來往準備的僕人之外,幾乎沒有任何人影,風吹動這早就已經搭好的營帳和彩旗,隱隱可以聽見側面樹林中幾個營帳中交談的聲音。

只不過所有來往的人看到站在樹林內外的甲士,便會下意識的放慢腳步,這些宮中禁衛可不是好惹的,其中有不少都是當年追隨陳頊南征北戰的護衛,他們腰間的兵刃,見過血的不在少數。

“兩位皇子的步伐還真是一如既往的快啊。”站在營帳外面,徐陵的目光透過層層疊疊的枝葉,沉聲說道,“季高賢弟,你怎麼看?”

被稱爲季高的中年人輕笑一聲:“快······可不一定一快到底。”

這季高便是沈君高,是故翊左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沈君理的弟弟,當朝太子陳叔寶正妃沈婺華的叔父。沈君理一生正直清白,而陳頊也是看中他的品行,所以爲陳叔寶聘取沈家女兒爲妻,只可惜沈君理操勞於政務,早在五年之前就因爲勞累過度而病逝。

而正是因爲自家兄長位高權重,自己又是皇親國戚,所以沈君高雖然滿腹經綸才華,卻三番五次拒絕朝廷的賞賜提拔,以表示自己並不因爲親戚的關係博取功名利祿,在朝野之間頗有口碑。

爲了表示自己的歉意和哀悼之情,再加上沈君理膝下無子,陳頊令沈君理平素最喜歡的侄子、沈君高的兒子沈遵禮繼承了沈君理的爵位,也算是對沈君高這些年辭讓的讚揚。

雖然徐陵要比沈君高大上不少,但是對於這個爲人謙恭又博學多才的後輩頗爲欣賞,一個“賢弟”的稱呼就可見一斑。

而作爲整個南陳數一數二的文學家和大儒,這一次詩會最後一關的出題者和裁判,自然也就是徐陵和沈君高了。徐陵不僅僅是南陳的左僕射,更是當世公認的學術大家,和赫赫有名的庾信並稱爲“徐庾”,兩人的詩詞文章被認爲是南北朝駢體文和賦文的巔峰之作。

同時徐陵編著的著名文集《玉臺新詠》,拋開南北朝對於宮體詩的盲目追求,將大量清新或者爽朗的民歌民謠收錄在其中,其中就包括《孔雀東南飛》、《陌上桑》、《上山採蘼蕪》等名篇,是最早收錄這些民歌民謠的文集,爲後世留下了一筆珍貴的遺產。

而相比于徐陵,或許沈君高的名聲要小一些,但是提到他的爲人,誰不是豎起個大拇哥連連稱讚?讓這樣公正不阿的人前來坐鎮詩會,就算是水平比不上徐陵,又有何妨?

“後面緊跟着的三個人······是裴家和蕭家的吧?”沈君高眉毛一挑,“兩位皇子身邊有七八個人,而這三個人能夠和七八個人一前一後,不容小覷啊。”

徐陵點了點頭:“這一個是蕭元胤家的公子,一個是當朝的電威將軍,雖然有幾年未見,但是老夫這一雙濁眼還是能看出來的。倒是跟在他們兩個後面那個年輕人,看上去有些面生。”

沈君高輕輕摩挲着下巴:“那年輕人雖然落在後面,但是看衣衫打扮不像是隨從,而且裴家和蕭家兩個年輕人時不時的回頭和他說話,看神情儼然也沒有把他當做下人,並且你看這年輕人的目光,在周圍掃來掃去,很是警惕啊。”

“聽聞這一次呂梁之戰,乃是兩個年輕人向蕭元胤大力陳說突圍之重要,方纔促使蕭元胤下定決心去找吳通昭,當時裴家這孩子應該就在吳通昭營寨左近,所以去找蕭元胤的,除了他家公子,十有八九還有這個年輕人。”徐陵淡淡說道。

而沈君高詫異的瞥了徐陵一眼,忍不住笑道:“沒有想到明公知道的倒是不少,明公這一雙眼睛,可遠遠沒有到渾濁的地步呢。”

徐陵微微側頭看向沈君高:“季高此言差矣,老夫的眼睛縱然沒有到渾濁看不清的地步,但是老夫相信,若是季高肯睜開眼,看到的肯定要比老夫多得多。”

“哈哈哈!”沈君高昂首大笑,一揮衣袖,“明公,這眼睛好睜開,但是想要再閉上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所以在小弟看來,還是不要睜開的好,有些事情,我可不想看明白!”

“你啊!”白鬍子似乎也被氣得飄動一下,徐陵的聲音之中帶着恨鐵不成鋼的意味,“你還真的要學嚴陵之風?還是哪一天想模仿那掏仲景,嚐嚐做‘山中宰相’的滋味?”

沈君高連連擺手:“山中宰相我可當不起,能夠每次來主持主持這詩會,看看年輕人是怎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我這一輩子也就值得了,什麼功名利祿,有多少意思。”

徐陵嘆息着搖了搖頭,正想要說話,身後傳來清脆的聲音:“明公又在勸說沈公從政?”

徐陵和沈君高急忙回過頭,同時拱手行禮:“參見殿下。”

站在兩人身後、營帳外面的是一名身材高挑的女子,一身白紗素裙,看上去頗爲素淨,但是在腰間繫有鑲嵌金絲的腰帶,烏黑的秀髮也用金釵和玉簪挽上,同時細細看去會發現這看似簡單的衣裙上面,隱約有龍鳳暗紋,皇家之尊貴氣質油然而生。

女子纖細的手指輕輕拿着便面(作者按:南北朝無論男女經常攜帶之物,用以遮擋臉部,以示對其餘人的尊重)遮擋住下半邊臉頰,但是依然可以從那一雙剪水秋眸之中想象出來下半邊俏臉若是露出來,將會是怎樣的傾國姿色。

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第九百九十七章 負了將軍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一六三零章 面聖第一千九十四章 漢家龍旗第一三二五章 要定關中麼?第九百五十一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一二七四章 登上歷史舞臺的李靖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一七八五章 炎黃的血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一千二十二章 採石磯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二二一三章 防禦薄如紙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二一八五章 帥才第二三一零章 陛下未戰先慫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戰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一三九七章 靜水之下第一七三二章 咱們都是一家人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五百四十五章 蟬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一四二六章 樑睿之死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第一三二一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四百二十六章 遠方的來信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浴血黃沙第一三五一章 一力破百巧第九百六十五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六百六十章 典禮流程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一百九十章 合適人選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一三三一章 困獸猶鬥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一九五七章 登陸選擇,遠還是近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時候休整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奪第一二一四章 穩紮穩打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二二二二章 虛晃一槍第一八五五章 陳王慢走第九百九十五章 倉庫爭奪戰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軍山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一六四三章 貧富差距第一二三三章 郡縣與分封第七百零五章 大變將起第七十七章 年輕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二百八十五章 倩影第一四四九章 通力合作第一八七八章 河東義師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八百九十七章 絕路第一八三二章 元從系的任務第一六七三章 水火之間第二二六六章 平定河西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二二一零章 老成的請求第七章 求死第一六九八章 王軌很羨慕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術更重要的第一二二一章 南陽攻略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辭第七百一十七章 江山如此多嬌
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第九百九十七章 負了將軍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一六三零章 面聖第一千九十四章 漢家龍旗第一三二五章 要定關中麼?第九百五十一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一二七四章 登上歷史舞臺的李靖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一七八五章 炎黃的血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一千二十二章 採石磯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二二一三章 防禦薄如紙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二一八五章 帥才第二三一零章 陛下未戰先慫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戰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一三九七章 靜水之下第一七三二章 咱們都是一家人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五百四十五章 蟬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一四二六章 樑睿之死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第一三二一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一九八九章 沁水以南,盡爲漢土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四百二十六章 遠方的來信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浴血黃沙第一三五一章 一力破百巧第九百六十五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六百六十章 典禮流程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一百九十章 合適人選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一三三一章 困獸猶鬥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一九五七章 登陸選擇,遠還是近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時候休整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奪第一二一四章 穩紮穩打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二二二二章 虛晃一槍第一八五五章 陳王慢走第九百九十五章 倉庫爭奪戰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軍山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一六四三章 貧富差距第一二三三章 郡縣與分封第七百零五章 大變將起第七十七章 年輕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二百八十五章 倩影第一四四九章 通力合作第一八七八章 河東義師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八百九十七章 絕路第一八三二章 元從系的任務第一六七三章 水火之間第二二六六章 平定河西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二二一零章 老成的請求第七章 求死第一六九八章 王軌很羨慕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術更重要的第一二二一章 南陽攻略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辭第七百一十七章 江山如此多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