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零九章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所謂的天命,只不過是老天爺在看到你足夠努力之後纔會給你的眷顧罷了,因爲努力之人自然配得上好運氣。而即使是沒有好的運氣,他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所有。

短短一天的城內巡視,就已經讓宇文招和宇文絢等北周降人心服口服,而他們已經難以想象,在江南等大漢更早經營的地方,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讓宇文招等人看到我大漢的強大之處,陳統領此計,妙也!”蕭世廉站在御書房中,忍不住笑道。

御書房自然是宇文憲的御書房。

漢軍打開門進入御書房的時候,發現裡面一切都擺放的整整齊齊,根據俘虜的內侍交代,宇文憲在昨天就已經下令把大多數的宮室封存,其中就包括前殿的御書房等附屬設施,而他自己只在大殿之中辦公,當然名曰辦公,實際上就是等待最後一刻的到來。

桌子上的印璽已經被拿回來一個,是宇文質帶走的那個,只可惜宇文允最終還是命大,逃出生天,至少現在漢軍還沒有發現他的下落。

而桌子上本身還放着一本書,是班固編著的《漢書》。

不知道宇文憲在翻閱這本書的時候,是不是感慨於明明已經作古的漢王朝,竟然會以現在這種方式重生。

但是李藎忱不知道宇文憲是否明白,現在的這個大漢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大漢,只不過是依舊用着當初的那個名字罷了,甚至就連這個名字,也是因爲李藎忱被封爲漢王而成爲大漢的國號,並不是李藎忱硬生生的要和之前的兩漢套近乎。

除此之外,桌案上再無其餘專門留下來的東西,只有兩邊書架上一塵不染的書籍在默默見證着前主人的離開以及新主人的到來。

李藎忱正坐在上首,臉上帶着微笑。

而站在蕭世廉對面的陳禹謙和的笑了笑。

讓宇文招等人以傳授既有經驗以及學習大漢的經驗爲名,在城裡轉一轉,正是陳禹提出的建議。若是換在前朝,這些剛剛投降的文武官員,誰敢直接丟到大街上去,哪怕有人一路跟着護衛。

但是李藎忱敢於這麼做,也敢於讓他們看,甚至敢於讓他們說,當然會讓這些文武,即使是其中有宇文招這種衆所周知必然不是心裡真的服氣的官員,感受到李藎忱的胸懷,同時也讓他們真正看看大漢到底是怎樣安撫百姓並且發展建設的。

對此,大漢的文武們也並沒有提出反對的意見,甚至恰恰相反,他們很樂意於能夠有人來告訴他們之前的一些經驗,並且向他們展現出來大漢上下齊心的場面。

現在大漢已經不是一個封閉和謹慎的國度了,大漢的人因爲自己完善的制度、發達的經濟以及逐漸崛起的工業而感到驕傲,也因爲自己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文化和精神而自豪,因此他們並不介意於向外人展示自己的先進和發達,並且很樂意於別人從自己這裡學習到長處並且融入大漢整個社會之中。

新時代的大漢人,從想法和做法上,和老一代人都有所不同,他們生長在相對和平的時代,他們周圍的江南等地都已經沒有了戰亂,因此他們更加愛好和平和發展,也更加樂於爲這個或許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的國度貢獻出來自己的力量,他們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切都會變的更好。

這種精神不只是李藎忱要這一代和下一代大漢的子民們養成的,還要通過他們再傳遞給上一代人和新加入大漢的人,逐漸讓這種開拓和開放的精神成爲大漢社會思想上的主流。

陳禹顯然很清楚李藎忱的打算,所以他所做的也都是在配合李藎忱,儘可能的爲李藎忱再做些什麼。

年齡漸長之後,這位一手爲李藎忱締造了白袍的中年漢子,兩鬢也早早地出現了白髮,雖然身手一如既往地輕巧,但是精力自然越來越比不過當年了。

大漢拿下洛陽之後,陳禹自告奮勇前往鄴城,顯然也是本着爲白袍最後再做點貢獻的心態,現在白袍成功掀起鄴城內部的動亂,爲大漢入城創造了機會,也算是立下了大功,因此陳禹也是做好了退居二線的準備。

當然他這個退居二線可並不是直接去做一個閒散官員而或者去哪個軍事學院之中教書,現在大漢的人才還沒有充足到這種地步,尤其是諸如陳禹這種多年待在北方,對於很多地方瞭如指掌的人,在之後朝廷各部規劃北方發展計劃的時候以及軍方和太尉府規劃向北開疆拓土的戰略的時候,都有用到陳禹的地方。

按照李藎忱的安排,在向自己的副手田端交接所有事務之後,陳禹會加“大學士”銜,充當李藎忱的高級顧問,因爲現在很多方略都不需要李藎忱自己再做考慮,因此陳禹還會加“監察御史”的官銜,主要負責御史臺那邊的事務,畢竟論明察秋毫之能力,御史臺那些官員可能還真的比不上陳禹。

大漢現在是在快速發展,但是明面上的蒸蒸日上當然也會遮蔽很多背地裡的陰暗齷齪,正需要陳禹長期敵後作戰的經驗來把這些隱藏的蛀蟲揪出來,不然的話隨着大漢的快速發展,內部也會逐漸被這些蛀蟲所掏空。

“宇文招他們儘快安排去金陵或者長安書院接受培訓,現在正是用人之時,一定要放棄前嫌,共治天下。”李藎忱又吩咐一聲旁邊的閻毗。事情一多,閻毗也逐漸進入狀態,不再和之前那樣唯唯諾諾。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當然不能只讓這些人看看大漢是這麼治理的就好了,也得讓他們擁有更多的理論知識,從根本上接受大漢的先進思想,明白爲什麼要這麼做,而不只是知道要這麼做。

“陛下打算之後重用宇文招等人?”蕭世廉忍不住問道。

宇文招到底打開城門是有大功的,但是這個功怎麼算本身也有文章可以做,直接賞賜錢財以及清貴官職當然是一種,委以重任則是另一種。

李藎忱頷首:“若能堪用,何不用之,若不堪用,則前功亦無,有何不可?”

蕭世廉和陳禹不由得面面相覷,只能在心裡感慨一聲。

陛下也夠狠的。

第一千七十四章 狐狸精的味道第四百九十四章 來不及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一一九零章 選秀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七百七十章 霹靂車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一一二六章 戰雲催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二三六三章 趔趄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二一零九章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第一一零一章 吐屯背後第一八八七章 太尉府的計劃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情無情第九百六十二章 邊境衝突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一二六七章 李衍的選擇第一三六六章 駕前驚變第一六三九章 大定第一一四六章 血肉磨坊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六百四十五章 帝王家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一二四八章 加到八成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雨如晦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九百二十一章 宇文溫第一五四五章 沒有火藥的火槍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一六二五章 從龍之心,人皆有之第九百二十二章 風入松間颯颯寒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八十一章 承遠齋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二三零二章 “烽火戲諸侯”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一四九五章 皆是大漢天下第九百章 農夫的戰鬥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晉陽,實攻雁門第四百八十三章 斷後第一千八十二章 徐陵講學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第一九九九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一四一三章 心境不同第一八一三章 開竅的薛延陀第二千章 這有些反常啊?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當別人家的孩子第一四一一章 等妾見到阿爹的時候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務艱鉅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無方,臣妾有罪第二一八九章 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第一六二一章 殿試三題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七百七十章 霹靂車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風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二三六八章 征途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三十七章 心思第七十章 衝殺第一千二十八章 輪戰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二十五章 殘忍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一三三三章 保證夏收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演第二二九一章 柔情萬種第一百七十五章 雨夜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二一一七章 家,越來越近了第一三一一章 楊素的天馬行空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書第八十章 款待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嘯第八百六十四章 最佳人選第十三章 優勢第二二九六章 來自歷史的教訓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時皆是敵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條建議第一五三九章 宣華夫人第九百零三章 不是好漢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後輩面子上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
第一千七十四章 狐狸精的味道第四百九十四章 來不及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一一九零章 選秀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七百七十章 霹靂車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一一二六章 戰雲催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二三六三章 趔趄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二一零九章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第一一零一章 吐屯背後第一八八七章 太尉府的計劃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情無情第九百六十二章 邊境衝突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一二六七章 李衍的選擇第一三六六章 駕前驚變第一六三九章 大定第一一四六章 血肉磨坊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六百四十五章 帝王家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一二四八章 加到八成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雨如晦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九百二十一章 宇文溫第一五四五章 沒有火藥的火槍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一六二五章 從龍之心,人皆有之第九百二十二章 風入松間颯颯寒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八十一章 承遠齋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二三零二章 “烽火戲諸侯”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一四九五章 皆是大漢天下第九百章 農夫的戰鬥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晉陽,實攻雁門第四百八十三章 斷後第一千八十二章 徐陵講學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第一九九九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一四一三章 心境不同第一八一三章 開竅的薛延陀第二千章 這有些反常啊?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當別人家的孩子第一四一一章 等妾見到阿爹的時候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務艱鉅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無方,臣妾有罪第二一八九章 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第一六二一章 殿試三題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七百七十章 霹靂車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風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二三六八章 征途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三十七章 心思第七十章 衝殺第一千二十八章 輪戰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二十五章 殘忍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一三三三章 保證夏收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演第二二九一章 柔情萬種第一百七十五章 雨夜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二一一七章 家,越來越近了第一三一一章 楊素的天馬行空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書第八十章 款待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嘯第八百六十四章 最佳人選第十三章 優勢第二二九六章 來自歷史的教訓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時皆是敵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條建議第一五三九章 宣華夫人第九百零三章 不是好漢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後輩面子上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