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三章 匹馬還

尤其是大哥尉遲寬,當初襄陽之戰後,大家只道是大哥已經戰死,之後便是音訊全無,後來曾經一度收到了南方來的家書,說是大哥還活着,只不過大家都知道南方來的家書肯定本身就是南朝離間攻心的手段,所以不管是誰都不管把這往心裡去。

現在侯秘應該不會欺騙自己的——在這種情況下欺騙自己似乎也沒有什麼意思——因此尉遲祐也沒想到現在竟然能夠得到確切的消息,大哥不但還活着,而且應該還活的好好地。

另外還有母親·····

孩兒不孝,不能拯救母親於水火之中,現在倒是也淪入魔掌了。

尉遲祐想到這裡,一時黯然。

而幾名漢軍士卒上前推了他一把,尉遲祐這纔回過神來,發現大軍已經開始整隊開拔,那些散出去的步騎也都快速的收攏回來,漢軍開始在距離函谷關不遠的地方安營紮寨。

看着這些漢軍將士精神不振的樣子,應該可以猜測到最終還是讓尉遲迥跑掉了。

蕭世廉就算是再想抓住尉遲迥,也不可能把這久戰疲憊之軍全部都散出去,也就是讓斥候再把這森林翻一遍,大軍去搜山自然不太現實了。而且就算是沒有抓住尉遲迥,對於蕭世廉來說,也不至於影響到現在的大局。

通過這一戰,蕭世廉已經足以證明自己有戰勝尉遲迥的能力,自然就能夠起到振奮士氣的作用,當務之急不再是抓住這個敗軍之將,而是突破函谷關,殺向洛陽!

從潼關到函谷關,漢軍虎翼軍一路上可算是不斷地啃硬骨頭,蕭世廉也擔心自己動作再慢一點兒的話,恐怕打洛陽都沒有自己什麼份兒了。

老天庇佑爹爹啊,也庇佑大周。

尉遲祐心裡默唸一聲。

而周圍的漢軍發出整齊的口號聲,即使是報數的聲音都帶着一股凜冽殺氣和高昂鬥志。

尉遲祐看着眼前這一幕,也只能暗暗嘆息一聲。這一場大戰,自家人的脊樑骨就算是被打斷了啊。

————————————--

尉遲迥終究還是跑到了洛陽,他應該是穿過函谷關南側的熊耳山直接回到洛陽的,對於洛陽這一帶的地形地勢,尉遲迥的確不需要別人再多擔心。

不過尉遲迥也沒有再折返函谷關,一來從山中走出來其實已經距離洛陽很近了,二來函谷關那邊不需要尉遲迥再回去,就在函谷關外大戰的第二天,經過短暫休整的漢軍就對函谷關發動了猛攻,在漢軍火炮和投石機的飽和打擊下,函谷關上層建築幾乎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抹平,城頭之上根本沒有立錐之地。

北周趙王宇文招無奈之下只能帶着本身就沒有多少鬥志的敗兵一路撤退到了河南城。

所謂河南城,在谷水之南、洛水之北,其實也就是後世洛陽城北的位置,只不過這個時代的洛陽城尚且在後世洛陽的東北靠近白馬寺的地方(今漢魏洛陽城遺址),所以河南城雖然冠以“河南”之名,實際上只是管轄洛陽城的河南尹手下一座衛城罷了,城池規模並不算很大,不過因爲本身就是屯兵用的,所以城高池深倒也算得上。

在河南城南,尚且還有兵糧屯駐重鎮名爲柏亭,現在宇文招就勉強依託這兩處地方防守,谷水雖然算得上一條比較大點兒的河流了,但是其從西向東的流向只會方便漢軍運輸糧食,對於周人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而且過了河南城就是洛陽不說,河南城還位於谷水以南,而洛陽卻位於谷水以北,所以爲了能夠遮蔽洛陽,宇文招甚至還不得不派遣一路兵馬在北岸紮寨。

一條谷水加上一條洛水,就已經把洛陽西側防務的空間給切割的頗爲分散,這也是爲什麼尉遲迥之前便堅持要把戰鬥推進到函谷關外,否則敵人想要突破這樣的防線,屬實是太容易了。

但是事已至此,周人也別無選擇。

尉遲迥匹馬生還的消息,李藎忱知道的並不比蕭世廉晚,因爲李藎忱此時也已經動身在北上的路上。

尉遲迥跑了,讓李藎忱覺得有些遺憾,不過漢軍取得函谷關大捷,這點兒遺憾倒也算不得什麼,手中只剩下一羣殘兵敗將,李藎忱倒是想要看看尉遲迥和宇文招還打算憑藉什麼翻盤!

李藎忱這個時候北上,實際上已經不算快了。

淮北戰鬥結束之後,漢軍當真可以說是所向披靡,尤其是王軌身死,整個淮北的北周軍隊羣龍無首,只是一路潰敗,漢軍水師沿着淮水支流長驅直入,先是協助吳惠覺快速突破楚州和徐州,讓吳惠覺能夠一路殺向青州,緊接着又轉運陸子才所部沿着潁水直接抵達許昌城下,讓陳智深和陸子才能夠合兵一處,直接撲向軒轅關。

而原本就大敗北周軍隊於清江口的漢軍,也以揚武軍爲前鋒,明擺着就是要讓揚武軍報清江口之仇。不過清水主要連接徐州西側和淮水,對於漢軍來說這已經不是主要的進攻方向,所以揚武軍轉而沿着渦水北上,一路突破南譙郡(今蒙城)、南兗(今亳州)。

然後分兵一路從西側向東,配合吳惠覺從東側向西進攻樑郡(今商丘),而另一路則沿着渦水一路到底殺向渦水的源頭——淮陽,所到之處,北周軍隊已經很難組織起來多少有效地抵抗。

本來北周軍隊的防禦重心就在淮北前線,這些後方的城鎮,其中雖然不乏有樑郡、淮陽這樣歷史上也算赫赫有名的存在,但是這些城鎮本身就是在平原上,歷史上之所以因爲樑王劉武死守之名而名傳史冊,主要還是因爲守城的人,和城外的地利倒是沒有太大的聯繫。

此時漢軍呼嘯而來,守城的北周軍隊能跑的早就已經跑了,而不能跑的則很果斷的跪在了城外。

天下大勢已經如此,大家還有啥好爲北周賣命的?

而李藎忱這一次倒是沒有衝在前面,因爲漢軍向前推進的速度太快,沿途一路上幾乎只是在不斷地從那些投降的北周官員將領手中接收城池,雖然絕對稱得上順利。

但是地方上的安全實際上很難保障,尤其是有不少不想投靠大漢或者想要趁着戰亂渾水摸魚的流寇盜賊以及被衝散的散兵遊勇。

第一一七七章 九比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兒本色第四百二十二章 孤身第二十三章 生變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帳第一四九三章 水陸夾攻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遲寬的無奈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二一八九章 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十七章 弱點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八百二十章 小心夜襲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後路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一五五三章 陛下很疲憊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無方,臣妾有罪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二零三六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一六五七章 披甲第五百七十四章 廢物第二一七一章 馬革裹屍,猶然不悔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門來了?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沒問你!第八百二十七章 這世道缺什麼第二三三二章 是空中樓閣麼?第一六八四章 某不是懦夫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變第一三九三章 楊麗華的夢第六百二十章 爲敵第一六七三章 水火之間第一四七一章 朕不急,岳父急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一千三十章 總攻第五百零二章 破膽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一四零八章 誤會,都是誤會第一八七七章 剎那猶疑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結第一百一十四章 什麼樣的勝利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五百零三章 承蒙不棄第一九零三章 汾水邊的清晨第一千章 如此星辰如此風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貪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六十三章 介紹第一百七十四章 棄子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實的訓練第一二二一章 南陽攻略第一五一五章 從蠻夷到漢人第一四八四章 驅狼吞虎第二三七一章 歲歲有今朝(本卷最後一章)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二一二九章 爲什麼要送入書院第一二七四章 登上歷史舞臺的李靖第二一六零章 冊封太子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一千八十二章 徐陵講學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舉在此!第一一五二章 葉護大帳第二百一十六章 接下來第二百零二章 徵用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區劃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騎兵的突進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一八二五章 錢莊的問題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一九二零章 江東子弟需要的是共贏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圍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四百一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
第一一七七章 九比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兒本色第四百二十二章 孤身第二十三章 生變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帳第一四九三章 水陸夾攻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遲寬的無奈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二一八九章 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十七章 弱點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八百二十章 小心夜襲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後路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一五五三章 陛下很疲憊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無方,臣妾有罪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二零三六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一六五七章 披甲第五百七十四章 廢物第二一七一章 馬革裹屍,猶然不悔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門來了?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沒問你!第八百二十七章 這世道缺什麼第二三三二章 是空中樓閣麼?第一六八四章 某不是懦夫第一八一七章 思想要變第一三九三章 楊麗華的夢第六百二十章 爲敵第一六七三章 水火之間第一四七一章 朕不急,岳父急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一千三十章 總攻第五百零二章 破膽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一四零八章 誤會,都是誤會第一八七七章 剎那猶疑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結第一百一十四章 什麼樣的勝利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五百零三章 承蒙不棄第一九零三章 汾水邊的清晨第一千章 如此星辰如此風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貪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六十三章 介紹第一百七十四章 棄子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實的訓練第一二二一章 南陽攻略第一五一五章 從蠻夷到漢人第一四八四章 驅狼吞虎第二三七一章 歲歲有今朝(本卷最後一章)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二一二九章 爲什麼要送入書院第一二七四章 登上歷史舞臺的李靖第二一六零章 冊封太子第二一零六章 登銅雀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一千八十二章 徐陵講學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舉在此!第一一五二章 葉護大帳第二百一十六章 接下來第二百零二章 徵用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區劃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騎兵的突進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一八二五章 錢莊的問題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第一九二零章 江東子弟需要的是共贏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圍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四百一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