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酒宴

李藎忱需要的,是現在自己手下的這些將士、官員和百姓能夠緊緊的追隨着自己的步伐。

至於能夠追隨多久,實際上不過是聽天由命。

畢竟人心是很難把握的,更何況是亂世中的人心。

因爲這本來就是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人心也變得動盪不安。

上午街道上的屍體才堪堪收拾乾淨,甚至就連鮮血都沒有擦拭掉,城中的大大小小的人家就已經拿下了窗板,酒樓、茶樓和商鋪等也開始營業,小販帶着並不怎麼新鮮的蔬菜走街串巷,叫賣聲即使是在遠遠的城門樓上都能聽得清楚。

也不知道這些百姓到底是因爲對李藎忱的親民政策很是信任,還是早就已經習慣了這種戰亂,當戰火結束的時候,沒有什麼能夠阻止他們嘗試着重新讓一切都恢復平靜。

看着城中嫋嫋升起的炊煙,李藎忱還是很高興的,這至少說明自己或許不用面臨一些沒有必要的麻煩,畢竟在大多數情況下,對付軍隊和對付百姓不能用一樣的辦法。不過顯然這些百姓的適應能力要遠遠比自己想象中的強大。

李藎忱很開心的走入了同樣收拾的差不多的府衙。

實際上府衙並沒有遭到戰火的破壞,只是地上散亂的傢俱和公文案牘讓這裡看上去有些狼藉,不過整個襄陽攻防戰期間,死在這裡的也就只有曹孝達和他的幾名親衛了。

襄陽府衙的後面就是尉遲迥府邸,一側是曹孝達的府邸,現在這些府邸自然而然的也都是李藎忱的了。

尉遲迥府邸畢竟是尉遲家大大小小几家人都在的府邸,規模頗大,而且劃分嚴整,所以李藎忱直接將其中一部分劃分給了裴子烈,一部分劃分給了陳智深,而曹孝達府邸則乾脆利索的讓給了淳于量。

尉遲迥在襄陽經營多年,他的麾下將領在這裡基本都有府邸,所以也不愁陸續趕來的戴纔等人沒有住的地方。

反正府衙之中很多地方都已經空空蕩蕩了,所以乾脆全部都騰空出來,擺上了酒席,李藎忱所部和淳于量所部基本仗主以上的都有機會參與到這大酒席當中,當然城裡城外的軍營之中,也同樣是大擺宴席。雖然李藎忱軍中糧草並不充足,但是應當慶祝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好說的,這些消耗本來就在預料之中。

“恭迎將軍!”一衆將領見到李藎忱走進來,一齊拱手。

而李藎忱哈哈大笑着壓了壓手,示意大家坐下,而自己也當仁不讓的坐在了主席上。坐在李藎忱左手的裴子烈和右手的淳于量幾乎同時站起來向李藎忱舉起酒杯:

“將軍破襄陽,爲將軍賀!”

李藎忱當即把杯中酒一飲而盡,緊接着一名名將領紛紛起身,這一刻無論是李藎忱麾下的將領,還是淳于量麾下的,所有的祝賀都是發自內心的,因爲他們確確實實看着一場奇蹟在自己的眼前發生,而李藎忱就是這一切的締造者。

這樣的尊重,李藎忱配得上。

就在李藎忱的身後,一張巨大的輿圖已經展開,在上面原本屬於北周的襄陽城已經被更改,從漢中到房陵和上庸再到襄陽和樊城,李藎忱的勢力就像是一隻手臂伸出來,向東連接已經和李藎忱暗中有聯繫的兩淮,向南將荊湖近乎包裹,而向北則隨時可以威脅武關、進逼中原。

而更引人矚目的,恐怕還是這輿圖的西北角,從陽平關到陳倉再到天水和安定,象徵李藎忱的赤色在北方點點滴滴,就像那星星之火,快成燎原之勢!

身在襄陽戰場,很多人都不知道陽平關那邊的消息,尤其是對於淳于量以及其麾下,畢竟道路漫長,而且陽平關以北的戰場暫時和他們也沒有多大的關係,因此當他們看到這一張輿圖的時候只剩下了驚訝。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那麼就說明李藎忱將整個西北掌握在手中就只是時間問題,而在那之後,李藎忱的目標肯定就是已經快要被完全包裹住的關中。

再想想李藎忱本來就有關隴世家這樣的內應,他的一步步佈局就已經展露無遺。

關中才是李藎忱最想要的地方,而爲此他步步向前,每一步看上去似乎沒有那麼多蹤跡可尋,但是卻並無差錯,當所有的計劃都進行到底,那麼李藎忱想要幹什麼就已經無需多說。

只不過相來這個時候楊堅意識到自己真正的敵人就在身後,也已經爲時晚矣。

這也不怪楊堅,畢竟潼關和蒲阪津當面都有大敵,他又如何會想到自己身後的敵人竟然會在這個時候逐漸形成如此氣候?

想要同時將注意力集中在各個方向顯然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對於楊堅這樣的人中之雄。只要是人就有疏忽的地方,李藎忱作爲一個穿越者,很清楚楊堅對於宇文憲的忌憚,這種忌憚不知道是楊堅曾經見到過宇文憲到底有多麼的難對付,還是因爲在他的潛意識中宇文憲至始至終就是自己的敵人。

在歷史上,即使是宇文憲已經解甲歸田,楊堅依舊沒有放棄唆使宇文贇先將宇文憲置之死地。

有些宿命中的敵人,並不會因爲時空中發生的其餘事情有所改變就會有所改變。宿命並不能約束一切,但是一些至關重要的點和線卻能夠被宿命糾纏的死死地。

不管是宿命糾纏也好,歷史的車輪太過沉重也罷,至少現在這樣的局面對於李藎忱來說不是什麼壞事。

李藎忱伸手在輿圖上點了點:“蕭摩訶龜縮於江陵,只要我們還在白帝城一線打造戰船、佈置江防,那麼蕭摩訶就不敢輕舉妄動,對於他來說,北上就等於暴露側翼。當然這也讓我們不得不在白帝城一線保持相當的兵力,不過爲了穩住蕭摩訶,同時支撐和南中的聯絡,保留一部分的兵力是應該的。”

頓了一下,李藎忱的手緊接着向北:“現在巴蜀雖然盡在掌控之中,但是連年征戰,百姓流離失所,一時半會兒想要恢復元氣絕對沒有那麼容易。我們也是時候鬆一口氣了,讓百姓們能夠恢復耕種,同時各地的商貿重新恢復也需要一定時間。蜀中物產豐富,某不能坐擁一個聚寶盆卻不用。”

第一八三六章 這是頭孤狼第三百零七章 敵暗我明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一一七二章 毀滅的力量第六百五十八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一五四五章 沒有火藥的火槍第九百八十五章 沒有近戰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標杆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當別人家的孩子第一三二三章 你的忠義不對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與暗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業大問題也大第一八零六章 洛陽皇宮第二百零六章 默契(第一更)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一二九二章 沒得選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閡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一八七九章 當爲將軍擒此獠第六百零四章 禮儀教化第七百五十四章 真正意圖第一二三九章 如荒草瘋長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二一八四章 合圍和解圍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二零六五章 勾結密謀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輿論第一百九十章 合適人選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一三三五章 反攻的勇氣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八百零三章 主動撤退?第六百九十章 朝堂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告知第一三四七章 陛下偷個懶第三百五十四章 得手第二一六九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擔憂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一一四一章 初擔重任第一六零七章 醫療發展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二一五零章 脣亡齒寒還是虛與委蛇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想做塵埃第四百九十三章 心有惴惴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一九二二章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二一四七章 房彥謙第一千九十八章 橫刀第六十章 不求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一六五五章 大漢沸騰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擔憂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四零五章 抓國丈是犯法的第一八零二章 隨風去第一六九零章 鄉兵,新兵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一四四一章 元家的雞蛋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八百八十六章 情況更復雜第一四七七章 穩坐釣魚臺的皇后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一四六七章 長安事略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爲什麼很有幹勁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二百六十六章 捷報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
第一八三六章 這是頭孤狼第三百零七章 敵暗我明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一一七二章 毀滅的力量第六百五十八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一五四五章 沒有火藥的火槍第九百八十五章 沒有近戰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標杆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當別人家的孩子第一三二三章 你的忠義不對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與暗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業大問題也大第一八零六章 洛陽皇宮第二百零六章 默契(第一更)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一二九二章 沒得選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閡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一八七九章 當爲將軍擒此獠第六百零四章 禮儀教化第七百五十四章 真正意圖第一二三九章 如荒草瘋長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二一八四章 合圍和解圍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二零六五章 勾結密謀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個模子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輿論第一百九十章 合適人選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一三三五章 反攻的勇氣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八百零三章 主動撤退?第六百九十章 朝堂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告知第一三四七章 陛下偷個懶第三百五十四章 得手第二一六九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擔憂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一一四一章 初擔重任第一六零七章 醫療發展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二一五零章 脣亡齒寒還是虛與委蛇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想做塵埃第四百九十三章 心有惴惴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一九二二章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二一四七章 房彥謙第一千九十八章 橫刀第六十章 不求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一六五五章 大漢沸騰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擔憂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四零五章 抓國丈是犯法的第一八零二章 隨風去第一六九零章 鄉兵,新兵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一四四一章 元家的雞蛋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八百八十六章 情況更復雜第一四七七章 穩坐釣魚臺的皇后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一四六七章 長安事略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爲什麼很有幹勁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二百六十六章 捷報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