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

江南士族的加入也就意味着原本巴蜀世家和巴蜀將領主導李藎忱團體的局面將會一去不復返,可以想象會有大量的年輕才俊涌入這個同樣年輕的團體之中。

而年輕人之間最少不了的就是競爭。

他們必然不會吝惜於向李藎忱展現最完美的計劃、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換來李藎忱的支持和讚賞,要知道這纔是這些世家賴以生存的根本。

或許對於一些已經足夠手眼通天的世家來說,皇室有的時候非但不是賴以乘涼的參天大樹,還是世家繼續向前發展的阻礙,當然這種終究只是少數,少數到也就只有那些心懷不軌的世家纔會這樣。

真正的世家離不開皇室的支持,他們從皇室那裡獲得獎賞才能夠繼續擴大自己的家業,避免走下坡路。而皇室需要做的實際上只是維持好幾個世家之間的平衡,此消彼長、來回往復,如此一來就不會有世家的興與亡,而是讓幾個世家相互合作、相互對立,讓整個國家最終在矛盾之中不斷向前。

世家如此,後來在中國歷史上出現的黨爭亦是如此,多個黨派實際上也不過是不同姓氏的人組成的偌大的世家罷了,只要能夠處理好他們之間的矛盾,博採衆長,那麼自然就能夠避免政黨之間的傾軋,最終實現一個良性競爭。

只不過古往今來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少之又少,並不僅僅是因爲皇帝本人的認識和能力不足,還因爲華夏地大物博,並不是所有的辦法都適用於不同的地方,也並不是所有的政策都能夠讓天下的每一個人感到滿足。

衆口難調的背後往往是利益分配不均,而如此一來就很容易出現動亂。這也是爲什麼南北朝時期世家和王朝的更迭都是走馬觀花一般。

不過顯然現在淳于家這些世家已經意識到了未來將會發生什麼,相比於之前已經沒落的世家,他們還想抓住最後一線生機。

對於李藎忱來說,至少現在他能夠消化的了這些世家,而對於巴蜀世家來說又何嘗不是鬆一口氣?

之前李藎忱對於以峽江唐氏爲首的巴蜀世家有多麼倚重,這是很多人都看在眼裡的,更重要的是戴才、程峰等出身巴蜀的將領逐漸在軍中掌控更多的權力,讓巴蜀勢力愈發強大。

已經吃過太多苦的巴蜀世家當然不會放棄任何一點兒團結這些自己人的機會,而巴蜀將領自然而然的也和這些本來就有打交道的本地人熟絡。

如果不是杜齊和李迅對於巴蜀世家並不怎麼感冒,恐怕他們還會和巴人有所往來。

可是問題在於巴蜀世家並不想在李藎忱團體之中徹底一家獨大,然而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單單憑藉蕭世廉和裴子烈等人顯然很難支撐起一個和巴蜀世家分庭抗禮的團體。

這樣長久以往,李藎忱肯定會着重打壓巴蜀世家,甚至不惜在其中製造矛盾,就像分裂現在北周一樣分裂出來兩個團體。

當李藎忱指揮關隴集團輕而易舉的將北周內部的矛盾引爆的時候,巴蜀世家就開始暗自琢磨了。他們的夢想並不是問鼎之輕重,而是跟着李藎忱走出巴蜀、走向其餘地方。

如果平白的引起李藎忱的懷疑,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因此江南士族積極的向李藎忱靠攏,最高興的恐怕就是這些很有可能會成爲他們之後敵人的巴蜀世家了。

如此一來,巴蜀世家就將不會變得那麼突出,他們的目的是爲了走出巴蜀,和天下其餘的世家一起分享利益,而不是在李藎忱團體之中一家獨大。

巴蜀世家已經困頓於巴山楚水之間幾代人,想要走出這一片大山豈是那麼容易,更不要說掌控整個李藎忱團體了——李藎忱本身就不是他們有能耐可以掌控的人。

唐亦舜和唐正良也好,其餘的董氏、秦氏等巴蜀世家也罷,對於自己有多少斤兩還是很清楚的。在江南世家和關隴集團這種傳承數百年的世家面前,他們幾乎沒有多少抵抗的能力,

現在巴蜀世家和江南士族之間的商路已經重新打開,江南和蜀中的貨物已經能夠藉助大江來往交流,甚至巴蜀和北周內地的商貿也在進行,只不過更加隱秘一些罷了。

對於巴蜀世家來說,對方能夠主動和自己合作就已經算不錯的了,這恐怕主要還是因爲巴蜀世家從龍早,有李藎忱在身後護持的原因。畢竟巴蜀和外地之間的商貿打開,是李藎忱樂於看到的。

作爲一個後來者,李藎忱當然知道商貿有多麼重要,尤其是巴蜀天府之國,本來就是物產豐富之地,這些上好的貨物就已經化作金錢進入李藎忱的庫房之中。

若非如此,以江南士族和關隴集團的視野,根本就不會將巴蜀世家放在眼裡。

自知之明,巴蜀世家是有的,因此他們對於江南世家的加入,只會表示熱烈歡迎。

“既然淳于岑這麼有誠意,那某也不能不搭理,明天某去城南迎接淳于岑,進攻樊城的事情就交給子棟了。”

戴才頓時一喜,鄭重一拱手:“末將遵命!”

——————————--

“肅靜!”

檀溪岸邊,幾名光着膀子的士卒小心翼翼的摸着河邊的石頭向水中走,而前面帶隊的幢將低聲說道,卻是對已經在河裡的幾個人。

江南子弟,通曉水性,可是現在已經是九月天,檀溪的溪水有些冷,讓這些已經有些時日沒有下過水的士卒多少有些驚慌。而幢將緊接着一揮手,最後下水的士卒也咬着牙游過來,與此同時,前面的人已經摸到了對面岸邊。

作爲斥候隊伍,他們的人數並不多,而且攜帶的兵刃多是短兵,衣服全都放在了盾牌上,中間幾個水性最好的士卒託舉着幾個大盾牌向前,而其餘的士卒最多隻是在腰間別了一把柳葉刀。

不需要將領下令,這些先摸上岸的士卒很自覺地散開戒備,而後面的同伴陸續上岸,開始分發衣物。

剛纔幢將的聲音就有所不善,再加上也清楚自己現在身在何方,這些士卒都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寂靜,飛快的換好衣服。而就在他們泅渡的不遠處,小山坡後面,有一個規模不小的營寨。

第一四一九章 又要交易?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請示第二百六十六章 捷報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二三零零章 內府的橄欖枝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二三五八章 鍼砭時弊第四百零一章 再等等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動干戈第二零二八章 橋上橋下,激戰未休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陰沉沉的天第一八三七章 花錢如流水第一七八五章 炎黃的血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一九八七章 輕騎甲騎,剎那交錯第七百三十三章 別後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軌跡的改變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七百七十三章 會好好考慮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一八一四章 調動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滿第一一六零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章節修改情況第一四八九章 幾代人的努力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六百八十章 該信任誰?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三十七章 心思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裝沒看見?第一八三二章 元從系的任務第七百八十五章 驅趕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七百八十二章 軍功的算法第一三一五章 後繼有人第二二一五章 激戰城東南第七百八十八章 烏雲卷地第二一五三章 大漢自有國情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第一五九五章 路與河第一六八三章 步卒戰騎兵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氣運,佑我華夏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二三一二章 水稻雜交的初步成功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部郡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一千九十二章 靈武敵蹤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一六九六章 轉進,時間不等人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麼?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第二零四零章 搶灘,不惜代價!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將之選第二二七一章 絲綢之路第二一七二章 非一代之功第一九一零章 鮮卑人的心,也在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內府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一三二五章 要定關中麼?第二一三六章 大佬們的沉默第七百七十九章 難纏的在後面第五百二十一章 寒夜中的暖意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三百四十六章 落子何處第一五一六章 爲了大漢第五百八十一章 傷心地第一百九十五章 將令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二一一五章 未來的燕郡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第一百八十六章 知足第一四五二章 王,也難做!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
第一四一九章 又要交易?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請示第二百六十六章 捷報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二三零零章 內府的橄欖枝第六百九十二章 歷史終究改變第二三五八章 鍼砭時弊第四百零一章 再等等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動干戈第二零二八章 橋上橋下,激戰未休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陰沉沉的天第一八三七章 花錢如流水第一七八五章 炎黃的血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一九八七章 輕騎甲騎,剎那交錯第七百三十三章 別後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軌跡的改變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七百七十三章 會好好考慮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一八一四章 調動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滿第一一六零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章節修改情況第一四八九章 幾代人的努力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一百七十一章 變天(下)第六百八十章 該信任誰?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三十七章 心思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裝沒看見?第一八三二章 元從系的任務第七百八十五章 驅趕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七百八十二章 軍功的算法第一三一五章 後繼有人第二二一五章 激戰城東南第七百八十八章 烏雲卷地第二一五三章 大漢自有國情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第一五九五章 路與河第一六八三章 步卒戰騎兵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氣運,佑我華夏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二三一二章 水稻雜交的初步成功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部郡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一千九十二章 靈武敵蹤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一六九六章 轉進,時間不等人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麼?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第二零四零章 搶灘,不惜代價!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將之選第二二七一章 絲綢之路第二一七二章 非一代之功第一九一零章 鮮卑人的心,也在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內府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一三二五章 要定關中麼?第二一三六章 大佬們的沉默第七百七十九章 難纏的在後面第五百二十一章 寒夜中的暖意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三百四十六章 落子何處第一五一六章 爲了大漢第五百八十一章 傷心地第一百九十五章 將令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二一一五章 未來的燕郡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第一百八十六章 知足第一四五二章 王,也難做!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