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錢

有讀書學習的機會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很重視的,畢竟在這個時代,讀書學習對於一些貧苦家孩子來說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導致很多貧苦人家對此抱有懷疑的態度,畢竟從來沒有官府會這麼好心的給百姓子弟提供這個機會。

因此還是很有必要將官府的政策宣傳下去的。

想到這裡,李藎忱不由得在心中暗暗嘆息一聲,這一切當然也是在以自己的信譽作擔保。不知道自己的信譽還要被用去擔保什麼事情多少次,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經歷了亂世的百姓對於朝廷實在是沒有多少信任,在他們看來朝廷如果不剝削他們就算好的了,怎麼還能奢望朝廷能夠給他們帶來好處。

而李藎忱個人就不同了,李藎忱的惠民政策可都是實打實落實下去的,更重要的是李藎忱本身作爲一個常勝將軍,在民間已經是英雄人物般的存在,百姓對於他的話自然多是信服。

包括之前的錢莊也是在以李藎忱的信譽爲基礎,否則各大世家必然不會對錢莊如此支持。

想到這裡,李藎忱緊接着看向唐亦舜:“現在錢莊建設的怎麼樣?”

顯然這是一件令人順心的事,唐亦舜笑着回答:“殿下還請放心,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等到春耕前後,成都這邊的錢莊也能運行,現在倒是得擔心錢幣的鑄造能不能跟得上的問題。”

李藎忱微微頷首,既然使用錢莊,那就意味着錢幣的樣式必須要統一或者侷限在幾種,可是亂世之中很多地方的商貿都已經淪爲以物易物,甚至就算是使用錢幣的地方,也多數都是當地政府甚至是商賈自己鑄造的錢幣,分量和樣式都有很大的區別。

因此統一貨幣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要,南部郡、巴郡等地的錢莊卻已經開始以等值的方式回收貨幣,因爲有官府和當地世家帶頭行動,再加上大多數的錢幣實際上都在世家和商賈手中,平民百姓手中的很少,所以錢幣的回收尚且算順利。

但是畢竟錢幣回收之後再鑄造還是需要一定的耗費的,並且新鑄造的錢幣都要統一大小規格和重量,和原來那些單薄如紙卻能夠一個頂十多個甚至成百上千個普通銅幣的“大泉當十”、“大泉當千”(作者按,古代錢同泉)必然不一樣。

這就意味着這個過程中官府需要補充更多的銅不說,還需要一個非常複雜的融化和重新鑄造過程。

因此現在錢莊並沒有貿然向北挺進,這也有以巴郡和南部郡一帶作爲實驗的意思。

“循序漸進,切不可慌張。”李藎忱微微頷首。現在工坊的產能不足,所以這些問題短時間內還是很難解決的,同時礦產的缺少,也只能期望南中那邊可以有一些新的發現。根據李藎忱的記憶,貴州這一帶可是有銅礦的,只不過以現在的勘探技術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罷了,不過好在現在市面上流通的銅已經足夠解決巴蜀內部的錢幣鑄造問題了。

唐亦舜急忙說道:“還請殿下放心,新的鑄幣工坊已經開始建設,隨着錢莊在巴郡那邊試行,新的銅錢也會先一步在巴郡試行,另外我們也在積極聯繫關隴世家和漢中本地的世家,在今年之內一定會在漢中等地組建新的錢莊。”

唐亦舜也不傻,有官府的信譽作爲擔保,錢莊的重要性大家可都是看在眼裡,基本有錢莊的地方就意味着錢財的流動,而錢財的流動就意味着經濟的發展,現在巴蜀的核心可不是在巴郡,而是在成都,李藎忱絕對不會允許錢莊侷限在巴郡,遲遲不北上,這樣就會導致巴郡成爲巴蜀經濟發展的重心,而峽江唐氏無疑就會掌握巴蜀的經濟命脈,這是李藎忱以及其餘的北方、東南等世家都絕對不允許的。

所以與其等着李藎忱下手,還不如自己抓緊積極向北拓展,有錢大家一起賺總比被針對來得好。

當然對於李藎忱來說,巴郡絕對是一個值得建設和發展的地方,畢竟相比於成都,這裡更靠近荊州,同時向南也利於李藎忱掌控南中,如果不是崎嶇的地勢限制了城市的發展,那麼李藎忱倒是並不介意全力打造一個新的政治和經濟中心。

至於峽江唐氏的忠誠,他倒是從來不懷疑,這主要還是因爲峽江唐氏雖然在巴郡一方呼風喚雨,但是相比於北方關隴集團以及東南士族來說,實在是太弱小了,把峽江唐氏推到和關隴集團、東南士族同樣強大的位置上,對於李藎忱來說並沒有什麼壞處。

唐亦舜、唐正良這些峽江唐氏的掌門人都不是傻瓜,該做什麼他們心裡面應該清楚。

“春耕的事情準備的怎麼樣了?”李藎忱緊接着將目光轉向唐正良,春耕實際上纔是他現在最擔心的事情,春耕成功的話,那麼李藎忱就有了足夠征戰天下的資本,而如果春耕出現什麼差錯,李藎忱就只能繼續再等一年。

民以食爲天啊。

“全部安排妥當了,等到元宵節後就可以着手佈置,到時候殿下應當祭拜天地、擊碎春牛。”唐正良站起來,胸有成竹。

“好!”李藎忱一點頭,很是滿意,而唐正良也悄悄鬆了一口氣,殿下對春耕的重視大家都清楚,若是自己搞出來什麼差錯,這仕途恐怕就要到頭了。

“除了春耕之外,某最擔心的就是南中,因爲我們無疑是在開拓一片新的土地。”李藎忱話鋒一轉,目光也緊接着落在杜齊的身上。

相比於當初的那個敢打敢衝的少族長,現在的杜齊看上去無疑成熟了很多,而久在南中奔走,也讓他的皮膚曬得黝黑,看上去頗有幾分威風。

現在李藎忱所掌握的和南中幾乎所有的聯繫都是杜齊一手促成的,而也正因爲杜齊身爲巴人首領的身份,也讓南中各個部落天然的親近他。同時杜齊也很聰明的在爲南中帶去了實打實的好處,比如金銀,又比如工匠之外,還積極的幫助他們規劃未來的發展藍圖。

這些南中部落在蜀漢滅亡之後,驟然離開了華夏統治、一切基層組織都已經完全混亂,甚至歸於野蠻。

第二零九零章 浴血雁門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四百二十九章 巴人來客第七百九十一章 隆中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一千七十一章 鬱林動亂第八百五十六章 亂世中的百姓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一二七八章 年輕人的把戲第二零九四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三五七章 可不能搶風頭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問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八百九十七章 絕路第三百零七章 敵暗我明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五百五十九章 見面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一二七零章 類似的開局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第一千六十六章 路上行人第一二五九章 矛與盾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第二二二九章 漢土第五百六十一章 都在改變第二零二九章 白溝南北,大戰在即第一百一十五章 獵物已定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二一八九章 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一一四三章 帶路黨第一二一四章 穩紮穩打第四百四十四章 臭味相投的瘋子第九百三十八章 監軍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心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一六三四章 市場的胃口第三百二十二章 逃命第一四零零章 震天雷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九百六十章 如何服從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六百九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一八三五章 後勤保障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軍山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門第一七零一章 捷報頻傳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九百六十七章 樂昌的請求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二一零三章 親守此地共存亡第五百四十一章 狠辣第一六二一章 殿試三題第四百六十二章 假象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二一九九章 不變的戰法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第一八八一章 糧價不穩第一二一三章 跬步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有此意第一八四九章 白狼堆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第一三九一章 最大的威脅第一一六五章 總要改變什麼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一七三零章 打斷了脊樑第六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二百一十九章 紀南第一四零二章 短兵相接洛川城第一百零七章 警告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打算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一二九九章 蕭關的弱點第一三八零章 回家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一五九七章 但願人長久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書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
第二零九零章 浴血雁門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四百二十九章 巴人來客第七百九十一章 隆中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一千七十一章 鬱林動亂第八百五十六章 亂世中的百姓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一二七八章 年輕人的把戲第二零九四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三五七章 可不能搶風頭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問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八百九十七章 絕路第三百零七章 敵暗我明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五百五十九章 見面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一二七零章 類似的開局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第一千六十六章 路上行人第一二五九章 矛與盾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第二二二九章 漢土第五百六十一章 都在改變第二零二九章 白溝南北,大戰在即第一百一十五章 獵物已定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二一八九章 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一一四三章 帶路黨第一二一四章 穩紮穩打第四百四十四章 臭味相投的瘋子第九百三十八章 監軍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心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一六三四章 市場的胃口第三百二十二章 逃命第一四零零章 震天雷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九百六十章 如何服從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六百九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一八三五章 後勤保障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軍山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門第一七零一章 捷報頻傳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九百六十七章 樂昌的請求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二一零三章 親守此地共存亡第五百四十一章 狠辣第一六二一章 殿試三題第四百六十二章 假象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二一九九章 不變的戰法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第一八八一章 糧價不穩第一二一三章 跬步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有此意第一八四九章 白狼堆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第一三九一章 最大的威脅第一一六五章 總要改變什麼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一七三零章 打斷了脊樑第六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二百一十九章 紀南第一四零二章 短兵相接洛川城第一百零七章 警告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打算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一二九九章 蕭關的弱點第一三八零章 回家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一五九七章 但願人長久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書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