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

江大郎幾人衝到道上,將把擡着女人的隊伍給攔了下來。

他們一個個腰間掛着朴刀,凶神惡煞,讓那些擡豬籠的人驚疑不已,一個個站在原地不敢貿然行動。

雙方僵持了幾秒鐘,一個四十歲上下的漢子走出來說道:“你們是什麼人?”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人。”

趙駿越衆而出,皺起眉頭道:“光天化日,你們要把人浸豬籠?”

漢子冷笑道:“此人不守婦道,自有宗法處置。你一個外鄉人別多管閒事,小心牢獄之災。”

“嗚嗚嗚嗚嗚!”

聽到這漢子的話,豬籠裡的女子不斷髮出嗚咽聲音,拼命搖頭,眼淚止不住地流。

趙駿見此情形也懶得廢話,揮手道:“救人。”

“蹭蹭蹭!”

十多名精銳禁衛軍拔出腰刀,將他們團團包圍起來。

江大郎把刀指向那漢子道:“蹲下!”

對方人數也不少,有那麼七八個,兩個人擡豬籠,其餘人跟着,皆是精壯漢子。

但面對禁衛軍,連屁都不敢放一個,在那閃爍着寒光的刀刃逼迫下,一個個紛紛蹲在地上,豬籠也被放了下來。

趙駿走過去,此刻黃三郎將豬籠打開,拔掉女人嘴裡塞的破布,女人能發出聲音,第一時間嚎啕道:“謝官人救命,謝官人救命!”

“怎麼回事?”

趙駿問道。

“是不得好死的周家把我賣給了王家配女兒骨!”

那個叫阿霞的女子哭喊着。

趙駿先是一愣。

隨後一股強烈的怒意直衝天靈蓋!

這配女兒骨在後世有另外一個說法——配冥婚!

自商周時期,就有這種爲亡子配冥婚的習俗,曹操就曾經給曹衝聘甄氏亡女,操辦了一場陰冥婚事。

不過在漢晉隋唐時期,這種習俗還不算特別興盛,到了宋代開始,漸漸成爲主流,宋代文集《昨夢錄》中,就多有對陰婚方面的記載。

只要家中有錢,又逢子嗣早夭亡者,往往都會尋找合適的早亡女子,遷徙墳墓屍骨,舉行冥婚儀式,將人合葬在一起。

爲此宋朝甚至衍生出了大量盜掘墳墓挖屍骨者,使得真宗時期,還出臺過法律,對盜掘屍骨者從嚴重處。

但這一切都阻止不了違法亂紀的盜墓者,只要民間還有冥婚的需求,就有很多甘於冒着法律風險的人源源不斷地跑入墳地,開館掘屍。

可屍體有限,或者年齡、生辰八字不合怎麼辦呢?

那自然有別的辦法。

顯然用活人來配,也是其中一個辦法之一。

趙駿便詢問這個女子具體情況。

原來這女子叫方彩霞,十九歲,淮南西路壽州人,因壽州大前年旱災,她在前年被迫與家人一起北上去應天府討生活。

路過酇縣時,恰逢這裡有戶富農周家長子到了婚嫁年齡,那人見到當時十六歲的彩霞,覺得她長得不錯,於是就告知了父母,讓父母派媒人去說。

方家本來是逃難過來,路過酇縣因天色太晚被迫暫留一天,然後順着運河北上,走陸路前往應天府。

此時忽然有人過來跟他們說,願意出彩禮聘彩霞爲正妻。

這種情況下,是個人都會答應。

畢竟對於方家來說,日子已經過得很艱難,多一口人就是多一個拖油瓶,把女兒嫁出去換了彩禮,也能有去應天府的盤纏。

於是方彩霞的父親想也沒想就答應。

雙方一開始都挺好,生辰八字也算過,豐天之作、秉地之合,良緣隨締、鴻案相莊。

正常發展,也不失爲一件美事。

可沒想到半個月後,成親的當晚,這周家長子宴席上喝得酩酊大醉,宴席結束,本來也該入洞房的時候,他硬要去送幾個自小玩到大的朋友。

那幾個朋友也喝得爛醉,幾個人相約送到村口,周家長子就要回去入洞房,結果一時興起,送得稍微遠了點,等回去的時候,一個人路過河邊,失足掉進去給淹死了。

這下婚事變成喪事,周家頓時鬧翻了天,指責方彩霞是望門寡,剋夫命。

方家怕周家把給出的彩禮要回去,丟下方彩霞,連夜逃走了。一下子把這婚事弄得一團糟,也讓方彩霞的命運跌落到了谷底。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事不能怪方彩霞。

問題是周家需要一個發泄口,於是方彩霞就成爲被宣泄的對象,淪爲了周家奴婢,各種打罵、羞辱、體罰等等輪番上陣。

這兩年來周家人對方彩霞近乎是虐待,村裡人看在眼裡,也只能同情,拿不出什麼辦法來。

而方彩霞與親人失去聯繫,無依無靠,在周家雖然被虐待,可至少有口飯吃,所以也只能忍氣吞聲,不敢反抗。

也是恰好周家還有個未成年的二兒子,本來周家也只能算是富戶,不是什麼大地主,彩禮給出去了,還大辦宴席,花了不少錢,最後卻人財兩失。

沒辦法之下,也只能先把方彩霞當童養媳養,等以後次子長大了,給他當小妾算了。

結果今年酇縣大地主王家幼子夭折了,才十七歲,王家悲痛欲絕,希望能找人給幼子配個陰婚,免得幼子黃泉路上孤單。

找了兩三個月,卻並未有合適人選。

眼看家裡孩子停靈那麼久,屍體都快爛了,那之前給方彩霞和周家長子看八字的風水先生出了個餿主意,他認爲方彩霞八字與王家幼子相合,年齡也差不多,不如..

於是王家花了大價錢找到周家人,周家人想着這方彩霞剋死了長子,又讓他們家道中落,給次子當小妾可能也會害了次子,還不如換筆大錢。

這筆錢可比當初給出去的彩禮多數倍,一來一去還賺了不少。

只是宋朝廢除奴隸制,不允許奴隸買賣,即便上門成爲奴僕,也是簽了契約合同,主人打死奴僕屬於殺人罪,要杖罰加發配。

陳執中當宰相的時候,殺死了婢女,結果被貶職外放。他是佔刑不上大夫,以及被宋仁宗趙禎包庇的便宜。普通地主隨意殺死佃戶和奴僕,基本上都要打一百棍子,然後發配邊疆。

何況方彩霞並不是奴僕,而是周家明媒正娶的正妻,直接殺死的話萬一將來方家人找上門來,周家可能會攤上牢獄官司。

所以他們乾脆誣陷方彩霞與人通姦,要按族法處置。

這樣只需要王大地主那邊打點好官府,又讓村裡人把口徑統一改成方彩霞是通姦被浸豬籠而死,那麼這件事情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到時候有本村人幫忙做僞證,加上方彩霞死無對證,作爲外鄉人的方家就算將來找上門來也拿他們沒辦法。而今天,就是王家派人把方彩霞接走,準備直接浸豬籠淹死,然後把屍體帶回去的時候。

聽完整個事情的經過,趙駿可謂是怒髮衝冠,鼻子都差點沒氣歪了。

雖然學歷史也知道古代社會多有陋習,但以前只是從史書裡窺見一斑,從未真正見過這樣的情況。

可現在卻是活生生地草菅人命在自己眼前,這要是放任不管,那他還有什麼臉面面對自己曾經說過要改變大宋的豪言壯語?

“抓起來!”

趙駿毫不猶豫地說道:“大郎,回船上再叫點人手,參與者一律不能放過!”

“是。”

江大郎便扭頭向遠處河邊跑去。

шшш •тт kán •¢ 〇

“這位官人!”

那王家的領頭人見對方來勢洶洶,也不敢大放厥詞,而是說道:“大家都是爲了討口飯,不至於把事情鬧大。”

“哦?”

趙駿問道:“意思是你們草菅人命,竟還只是小事?”

領頭人正色道:“此事還請行個方便,只要今日諸位能當沒看見,我們王家不會虧待了諸位,我袖中有五兩碎銀,還請諸位笑納。”

方彩霞一聽,頓時心臟一緊,蹲在地上,用近乎哀求的眼神看向趙駿。

卻沒想到趙駿並未看她,而是扭過頭看向黃三郎等人,近乎嘲弄般地笑道:“三郎,他說他要用五兩碎銀來收買我。”

“哈哈哈哈哈哈。”

黃三郎等人也大笑了起來。

知院掌管國家大權,去年秋稅上來後,國庫的錢何止四千萬貫?

全由知院把持,按照每年花銷分配了下去。

即便不提國庫,光呂夷簡、王曾等人送的禮物,最差的也能價值數百上千貫,貴的甚至近萬貫。

就這幾兩碎銀?

打發叫花子呢。

見到衆人嘲笑,領頭人臉色冷了下來說道:“我勸諸位別不識好歹,免得遭了罪,甚至出不了這亳州就不妙了。”

“呵呵,威脅我?”

趙駿冷笑了一聲說道:“那如果我硬要管呢?”

“衙門裡的石縣令,與我家家主是好友,諸位別敬酒不吃吃罰酒。”

領頭人冷聲道。

“縣令啊。”

趙駿佯裝沉吟,隨後說道:“按理來說,我等正義之士,不能見死不救。但若真是縣令來,那我也不是不能給個薄面。可萬一你要是誆騙於我呢?所以你若能請得了縣令過來,那就再敘,否則今天這事我管定了,還要捉你們去見官。”

“縣尊豈是你想見就見?”

領頭人見趙駿似乎有些懼意,便冷聲說道:“你若怕我們誆騙於你,那就隨我們去縣裡,自然能辯出真假。”

他這話說完,旁邊蹲着的一個人湊在他耳邊低聲道:“六哥,且不能去縣裡,若是真讓他帶人去鬧縣衙,衙門開堂審案,事情鬧大,縣裡人都知道家主做的事,怕是有礙名聲。”

領頭人一想也是,便立即改口道:“縣裡還是不去了,這事還是要先稟報給我家家主。”

“行。”

趙駿笑道:“你去報信吧,其餘人我扣下了,我勸你快去快回,否則我不介意抓了他們去報官。”

領頭人站起身,略微猶豫,最後拔腿就跑。

別的王家奴僕就被趙駿給抓了起來。

方彩霞害怕地哽咽道:“官人,不能讓他回去報信啊,等王大官人帶人過來,小女子豈不是死路一條?”

趙駿安撫道:“不用怕,我既然敢救你,就能爲你做主,不瞞你說,我也有官身。”

“大官人也有官身?”

彩霞有些茫然地問道:“官人的官,大嗎?”

“大抵來說,應該是比他那個什麼石縣令,大那麼一點點。”

趙駿想了想。

宋朝知縣身上的寄祿官一般是正七品,自己是正一品,那確實是大了那麼一點點。

方彩霞顯然不知道對方說的一點點有多大,還以爲是縣令的上司通判知州一類,便欣喜不已。

片刻功夫,江大郎又帶了幾隊禁軍過來,約莫四十多人,五十多號禁衛軍,氣勢沖沖地進入村子,闖進周家,把周家人抓起來。

而那邊王家的領頭人是王大地主的一個管家,他被趙駿放了之後,連忙馬不停蹄地駕駛着馬車往酇縣的方向趕去。

他們來時就帶了車馬,準備運屍體回去,沒想到派上了用場。雖然只是駕車的駑馬,卻也比步行要快,全力鞭打下,三十多里路程,馬車只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就到了酇縣。

這個時候是下午五點多鐘,管家急匆匆回到王大地主的府邸,向他稟報了這事。

王大地主得知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勃然大怒,便立即去了縣衙找到石縣令,希望他帶着衙役,加上自己的家丁,一起去找對方的麻煩。

石縣令其實跟王大地主交情也就那樣,畢竟縣令是流官,宋朝官員流動性太強,一個縣令、知州之類,往往在地方任職不會超過兩年,真沒必要經營太深的人際關係。

但有個問題就在於這王大地主的親弟弟是天聖三年的進士,雖然只是第四等的同進士出身,可畢竟在官場上混了那麼多年,目前也在外地擔任知州,而且此人和目前的亳州知州郭承祐關係頗好,郭承祐偶爾會來王家做客。

再加上王大地主挺會做人,時常獻些銀錢,或者送些名貴禮物。因此看在這個人情關係以及禮物的份上,石縣令往日裡對王家的爲非作歹,基本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官司上儘量會袒護一二。

可現在王大地主卻讓他帶着衙役去捉人,顯得好像官府是他家開的一樣,直接使喚了起來,這讓石縣令十分不悅。

不過考慮到王大地主最近喪子,可能盛怒下喪失理智,縣令便也只能理解。

恰好運河溝渠中午又堵上了,已經有人報到了縣裡,石縣令覺得,便算看在郭知州的面上,正好兩次事情一起解決,於是答應了王大地主的請求,親自帶人過去一趟。

當下事不宜遲,趁着天色還未完全黑,縣令和王大地主就帶着百來號人,氣勢沖沖地向着趙駿所在的村子殺去。

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171.第169章 恨大宋沒有霍驃騎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324章 巡視黃河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114.第114章 你們投的真快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第506章 萬國來朝(1)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323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第495章 外交交鋒189.第187章 李元昊籌備稱帝,攻宋第21章 第一堂課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第75章 我要當狀元!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365章 千炮瞄城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1章 人在大宋,剛剛穿越129.第129章 誰幹的?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第461章 謀西域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190.第188章 淮南貪腐案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第417章 能登炮擊事件,震驚日本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322章 雙刃劍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第466章 出兵,收復西域第381章 宋軍圍城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第34章 數學課第27章 交子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182.第180章 宋人愛寫信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第461章 謀西域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
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171.第169章 恨大宋沒有霍驃騎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324章 巡視黃河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114.第114章 你們投的真快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第506章 萬國來朝(1)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323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第495章 外交交鋒189.第187章 李元昊籌備稱帝,攻宋第21章 第一堂課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第75章 我要當狀元!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365章 千炮瞄城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1章 人在大宋,剛剛穿越129.第129章 誰幹的?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第461章 謀西域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190.第188章 淮南貪腐案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第417章 能登炮擊事件,震驚日本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322章 雙刃劍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第466章 出兵,收復西域第381章 宋軍圍城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第34章 數學課第27章 交子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182.第180章 宋人愛寫信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第461章 謀西域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