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

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

如果說最近朝中又發生了什麼大事的話,那一定是左司、審官院、吏部、三班院以庸碌爲名罷黜了數十名中下級官員的事情。

但匪夷所思的是,這次事件居然十分高調地由范仲淹調查,皇城司全力配合。

范仲淹本人親自前往各職衙門,監察百官,對於懶政、惰政現象嚴懲不貸,很多官員在自己部門是一二把手,平時上班不積極,處理政務也很懶散,被范仲淹找到藉口罷黜。

這顯然是越職行爲,然而御史臺竟全都默不作聲,御史中丞晏殊和權御史中丞賈昌朝這兩位御史臺的老大老二更是全程作陪,幫着范仲淹開道。

要知道這二位可都是呂黨,而范仲淹罷黜的很多官員也都是呂黨。讓他們給范仲淹站臺,這不是自己拆自己臺嗎?

於是很多官員就回過味來了。

范仲淹作爲呂黨的死對頭,呂相絕不可能允許范仲淹如此胡作非爲,何況范仲淹本身就是沒有罷黜官員的權力,他甚至都沒有任何一項吏部實權職務,沒有資格做這些事情。

但他卻能夠這麼做,那隻能說明一件事情——范仲淹的背後有另外一位大佬支持。

誰呢?

自然是當今皇帝。

除了那位官家以外,誰能動用皇城司,誰敢在呂相頭上動土?

但想通了這一節,京官們卻都疑惑不解起來。

前兩天范仲淹彈劾呂夷簡,被一擼到底,當時大家還以爲呂夷簡聖眷正隆,怎麼短短兩天,朝廷的風向就變了呢?

這變得也太快了吧。

很快就有聰明人明白了原因……陛下表面上打壓了范仲淹,但實際上還是各打五十大板,大抵就是藉着這個由頭,削弱呂黨的實力,呂夷簡怕也是知道,乾脆順水推舟,讓晏殊和賈昌朝全力配合。

一時間紛紛在心裡嘆陛下的帝王心術真是深不可測,即便呂夷簡已經如此深得帝心,一路陪伴着陛下從患難中走來,最終還是難逃清算的命運,晚景多少有些淒涼。

不過好在雖然呂黨受了不小的打擊,但實力和根基未損。因爲呂黨中高級官員大多沒有被處置,高層力量得以保存,呂相倒也不至於因此在朝中變得孤立無援,因此這個結果對於他來說,也許不是不能接受。

只是唯一的不同就是,朝野上下原本對於呂夷簡和范仲淹之間的看法,也很快再次改變。原來巴結呂夷簡,紛紛上書彈劾范仲淹的官員,一下子又開始轉變了風向,開始上書稱讚起范仲淹。

朝廷官員,向來都是這樣沒有立場。

誰贏,他們就幫誰。

景祐三年五月三日,忙碌了一天的范仲淹坐進了轎子裡,北宋早期官員還是以騎馬或者坐馬車爲主。但到中期坐轎子流行起來,因爲北宋缺馬,而人力資源豐富,僱傭轎伕顯然更划算。

此刻轎子從內城樑門出去,現在還是下午,街市人來人往,寬闊的道路各類車輛進進出出,店鋪外打着傘,掛着招牌,操着東南西北各種口音的聲音,遍佈整個集市。

范仲淹坐在轎子裡閉目養神。

宋朝實行高薪養廉政策,官員的俸祿月薪非常誇張,一個普通的六七品官員,身上有揹着寄祿官、散官、勳官、貼職和差遣等好幾種官名,俸祿、津貼以及補貼加起來一月就能頂普通人家一年甚至幾年收入。

除此之外宋朝官員也基本合法做生意,手底下鋪面、田產非常多。

所以宋朝的高級貪官確實少,畢竟換算成後世,你一個月幾十萬塊的工資加上鋪面田產收益,爲了五十萬塊錢的賄賂去鋌而走險,風險和犯罪成本太大,一旦貪污被查實在不值當。

因此被查處的這些人,基本上沒有貪官。只有少數查出有濫用權力,大多數則是碌碌無爲,沒有政績被罷黜。

名單也是范仲淹精心裁定。

呂黨官員何止上百?但大部分官員都是沒有實權或者職務不重要的官員,這些人存在的意義不大,自然也沒有罷黜的必要。

他裁撤的都是二十四司、三班院和御史臺等重要部門的呂黨,屬於呂黨中下層權力機構的組成。

把這些人裁減掉,對於呂黨在汴梁的中下級權力來說,是個沉重打擊。

因此這次可以說是黨爭大勝。

但范仲淹卻並沒有因這次勝利而感到沾沾自喜。

因爲他明白,呂黨自始至終都不能算一個圍繞着呂夷簡形成的政黨,而應該算是呂夷簡與他們共同利益組成的同盟。

就像范仲淹與歐陽修他們的關係一樣,這些人不一定都對呂夷簡俯首聽令,可范仲淹要是想掀起改革的話,那麼他們一定會緊緊與呂夷簡抱團,抵制改革的發展。

所以僅僅只是摧毀了呂夷簡一派的一些中下級實權官員還不夠,真要想將來能夠沒有障礙地進行改革,趙駿說的那些名單上的人,一個都不能放過。 范仲淹面色堅毅,認真思索着。

改革之路。

任重而道遠啊。

“宋朝的經濟、文化確實是歷代王朝巔峰,歐陽修曾經說過:“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但它的軍事弱勢也是事實。”

“明朝的經濟文化比不上宋代,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末代皇帝崇禎至死都不願意南遷,他再無能,衝着這一點,明朝也是漢唐以來,最硬氣的王朝。”

“說句實話,我一直認爲宋朝是一個可塑性極強的時代。它雖然有很多問題,但它的科技和工商業發展已經到了封建王朝的巔峰,商貿往來、文化發展、勞動力充足、生產力較高,都是可以研究的點。”

“舉個例子,就拿航海來說。宋代的航海技術可以說是世界最強,通過海洋它完全可以經略東南亞,東南亞是很適合種水稻的,一年兩熟甚至三熟都輕輕鬆鬆,吸引國內流民前往東南亞種糧食,再運回國內,不就能解決勞動力和糧食問題了嗎?”

“糧食價格低了,對地主階級造成的打擊是很大的。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併”使得土地經合法向地主手裡集中,促進了土地的集約化經營,催生大量剩餘勞動力。如果糧食低廉,勞動力就不願意耕地,地主的地就無人耕種了。”

“爲了挽留勞動力,地主就得開出更高的薪水、更好的條件才能吸引青壯幫他們耕種。這樣進一步打壓了地主階級的利潤,底層百姓的生活也會過得更好。哪怕會有無良地主、資本家這種東西,但大勢上還是趨於穩定。”

“最頭痛的還是宋朝的開拓精神不足,我們國家雖然號稱天朝上邦,物產豐富。但實際上古代需要的貴金屬金銀銅還是很匱乏,交子的誕生就是因爲經濟繁榮,錢幣數量不足,纔開始出現紙幣交易。”

“不過交子也僅僅是大宗貨物以及特別有信譽的商行才能夠發行的東西,對於百姓來說,肯定是銅幣更有價值。所以要想經濟更加繁榮一些,就應該對外積極開拓,佔領更多的地方。”

“像日本就盛產銀礦,那地方我記得有個石見銀礦,在十七世紀佔了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銀產量。還有很多銅礦和金礦,要是把日本佔領,大量移民,肯定會更加富裕。”

“還有印度、東南亞,明明離得近,船隻航運也發達,多移民,擴展海上絲綢之路,讓東南亞變成大宋後花園,經濟和農業水平,自然能更上一層樓。”

“就是軍事方面有點讓人頭痛,大宋皇帝對軍權掌握的太死,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想改善這個問題,恐怕非常困難。”

“也許只有從武器裝備上入手,比如說火器。宋朝不就發明了火槍的原型突火槍嗎?他們的鋼鐵產量當時也是世界第一,要是有火槍技術,靠手工打造槍支彈藥和火炮,對付遊牧民族應該能行。”

“當然了,這些我都是胡咧咧的。總歸我只是歷史系學生,又沒有生在宋朝,只能通過史書瞭解,他們的真實情況,具體發展水平,我也不是很清楚。”

“所以拉日叔您要是想聽宋朝應該怎麼強大如何發展,我就胡說八道一下,隨便講講,您就聽個樂就行。”

趙駿坐在牀邊緣,一腳搭在牀上,一腳踩在地上,手裡端着飯盤,口沫橫飛,侃侃而談。

今天晏殊又來問,該如何才能讓大宋發展壯大。

雖然對於這個問題很奇怪,因爲他們現在在新中國,又不是在大宋,問大宋該怎麼壯大好像沒什麼意義?

但反正閒着也是閒着,就胡扯一通,管他提出來的東西靠不靠譜,扯了再說。畢竟他又不是真在宋朝,在新中國扯淡,難道還能影響到千年前的大宋不成?

晏殊就把他說的這些東西都一一記錄下來,今天趙禎他們不在,宋朝君臣也不能天天守在後花園裡,所以就很需要他來記錄向趙禎彙報情況。

說起來趙駿來大宋也有十來天了,身上的傷勢好了很多,現在也能下牀走動走動,這兩天晏殊還帶着他在外面廊下溜達了一圈。

只是趙駿肯定想不到的是,他現在真的在大宋,而且因爲他的出現,還讓大宋的歷史,已經出現了短暫的偏移。

景祐三年五月,呂黨中下層被沉重打擊。范仲淹雖然被降職,卻並未調離出汴梁。

甚至在范仲淹的舉薦下,又一位改革派的先鋒被調回京師。

絳州通判富弼,也就是晏殊的女婿,被任命爲開封府推官,入知諫院成爲了臺諫官之一,頂替的就是之前被罷黜的呂黨缺口。

很顯然。

在趙駿間接幫助下,大宋皇帝已經下定決心,對慶曆新政支持到底,目前提前開始佈局,提拔改革派官員,爲將來的新政做鋪墊。

他們這些呂黨一派的老人,即便是知道會損害自己的利益,但也不得不爲國家利益讓步,緘默其口。

趙駿,纔來十多天,卻已經在無形之中,開始改變大宋政壇了。

(本章完)

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第51章 茶商們的反擊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15章 景祐黨爭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第376章 防守反擊第40章 要有遠大眼界和格局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第481章 李鬼又撞上李逵第383章 欽差到來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211.第208章 爲理想而奮鬥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50章 拗相公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146.第145章 洞內廝殺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325章 全國性掃黑除惡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129.第129章 誰幹的?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492章 得加錢第318章 李朝覆滅第372章 政制院黨派劃分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第507章 萬國來朝(2)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第497章 中東風雲再起第377章 棄子攻殺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458章 不許胡馬窺陰山第383章 欽差到來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第44章 茶商們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第21章 第一堂課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第98章 江大郎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235.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第324章 巡視黃河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擇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宰相院裡皆牛馬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第383章 欽差到來
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第51章 茶商們的反擊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15章 景祐黨爭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第376章 防守反擊第40章 要有遠大眼界和格局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第481章 李鬼又撞上李逵第383章 欽差到來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211.第208章 爲理想而奮鬥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50章 拗相公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146.第145章 洞內廝殺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325章 全國性掃黑除惡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129.第129章 誰幹的?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492章 得加錢第318章 李朝覆滅第372章 政制院黨派劃分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第507章 萬國來朝(2)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第497章 中東風雲再起第377章 棄子攻殺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458章 不許胡馬窺陰山第383章 欽差到來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第44章 茶商們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第21章 第一堂課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第98章 江大郎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235.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第324章 巡視黃河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擇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宰相院裡皆牛馬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第383章 欽差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