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第188章 淮南貪腐案

公元1037年,大宋景祐四年三月,遼以秦王蕭孝穆爲北院樞密使,徙封吳王。

遼、宋、夏三國,在當時各國之間,都有間諜內應。

比如西夏買通間諜,趙禎在平時的生活習慣,每天都在做什麼,李元昊都瞭如指掌。

還有宋朝曾經派間諜內應刺殺西夏大將野利遇乞,失敗之後,於是用反間計,讓內應盜了李元昊賜給野利遇乞的寶刀,揚言其欲叛夏歸宋,最終讓李元昊處死了野利家族。

遼宋之間更不用多說,雙方都有針對對方的間諜機構,如遼國燕京留守府,宋朝有機宜司,沿邊州軍有安撫司,汴梁有皇城司,邊境互市裡有邊鋪。

澶淵之盟簽訂之後,雙方都派了大量間諜入敵國境內,刺探軍情、敵情以及糧草佈置兵力佈置之類,這些間諜都取得了不少戰果。

如遼國通過間諜生擒宋朝大將賀令圖,遼興宗想要南下,通過間諜找到了南下最優路線,關南地區,意欲偷襲。

宋朝也同樣通過間諜得知了遼國南下計劃,提前做了準備,最終讓遼興宗被迫退兵。還有重熙增幣,宋朝也通過間諜搞到了遼興宗談判底線,爲談判做好了充足對策。

從這些例子來看,百年下來,三方的內應間諜都處於極爲活躍的狀態,情報工作的重要性早在一千年前的遼、宋、夏時期,就演繹得淋漓盡致。

所以趙駿的出現,自然而然地擺在了遼興宗的桌案上。從去年到今年,宋朝朝廷的變化,也被他盡收眼底。

只是遼興宗最近情況也不是很好,他前年囚禁了生母蕭太后,處理了一批蕭耨斤集團的臣子,造成了嚴重的政治動盪。

再加上遼國邊境不穩,女真人、烏古人、蒙兀室韋(後來的蒙古人)不堪遼人壓榨重負,時常叛亂。

因而遼興宗並沒有把關注點都放在宋朝,而是以安撫遼國內部爲主。

比如他雖然囚禁了生母,卻又立親舅舅蕭孝穆爲北院樞密使,封蕭孝誠蘭陵郡王,蕭孝忠爲楚王,蕭孝友爲北府宰相,算是與蕭氏和解。

接着又減免賦稅,安撫各少數民族部落,緩解內部矛盾,纔算是把不穩定的遼國暫時安定下來。

一直要過幾年,到慶曆二年時,遼國趨於穩定,再加上宋夏數年戰爭,導致西夏和宋朝都十分疲憊,他才決定出兵。

而且也不敢對宋朝出兵,選擇了對西夏出兵,甚至還沒打贏,就很尷尬。

因此在景祐四年,遼國還正處於內憂外患的這種情況下,遼興宗其實很難立即南顧,只是派了間諜內應,時刻關注着宋國境內的消息而已。

那麼在李元昊積極準備稱帝事宜,耶律宗真沒有能力搞事情,趙禎在沉迷遊戲的時候,趙駿在做什麼呢?

Www⊕ ttkan⊕ ¢〇

他在查一樁淮南貪腐案。

三月份上旬,趙駿就到了壽州。

大前年淮南大旱,壽州是受災最嚴重的地方之一。

淮南路轉運使以及江南東路轉運使兼江淮發運事下令開常平倉,救濟災民。

同時朝廷也籌集了一波賑災糧款,運到了淮南西路。

當年八月,淮南官府“作糜粥以濟饑民”,暫緩民衆之飢。

九月,朝廷又“貸淮南災傷州軍貧民種糧”,幫助其恢復生產。

但饑荒仍在延續,於是朝廷加大賑濟力度,直接命“制置發運司轉米三十萬斛賑濟之”。

次年正月,再爲當地“賜米一百萬斛賑饑民,遣使督視”。

可即便如此,淮南餓死者也有數萬,瘟疫橫行,屍橫遍野,一直到如今景祐四年,都沒有緩過勁來。

趙駿到淮南之後,立即着手調查災後情況,結果第六日,霍丘縣令就畏罪自殺。

因爲趙駿派出去的皇城司察子到霍丘地區調查,得到的結論是霍丘旱災的時候,當地官府賑災的米糧極少,裡面還摻有很多沙子,很多糠麩。

賑災米里摻雜少許沙子可以容忍,受災最嚴重的是底層貧民,很多富農、中產以及有錢人抵抗災情的能力強,爲了防止有些富戶趁機薅朝廷的羊毛,適當加入點沙土也能理解。

甚至加入糠麩都行,畢竟對於災民來說,只要是能填飽肚子不餓死。一碗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米,百分之十五的糠麩再加上百分之五的沙土,也不是不能接受。

可一碗粥裡只有百分之二十不到的米,其餘大部分都是糠麩和沙土,那就太過分了。

趙駿得知情況後,大爲震怒,立即展開調查。

由於壽州是呂夷簡的老家,趙駿派人把呂夷簡的信交給了呂夷簡的弟弟呂宗簡,然後讓他幫忙查查。

有地頭蛇的幫助,很快查出了事情來龍去脈。

原來前任霍丘縣令聯合當地糧商,昧下了朝廷的賑災糧款,常平倉加上之後朝廷發放的數萬斛糧食,林林總總加起來得有十多萬斛。

范仲淹在天聖八年曾經說過“竊以中田一畝,取粟不過一斛。中稔之秋,一斛所售不過三百錢”。

可災區糧價暴漲,淮南糧價最貴時能達到兩三千文一斛,裡面的利潤一下子漲到了近十倍,這一批能救一縣數萬人的糧食,若是倒賣的話,價值上百萬貫。

利益面前,前任霍丘縣令顯然心動,於是把大部分賑災米都賣給了糧商,只拿小部分賑災。

其實這種情況大宋各地應該或多或少都有,但由於大宋流官性質,知縣的任期比較短,最長也就三年時間,所以大部分縣令都不敢太過分,怕繼任者發現端倪,上告朝廷,基本上只弄極少,賺個幾千貫就行,不敢搞太多。

但沒想到這繼任者也是個貪官,上臺之後,得到了前任縣令以及當地糧商的重金賄賂,於是把這件事情壓了下來,沒有上報到州路。

結果造成了霍丘百姓死傷慘重,人口直接減少了三分之一。

“砰!”

壽州下蔡縣,趙駿將手中的茶杯扔在了地上,怒視淮南西路轉運使楊日嚴,淮南江浙荊湖制置茶鹽礬稅、都大發運使、提點鑄錢事楊告,提點鑄錢兼轉運判官周陵,壽州知州林洙等人。

諸多淮南路大員噤若寒蟬,不敢應聲。

“陛下前年才說,比以東南災傷之餘,民力匱乏,嘗令江淮發運司減上供百萬斛,免除淮南賦稅,爲的是讓你們安保民生,恢復民力。”

趙駿拍案看着他們說道:“結果你們來此也幹了一兩年差事了吧,楊日嚴,你是景祐二年來的,淮南是景祐元年的旱災,到現在不僅沒有恢復,甚至還有這樣的貪腐事情在伱眼皮子底下發生,你有何話說?”

楊日嚴推卸責任道:“知院,下官的確是景祐二年就來了,當時因災禍,前任淮南西路轉運使黃惟被調至,下官以兵部郎中、直史館調任淮南西路,上任之後就立即前往各處安撫災民,從無懈怠。”

“那霍丘縣的事情你怎麼解釋?”

趙駿喝問道:“霍丘就在壽州,還是在你淮南西路治所之側,竟有這般大事發生,難道你是聾子,是瞎子,看不到霍丘災民慘狀嗎?”

楊日嚴又說道:“壽州災情雖嚴重,但舒州、廬州、蘄州等地更加令人擔憂,因而下官當時只是令壽州各地縣令自己安置好災民,然後就前往舒州等地去了,這是下官的失職之處。”

“呵呵。”趙駿冷笑了一聲,這責任倒是推得乾乾淨淨。

現任霍丘縣令自殺了,前任霍丘縣令調到了湖北路,合着純粹是縣令的鍋,跟他們沒什麼關係唄?

不過楊日嚴確實是旱災之後的繼任者,他把責任推給前任,似乎也不是不無道理。

當下趙駿又看向林洙道:“楊日嚴說他關注其它地方災情去了,你這個壽州知州,本地民生是你職責之內的事情,莫非你就從沒去過霍丘,也沒有從霍丘百姓那瞭解過實情?”

林洙此刻汗流浹背,看了眼楊日嚴,片刻後咬咬牙道:“回稟知院,這這這”

“這什麼這!”

趙駿喝道:“你若是參與其中,就老老實實交代,興許本知院還能對你從輕發落。要是沒參與其中,知道其中內情,就說出來。不管對方後臺是誰,無需有任何顧慮!”

“下官並不知情。”

林洙注意到楊日嚴嚴厲的眼神,渾身都在發抖,連連拱手道:“下官是去年才調過來,上任都未到一年,怎麼可能知道其中情況。”

趙駿冷哼道:“霍丘縣的情況,幾乎只要去一趟,找當地百姓問問就能一目瞭然。你卻什麼都不知情,這知州當得也太失職了,我看你這知州也不用做了,先罷職在家,若是我查出你參與其中的證據,那就不止是牢獄之災了。”

“啊。”

林洙傻眼,這就給罷職了?

原本是想反駁一下沒有朝廷的旨意,趙駿憑什麼罷一個知州的職務?

但轉而一想,郭承祐的背景大吧?

趙氏女婿。

當今天子的東宮官。

祖上開國將領。

然後呢?

現在墳頭草怕都已經開始長了。

顯然跟眼前的知院老爺爭論,那是自找死路的行爲。

問題是林洙冤枉啊。

他沒有參與其中啊,這就白白被罷職,那不是給別人當替罪羊嗎?

想到這裡,林洙被逼無奈,最後咬咬牙,一閉眼說道:“這都是前任淮南西路轉運使黃惟,壽州知州孫沔以及霍丘縣令熊濤所謀。據說不止是壽州,其它地方也有,所獲何止百萬貫!與下官實在無關啊!”

他說完之後,楊日嚴和周陵都心中一緊。

原本以爲逼死了霍丘縣令,把責任全部推到他身上就行。

他們甚至已經準備派人前往湖北,把前任霍丘縣令也弄死,到時候來個死無對證,到時候趙駿也沒辦法。

可沒想到林洙居然揭發了。

這下麻煩大了。

主要是他們作爲繼任者,實際上都沒有參與到貪污賑災糧款裡。

問題是這裡面的利潤太高,黃惟和孫沔怕繼任者發現其中端倪,於是也重金賄賂了楊日嚴和周陵。

歷史上這兩人因爲貪污而被歐陽修彈劾過,可見他們本來就是貪婪之人。

林洙倒是沒接受賄賂。

因爲災情發生在景祐元年,黃惟孫沔是在景祐二年上下其手搞貪污。

到景祐二年下半年,黃惟和孫沔相繼被調走,之後調來了楊日嚴以及另外一位壽州知州。

那個人被他們拉下了水。

後來那位知州被御史彈劾在上任壽州之前,在其它地方有過違法行爲,就被降職了,去年改了林洙過來。

所以也就是說,林洙是貪污案後的第三任知州,對前面兩任乾的事情並不知情。

但畢竟是一地知州,地方上出了什麼岔子自然還是有所耳聞。

也許私底下秘密進行過調查,知道了真相,甚至可能已經隱隱猜到楊日嚴與周陵也是裡面涉案人員。

只是他本身就不算是一個有那麼大勇氣揭發的人,怕得罪人,不敢行動。

今天被趙駿逼地沒辦法,要是不揭發的話連官都沒了,只好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說出來。

楊日嚴和周陵則屬於是被前任拖下水,同樣是被黃惟以及孫沔給賄賂,沒有直接參與倒賣賑災糧。

因此林洙並沒有把他們供出去。

問題是雖然林洙不知道他們二人也牽扯到了裡面,可一旦黃惟和孫沔被抓,他們肯定也要完蛋。

一時間楊日嚴和周陵都是表面鎮靜,內心慌得一批。

“好一個黃惟,好一個孫沔。”

趙駿目光在楊日嚴和周陵身上掃視,冷聲道:“你們二人一個轉運使,一個轉運判官,對前任所作所爲竟然毫不清楚,就算沒有參與其中,也是糊塗官兩個,先罷職在家等着吧。”

楊日嚴當時就慌了,立即說道:“知院,這不符合朝規,若要罷我職,須得陛下詔令。你憑什麼能夠一言而定我堂堂淮南西路轉運使之位?”

“你是腦子壞了吧?”

趙駿皺眉道:“如今新制之下,政制院節制百官,天下官員,政制院都可以罷免,我是政制院知院,只要我簽字了,別說罷你的職,就算是斬了你,你都得去死。淮南西路發生這麼大的案子,你們竟然毫無察覺,罷你的職難道你很冤枉嗎?”

楊日嚴頓時面如死灰,戰戰兢兢起來。

主角一路懲處的貪官污吏其實前文都有伏筆提及,一路上在全國轉悠一圈,按照這個大綱走就行。

第481章 李鬼又撞上李逵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第325章 全國性掃黑除惡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第463章 改革道路不能停下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第516章 不會再餓肚子了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萬家燈火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第98章 江大郎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94章 該動手了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第460章 慶曆十年第464章 該拿回西域了182.第180章 宋人愛寫信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第371章 已經在想自己的廟號了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174.第172章 今年的國家任務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第40章 要有遠大眼界和格局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99章 瓶中人253.第249章 趙駿結婚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第83章 趙禎不可信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506章 萬國來朝(1)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第521章 大宋邊境,外軍禁行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60章 上架感言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第489章 授銜評級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12章 趙禎是慫貨(求推薦票)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第358章 高麗叫父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第354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第483章 少年中國說第515章 大授銜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第417章 能登炮擊事件,震驚日本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
第481章 李鬼又撞上李逵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第325章 全國性掃黑除惡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第463章 改革道路不能停下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第516章 不會再餓肚子了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萬家燈火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第98章 江大郎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94章 該動手了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第460章 慶曆十年第464章 該拿回西域了182.第180章 宋人愛寫信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第371章 已經在想自己的廟號了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174.第172章 今年的國家任務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第40章 要有遠大眼界和格局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99章 瓶中人253.第249章 趙駿結婚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第83章 趙禎不可信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506章 萬國來朝(1)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第521章 大宋邊境,外軍禁行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60章 上架感言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第489章 授銜評級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12章 趙禎是慫貨(求推薦票)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第358章 高麗叫父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第354章 後裝槍炮,王曾病逝第483章 少年中國說第515章 大授銜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第417章 能登炮擊事件,震驚日本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