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

趙駿的怒斥可謂是相當嚴厲。

因爲他擺明了態度,顯然是站在了革新派那一邊,讓反對派們心驚膽戰不已。

范仲淹是范仲淹,趙駿是趙駿,二者的權勢完全不能相比啊。

此時滿朝肅穆,都在承受着趙駿的怒火。

可很快,所有人都又變得不同起來,反對派們發現趙駿也站在了革新派那一邊,令他們惶恐難安。

這就意味着可能范仲淹的新政將繼續施行下去,這怎麼能行呢?

所以即便趙駿呵斥過後,依舊有人站出來說道:“知院,祖宗之法不可變,變則貽害四方。”

“少扯什麼祖宗之法!”

趙駿冷聲道:“法也應該隨着時局不斷變化而變化。秦朝商鞅變法,讓秦國有了一統天下的國力。楊炎改兩稅法,爲唐朝續了半條命。時代在變,法也應該跟着變,因循守舊,商周時期還人殉,你爹死的時候怎麼沒讓你跟着一起陪葬呢?”

“你!知院,怎麼如此粗鄙!”

那人大驚失色道:“而且這是太祖太宗之法,伱怎麼敢這般蔑視?”

“粗鄙都算好的了,TM的一幫吃飽了撐着的玩意兒,讓你們好好幹活不聽,非得過來找罵。”

趙駿好整以暇道:“我沒有蔑視太祖太宗,我只是想告訴你,太祖太宗那一套只適合當時,不適合眼下。時代在發展,要想國家強盛,就要着眼於未來。只盯着眼前,顧着自己那點利益,那朝廷就不需要你們這樣鼠目寸光之輩。”

“聖人言,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先不說這新法有沒有利弊,單說百官們人心動盪,天下官員都顧不了自己了,誰還顧及百姓?”

有人反駁道:“私以爲新法之下,便蘊含大亂,大亂成兇,知院擔待得起這個責任嗎?”

“百官們人心動盪可以,只要天下百姓不動盪就行。官員們的職責,條條框框,你們應該完成的事情都已經給你們規劃好,剩下的就是聽從陛下的旨意。”

趙駿向着趙禎拱拱手,隨後又道:“所謂的人心浮動,不過是你們拿出來反駁新政的藉口。大可不必這麼虛僞,一是一二是二。你們不就是想偷懶嗎?我可以給你們這個選擇,新政完成任務者,俸祿全額照發。沒完成的,俸祿減十倍。”

他雙手一攤道:“做多少事,拿多少錢,這是合理的吧。我不提倡人人都有奉獻精神,提倡的是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想不勞而獲,每天躺在家裡等錢來,對不起,在我這兒行不通!”

“知院,朝廷官員俸祿皆有定額,你怎麼能這樣削減俸祿?”

那人目瞪口呆。

趙駿皺眉道:“怎麼,你想不勞而獲?要不你出去照照鏡子,看看你那張臉值不值得每天坐在那不幹事就能拿那麼多銀錢。”

“當今天下四處都是天災異變,這豈不是上天在警示?臣等畏天,自不敢應法!”

又有人站出來拿天災說事。

趙駿都樂了,說道:“拿天災當擋箭牌是吧,我還想說天災頻繁,都是你們這羣玩意兒在朝上胡說八道,擾亂朝綱所致呢。說到底,你們就是想要解釋權,然後拿這事達成自己的目的。”

說完之後,趙駿又看向趙禎道:“陛下,臣想問問,下雨是怎麼回事。”

“水氣凝結所致。”

趙禎那科普視頻沒白看,立即答道。

“那大旱是怎麼回事?”

趙駿瞥向呂夷簡,說道:“呂夷簡,呂許公?要不你來解釋一下?”

呂夷簡面色已是相當哀傷,看向趙駿道:“漢龍.”

“你兒子的事情待會政制院會議再說。”

趙駿雷厲風行道:“我現在只想問問你,你知不知道乾旱是怎麼回事?”

呂夷簡張了張嘴,最後只能無奈道:“我國位於北半球,北半球的夏至日時,太陽直射在北迴歸線上,導致氣溫升高,蒸發了水蒸氣,降雨量減少,引發了乾旱。”

“很好。”

趙駿扭過頭看向羣臣道:“蠢,就要多讀書。洪澇乾旱,本來就是天地間自然現象,是萬事萬物流動的產物。那些不明白的人就把這些當作上天的懲罰,這才叫愚不可及!”

剎那間,下面百官們都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

這是超出他們認知的事情。

古人其實也不乏對天文地理的探索,但這並不是主流認知。

至少在絕大多數人眼裡,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個世間存在超自然力量,有執掌天道運行的天庭以及各路掌管人間的仙佛。

同時如果發生災難,就是上天對人間的懲罰,官員也常常拿這件事來規勸皇帝。

譬如在王安石變法和張居正改革當中,反對派的三板斧,一是祖宗之法,二是對主持新政的進行人身攻擊和造謠污衊,三是出現災難都是因爲改革變法觸怒了神仙,上天降下懲罰。

現在趙駿直接否認了上天降下災難的事情,還嘲笑官員們沒文化。

最可怕的是,連皇帝和呂夷簡都承認了這一點。

特別是呂黨成員,一個個愣在那裡。

好傢伙。

自己抄傢伙上了。

老大卻先投了?

這還怎麼打?

“你們覺得不行,是因爲你們認知有限,覺得事情就應該這樣,但事實呢?並不是如此,跟天地間無垠的知識比起來,你們讀的那幾本經書,匱乏得可憐。”

趙駿指着自己的太陽穴,看着大家道:“知道爲什麼我是政制院知院,你們不是嗎?因爲我懂的比你們多,看的比你們多,明白該怎麼治理國家,清楚該怎麼打敗遼國和西夏。”

“你們以爲大宋能有現在的平安是你們換來的?錯了,是官家的信任,是天子的聖明,還有我與政制院諸多同僚在背後的努力以及大宋千千萬萬的將士們付出,跟你們連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有的時候,人應該學會認清自己。知道自己是哪塊料,就好好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國家大事有主謀的人在策劃,你們就好好聽,好好學,好好看。跟着對的人走,別一步踏錯了路就是萬劫不復。”

一番話語下來,直接把百官們搞沉默。

想反駁。

卻TM的不知道該怎麼反駁。

因爲聽不懂啊。最後實在受不了,有人問道:“既然知院說懂得比我們多,那請問“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當何解?”

“你是不是腦子有問題,這麼簡單的事情還要問何解?論語意思告訴得你們明明白白,多責備自己少責備別人。我想反問你一句,知道爲什麼煙花能沖天而起嗎?”

趙駿反問。

“知院知道?”

“不僅我知道,陛下知道,諸多宰相也知道。”

“因爲火藥處於封閉狀態下,燃燒過程產生了推動力,將煙火升入高空然後炸開。”

趙禎直接給出答案。

“不錯,這就涉及到物理相關的知識。”

趙駿搖搖頭道:“一羣迂腐的書呆子,就知道之乎者也,農事不關心,軍事不在乎,經濟不懂行,連最基本的治理都不曉得,官家指望你們興邦立業,不如指望月亮上真的有嫦娥。”

有人不服氣道:“這只是知院的一面之詞,如何證明?”

“證明很簡單,我們準備一大盆煙花,把你扔到裡面,點燃之後,看你是不是能夠感受到這股推力!”

趙駿冷笑道。

那人登時就不說話了,訕笑着退回隊伍裡。

頃刻間滿朝文武都閉嘴不言。

一是趙駿言語犀利,那一手辯證法辯論,完全讓人招架不住。

二是他說的東西超綱了呀,這下雨和乾旱,還有這煙花怎麼上天,大家鬼才去研究這個東西。

偏偏官家和政制院諸多宰相們都知道,甚至深信不疑,以至於他們都沒法回嘴。

不然你就是在否定官家,否定政制院那麼多宰相。

一時間,在場官員攝於皇帝和宰相都沒有出來反駁,就更加不敢隨意造次。

“都安靜了?不說話了?”

趙駿等場內安靜了差不多半分鐘,才又開口說道:“既然你們不說,那我來說兩句!”

他環顧四周,長聲道:“國有國法,軍有軍律,家有家規。當了皇帝,百官們可以勸說督促。你們千方百計地限制陛下的權力,千方百計地希望聖天子垂拱於堂,什麼都不去做,什麼都不去管。”

“陛下是聽了你們的,好好當他這個聖明天子。”

“可是官員呢?”

趙駿雙手一攤,則聲問道:“天下的官員就可以官官相護,無人督促。有人在地方上爲非作歹,肆意殘害生民,你們站出來爲百姓說過話嗎?有人在朝廷中上下其手,貪污腐敗,你們站出來指責過他們嗎?”

“沒有。”

“除了少數正直之輩以外,大多數都碌碌無爲。”

“你們就覺得,反正這個國家不是我的國家,是陛下的國家,是趙家的天下,百姓死活與我何干?只顧着自己大把撈錢,大把快活。”

“卻忘記了你們能夠有今天,是朝廷對你們的器重,是官家對你們的信任,是百姓的民脂民膏養着你們。”

“有的時候我真的想不明白。”

他擡起頭,環顧着所有羣臣們,然後又看向趙禎道:“陛下,臣想問一個問題。”

趙禎便說道:“漢龍請說。”

“臣想問,一個士兵,享受着朝廷給予的俸祿,他不拿起自己手中的武器上戰場和敵人血戰,而是貪生怕死,躲在同袍的身後,一見戰事不利,就立即撒腿就跑,這是一個合格的士兵嗎?”

趙駿問。

“自然不是,這是膽怯懦弱的逃卒,應該軍法處置!”

趙禎毫不猶豫地道。

“那對於一個官員來說,每天不幹好自己分內之事,一天天敷衍了事,不問政務,把事情都交給手下的吏員去做,讓那些吏員上下其手,貪腐橫行,這是對的嗎?”

趙駿又問。

“不是,每個官員都有自己的職責,若是不履行,便是瀆職!”

趙禎又道。

“所以臣想不明白,爲什麼大宋的道德敗壞至此,朝議上滿朝百官商量的不是如何建設國家,把國家變得更好。而是在商量,一個監督官員的政令是不是應該實施?”

趙駿嘆了一口氣,環顧四周說道:“在回來的路上,我想了三天三夜。我在想,爲什麼我們的底線會一步一步降低,對大家的要求愈發忍讓,是因爲禮崩樂壞,人心不古嗎?我看不是,是因爲人的貪慾永遠不能滿足。”

他雙手揹負在身後,在庭前篤步,掃視着大家,語氣沉重地說道:“看看那幾個人吧,哪個不是朝廷的重臣,哪個不是官家關切之人,哪個不是朝廷的棟樑,哪個不是十年寒窗苦讀考上的進士!”

“他們以前是否也曾立下大志,要爲天下萬民做主,要爲朝廷聖上分憂。可是現在你們看看,看看他們的真面目。原來嘴上滿是仁義道德,實際上一肚子男盜女娼,斯文敗類。”

“再看看你們,雖然可能沒有貪污腐敗,沒有違法亂紀。但你們站在這幹岸上就真的那麼幹淨嗎?可能你們當中就有人比那些人還要腐敗,還要猖狂,只是沒有被人抓住把柄,抓到證據。”

“但新法才實施幾天吶?你們就嚷嚷着天下官員好累,被人監督着不舒服,會傷了百官們的心,可是你們卻不想想,你們再苦再累,有在地裡刨食的百姓們累?有天天勤政,通宵達旦批閱奏摺的官家累?”

“我其實有很多話想跟你們說,但卻不知道該怎麼講,話也總有個頭啊。”

“想來想去,我只能捫心自問,如果一個國家的官員只知道文恬武嬉,只知道醉生夢死,那這個國家還有沒有得救。”

“我的答案是沒得救,滅亡是遲早的事情。”

“再這樣下去。”

“只有四個字交代給大家。”

趙駿走到臺階下,望着下方諸臣,失望地搖搖頭,長嘆一聲道:“大宋要完!”

第458章 不許胡馬窺陰山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92章 取字漢龍,晏殊七竅生煙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第5章 仁宗的寬容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第347章 梟雄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宰相院裡皆牛馬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272.第268章 年關到了,過個好年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390章 不講武德,一團亂麻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2章 請罷呂夷簡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483章 少年中國說第341章 事情鬧大了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麼大病!第47章 晏殊迴歸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96章 開封府再出陰計第47章 晏殊迴歸第323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377章 棄子攻殺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第468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26章 玩遊戲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515章 大授銜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第340章 他們以爲朝廷是講道理的第321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祝大家新年快樂第518章 國家利益至上295.第291章 他有大鐵炮,我有小鋼炮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第4章 趙禎老色皮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第53章 帝王之術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第19章 僞造一個尼尼村第322章 雙刃劍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502章 世界前進需要戰爭的催動第365章 千炮瞄城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448章 樹立正確信仰,掃除牛鬼蛇神第503章 三喜臨門,傳國玉璽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16章 靖康恥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第406章 確定國慶日,爲百姓服務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
第458章 不許胡馬窺陰山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92章 取字漢龍,晏殊七竅生煙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第5章 仁宗的寬容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第347章 梟雄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宰相院裡皆牛馬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272.第268章 年關到了,過個好年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390章 不講武德,一團亂麻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2章 請罷呂夷簡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483章 少年中國說第341章 事情鬧大了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麼大病!第47章 晏殊迴歸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96章 開封府再出陰計第47章 晏殊迴歸第323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377章 棄子攻殺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第468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26章 玩遊戲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515章 大授銜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第340章 他們以爲朝廷是講道理的第321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祝大家新年快樂第518章 國家利益至上295.第291章 他有大鐵炮,我有小鋼炮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第4章 趙禎老色皮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第53章 帝王之術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第19章 僞造一個尼尼村第322章 雙刃劍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502章 世界前進需要戰爭的催動第365章 千炮瞄城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448章 樹立正確信仰,掃除牛鬼蛇神第503章 三喜臨門,傳國玉璽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16章 靖康恥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第406章 確定國慶日,爲百姓服務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