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

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

大宋慶曆八年十月十一日,狄青就已經出現在了瀚海。

並不是貝加爾湖那個瀚海,而是記載於《西夏書事》當中,爲靈州以南一帶的沼澤地,在後世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東。

這裡在北宋時期有一條河叫做靈州川,是黃河的一條支流,北面爲靈鹽臺地,又名河東沙區。

狄青騎在馬背上,他上午奪取了溥樂城,北面便爲耀德城。

他眺望東北方,那是茫茫沙海,泛紅的黃沙遍佈整個視野天際,戈壁灘上除了少數植物以外,彷彿沒有什麼生氣。

西北地區早在漢朝就已經有沙漠化的跡象,到了北魏時期就形成了巨大的沙漠。

不過根據《魏書》記載,“臣鎮去沃野八百里道多沙深,輕車來往,猶以爲難,役車載谷,不過二十石,每涉深沙必致滯陷。”

當時雖有沙阻,尚能行車,說明沙漠面積不大,也未成片。而到了宋朝,荒漠化就已經相當嚴重,慢慢到後世的時候,就已經是毛烏素沙漠。

呼嘯的北風吹拂,太陽彷彿沒了蹤跡,似薄似厚的雲朵飄蕩,讓世間略微處於一種多雲陰日,卻也沒有下雨或者下雪。

狄青身後的宋軍皆穿着棉衣,騎在馬背上,排列出整齊的一字長蛇陣,向着北面耀德城而去。

與此同時,東面的鹽州方向,鄜延路的任福已經攻克了鹽州,也向着這邊而來。

如果再算上此時已經拿下應理的高繼宣,則涇原路、環慶路、鄜延路三路宋軍已經徹底完成了對北方興慶府的包圍攻勢。

“報!”

就在這個時候,一對斥候飛速回來。

斥候隊長到狄青面前,翻身下馬,單膝下跪道:“稟大帥,前方有西賊求見。”

“什麼人?”

“說是野利氏首領。”

“讓他們過來。”

狄青眯起眼睛,然後又指着附近一處小山巒道:“邀他們去那邊山巒上。”

小山巒距離宋軍約有兩裡,而且地勢比較高,能看到周邊情況。

如果野利氏發現宋軍要對他們不利,可以立即逃走。

哪怕狄青並不知道對方想要幹什麼,但這也算是他對對方釋放的一種善意。

因爲對方過來無非就是兩種情況。

一種是來談判求和,希望大宋放西夏一馬。

這顯然沒有意義,大宋是一定要滅亡西夏,奪取整個西北。

第二種則是請求歸附,早點談判爭取一個好的價格。

不戰而屈人之兵自然最好,如果是第二種的話,狄青不介意給對方禮遇。

狄青隨後帶着數十親衛隊,縱馬向着遠處小山包馳騁而去。

他上到了坡頂,遠遠的看到數裡之外,也有一小支人馬疾馳而來。

沒過多久他們就在斥候隊的指引下到了山坡下。

隨後他們全都留在了坡底,一中年男子輕夾馬腹,緩緩來到了坡上。

雙方距離不足一丈遠。

那人脫下氈帽,彎腰行禮道:“野利兀惟見過狄大帥。”

他說的是漢語。

西夏貴族基本上都會說漢語。

“野利將軍有禮。”

狄青回了一句,隨後問道:“不知將軍來此,是有何事?”

“狄大帥此番是來攻滅我夏國的嗎?”

野利兀惟反問。

“將軍何必明知故問?”

狄青笑道:“元昊剛愎自用、窮兵黷武,屢次犯我邊界,還侵我大宋領土,就許他來犯,不許我們反擊嗎?”

野利兀惟沉默片刻,問道:“不知道宋國要如何安置我等。”

“此後願意臣服者皆是宋民,唐時你們党項不也是唐民?至於爾等,朝廷自有決斷。”

狄青說道:“你們野利氏爲元昊所欺,既然所投非明主,何不早降?”

這個答案野利兀惟顯然不太滿意。

因爲他是想問如果他們野利氏投降的話,他們這些貴族該怎麼辦?

野利氏族自然是希望繼續成爲權貴,受到大宋朝廷的冊封,然後世代成爲西北的統治者。

就好像李元昊家族祖上就是晚唐的定難軍節度使,先受到唐朝的冊封,五代十國後期受到後周冊封,然後宋初大宋冊封。

最後到了如今一步步吞併了整個西北,直到李元昊時期兵強馬壯,順勢稱帝一樣。

但狄青的意思是他做不了主,應該由朝廷決定他們的未來。

這無疑讓野利兀惟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因爲據他所知,歸順了大宋後的少數民族權貴,雖然都會得到不錯的待遇。

比如遷至宋國皇城汴梁,賞賜一些財物、宅邸,然後入三衙任職。

但說是勳貴,實際上無權無勢,只是名義上的貴族而已。

相比於在西北自由自在,成爲部落乃至整個西北地區的統治者,這與質子、圈禁沒什麼區別的賞賜,當然不能讓他們心滿意足。

所以野利兀惟沉吟片刻後說道:“還請狄大帥知道,我們野利氏是願意歸順的,但若宋國朝廷不能妥善安置我等,我等怕是部民不服。”

“不知道你們想要什麼樣的賞賜?”

狄青問道。

“我們野利氏希望得到大宋朝廷的冊封,成爲興州、定州、靜州、懷州、靈州節度使。”

野利兀惟說道。

“呵呵。”

他這番話都給狄青逗樂了。

這些地方其實就是寧夏平原,爲後世石嘴山市、銀川市、靈武市、吳忠市一片。

同時也是整個西北地區的人口、農業、畜牧業以及經濟中心。

並且賀蘭山礦產豐富,鹽、鐵等產業不缺。

李繼遷就是奪取了宋朝的靈州,這才慢慢發展起來,最後吞併整個西北。

因此如果把這裡賜予給野利氏,恐怕未來難免又要出一個李家。

“我想告訴將軍的是,朝廷會不會冊封你們是一回事,不冊封又是另外一回事。”

面對野利氏的獅子大開口,狄青的臉色慢慢冷下來,說道:“若是爾等歸順之後,朝廷答應你們的請求,狄某無話可說。但若是負隅頑抗,以此要挾朝廷,那我只能告訴你們的是,你們打錯了主意。”

說罷他右手向身後一揚道:“縱使元昊最強盛的時候,面對我大宋又如何?還不是丟盔棄甲,狼狽逃遁?最後落得身死的下場。”

“汝等不降,那我大宋自來取之,至於到時候爾等結局,是死是爲階下囚,那就另當別論!”

狄青聲音洪亮如雷,目光如電般逼視着野利兀惟,令他心中一驚。

是了。

談判是要有本錢的。 如果西夏還有能戰,或者讓大宋兵敗的可能,那麼大家才能坐在談判桌上。

但如果人家可以直接出兵把西夏滅了,那他們有什麼資格和人家談判?

所以這件事的本質其實就是誰拳頭大誰就有道理。

以前李氏父子三代經營,慢慢從銀州侵吞了整個西北,兵馬強大,宋廷就只能捏着鼻子認下他們。

現在西夏衰敗,內部四分五裂,而大宋比以前何止強盛了十倍?

攻守易型,自然也無需在意他們的想法。

也就是說。

他們現在歸順,宋朝高興,就賞賜他們些什麼。

至於具體賞賜什麼東西,則純粹是看宋朝皇帝的心情,心情好,還真有可能賞賜塊土地。

心情不好,也許就是遷徙至汴梁,讓他們當個無權無勢的富家翁。

但若是負隅頑抗就難說了。

身死族滅。

或者被打得遷移族羣,往更荒涼的北方逃去。

到那時處境就猶未可知。

野利兀惟沉默許久。

他們野利氏是除嵬名氏之下的第二大部落。

李繼遷就是娶了野利氏的女子,然後聯合兩大勢力的兵馬,這才能夠在西北稱雄。

之後野利家的女子又嫁給了李元昊,生下李寧令哥,奠定了野利家地位。

本來這一切都還挺好,野利仁榮是西夏重臣,也是西夏文字、文化的創造者,野利旺榮、野利遇乞兄弟也是首屈一指的大將。

野利家族一直都是西夏第二大家族。

但這種情況直到最近幾年李元昊愈發瘋狂爲止。

由於在對宋的戰爭當中頻頻失敗,各個部落和家族都對李元昊的對宋政策愈發反感,導致李元昊把這一切都歸咎於野利兄弟作戰不利,於是殺死了野利兄弟二人,並且廢除了野利皇后,甚至還搶走了野利遇乞的妻子沒藏氏。

李元昊原本以爲拿野利家族當替罪羊可以平息內部矛盾,可他顯然是低估了西夏內部矛盾的嚴重性。

把罪責推給野利兄弟,殺死他們非但沒讓內部團結,反而讓人人自危。

畢竟野利兄弟這麼忠心耿耿都被殺了,那其餘人呢?

於是野利部落振臂一呼,接着諸多部落紛紛響應,李元昊落得一個最後投河自盡的下場。

現在野利部落與他們嵬名部落算是徹底鬧掰了。

野利家族也不可能再跟委寧令哥率領的嵬名家族聯合在一起。

這種情況下大宋來襲,他們只有兩個結果。

一是抵抗,然後身死族滅。

二是投降,得以保全。

顯然宗族內部在對嵬名氏徹底失望的情況下,爲了部落延續,纔會選擇第二種,讓野利兀惟過來與宋軍接洽。

只是顯然他們確實已經沒有什麼本錢和能力再與大宋談判,索要到更多的好處。

沉默許久之後,野利兀惟才艱難開口說道:“狄大帥,我們願意歸順,但希望宋國朝廷能夠不計前嫌,並且妥善安置我們。”

狄青點點頭道:“你放心,我大宋爲中華禮儀之邦,仁義處事,只要伱們真心歸附,必不會虧待爾等,我會向朝廷奏明你們的要求,但朝廷願不願意答應,那就要看聖上的意思。”

其實基本上就看趙駿的意思,趙駿要是不同意,趙禎來都白搭。

但在外行軍打仗,總歸要給陛下留些臉面。

否則被外人聽了,還以爲大宋朝廷正是奸臣權臣當道,皇帝猶如傀儡的時候呢。

“好!”

野利兀惟說道:“我們野利氏如今佔有靈州、順州,願意拱手相送。”

“既然如此,我希望你們能聽從我部指揮。”

狄青點點頭。

他當然不可能全信,萬一他們過去,就被野利氏聯合嵬名氏發動偷襲怎麼辦?

雖然他們並不懼怕被偷襲,可在西夏已經分崩離析,抵抗力量已經非常小的情況下,還被他們襲擊造成傷亡,那顯然就證明了狄青的無能。

因此萬事小心一些無大錯。

狄青打算到時候就安排野利部落分散駐紮在城池周邊,然後宋軍也分散駐紮在附近。

這樣一來防止過於集中被偷襲後導致太混亂,二來也是能夠看住對方,隱隱小心提防,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好。”

野利兀惟應下,然後又鞠躬行禮道:“那我就先告退了。”

“唔”

狄青正打算點點頭說好,但忽然又想起了什麼,就叫住對方道:“慢着野利將軍。”

“大帥還有什麼吩咐嗎?”

野利兀惟問。

“你可知道歸義軍的曹氏現在在何處?”

狄青問道。

歸義軍曹氏?

野利兀惟想了想,說道:“大帥問他們做什麼?”

“你只需要告訴我他們在哪裡就是了。”

狄青說道。

“十二年前,國.嵬名元昊攻打瓜、沙二州,曹賢順不敵,最後率千騎歸順嵬名元昊。”

野利兀惟說道:“這些年他跟着嵬名元昊南征北戰,部族傷亡過半。當初我們攻打興慶府的時候,曹氏也被我們擊破,也許曹賢順已經死於軍中,或者跟着嵬名元昊死在了定州,又或者投降了委寧令哥,具體在哪裡,我卻是不知道。”

李元昊逼反了野利部落之後,剛開始還是有不少忠於李元昊的部落跟他着他走。

比如嵬名部落,曹家的歸義軍等等。

但沒過多久隨着起義造反的部落越來越多,李元昊就堅持不住。

聯軍攻破了興慶府,李元昊帶着殘部往北面的定州方向逃去,結果在定州以北的黃河岸,委寧令哥又發生叛亂。

李元昊衆叛親離,走投無路,最後投河自盡。

之後隨着李元昊的死,其餘部落自行散去,野利部落佔據了興慶府以及興慶府南邊的城池。

而嵬名部落則被委寧令哥率領,加上有一些大臣支持,又南下與野利部落交戰。

沒有了其餘各大部落的相助,野利部落落入了下風,最後被迫撤出興慶府,自然也就不知道跟着李元昊跑掉的曹賢順是什麼情況。

“這樣啊。”

得知現在曹賢順生死未知,狄青難免有些失望。

見他面色不太好看,野利兀惟忽然想起一件事,就說道:“不過我們當初攻破興慶府的時候,俘虜了一些歸義軍的人,現在被囚禁起來,大帥或許可以問問。”

“好!”

狄青聽到這句話,也就收拾起了心情,微微點頭道:“那就即刻出發,前往靈州!”

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490章 大宋的體量翻了七八倍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第495章 外交交鋒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529章 番外二,老了,蛋糕與接班人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107.第107章 願與高人共襄盛舉(祝大家中秋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300.第296章 李元昊繃不住了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466章 出兵,收復西域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第341章 事情鬧大了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第495章 外交交鋒第15章 景祐黨爭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第2章 嫌棄大宋第59章 三易回河第511章 十倍回報率,工業先發國的優勢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461章 謀西域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第506章 萬國來朝(1)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44章 茶商們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第59章 三易回河第492章 得加錢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第505章 天命在宋317.第313章 大宋天軍!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206.第203章 安龍寨對峙,謹慎的李元昊第384章 你有反間計,我也有反間計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143.第142章 是時候了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86章 執掌皇城司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第7章 趙禎是二傻子和蠢笨驢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394章 決戰圈套第76章 趙禎的智慧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174.第172章 今年的國家任務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第424章 設趙禎獎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
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490章 大宋的體量翻了七八倍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第495章 外交交鋒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529章 番外二,老了,蛋糕與接班人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107.第107章 願與高人共襄盛舉(祝大家中秋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300.第296章 李元昊繃不住了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466章 出兵,收復西域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第341章 事情鬧大了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第495章 外交交鋒第15章 景祐黨爭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第2章 嫌棄大宋第59章 三易回河第511章 十倍回報率,工業先發國的優勢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461章 謀西域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第506章 萬國來朝(1)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44章 茶商們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第59章 三易回河第492章 得加錢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第505章 天命在宋317.第313章 大宋天軍!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206.第203章 安龍寨對峙,謹慎的李元昊第384章 你有反間計,我也有反間計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143.第142章 是時候了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86章 執掌皇城司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第7章 趙禎是二傻子和蠢笨驢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394章 決戰圈套第76章 趙禎的智慧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174.第172章 今年的國家任務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第424章 設趙禎獎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