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棄子攻殺

申時末酉時初,陰雲暗日暮靄朦朧中,轟隆的暴雨如期而至。

此時不管是位於幽燕的范仲淹還是位於二百多公里外榆關的狄青,都能夠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雨天只會讓宋人依仗的火器威力大幅度下降,火藥容易受潮,存儲和裝填都要小心。雖然火槍有防水設計,可風雨還是會讓火槍出現各種問題。

比如燧石的點火成功率下降,火藥因受潮導致燃燒不充分,讓火槍啞火,或者哪怕子彈射出去,受風雨影響,讓準頭出現大幅度偏差。

而且不止是火槍,火炮受到的影響也同樣不會小。因此在這茫茫大雨之中,宋軍野戰的能力將會受到嚴重的削弱。

此刻榆關外,天色陰沉如墨,彷彿沒有陽光,明明才下午時分,卻灰濛濛的像是已經臨近黃昏。

如果站在榆關上往外面看的話,就會看到距離城池約五六裡外,連綿起伏有十多座遼軍的營盤。它們並非連在一起,而是錯落有致,各自分佈。

“等蓄水足夠之後再泄洪,沖垮我們的船隻。”

蕭萬里問。

馬蹄踐踏泥水四濺。

天色越來越暗,這個時候是酉時初,也就是下午五點多鐘的樣子,但卻像七點鐘。

述律啜裡吉隨即勒馬縱身而去。

“漲到了多高?”

“那該怎麼辦?”

狄青的臉色總算是有了細微的變化,沉吟着道:“下降了多少?”

榆水上有宋軍船隻,他們沒法過去支援蕭孝穆,但如果能夠摧毀榆水上的宋軍船隻,那麼宋軍的防線將直接被撕裂開一條大口子。

“大王的意思是,蓄水淹河?”

“可如果我們不離開呢?”

城頭上對外放槍,扔手榴彈,有些在猛衝,有些在觀望,每當梯子架起來,就沒有人敢爬上去。

城頭上的宋軍也不好過,城內的守軍攏共也才一千多人,與城外數萬遼軍死戰,花費的代價非常大。

述律啜裡吉穿着蓑衣,冒雨縱馬而來。

“是。”

但同樣的廣寧那邊遼軍也不多,只有不到兩萬餘衆。

哪怕雙眼佈滿了血絲,可也沒有一點動容,彷彿這些壞消息對他沒有任何影響一般。

“碼頭的船隻嗎?”

蕭萬里猜的沒錯,宋軍的一些船隻駛離碼頭,確實是襲擊蕭孝穆去了。

“宋人確實厲害,利用船隻、城池連橫在一起,互相爲犄角,互相支援,想要攻破其中一方,就勢必會遭到另外一方的進攻,而且他們的大炮很輕便”

述律啜裡吉苦笑道:“之前榆水水位本來就下降了許多,這大雨纔剛剛開始,恐怕沒那麼快漲起來。”

蕭萬里獰笑着說道。

蕭萬里說道。

“啊?”

“知院曾經說過,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宋軍如今把船隻都移到了榆關港口,因爲這邊臨近榆水,方便船隊封鎖河流。

頭上噼裡啪啦的大雨在下,還時不時夾雜着手榴彈扔下來,是個人都發憷,誰也不想當下一個犧牲品。

剎那間,劉度就明白過來了。

蕭萬里立即意識到了不對勁。

說着狄青又道:“呼延守用和王奎那邊怎麼樣了?”

榆水出於角山,上游暴雨,水位肯定是大漲。

“報,大帥,城內開始漲水,我們不少火藥都被打溼。”

如今大雨天下宋軍的火器確實受到影響,可他們的火炮同樣沒法用,所以他本來是想用原始辦法,冒雨趁夜突襲到宋軍城下,直接強行攻城。

所以眼下的情況是廣寧那邊的壓力遠不如榆關那麼大。

劉度撓撓頭道:“是啊。”

“去探。”

述律啜裡吉聽到蕭萬里的話,同樣意識到了不好,忙道:“現在大雨之後,榆水暴漲,宋軍的船隻雖然飄搖不定,可他們卻有船錨和繩索固定,船上還有大炮,我們根本不能近身。”

呼延守用帶領船隊抵達廣寧之後,趁夜突襲了蕭孝穆的營寨,配合王奎取得了一場大勝。

“約五六寸的樣子。”

宋軍很有可能是想逐個擊破,先集中兵力進攻兵馬數量相對較少的蕭孝穆那一邊,再來應對他這邊。

各種壞消息接踵而至,狄青面沉如水。

“大抵讓宋軍的船隻高出了兩尺。”

述律啜裡吉立即明白了蕭萬里的意思。

這種情況下他們很難把大炮帶到岸邊或者城外,畢竟宋軍的火炮也不是吃乾飯的。

狄青笑道:“先不說他們白日不敢來犯,就算敢來,我們棄城走就是了,此時他們已經在上游山中蓄水,何必想着阻擊東岸遼軍?強攻臨榆山即可!”

劉度領命而去。

其中碼頭的這張牌已經打出去了,還剩下榆水上的船,一旦遼軍成功利用洪水把船隻沖毀,那麼宋軍就屬於是徹底沒了後路和後手。

“報,我們的手榴彈儲備不足。”

若非榆水上的宋軍想盡各種辦法馳援,如冒雨開炮,或者遠處射擊騷擾攻城遼軍之類,恐怕現在的榆關已經易手。

他只需要在山裡建一個小型大壩,把源頭堵住,那麼很快就能有足夠的水涌下來,沖垮那些船隻。

如果東岸蕭萬里察覺,大舉進犯,榆關的宋軍就棄城逃跑,乘坐空船去對岸,然後直接進攻臨榆山裡的大壩。

隨着高昂的號角聲音傳遞,四面八方的遼軍開始了對榆關的再一次衝擊。

雖然在城頭上鎮定指揮一夜,打退遼軍數次進攻,但他卻絲毫沒有疲憊感。

天地間就好像只剩下那麼一抹昏黃的暗淡。

“是。”

這就意味着宋軍船隻水平線越高,就不再像之前那樣很難打到岸上。

而廣寧那邊則基本上依靠城池防守。

“是的。”

這就導致遼軍的進攻亂哄哄的,指揮失調,進攻沒有秩序等問題頻繁出現。

可沒想到宋軍在碼頭的船隊離開,做出了他們的戰術打法,那麼遼軍顯然也必須要考慮到應對之策。

狄青沉吟着,對來報告的劉度說道:“現在西面遼軍大敗,正該趁勝追擊之時。但我們若是集中兵力往西,東岸的敵人就會過來。”

“暫時還沒有消息。”

此人今年不過才四十歲,但曾經跟隨上任東京留守蕭孝穆討伐叛亂的渤海人,不僅表現得驍勇善戰,而且頗有勇略,很有智謀,深受蕭孝穆的器重。

遼軍人多,機動性遠不如宋軍。就不信遼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造出浮橋,迅速過河。

“報,大帥,有二十一門大炮進水啞火。”

遼軍是想蓄水衝擊船隻。

蕭萬里不解,目光看向東側。

但可惜的是狄青也猜到了敵人會蓄水,因此同樣也有謀劃。

蕭萬里眉頭緊皺。

“報,大帥,遼軍退了。”

遠處東海上同樣烏雲密佈,電閃雷鳴。

狄青笑了笑。

述律啜裡吉說道。

不得不說,遼軍也有高手。

遼軍就可以在榆水上架起浮橋,東西兩邊的遼軍自然可以互通有無,不再像以前那樣被分割開來不能集中力量。

“他們會不會是繞到我們後方去,偷襲我們的兵馬?”

劉度問道:“現在讓所有的船隻撤出河中嗎?”

“我們該怎麼辦?”

他到蕭萬里身邊隨後翻身下馬說道:“大王,宋人的船隻開了。”

“馬上天就要暗下來了,此時出海不是找死?”

“那就讓他們蓄去吧。”

他觀察到宋軍白天野戰雖然強悍,可夜晚作戰卻不盡人如意,這才擬定了多次夜襲的策略,給狄青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按理來說,水位越高對他們越不利。

到寅時初的時候遼軍才總算是撤去,留下榆關外一千多具屍體。

營盤人數少的有三四千人,多的有一萬之衆,光榆關以東經過宋軍粗略估計,至少就存在了六七萬遼軍以上。

放棄部分河道的小船隻,保留大船隻。

“他們會泄洪。”

碼頭和榆水上的船是宋軍撤退的後手,同時也是最後的底牌。

若非狄青同樣驍勇善戰,雖然是以少量兵力硬抗十倍以上的遼軍,但卻絲毫不落下風,恐怕這次來襲的宋軍已經被遼軍從榆關上逼退,回到了船上了。

“是的。”

這幾日宋軍主要出擊的方向就是蕭孝穆,經過數日奮戰,蕭孝穆那邊損失不小,現在正處於略微虛弱的情況。

述律啜裡吉說道:“斥候看到他們啓航出海,不知所蹤。”

“那就讓榆水的水流更湍急一點,水位更高一點!”

狄青眯起眼睛,“船隻一走,他們就勢必知道蓄水無用,到時候就會立即泄洪,等洪水一走,馬上就能搭建浮橋,救援西岸.”

新任遼國東京留守蘭陵郡王蕭萬里,繼承的是他兄長蕭匹敵的爵位,蕭匹敵早年被蕭太后陷害而死,耶律宗真繼位後爲其平反,由於蕭匹敵無後,便重用了他的弟弟蕭萬里。

蕭孝穆不得不往西北方向撤出了十餘里地,若非宋軍追擊力量不足,恐怕這一戰蕭孝穆就已經全軍覆沒。

“大王。”

而一旦沒有渡河,宋軍進攻大壩,只要火炮幾炮轄區,大壩轟塌。

所以很難理解宋軍到底想幹什麼。

那他們乾脆另闢蹊徑。

述律啜裡吉說道。

集中兵力對付蕭孝穆。

蕭萬里眉頭緊皺,遼軍的火炮兩千多斤,宋軍的主戰火炮雖然也是兩千多斤,可卻有二百多斤的小鋼炮,機動性比遼軍強太多。

“不好,他們必然是要先往西去,襲擊齊國王去了。”

“你覺得若我們立即離開會如何?”

時間就這樣過去。

畢竟普通人扔到二三十米外就是極限,更別說頂着狂風暴雨還得扔到一丈多高,也就是三四米以上的城頭。

隨着時間的推移,遼國的後續部隊全部被阻攔在了榆關以東,大量的遼軍、火藥、物資堆砌,他們趁夜進攻,給予宋軍極大的麻煩。

到處都是鐵甲葉子呼啦嘩啦的碰撞聲、焦急惱怒的催促聲、齊整整的吶喊聲,還有簡短急促的號令聲和尖銳的警哨聲。

劉度吃驚道:“可這樣就只剩下榆關千人,若是遼軍大軍來犯.”

因爲宋軍一定會從女牆上扔幾個手榴彈下來,很多梯子乾脆直接就是被炸斷的。

就像前日宋軍忽然襲擊了角山那邊駐紮的遼軍一樣。

等到晌午時分,廣寧那邊總算是來了消息。

在暴雨天氣出海是什麼下場,即便不是漁民都清楚。

畢竟耶律宗真還得應付宋軍主力,不可能分太多的兵馬從析津趕過來支援。

兩邊就這樣你來我往,激戰一夜。

“下降了嗎?”

“才這麼點?”

但同樣的水位低就意味着水流不是很湍急,對宋軍的船隻就造成不了什麼威脅,最多就是讓船隻飄搖晃盪而已。

“所以我們要感謝遼軍自己幫我們堵塞住了河道,等我們往西敗了蕭孝穆,再回來繼續防守東岸的遼軍。”

“你的意思是,榆水現在大漲了?”

“此事你去辦!”

蕭萬里忽然抓住了關鍵。

“不。”

劉度不解道:“遼軍幫我們堵塞了河道?狄帥,卑職有些糊塗。”

滂沱大雨之中,遠處遼軍大營忽然從從死一般的沉寂中甦醒起來,隨着乒乒戰鼓哞哞號角聲,在幾座互爲犄角的營盤裡,一隊隊士兵從夯土寨牆的垛口後面冒出頭,弓上弦刀出鞘。

宋軍戰力下降不是不假,但其實遼軍也就那樣。沒有人能夠在暴雨加黑夜當中展現出無與倫比的精銳氣勢,哪怕是曾經野戰強悍的遼軍也不行。

對啊。

雖然遼軍也有手榴彈,但風雨交加之下,很多手榴彈都扔不到城頭上去。

狄青淡淡地道:“去傳達軍令,讓所有人棄船而走,集結除榆關上的所有兵力,立刻去西岸追擊蕭孝穆。”

頭上的大雨還在噼裡啪啦往下砸,平海軍副指揮使劉度匆匆而來道:“報,狄帥,榆水的水位開始下降了。”

直到過了一會兒,天色漸亮。約早上六點鐘左右,世間從原來的漆黑一片,變的灰霧濛濛起來。

“果然,遼軍肯定會在角山蓄水。”

到時候原本是用於沖垮宋軍船隻的洪水,就變成了阻礙遼軍往西支援的障礙。

狄帥這一招棄子攻殺,真是妙手啊!

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503章 三喜臨門,傳國玉璽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第21章 第一堂課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第417章 能登炮擊事件,震驚日本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第321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祝大家新年快樂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第16章 靖康恥第469章 收復西域,黑汗王國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第97章 老範的幫助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295.第291章 他有大鐵炮,我有小鋼炮248.第244章 給新人來點大宋笑話的小震撼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189.第187章 李元昊籌備稱帝,攻宋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33章 晏殊的心事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第384章 你有反間計,我也有反間計第94章 該動手了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第392章 析津城破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127.第127章 趙駿是主心骨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第16章 靖康恥第474章 出使黑汗王國第23章 宇宙的塵埃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第460章 慶曆十年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第460章 慶曆十年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第92章 取字漢龍,晏殊七竅生煙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第321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祝大家新年快樂第416章 文明開化與武力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206.第203章 安龍寨對峙,謹慎的李元昊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第349章 青塘城破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第83章 趙禎不可信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第50章 拗相公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295.第291章 他有大鐵炮,我有小鋼炮第103章 繼續CPU趙禎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第465章 藉口有了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
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503章 三喜臨門,傳國玉璽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第21章 第一堂課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第417章 能登炮擊事件,震驚日本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第321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祝大家新年快樂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第16章 靖康恥第469章 收復西域,黑汗王國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第97章 老範的幫助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295.第291章 他有大鐵炮,我有小鋼炮248.第244章 給新人來點大宋笑話的小震撼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189.第187章 李元昊籌備稱帝,攻宋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33章 晏殊的心事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第384章 你有反間計,我也有反間計第94章 該動手了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第392章 析津城破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127.第127章 趙駿是主心骨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150.第149章 把人變成了鬼(二合一)第16章 靖康恥第474章 出使黑汗王國第23章 宇宙的塵埃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第460章 慶曆十年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第460章 慶曆十年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第92章 取字漢龍,晏殊七竅生煙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第321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祝大家新年快樂第416章 文明開化與武力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206.第203章 安龍寨對峙,謹慎的李元昊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第349章 青塘城破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第83章 趙禎不可信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第50章 拗相公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295.第291章 他有大鐵炮,我有小鋼炮第103章 繼續CPU趙禎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第465章 藉口有了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