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

大宋慶曆七年一月二十七日清晨。

上午卯時末辰時初,天剛剛亮,汴梁北門之一的咸豐門就熱鬧起來。

春日豔陽高照,城外的百姓就挑着各種各樣的東西進城販賣,有稻米、有活魚、有織布、有皮毛、有牲畜等等。

大小街道各類叫賣聲音不絕於耳,甚至還有人趕着一頭頭肥豬進城,準備去早市當場宰殺。

空氣瀰漫着各種各樣的味道。

此時經過十一年時間的發展,汴梁開封府早就已經換了新模樣。

先說城市變化。

一棟棟筒子樓拔地而起,家家戶戶屋裡屋外都放着小煤爐,蜂窩煤堆砌如山,爲去年冬天驅散了不少寒意。

人口越來越多,城外的工廠一家一家地開設,各類鋼鐵廠、紡織廠、水泥廠、磚廠數不勝數。

來汴梁找工作的打工牛馬紛紛進廠,爲汴梁的繁華再次添磚加瓦,更上一層樓。

同時隨着四環建設速度加快,外圍的城市化進度也更高,像鋼筋水泥的房屋主要就集中在城外,外城和內城都比較少,依舊保持着古香古色。

唯獨出城之後就再也不是柳永嘴中的楊柳岸曉風殘月了,而是高樓大廈連棟,車水馬龍人潮洶涌,熱鬧比以前百倍不止。

再就是食物變化。

現在汴梁人的餐桌改變不大,依舊是米麥爲主,增加的主要是肉食而已。

新進的土豆、玉米、紅薯除了特別窮的窮人會選擇食用以外,大部分其實都作爲牲畜飼料了。

這一點跟玉米傳入意大利的時候相同。

早年間西方殖民者從美洲帶去玉米,但歐洲人不太喜歡,就一直當做牲畜飼料。

直到十七、十八世紀,意大利發生大饑荒,玉米才變爲主食,並且衍生出了由玉米做原材料的食物波倫塔,也就是玉米糊。

所以在如今大宋主食並不缺,糧食儲備比較豐富的情況下,新引進來的作物極少成爲主要食物。要麼當做牲畜飼料,要麼像辣椒這樣,成爲做菜的調味品。

但不管怎麼樣都是一件好事。

畢竟新作物引進來雖然沒有當做主食,可卻實打實增加了畜牧業的發展。而且趙禎已經發明瞭閹割豬,讓豬肉肉質更美味,從而豐富了宋人的餐桌。

除此之外,衣裳的改變也很大,像冬天的時候軍大衣就很流行,並且宋人服飾也漸漸以寬鬆、舒適爲主。

隨着紡織業的發展,棉花、羊毛等製品大量流入,衣服款式也在不斷變化。

從最初的長袍到現在春夏之時,有那種長褲、短衫,甚至還有鈕釦產業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以前宋朝百姓的衣冠服飾,讓宋人的生活多姿多彩。

甚至據聞宮中就傳出某種用絲綢染色的黑絲,現在市面上以極小的市場在流通,可哪怕一條黑絲價格極爲昂過,卻也是供不應求..

至於在出行方面,就更不用多說。

隨着趙禎發明了更好的橡膠,橡膠輪胎慢慢走向市場,已經出現自行車,只是尚未普及。

預計再過五年之內,大宋街頭車水馬龍就不再是現在這樣依舊以木製輪胎板車、馬車、驢車、牛車爲主,而是橡膠制輪胎的板車、馬車、驢車、牛車和自行車了。

並且轎子也非常流行,以後出現黃包車甚至是小汽車也是遲早的事情。

“八百里加急!”

就在這喧鬧當中,一騎從咸豐門外疾馳而來,衝入鬧市當中,引得市場上短時間內出現騷亂不止。

人們紛紛驚叫着躲開。

甚至有行人爲了躲避快馬而撞翻了旁邊攤位,讓原本就嘈雜的街市更加混亂了起來。

但面對這種情況,原本應該維持秩序的守城兵丁、開封府衙役以及城內巡邏的皇城司衛兵、探班、差役們非但沒有阻止,反而大聲呵斥百姓,讓他們自行躲避。

汴梁早市一直流行喝茶,茶攤上坐滿了客人,因飛奔的騎士跑過去之後,茶攤都快掀翻了。

有個客人被撞了一身熱茶,卻來不及呼痛,而是一邊亂滾帶爬地躲避,一邊從地上爬起來,就立即震驚地說道:“天吶,居然是八百里加急,好些年沒見過了吧。”

“是啊,什麼事能引得這麼大陣仗?”

旁邊的朋友扶了他一把,把他拉到一邊,等他們再站起來的時候,那騎士已經一頭鑽入遠處鬧市,向着皇城方向而去。

“這還用想,肯定是北邊戰事有結果了。”

另外一人說道:“也只有這樣,纔可能出現八百里加急。否則哪有什麼重要的消息,需要如此不要命地跑。”

八百里加急那是真不要命的跑,必須二十四小時換馬換人,在短短的一天之內,跑八百里的距離。

而且這還只是一天跑八百里,如果目的地超過八百里,那就是兩天跑一千六百里。

這不僅對人是極限考驗,對馬同樣如此,即便路上有驛站換人換馬,可很多馬都是跑着跑着,直接口吐白沫而累死。

因此如果路上出現意外,稍有不慎可能就是人仰馬翻,傷亡率非常高。導致朝廷規定,不到萬不得已,往往不會採用這麼極端的方式。

現在卻出現了八百里加急,可見事態的嚴重性。

“估摸着也是,你們說說,範相公這是贏了還是輸了?”

“那自然是贏了,前些日子報紙不是還說了嗎?範公包圍了析津。”

“唉,真希望是贏了,但總覺得這就像是做夢一樣,曾幾何時,遼人多麼強盛,做夢都不敢去想啊。”

“現在我大宋還會懼怕他遼國嗎?我們強盛起來了!”

有汴梁市民說道。

“是啊,我們強盛起來了。”

一名汴梁老者喃喃自語。

猶記得當年澶州之戰時,遼人兵臨城下,離汴梁都不足二百里。

但如今,卻是我們大宋的兵馬,到他遼人的城下了。

“現在汴梁城內的河水污染治理問題怎麼樣了?待會去通知一下開封府,我要去看看。”

此刻清晨政制院內,趙駿正在處理今日的公文。

當他看到工商部發來的去年工商業發展彙報的時候,趙駿見那麼多工廠出現,就想起了環境治理問題。

主要也是他家就在皇城邊上,平日裡公務太繁忙了,甚至都沒時間去看看城裡河流情況。

工廠越來越多,勢必會伴隨着環境污染,雖然工業化的路程上本來就會出現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但早點做好準備,提前預防,也能夠一邊發展一邊治理。而不是等到發展起來之後再治理,那花費的代價會比現在惡化之前治理要大了許多。

“這個問題我關注過。”

李迪摘下老花鏡,對趙駿說道:“在工廠建立之前,城裡的河流就有嚴重的污染問題,是原來染織業和制墨業的歷史遺留,現在已經把這些污染重的產業組織搬遷到城外去了。”

“而且不止是染織業和制墨業,城裡本身居民生活垃圾、排泄物,都要靠河流運走,以至於新曹門、東北水門、新宋門、大通門、宣化門這幾座處於河流下游的城門附近的水質一直不太好,臭味熏天。”

晏殊也扭過頭說道:“現在開封府最近在進行這方面的整治,禁止百姓隨地大小便,隨意往河裡亂扔垃圾。加強了糞便處理,這些糞便可都是化肥,不能浪費在河流當中。”“嗯,這樣就好。我之前就劃定了工業區,只能放在東城外,這樣即便有工業廢水,也只會排到下游,我們要保證汴梁河流的水質,保證居民用水,萬不能讓汴河上游的水質出現問題。”

趙駿點點頭道:“這些水可都是百姓生活用水,後世日本的水俁病可是寫在我們自己歷史教科書裡的教訓,千萬不能犯啊。”

“這個放心,工業水現在都嚴格有要求,而且開封府那邊也每天都在宣傳百姓飲用水都必須燒開了喝,冬天燒煤必須打開窗子之類基礎普及,現在宣傳力度那麼大,百姓不會什麼都不知道。”

蔡齊感慨了一句:“也就是我們現在沒有能力進行污水處理,不然哪這麼麻煩。”

工業化是進程,但也是麻煩。

以前汴梁的河流污染雖然有,可也不多。

畢竟糞便非常重要,除非在街上忍不住,才跑到河邊去排泄,否則大部分人都在家裡用馬桶。

其餘最多也就是染織業和造墨業的污染,讓河流下游五顏六色,花花綠綠。

但工業化就不同了,這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所以必須要謹慎。

只有把所有的工業全部移到城外去,讓上游居民區用水不沾染一點工業廢水,這纔是發展根本。

“嗯,另外就是環境發展的問題,現在黃河是暫時治住了,但植樹造林的.”

趙駿正打算繼續談一下環境的問題。

便在這時外面忽然有進奏院的吏員衝進院子裡喊道:“報,範相公八百里急奏!”

八百里急奏?

政制院內所有宰相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目光匯聚了過去。

“你念。”

趙駿沒有讓人把公文送過來。

“我部一戰擊潰遼軍,耶律宗真倉惶北逃,大軍已收復燕雲!”

進奏院的吏員念道。

短短的一句話,頓時引起滔天大浪。

頃刻間原本還比較安靜的屋內頓時熱鬧了起來。

“老範幹得漂亮啊。”

晏殊大喜道:“燕雲收復了!”

“太好了,這可是燕雲十六州啊,已失去百年的燕雲十六州!”

“我們得趕緊把這個消息告知官家。”

“對對對,咱們必須馬上去崇政殿,把這個大喜事告知官家。”

諸多宰相都樂瘋了,一個個眉開眼笑,興高采烈。

要知道大宋失去燕雲十六州已經太久。

甚至很多人以爲這輩子都不可能收復回來了,只能是一種奢望。

然而當夢想真正實現的這一天,才令人感覺到興奮。

“走!”

趙駿也很高興,起身道:“去崇政殿。”

說着他對門口值班的太監道:“你即刻去通知一下老王,讓老王向官家稟報一聲。”

“是。”

太監急急忙忙向後宮跑去。

衆人也沒有立即出發,而是稍微整理了一下衣冠,這才慢慢地向崇政殿而去。

此時趙禎並不在崇政殿,而是在後苑做實驗。

他這個人上午只偶爾在崇政殿開一下電腦用一用,畢竟電腦太長時間不用也可能會壞。

但電腦也不能一直用,所以大多數時候,他都是在後苑自己的實驗室裡玩。

太監飛奔向後苑,王守忠正在趙禎的物理宮外候着。

由於對電氣化很感興趣,趙禎想推動第二次工業革命,所以最近一直在研究電力。

聽到太監彙報,王守忠便也急急忙忙跑到門口,敲了敲門,低聲說道:“官家,官家?”

“何事?”

片刻後趙禎打開門,問道:“出什麼事了?”

他知道如果沒出大事,王守忠輕易不會打擾他做實驗。

“範公急報,我們一舉擊潰了遼軍,耶律宗真倉惶往北逃了,已經收復燕雲!”

王守忠向趙禎彙報了這個消息。

趙禎愣了片刻,臉上頓時露出狂喜的神色道:“哈哈哈哈哈,燕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咳咳咳”

一激動竟然咳嗽起來。

“官家,官家。”

王守忠連忙一邊拍了拍趙禎的背,一邊向不遠處的宮女揮揮手。

宮女便立即端着茶過來。

“朕沒事,朕是太高興了。”

趙禎接過茶水一飲而盡,稍微順了口氣,才興奮地說道:“太好了,朕在位期間,竟然打下了燕雲十六州,這可是太祖太宗都未完成的偉業啊。”

他臉上的笑容已經快壓抑不住。

趙匡胤和趙光義沒幹成的事情,他幹成了,這功績,已經比他爺爺趙光義大了。

如果未來能夠滅遼滅西夏,再把他們的領土佔據,恐怕太祖趙匡胤的功績都比不了他。

“官家,諸位相公已經在崇政殿等着官家了。”

王守忠連忙說道。

“好,那趕緊過去。”

趙禎催促道:“走走走,朕要大赦天下,朕要再減免賦稅,朕要與民同樂!”

此番豐功偉績,若是不與天下人分享,又有什麼意義?

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281.第277章 杯酒釋冗軍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第83章 趙禎不可信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第478章 這個國家充滿了希望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273.第269章 工業的第一步,由此開始!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190.第188章 淮南貪腐案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第55章 朝廷的應對第467章 幽默回鶻人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49章 青塘城破第51章 茶商們的反擊273.第269章 工業的第一步,由此開始!第509章 宗藩關係纔是最好的體系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第321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祝大家新年快樂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454章 幽燕路發展規劃,與世家談談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第24章 趙光義是蠢豬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174.第172章 今年的國家任務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29章 趙禎的果決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526章 趙禎走在實踐的路上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第77章 出宮,刺青第5章 仁宗的寬容第8章 老範,來整個活(跪求推薦票!)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213.第210章 元昊出征,老範洞悉第81章 無憂洞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144.第143章 以後他要無法無天了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第376章 防守反擊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第68章 剛纔外面人多,是朕不對(第八更)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第98章 江大郎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
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281.第277章 杯酒釋冗軍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第83章 趙禎不可信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第478章 這個國家充滿了希望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273.第269章 工業的第一步,由此開始!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190.第188章 淮南貪腐案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第55章 朝廷的應對第467章 幽默回鶻人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49章 青塘城破第51章 茶商們的反擊273.第269章 工業的第一步,由此開始!第509章 宗藩關係纔是最好的體系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第321章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祝大家新年快樂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454章 幽燕路發展規劃,與世家談談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第24章 趙光義是蠢豬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174.第172章 今年的國家任務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29章 趙禎的果決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526章 趙禎走在實踐的路上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第77章 出宮,刺青第5章 仁宗的寬容第8章 老範,來整個活(跪求推薦票!)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213.第210章 元昊出征,老範洞悉第81章 無憂洞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144.第143章 以後他要無法無天了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第376章 防守反擊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第68章 剛纔外面人多,是朕不對(第八更)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第98章 江大郎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