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陽光開朗好少年

第482章 陽光開朗好少年

抄詞一時爽,一直抄詞一直爽。

這是趙駿當初的想法。

特別是當着晏殊的面,抄晏殊和他兒子晏幾道的,看着晏殊氣鼓鼓的樣子,那就更爽。

包括范仲淹都被他抄過,就差帶着柳永逛青樓。

唯一可惜的是呂夷簡不是什麼大詞人,不然以當初他跟呂夷簡的關係,那肯定得把呂夷簡抄的褲頭都不剩下。

後來一時興起,纔剛出生的蘇軾也很快成爲了趙駿抄詞的受害者。

當時想着,反正蘇軾纔剛出生,離他長大還遠着呢。

現在抄他幾首詞,誰還管以後的事?

結果這一晃眼十六年過去了,正主還真就長大了,找上了門來討說法。

年輕時候的迴旋鏢又打了回來,這上哪說理去?

面對人家家長,趙駿一時無言。

主要也是當初還抄過蘇洵的《六國論》,後來又抄了蘇軾那麼多詩詞。

他屬實是有些對不起蘇家父子。

“噗嗤!”

“哈哈哈哈哈。”

晏殊率先就笑了起來,拍着桌子哈哈大笑。

旁邊龐籍很是納悶,問道:“晏公,這是何故發笑?”

“我想起了高興的事情。”

“什麼高興的事情?”

“我老婆生孩子了。”

晏殊捂着硬憋笑道。

龐籍:“???”

富弼:“???”

文彥博:“???”

其餘宰相:“???”

“哈哈哈哈哈。”

范仲淹也繃不住了,捧腹大笑起來。

韓琦扭過頭去,試探性問道:“範公,你這又是何故發笑?”

“我老婆,也生孩子了。”

范仲淹捂着肚子樂不可支,特別是在看到趙駿的臉已經憋得通紅之後,就更忍不住了。

“額”

只是他們這一說,場內那些不知道真相的宰相們一個個也都繃不住了。

杜衍資格老,詫異說道:“你們的老婆,是同一個人?”

“對對對”

晏殊都快笑岔氣了。

“不是。”

還是范仲淹反應過來,邊笑邊找補道:“是同一天生孩子。”

“.”

衆人互相對視一眼。

富弼不知道是揶揄還是真佩服地說道:“二老真是老當益壯。”

現在政制院已經年輕化了。

趙駿38歲,富弼文彥博韓琦等人基本都在48歲左右,平均年齡在50來歲。

其餘人除了杜衍74歲以外,范仲淹、晏殊、夏竦、鄭戩等人都是60多歲,能在這個年紀還能生孩子,那確實是不一般。

“好了。”

趙駿瞪了衆人一眼。

雖說被人家正主找上門來,又被知道內情的晏殊范仲淹嘲笑確實讓人很尷尬。

不過怎麼說也是在宦海浮沉多年,臉皮早就練得非同一般。

如今別說當初趙禎找到了自己珍藏在筆記本里好康的片子,就算是趙禎當着自己面挊飛機,那也是臉不紅氣不喘。

甚至還會點評一下趙禎的手勢以及龍弟的大小。

因而他此時也是厚着臉皮對蘇渙說道:“嗯,蘇軾聽起來確實是個有上進心的孩子,很好,既然如此,我就幫你問問魯迅先生,看他願不願意見見蘇軾。”

“多謝知院。”

蘇渙雖然對范仲淹跟晏殊的反應很不理解,但既然達到了目的,那也就識趣告退。

等他走後,政制院就只剩下諸多宰相。

其餘負責整理文書和起草詔令的屬吏都在院外右側制敕司辦公室,因而除非他們大聲喊外面的人進來,不然屋子裡就只有他們幾個。

辦公桌後,晏殊與范仲淹還在笑,富弼等人又不是傻子,看他們目光一直在望着趙駿,就知道在嘲笑趙駿了。

杜衍笑道:“都說說唄。”

“蘇軾是有名的詞人,在後世歷史地位,據說比我還高。”

晏殊笑着拍案道:“漢龍把蘇軾的詞全抄了。”

“全抄了?”

鄭戩大驚失色道:“怎麼抄的?”

“魯迅先生你們都知道吧。”

范仲淹此時心情平復下來,笑容滿面道:“就是漢龍的筆名。”

“嘖嘖嘖。”

“沒想到魯迅竟是知院的筆名。”

“厲害,我記得以前在報紙上,魯迅還與知院一唱一喝,遙相呼應,沒想到是自己與自己在說話呢。”

“聽說後世有什麼聊天軟件,叫什麼摳摳,痿性的,一個人可以開兩個號,有大號跟小號之分,合着他自己大號跟小號對話,然後演給天下人看。”

其餘宰相也是笑了起來,終於明白了笑點在哪裡。

趙駿沒好氣地瞪了晏殊一眼:“再笑,你兒子晏幾道今年也14歲了吧。”

“你想幹嘛?”

晏殊頓時警惕了起來。

趙駿擡頭看天花板道:“魯迅先生一直是以硬漢風格寫“大江東去浪淘盡”在報紙上鼓舞着天下百姓,也許偶爾也該嚐嚐婉約派風格。”

“你敢!”

晏殊吹鬍瞪眼道:“漢龍,他還只是個孩子!”

“嘻嘻嘻嘻。”

趙駿嘿嘿一笑,也不說話,就盯着晏殊。

晏殊被他盯得發毛,便與趙駿對視。

但如今趙駿也不是當初那個毛頭小子,經過跟着呂夷簡學習,那臉厚比城牆還厚,依舊盯着晏殊。

反正他又不吃虧。

果然。

晏殊沒一會兒就敗下陣來,咳嗽兩聲,顧左右而言他道:“額咳咳這個,漢龍抄詞那也是爲了揚魯迅這個筆名的文名,如此才能寫出那些一針見血的文章,鍼砭時政,鼓舞世人嘛。

說着他又環顧四周道:“我看漢龍之前用魯迅做筆名,寫的江南一帶那些惡風惡俗,對女子以及宗族子的壓迫就很有感染力。諸多篇章,也很好地諷刺了民間許多道德敗壞之事,如配女兒骨、吃絕戶、典妻女、拜邪教等等,都在民間引起了共鳴。如此讓百姓深惡痛絕,令人世人覺醒,那都是魯迅最早以詩詞揚名,隨後文章警世的功績,漢龍在這件事上,並沒有做錯。”

“嘿嘿。”

趙駿又嘿嘿一笑,目光看向其餘宰相。

“是了是了,晏相說的是。”

“不錯,漢龍此舉,可謂用心良苦啊。”

“今魯迅成爲當今文壇第一人,讓大宋教科書上都是他的文章,自此孩子們的思想觀念上去,那影響的就不止是一代人。”

衆人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一邊嘴裡說着話,一邊把注意力放在辦公上去了。

經過十多年的蘊育。

魯迅這個小號如今已經成爲大宋文壇第一人。

即便是歐陽修都跟他沒法比。

甚至歐陽修還經常寫文章稱讚魯迅學識淵博,看問題深刻,是當世第一奇人。

也因此魯迅在民間粉絲非常多。

有人欣賞他詩詞風格硬朗,如關東大漢唱着大江東去浪淘盡。也有人認爲他看待事物透徹,研究到了其中本質,如那些批判性的文章。

所以晏殊用這個理由爲趙駿辯護,他們還真不好說什麼。

很快一場小鬧劇就散了。

而上午時分,蘇洵前去了吏部報道,下午的時候又去了審官院。

這是個直屬於政制院的三級機構,吏部現在成爲實權部門,負責天下官員的調動。

而審官院則負責中下級官員的磨勘、選調。

就是如果吏部要調動某位官員,那麼必須要對這位官員任上做的事情進行評估。

審官院就負責這些事情,把評估報告寫好上交到政制院,政制院確認無誤後再扔給吏部調動,這就完成了整個官員調動的流程。

所以審官院屬於位卑權重類型,掌管着大宋目前多達五六萬名正五品以下的中下級官員的生死大權。

目前的審官院主官,就是王安石。

本來以趙駿對王安石的看重,不應該是隻放在三級部門。

但要知道大宋宰相是一品官,而一級部門的尚書是正二品,副職侍郎是從二品。

二級部門尚書正三品,副職從三品。

三級正四品,副職從四品。

也就是說,三級部門的品級與一路轉運司相當。

王安石在被趙駿抽調走之前是歙州知州,正常的升遷模式應該做路五司副職。

如副轉運使、轉運使通判之類,品級在從四品到正五品之間。

然後再升到五司正職,由正四品的轉運使,升到中央二級部門做副職,再慢慢爬到一級部門的侍郎,最後才能做到尚書。

能一路幹到目前十六個一級部門做尚書,那基本都已經是人中龍鳳。

如楊察、楊告就是這麼升上來的。

而審官院位置又很重要,因此王安石自然就被安排在這個重要部門,以他狀元身份加上跟着趙駿行走天下兩年鍍金,足以越級升遷。

聽說同年進士的蘇洵來了之後,王安石親自去迎接。

“明允兄,好久不見。”

“介甫兄,慚愧慚愧。”

審官院內,二人相互抱拳。

蘇洵上下打量了一下王安石,感慨道:“介甫兄少年得志,雄姿英發啊。”

王安石笑道:“明允兄過獎,請。”

說着請蘇洵到了辦公室。

兩個人到了王安石的辦公室,互相見禮坐下,接着又讓吏員上了茶水。

直到此時王安石才沉吟着說道:“上午知院得知兄過來,非常高興。只是官場是一個講資歷的地方,兄這五年在家中資歷短缺,現在可不好安排。”

蘇洵苦笑道:“無妨,我兄長昨日也讓我做好了這個心理準備,哪怕是去西域爲官,我也無怨無悔。”

“嗯。”

王安石點點頭道:“那兄還請稍等片刻,我先給你報備做一下手續,到時候伱等通知就可以,不過以知院的習慣,可能應該會召見你,到時候或許知院應有安排也說不定。”

“那就多謝介甫兄!”

蘇洵拱拱手。

不得不說,王安石還是很瞭解趙駿,知道趙駿重視人才。

蘇洵歷史上雖然沒有考取功名,但才能還是非常不錯,寫的文章也都比較深刻,頗具戰略眼光。

所以趙駿還是比較欣賞他。

上午趙駿讓蘇渙把蘇洵下午叫過去一趟,這事王安石並不知道,但他卻能猜到,自然是知道趙駿大概率會那麼做,因此也並不擔心同年的前途。

在審官院報備之後,全套的磨勘手續就算完了,接下來就等聽調,以前一般這個時間很短,可能幾天,最多不超過一個月。

但現在官員任期增加,官員的流動性沒那麼大,所以必須要等任期結束或者任上出事,如退休、被抓、病退、守孝等情況才能派新的官員,導致如今等待聽調的時間也增加。

不過若是上面有最高指示,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很快到了下午酉時初,也就是下午五點鐘的時候,到了官員下班時間,蘇洵就接到了蘇渙讓他帶着蘇軾、蘇轍去見趙駿的指示。

蘇洵先回家屬大院接了蘇軾兄弟,隨後又跟着蘇洵前往皇宮,一路去了政制院。

此刻政制院諸多宰相們都已經下班,他們剛剛從後院趙禎那開完會回去,政制院裡倒是沒有人。

因此趙駿在政制院右廂房接見了他們。

相比於蘇渙,當初中一甲進士時,曾經去過垂拱殿殿試,蘇軾和蘇轍兄弟則是第一次進皇宮。

一路上小心翼翼,低着頭,餘光卻四處亂瞟,好奇地打量。

很快他們就到了政制院內。

趙駿坐在書桌案後,手裡拿着一篇文章似乎是在細細閱讀。

蘇渙帶着蘇洵他們進屋,向趙駿行禮道:“知院。”

“下官見過知院。”

“小子見過知院。”

蘇洵、蘇軾、蘇轍等人也連忙拱手行禮。

蘇軾偷偷打量,就看到那是個大概四十左右的中年男人,面容俊朗,身姿挺拔。

與普通大宋人不同的是,他居然沒有留長髮,而是簡單的短髮,兩鬢微微發白,穿着中山裝,渾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儒雅氣質。

“免禮!”

趙駿擺擺手,示意他們起來。

“謝知院。”

衆人起身。

“坐下說話吧。”

“謝知院。”

衆人又坐下。

在大家就坐的功夫,趙駿也打量着蘇家兄弟。

他一眼就認出誰是蘇軾誰是蘇轍。

雖說主要是蘇軾坐的位置就在蘇洵旁邊,但從外表上看,蘇軾比蘇轍長兩歲,個子高一些,模樣老成一點。

14歲的蘇轍像個初中生,蘇軾則像個高中生。兩兄弟還沒長開,但模樣卻頗爲俊秀。

是兩個陽光開朗的好少年啊。

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第390章 不講武德,一團亂麻第8章 老範,來整個活(跪求推薦票!)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第94章 該動手了第492章 得加錢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第505章 天命在宋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第77章 出宮,刺青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第4章 趙禎老色皮第515章 大授銜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第23章 宇宙的塵埃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107.第107章 願與高人共襄盛舉(祝大家中秋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第507章 萬國來朝(2)第98章 江大郎第2章 嫌棄大宋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第423章 軍械滯銷,第一條鐵路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81章 無憂洞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第373章 在趙光義墳頭蹦迪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第315章 地毯式轟炸,直取升龍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第89章 大勢不可擋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273.第269章 工業的第一步,由此開始!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第511章 十倍回報率,工業先發國的優勢第373章 在趙光義墳頭蹦迪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13章 朕要打死他!第463章 改革道路不能停下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416章 文明開化與武力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300.第296章 李元昊繃不住了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第53章 帝王之術第448章 樹立正確信仰,掃除牛鬼蛇神第503章 三喜臨門,傳國玉璽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第70章 島國?辦它!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第98章 江大郎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219.第216章 人與自然?讓我康康第521章 大宋邊境,外軍禁行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第19章 僞造一個尼尼村171.第169章 恨大宋沒有霍驃騎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465章 藉口有了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59章 三易回河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第478章 這個國家充滿了希望
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第390章 不講武德,一團亂麻第8章 老範,來整個活(跪求推薦票!)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第94章 該動手了第492章 得加錢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第505章 天命在宋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第77章 出宮,刺青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第4章 趙禎老色皮第515章 大授銜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第23章 宇宙的塵埃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107.第107章 願與高人共襄盛舉(祝大家中秋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第507章 萬國來朝(2)第98章 江大郎第2章 嫌棄大宋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第423章 軍械滯銷,第一條鐵路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81章 無憂洞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第373章 在趙光義墳頭蹦迪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第315章 地毯式轟炸,直取升龍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第89章 大勢不可擋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273.第269章 工業的第一步,由此開始!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第511章 十倍回報率,工業先發國的優勢第373章 在趙光義墳頭蹦迪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13章 朕要打死他!第463章 改革道路不能停下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416章 文明開化與武力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300.第296章 李元昊繃不住了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第53章 帝王之術第448章 樹立正確信仰,掃除牛鬼蛇神第503章 三喜臨門,傳國玉璽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第70章 島國?辦它!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第98章 江大郎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219.第216章 人與自然?讓我康康第521章 大宋邊境,外軍禁行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第19章 僞造一個尼尼村171.第169章 恨大宋沒有霍驃騎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465章 藉口有了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59章 三易回河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第478章 這個國家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