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

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

關於交子的知識,初中歷史就已經開始教。

但對於宋朝人來說,這個東西還是有些陌生,甚至依舊不夠重視。

因爲它只在四川府境內流通,整個大宋的錢莊銀行體系並沒有因爲紙幣的出現而誕生。

很多人不知道銀行的作用有多大。

事實上,如果沒有銀行,整個世界的生產力和生產體系都要落後不知道多少。

金融業雖然被世人厭惡,可它的存在也的確幫助了國家穩定發展。

包括王安石的青苗法,本質上也屬於金融市場裡的借貸。

所以如果能夠合理地利用交子,讓它能夠承擔一定的貨幣體系價值,那麼大宋糟糕的財政狀況,必然能夠解決。

“爲什麼交子可以緩解國庫空虛的問題呢?”

晏殊問。

趙駿奇怪地偏頭看了晏殊一眼,雖然他蒙着紗布,看不清楚他的眼睛,但晏殊似乎也能察覺到對方異樣的神色。

這讓晏殊有些不舒服,他害怕會不會這是後世人都知道的道理,這麼問顯得自己有些無知。

不過好在趙駿並沒有起疑心,而是說道:“拉日叔,咱們村還是以紙幣爲主,數字支付應該還沒有普及吧。”

“是。”

晏殊自然不知道什麼叫數字支付,只能附和着趙駿的話含糊不清地應了聲。

趙駿說道:“那我問你一個問題,村子裡一戶人家外出務工賺了幾萬塊回來,他是把錢放在家裡安全,還是把錢存在農村信用社安全?”

農村信用社是什麼玩意兒?

晏殊一愣。

但他很快反應過來,趙駿這麼問自然有他的道理,便立即說道:“肯定是農村信用社。”

“是了。”

趙駿點點頭:“雖然最近幾年信用社爆出不少問題,但不能磨滅全國那麼多農村信用社,那麼多年下來對於無數農民的幫扶和貢獻。”

“這跟農村信用社有什麼關係呢?”

晏殊又問。

趙駿繼續說道:“再問拉日叔一個問題,一萬元紙幣,和價值一萬元的銅幣,你選擇哪一樣?”

“紙幣。”

晏殊毫不猶豫地回答。

雖然他不理解趙駿說的農村信用社以及紙幣的含義,但他知道正確答案一定是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

否則趙駿這麼問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不得不說,呂夷簡找晏殊來確實是個正確的選擇,他思維敏捷,反應很快,換一般人,恐怕早就穿幫,被趙駿知道自己穿越到宋朝了。

“是的,銅幣的價值雖然是一萬元,但它一是花不出去,二是就算能花出去,攜帶也非常不方便,遠不如紙幣。”

趙駿說道:“貨幣從古至今就是一個升級的過程,遠古時期的貝殼貨幣,到商周春秋戰國時期用鐵、青銅爲原材料刀幣、鏟幣等,再到漢朝開始正式鑄造銅錢。它們的作用都具有實用性、稀缺性以及流通性。”

“古時候貝殼只有海邊有,內陸缺乏,而且貝殼很漂亮,成爲了遠古部落人的首飾裝飾,所以它能夠成爲價值衡量物。之後商周時期,青銅和鐵都是稀缺金屬,同樣可以在民間流通。”

“等到戰國後,鐵器多了,價值就不如銅,所以銅幣成爲了我國古代流通貨幣,包括絹布、絲綢、金銀甚至糧食之類能成爲貨幣,也是因爲其實用性和稀缺性。”

“因此我們能夠看到,貨幣的意義就在於它本身具有一定價值,才能夠承擔起貨幣的職能,進行市場交易。”

“而宋朝四川出現的交子,則成爲了世界上第一種紙幣。”

“紙幣的好處太多,易於保管攜帶、製造成本低、避免金屬貨幣在流通時的磨損等等,但爲什麼一直到明清這樣封建社會程度極高的時期,紙幣都沒有完全流行呢?”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它並不具備實用性和稀缺性。不管它面值上寫了多少,本質上紙幣就是一張紙。它能夠承擔起交易的職能,是國家賦予了它的價值,而非自身擁有與貨物的等量價值。”

“在古代想發行紙幣,就需要國家存儲與紙幣相當的金銀銅錢,讓紙幣在兌換的時候,百姓可以兌換到足夠的錢幣。可一旦超發濫發,百姓無法兌換到足額錢幣,國家的信用體系就會崩塌,從而讓紙幣迅速貶值,物價飛漲。”

“所以宋朝出現交子之後,於宋徽宗時期,隨着戰事糜爛,朝廷廣發交子,造成交子嚴重貶值,出現了通貨膨脹。明朝初期,朱元璋制定寶鈔政策,同樣大量印發,造成了全國性的通貨膨脹,百姓苦不堪言。”

“歸根到底,交子實際上只是一種信用貨幣,是以國家的信譽做擔保,才能讓它有流通性。金銀銅等金屬貨幣再多,它也能用於首飾和裝飾品打造,不會減少其實用性和流通性價值。紙幣多了,擦屁股都嫌膈得慌。”

“而且古代封建社會統治不穩定,小農經濟又脆弱,稍有個天災人禍,官府信譽就有可能破產,信用貨幣印多了,它就沒有信用了。”

趙駿想起了津巴布韋,那都是已經二十一世紀了,這個奇葩的國家還能夠給自己的信用貨幣上印不知道多少億個零,造成了貨幣交易市場的直接坍塌,買一卷衛生紙,得拿車載着紙幣去。

甚至上午帶幾百億津巴布韋幣去買紙,才走了幾分鐘,一卷紙的價格就從一百億變成了二百億,也算是奇葩中的奇葩。

“嗯。” 晏殊和呂夷簡等人對視一眼,都微微點頭。

交子其實他們都知道,因爲這種東西就誕生於真宗朝,由成都府十六家官商聯合用楮樹皮紙印刷憑證而來。

只不過初期它屬於私人存款憑證,並非官方發行,如果負責保管錢幣的“交子鋪戶”破產倒閉了,那麼它就因爲無法兌付而失去作用。

所以到仁宗天聖元年,朝廷就出面在成都設益州交子務,由京朝官一二人擔任監官主持交子發行,並“置抄紙院,以革僞造之弊”,嚴格其印製過程,這便是我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官交子”。

但這個東西又跟擴充國庫有什麼關聯呢?

就聽到趙駿繼續說道:“我說那麼多是想告訴大家,貨幣體系承擔的是物品交易的流通性。宋朝商業已經非常發達,出現了適合紙幣流通的市場,如果能夠對交子大加利用,國庫空虛的問題就能得到解決了。”

“到底是什麼辦法呢?”

晏殊問。

趙駿笑道:“那還不簡單,先調查清楚宋朝主要的商業城市,在那裡開設交子務,吸引那些大商人把錢存在官府開的交子鋪裡。有官府做背書,商人就不用擔心私人交子鋪會破產而無法兌付。”

“這些大商人南來北往買賣貨物,相比於隨身攜帶大量的銅錢、金銀,肯定是攜帶交子銀票更方便,官府開的銀行肯定能吸引大量的商人存錢。”

“宋朝就能夠在短時間內吸納不計其數的錢幣,而那些商人短時間內又不會立即進行擠兌,那麼這些錢幣宋朝國庫就可以挪用,短暫地用於填補國庫的虧空,等到之後再填補上去即可。”

“只要保證商人存多少錢,就發行多少交子,或者發行的交子不超過市面上流通的商品總價值或者存儲錢幣的幾倍就行,宋朝的手工業發達,經濟流通比較快,只給大商人發交子,不給普通百姓發交子,應該就不會造成通貨膨脹。”

“而且我記得宋朝的交子鋪存錢,不是銀行給儲戶利息,而是儲戶花錢去銀行存錢,交子鋪不僅能盈利,甚至那些大商人還要謝謝宋朝朝廷,幫他們解決了南北交易往來不便的問題,可謂是一舉多得。”

一席話語結束,讓宋朝君臣們久久不能平息,在靜靜地消化這些信息的內容。

這其實就是銀行的本質。

它需要將貨幣流通起來,從而促進整個經濟以及社會資源的大循環。

所以哪怕新時代的銀行,也都是通過利息吸納那些儲戶閒置的錢,然後放貸出去,給企業、商人以及個人,間接促進社會的發展。

雖然宋朝生產力比較落後,但在封建時期,無論是生產力還是經濟建設都已經達到了巔峰的狀況。

因此銀行的出現並不會造成太大的負面效果,畢竟宋朝就已經出現了銀行,大大促進了經濟發展,一直到明清時期的錢莊都是宋朝交子鋪的延伸。

只是宋朝皇帝比較愚蠢,沒有利用好交子鋪,之後由於大量印發交子而導致一次通貨膨脹,自此就徹底停止發行,放棄了這個機會。

否則要是合理利用的話,是完全可以利用交子鋪這個世界上最早的銀行錢莊系統,短暫地解決國庫空虛的問題,甚至還能夠讓國家更好地掌控住錢袋子,拿捏住經濟的命脈。

“怎麼,有什麼問題嗎?”

趙駿見自己說完之後,周圍鴉雀無聲,也沒個人應和一下,讓他很是尷尬。

難道是自己說得太膚淺了?

也不對吧。

尼尼村這些人學歷應該都不高才對,自己即便說得膚淺他們也應該聽不懂啊。

就算喜歡歷史,難道他們還了解金融體系?

沒道理的。

所以只有一種可能。

是自己說得太深奧了,他們聽不懂。

“沒什麼問題。”

晏殊趕忙應了一句,然後誇讚道:“趙老師果然是歷史系高才,我們都聽得傻了,你要是出生在宋朝,那必定會是狀元!呂夷簡和范仲淹都比不過伱。”

“那必須的。”

趙駿聽到村長支書和村民們被自己唬得一愣一愣的,得意洋洋道:“要是我穿越過去,回到大宋,什麼呂夷簡范仲淹這些人,都是一羣吊毛,連我萬分之一能力都沒有。還有蘇軾,我肯定給他打一頓,讓他天天寫詞噁心我。”

范仲淹一臉黑線。

呂夷簡握緊了拳頭,吹鬍子瞪眼,死死地瞪着趙駿。

TM的小王八蛋,開始罵起老夫來了。

王曾王隨等人則捂嘴偷笑,雖然趙駿說了個這些人,但畢竟沒說他們的名字。

趙禎更是笑嘻嘻。

以前光他一個人捱罵,現在終於又有人能給他分擔,心裡美滋滋。

(本章完)

107.第107章 願與高人共襄盛舉(祝大家中秋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第499章 巴格達城破第484章 揚帆,出海!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第15章 景祐黨爭第322章 雙刃劍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212.第209章 萬人相送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第394章 決戰圈套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第7章 趙禎是二傻子和蠢笨驢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萬家燈火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181.第179章 誣陷黃花閨女通姦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第383章 欽差到來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第482章 陽光開朗好少年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153.第152章 趙禎有子與元豐改制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第460章 慶曆十年第81章 無憂洞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314.第310章 白話文運動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願上供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第86章 執掌皇城司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381章 宋軍圍城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第334章 將整個世界都甩在身後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第482章 陽光開朗好少年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166.第164章 商人與資本家的區別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107.第107章 願與高人共襄盛舉(祝大家中秋第383章 欽差到來第349章 青塘城破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467章 幽默回鶻人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第385章 決戰前夕第24章 趙光義是蠢豬第33章 晏殊的心事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190.第188章 淮南貪腐案281.第277章 杯酒釋冗軍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
107.第107章 願與高人共襄盛舉(祝大家中秋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第499章 巴格達城破第484章 揚帆,出海!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第15章 景祐黨爭第322章 雙刃劍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212.第209章 萬人相送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第394章 決戰圈套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第7章 趙禎是二傻子和蠢笨驢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萬家燈火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181.第179章 誣陷黃花閨女通姦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第383章 欽差到來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第482章 陽光開朗好少年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153.第152章 趙禎有子與元豐改制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第460章 慶曆十年第81章 無憂洞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314.第310章 白話文運動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願上供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第86章 執掌皇城司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381章 宋軍圍城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28章 多幾個人捱罵第334章 將整個世界都甩在身後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第482章 陽光開朗好少年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166.第164章 商人與資本家的區別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107.第107章 願與高人共襄盛舉(祝大家中秋第383章 欽差到來第349章 青塘城破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467章 幽默回鶻人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第385章 決戰前夕第24章 趙光義是蠢豬第33章 晏殊的心事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190.第188章 淮南貪腐案281.第277章 杯酒釋冗軍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