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

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

“好大的雪啊。”

“大冬天果然還是吃火鍋最舒服。”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來,喝一杯。”

大宋慶曆八年十一月初,汴梁下起了大雪。

又是一年年底,政制院難得碰到一個不忙的晌午,在後苑一起吃了個午飯。

其實平時大家午飯並不是在宮裡吃,因爲中午有兩個小時休息,從中午十二點到下午兩點。

所以大家一般是回家陪家人吃午飯,或者就在東華門外的大酒樓裡對付着解決一下。

實在不行,也可以吩咐御廚那邊送飯到政制院來,不至於跑到後院跟趙禎蹭飯。

如今趙禎也是有三兒六女的人了,長子趙昉,次子趙昕,去年又添了新兒,幼子趙曦,自然要多陪陪家人。

但最近年底的緣故,政制院的諸多宰相們忙得團團轉,要審查今年年初到今年十月份的所有政策效果、財政收入、國家發展等等。

因此大家都沒空,往往讓御廚那邊把飯菜送到政制院裡,一邊處理自己所轄範圍的公文,一邊吃兩口把午飯應付過去。

不過今天不同,今天是晏殊57歲的生日,大家即便再忙,也得抽出時間一起吃個午飯,也算是難得聚一聚。

中午的時候趙駿親自給他做了一個生日蛋糕,就在後苑爲他慶祝。

此刻後苑嘉寧樓上,衆人紛紛就坐。

這是前兩年新建的樓,通體水泥,下面樑柱刷了漆,水泥地上又鋪了一層木地板,因此整體看起來卻跟宋代木樓差不多。

外形是那種寶塔型,一層一層往上摞。

周圍欄杆上下都有突出的屋檐,而且不止一片,有些是層層迭迭,飛檐斗拱,美輪美奐。

唯獨五樓東面有一層類似於天台一樣的地方,上面有六樓的樓板遮住,四周卻是欄杆空曠,能放眼看到小半個汴梁城。

簌簌的雪花紛飛,昨夜就下了一晚,屋檐下倒是沒有結出冰棱,但整個汴梁都已經是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

放眼望去,白茫茫大雪天地間好乾淨,遠方城外的小山若隱若現,霧氣瀰漫,好似灰龍遊弋人間。

不過與往年不同的是。

曾經汴梁若是下雪,大街上行人就稀疏得可憐,站在樓頂遠眺,能夠數得清楚一條街上有幾個人影。

今年卻是依舊熱鬧繁華,有錢的穿着華貴的絨服,裹着厚實的棉衣。普通家庭的就穿着羊毛衫,羊毛絨服,依舊能讓人很暖和。

目前棉衣、棉被不能算特別普及。

因爲現在只有廣東、廣西、海南爲產地,產棉數量還是比較少。

因此棉花主要在於軍用,民間則用於製作棉被。

但得力於前些年大宋持續與西夏、遼國進行貿易,大宋獲得了大量動物皮毛,特別是羊毛,數量非常多。

直接催生了大宋的紡織業發展。

雖然最近兩年因爲西夏和遼國的內亂,貿易量大幅度下跌,影響了原材料輸入,讓原本正蓬勃發展的紡織業陷入頹勢。

不過等到西夏覆滅,大宋收復西域,讓西北的畜牧業以及西域的棉花種植業走上正軌,那麼事情很快會迎來轉機。

“今年上半年的財政收入統計部那邊統計出來了,下半年的話可能要到明年二月份,但只是半年的收入,都已經抵我們過去一年半了。”

嘉寧樓平臺上,大家一起喝了一杯酒,趙禎想起昨天下午聽的彙報,感慨道:“今年財政收入突破兩億貫,怕是已經不遠。”

“工業像什麼呢?就像是無限無地無限人種糧食,越種越多,糧食一旦多起來,那麼你的財富就會不斷地開始膨脹。”

趙駿手裡還捏着酒杯,臉上微紅,笑着說道:“工業是沒有上限的,只要目標明確,做好循環往復,國庫就永遠沒有空虛的時候,這在我們後世,叫可持續性發展。”

“嗯,這些年來,我們的確是每天都能感覺到國家的變化。”

晏殊嘆息道:“可惜啊,我馬上都要六十了,還不知道能活多久,不知道未來還能不能看到更加強盛的大宋!”

“你這廝說的。”

張士遜不滿道:“老夫都84歲了,你還未60,連你都看不到更加強盛的大宋,那老夫豈不是很快就要死了?”

“誒。”

趙禎見張士遜是真有點不高興,連忙打圓場說道:“今天大喜日子,不要鬧得這麼不愉快,來,朕再與諸位喝一杯。”

晏殊滿臉尷尬,他其實也喝不了少酒,主要還是又想到自己老一歲,一時感慨。

卻是忘了場上還有幾個七老八十的老頭。

“來來來,喝酒喝酒。”

趙駿也趕忙拿起酒壺,親自爲張士遜倒一杯酒道:“山河穩固,國泰民安,正該是我們高興的時候。”

“對對對,是我糊塗了,我自罰一杯。”

晏殊也舉起了杯子。

一點不愉快很快就過去,面對晏殊釋放的善意,張士遜亦很快揭過,笑呵呵地也舉起了杯子。

畢竟晏殊雖然說錯了話,可他還沒到60歲也是不爭的事實。

相反他84歲了,未來估計也沒幾年好活。

一個快死的宰相與一個還能活十幾年的宰相比起來,那自然是後者更加重要一些。

衆人又暢飲一杯後,趙駿將桌上的牛肉放進火鍋裡,轉移話題道:“對了老哥,你最近在搞什麼研究呢?現在電也發了,是不是要搞點別的了?”

“哎呀,朕這點小秘密,都要被大孫掏走了。”

趙禎嘴上這麼說着,臉上的笑容就沒有停過,一臉得意洋洋,嘴咧得都快成一朵花。

“老哥你真的又搞了大發明瞭?”

趙駿本來是隨口一問,見趙禎的樣子,頓時驚訝道:“你這是哆啦A夢啊。”

“哆啦A夢是什麼?”

趙禎納悶。

“沒什麼,一個能掏出各種稀奇古怪發明的藍胖子。”

趙駿隨口應付了一句,然後立即說道:“老哥快說說,你最近又搞出什麼新東西了?”

“電報!”

趙禎樂道:“朕甚至在用電線和一些金屬簧片,嘗試在製作電話。”

“太好了。”

趙駿高興得差點跳起來道:“終於能完成遠程通信了。”

電報的原理其實很簡單,解決的方式也很容易。

歷史上法拉第1831年發現了電磁感應,人類第一次開始可以自主發電。 然後到1837年,英國人就發明了電報,並於1839年正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條電報線路。

從電磁感應現象被發現,然後再迅速利用到電報上,可見它的技術難度不大。

但難度不大就並不代表它很輕鬆就被髮明出來。

因爲它的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和作用。

不僅成本大,花費高,而且實用性很低。

總不能普通百姓專門在家建個電報站,互相發電報玩吧。

所以民間不會有人去研究。

它存在的意義只有官方用於遠程通訊。

如果官方不進行這方面的推動的話,恐怕沒有任何人會自主去研究這費力不討好的技術。

現在總算是搞出來,那大宋就真正意義上開始進入遠程通信時代。

“可惜了。”

趙禎舔了舔嘴脣道:“朕知道在電力發明出來之後,很多東西都迅速被人發掘,因爲這些東西的技術含量本來就不是很高,像電話、磁帶、錄音,還有那種可以照相的照相機,都是在那段時間發明出來,說明只要科學到了一定程度,很多東西都能夠順其自然。”

隨後他又嘆了口氣道:“可朕卻只有一個人,科學院也只有一千多人,縱使有一些天縱之才,縱使有筆記本上給朕提供捷徑,朕終究只是一個人。”

這是最讓他遺憾的地方。

遙想歷史上工業革命之後,技術進入了大爆發時代。

瓦特完成蒸汽機的全部改良後,僅僅過去兩年,法國人就利用他的蒸汽機發明瞭蒸汽輪船。

三十年後,世界上就出現了第一輛火車。

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的第二年,手搖直流發電機被髮明。

兩年後,美國人制造了第一臺電動汽車。六年後,英國人發明了電報。三十年後德國人西門子發明了發電機。

還有其它大量科學產物都是在那短短的幾十年裡出現,豐富了世界人民的生活。

可以說那幾十年內的發明創造,奠定的原理技術,即便是二十一世紀的科技都在沿用,讓人受益匪淺。

現在大宋看似有了一些成績,但實際上只是舉國之力,把一些比較重要的東西發明出來了而已。

比如蒸汽機、紡紗機、發電站之類,其餘大量技術根本沒有實現,進度可以說嚴重落後。

要知道雖然這些東西在歷史上都是間隔了二三十年時間才發明,其中有不少東西都有一定技術含量,需要循序漸進,不是想搞就能搞出來。

但趙禎可是知道未來大方向的人,而且還擁有一個一億人口的龐大帝國,人口、財富都不缺,卻根本沒有把他們的科技水平提升多少,也沒有立即將國家飛步跨越到工業強國的地步,這無疑讓人有些不能接受。

趙駿卻是知道原因。

歸根到底,還是基礎教育沒有普及到位,且民衆的思想觀念沒有改變過來。

幾千年的那種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想要扭轉並非一朝一夕。

即便這些年科舉當中加入數理化知識,也只能一步一步潛移默化,而很難一棍子將儒學徹底打死。

何況大宋人口一億,即便拼命發展教育,又怎麼可能在短短十多年內,把這樣的思想完善到人家花了幾百年才完成的地步?

所以工業是起步了,思想卻暫時沒有跟上,還沒有那麼大人口基數從事工業,自然也就不可能那麼快技術爆炸。

趙駿安慰道:“老哥伱也不用有太大的心理負擔,西方從封建社會轉變成現代化體系花了足足二百多年,思想解放之後,更多的人投入到科學當中,這才讓科學觀念普及,從而有了工業革命,然後誕生了電氣化時代。我們這還只是起步階段,思想沒轉變過來,能夠取得現在的成績,已經很好。”

“是啊,漢龍曾經說過,西方16世紀之前,不管是科學還是發展都比東方差得太遠。”

范仲淹也說道:“直到他們經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啓蒙運動三大思想運動,才總算是全心投入科學發展。經過數百年才超越東方,我們這才十多年的時間,要想讓舉國都開始發展科技,任重而道遠。”

“一步一步來吧,正如漢龍所言,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我們有今天的成就也不容易。”

“官家可以說是在以一己之力,對抗西方數十年的功績,這難道不偉大嗎?”

“不錯,官家已經很厲害了,可不能妄自菲薄啊。”

諸多宰相們也是一個個勸說。

說得趙禎又樂了,問道:“朕真的有這麼厲害,以一己之力對抗西方?”

“那是。”

趙駿瞥了眼剛纔說這句話的夏竦,心道好你這老小子,居然偷學我獨門的拍馬屁技巧?

“嗯,若是如此,朕就放心了。”

趙禎長舒了一口氣,然後說道:“還是希望能儘快改變人們的思想,讓科學至上的觀念,深入人心。”

“放心,老哥這件事會慢慢來,以後大宋必定是世界第一的科學和工業強國!”

趙駿笑道。

他巴不得如此。

儒家忠君思想太深厚。

以後慢慢打破這樣的桎梏,改變人們的觀念。

到時候只提倡愛國思想,把忠君思想漸漸剔除,如此也能淡化皇室的影響力了。

“陛下!”

正在這個時候,王守忠匆匆上樓,彎腰鞠躬說道:“有急奏。”

“何事?”

趙禎正在興頭上,扭過頭詢問。

王守忠見他非常高興,就笑道:“西北發回了戰報,狄相僅僅用了半月時間,就掃平了整個西夏,如今西夏亡國!”

西夏亡了?

而且還僅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

趙禎聽到這句話,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忽然爆發出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

他笑得那麼開心,彷彿這些天,就只剩下高興了。

似乎自從趙駿來了之後。

好消息。

永遠都是一個接着一個。

趙禎都在想。

自己怕是某一天駕崩了。

都是聽到某個天大的好消息,太過高興興奮死的。

第505章 天命在宋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第390章 不講武德,一團亂麻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197.請假條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第529章 番外二,老了,蛋糕與接班人第343章 全城搜捕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414章 有宋人在賣軍械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第40章 要有遠大眼界和格局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273.第269章 工業的第一步,由此開始!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第16章 靖康恥第324章 巡視黃河153.第152章 趙禎有子與元豐改制第322章 雙刃劍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第373章 在趙光義墳頭蹦迪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第318章 李朝覆滅第468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521章 大宋邊境,外軍禁行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第502章 世界前進需要戰爭的催動197.請假條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第70章 島國?辦它!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70章 島國?辦它!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第502章 世界前進需要戰爭的催動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529章 番外二,老了,蛋糕與接班人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295.第291章 他有大鐵炮,我有小鋼炮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206.第203章 安龍寨對峙,謹慎的李元昊第78章 看看這大宋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394章 決戰圈套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464章 該拿回西域了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第40章 要有遠大眼界和格局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388章 大宋託付於你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第13章 朕要打死他!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第524章 趙禎出京
第505章 天命在宋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第390章 不講武德,一團亂麻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197.請假條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第529章 番外二,老了,蛋糕與接班人第343章 全城搜捕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414章 有宋人在賣軍械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第40章 要有遠大眼界和格局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273.第269章 工業的第一步,由此開始!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第16章 靖康恥第324章 巡視黃河153.第152章 趙禎有子與元豐改制第322章 雙刃劍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第373章 在趙光義墳頭蹦迪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485章 海納世界財富第318章 李朝覆滅第468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521章 大宋邊境,外軍禁行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第502章 世界前進需要戰爭的催動197.請假條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第70章 島國?辦它!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70章 島國?辦它!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第502章 世界前進需要戰爭的催動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529章 番外二,老了,蛋糕與接班人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295.第291章 他有大鐵炮,我有小鋼炮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206.第203章 安龍寨對峙,謹慎的李元昊第78章 看看這大宋154.第153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394章 決戰圈套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464章 該拿回西域了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第40章 要有遠大眼界和格局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261.第257章 大宋藥丸!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388章 大宋託付於你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第13章 朕要打死他!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第524章 趙禎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