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得加錢

晚清時期,一尊江南製造局的120mm半速射炮價格在1.1萬兩白銀左右。

而同時期德國克虜伯廠的120mm半速射炮價格僅需9000兩。

如果只算成本的話,或許實際花費不超過1000兩。

畢竟這9000兩的售賣價,不止包括了製造成本,還包括了運費以及德國製造廠的賺取的利潤費用。

¸тт kдn¸C〇

從德國賣到萬里之外的大清來,價格翻個七八倍很正常。

那爲什麼實際成本可能不超過1000兩的火炮,放到本國造價就超過10倍呢?

原因太複雜了。

其中最主要的有三點,一是沒有技術,二是沒有工業體系,三則是貪腐成性。

所謂的江南製造局貪污腐敗非常嚴重,吃拿卡要可謂是樣樣精通,搞起槍炮來,技術缺乏,原材料缺乏,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即便是仿造也需要僱傭外國技術人員,所需的鋼料、鋼彈、鋼管等一切原材料都依賴於進口。

如此一來,也難怪李鴻章發出造不如買的感嘆。

畢竟同樣的槍炮,江南製造局仿製的德國克虜伯炮,美國林明敦步槍,不僅造價比進口貴,質量還遠遜色於進口貨。

而眼下大宋的火炮技術已經進行飛躍式的進階。

最開始主要製造銅炮,銅炮安全性好,可造價高昂,一門銅炮光成本價就是一門鐵炮的兩三倍以上。

鐵炮便宜,大概只需要一百多貫,不到兩百貫的樣子,可安全性就大大降低。

這種情況直到武安鋼鐵廠成立,通過新型鋼鐵技術完成了熟鐵升級到鋼鐵的技術變遷之後纔有了極大的改變。

之後大宋產的大炮一律成爲鋼炮。

剛開始鋼炮造價甚至比銅炮還貴,因此軍中不得不先用脫硫後的熟鐵炮應應急。

畢竟當時鋼鐵產量太低,沒辦法供應太多。

等到慶曆年後,武安鋼鐵廠產能提了上來,鋼炮的數量就迅速增加,並且在之後的破遼、滅西夏戰爭當中發揮耀眼。

基本上鋼製槍炮就已經能夠覆蓋全軍。

最近幾年大宋的鋼鐵技術日益提升,鋼鐵的性能和質量也越來越好,甚至出現了一些合金鋼。

反正化學院向來都是經費管夠,鋼水亂七八糟的合金元素都敢往裡加。

靠着國家級的窮舉法,鉻鋼、鎳鋼等高強度鋼材也在前兩年出現,並於武安鋼鐵廠大量生產,早已經運用於軍備當中。

同時出現的還有硝化纖維。

硝化纖維就是通過硫酸和硝酸溶液的混合液再倒在棉花上產生,它的工藝並不複雜,只需要掌握硫酸和硝酸的提純能力就足矣。

不談硫酸和硝酸在古代就已經被發現,當趙禎在小說中找到答案,並且讓化學院向着這個方向研究的時候。

化學院這些年自然不可能吃白飯,早就通過乾餾膽礬和硝石輕鬆完成了硫酸和硝酸製取。

這個操作在唐朝時候就由煉丹家孤剛子實現,化學院甚至都不需要自己研究,翻翻孤剛子所著的《黃帝九鼎神丹經訣》就能找到答案。

恰好大宋如今有了棉花,於是大宋自此有了無煙火藥。

唯一的問題在於這玩意兒太危險,溫度超過40度就會自燃爆炸,取代黑火藥的話,雖然能讓大宋槍炮再次提升一個臺階,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如果把這玩意兒放在子彈裡,那子彈都會變成一顆顆小型手雷,碰到溫度高點的天氣放太陽下暴曬都會炸開。

所以這幾年一直在研究怎麼讓它穩定。

到前年化學院有位博士採用將它混入提純的酒精裡,再用明膠攪拌,讓它變成膠狀物,晾乾切片,自此無煙火藥正式走上歷史舞臺。

因而現在大宋的火炮已經再次更新換代,技術大概是19世紀後期的水準,也就是1860-1899年間最先進的火炮技術。

如此就又出現了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那就是從寶元年一直到慶曆十年間,大宋造了很多黑火藥的手榴彈、燧發槍、大炮、野戰炮等火器。

而且數量還不少。

以大炮爲例,最早大宋組建了八萬人的火器軍,每軍五千人,總計十六軍,一軍擁有車輪牽引大炮三十門,十六軍有四百八十門。

後來全軍進行火器化改革,大炮數量飛速增長,光大宋全國六十萬常備軍手中的千斤級火炮數量就超過3600門。

加上各地城池守城火炮,總數量在5000門左右,遠遠超過拿破崙時期不到2000門大炮的水準。

其餘小型野戰炮更是超過一萬門,手榴彈數百萬顆,槍械近百萬支,在技術升級之後,大宋再次出現了嚴重的軍械超支的問題。

主要也是趙禎的火力不足恐懼症導致。

趙駿則沒有想到技術升級這麼快,才十來年工夫,大宋就要擺脫黑火藥,開始邁向化學火藥的工藝水準。

並且還出現了性能更好的鋼鐵。

於是乎淘汰冷兵器,轉換熱武器之後的問題又一次發生。

當時趙駿的解決辦法是把庫存的冷兵器賣到周邊國家去,狠狠地發了一筆戰爭財。

現在的話,只能用同樣的辦法解決。

所以這次使節團出來,其實也是帶着任務,如果有機會把大宋落後的鐵質以及粗鋼武器賣出去,那當然是最好的結果。

此刻使節團衆人立於高塔上,剛纔廣州號的演示已經給予闍帝羅闍·朱羅一世極大的震撼。

對方報出了四斤黃金一尊炮的價格,並且開口就要五十尊。

這就意味着每尊大炮的價格爲768兩白銀,按照大宋那邊平均約180兩的成本,並且還是二手炮來說,已經血賺。

然而譚文學卻搖搖頭道:“殿下,你提出四斤黃金的價格至少我不會接受,這件事情等我從大食那邊出使結束之後,回朝廷的時候向朝廷稟報,至於朝廷答不答應,那就看我大宋皇帝陛下的意思。”

聽到他的話,闍帝羅闍·朱羅一世急道:“爲什麼,你們造價不過三斤黃金,我給四斤還不夠嗎?”

“殿下應該沒有往來過與大宋經貿吧。”

譚文學笑道。

闍帝羅闍·朱羅一世搖搖頭道:“我確實沒有,對這方面也不是很瞭解。”

“那就請佛蓮跟你說說。”

譚文學說道。

闍帝羅闍·朱羅一世就看向佛蓮。

佛蓮只好低聲對他說道:“陛下,如果譚郎中沒有騙我們,三斤黃金的確只是造價成本的話,那麼運到我們朱羅王朝來,光運費成本就得翻一倍以上,而售賣價格的話,還得翻一倍,這就意味着可能至少要九斤黃金,他們纔會賣給我們。”

“九斤黃金?”

闍帝羅闍·朱羅一世愕然失聲。

因爲宗教原因,印度人特別癡迷於黃金,自古以來印度半島的各個神廟就被黃金充斥。

並且古代印度貴族也以黃金、寶石爲首飾,給自己穿上各種黃金飾品。

然而印度半島卻並不是一個黃金儲備特別多的地方,當地的黃金產量在世界排名當中也並不靠前。

他們的黃金來源除了本地黃金礦藏以外,最主要的還是靠售賣香料。

從貴霜帝國時代,當時因西域絲綢之路的展開,印度半島很多國家就把香料售賣給貴霜帝國,貴霜帝國再賣到漢朝去,從而攫取黃金。

之後唐朝時期,又通過阿拉伯帝國的商人把香料帶到大唐去,到大宋時期,印度半島出現一些國家,如朱羅王朝、後遮婁其王朝等等,開始走海運與大宋貿易。

所以外貿是他們黃金的主要來源。

但真正讓後世印度成爲全球民間黃金持有量第一國家的原因,在於十五世紀大航海時代,歐洲殖民者從美洲掠奪黃金,運到印度換取香料,再轉到歐洲去。

十七世紀後,歐洲的殖民者還把美洲的白銀運到清朝去,換取茶葉、絲綢和瓷器,如此全球黃金向印度轉移,白銀向清朝轉移。

因而眼下的印度半島雖然黃金數量有,但實際上還是非常珍貴,主要依賴於拿香料換黃金,極少有出口。

闍帝羅闍·朱羅一世覺得四斤黃金就已經是他能給出的高價了,哪知道正常來說,成本價格是三斤黃金,賣過來至少得九斤。

五十尊的話就是450斤,換算成大宋價格就是每尊1728貫,總計8.64萬貫,基本上是按成本的十倍價格在賣。

不過這個價格實際上並不高,佛蓮作爲大富商,身家就數百萬貫了,買個千來尊大炮都綽綽有餘。

關鍵在於黃金是宗教和貴族器具,常用於打造權貴飾品和神像,所以印度半島的國家都是拿東西換黃金,很少會拿黃金往外換東西。

這一下子沒了450斤黃金,顯然讓闍帝羅闍·朱羅一世覺得有些難以接受。

譚文學雖然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不過看闍帝羅闍·朱羅一世的表情也知道,不過他沒有說話,表情依舊很平靜。

大宋的火炮可不是那麼好拿的,哪怕是二手落後的炮,那至少也是能發射的,放在中東和印度半島,都是超越時代的產物,怎麼可能價格低廉?

更重要的是十倍價格賣火炮還只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後續維護和炮彈、火藥。

一門火炮賣1728貫,炮彈一顆怎麼樣也得3貫吧。

火藥配個1800斤,少說也得200貫。

而且這還只是成本,賣到朱羅王朝來,各項數據都得翻倍。

比如晚清時期,德國克虜伯廠賣到清朝來的炮彈一枚敢賣30-80兩銀子不等。

各類零件如子彈箱一個35兩,馱藥彈箱馬鞍61兩,馬上背炮用皮帶零件70兩,行軍開路各項器具132兩。

林林總總加起來,一門價值2753兩的75mm山炮,算上各種配套和300發炮彈,總價能達到1.2萬兩。

這還只是75mm山炮,120mm半速射炮光炮價就是9000兩,全套總價能達到3.3萬兩左右,並且運費就高達2萬兩一門。

光緒13年12月,清朝大臣許景澄從克虜伯廠訂購了50尊各種火炮,每尊價格從數千兩到兩萬兩不等,總價花了83.5萬兩白銀,均價一尊炮1.67萬兩。

大宋賣出去的都是落後產品,從造價和成本上都肯定不如克虜伯炮,但價格上卻不能落後。

人家敢加七八倍賣,大宋就敢加到十倍賣。

這50門炮加上各種配套設施,總成本不到3萬兩白銀,賣個30萬兩,不算過分吧。

畢竟如今全世界就大宋有軍火,屬於壟斷經營。

不像晚清時期,英法德甚至是美國都有槍炮,競爭激烈,導致價格壓得厲害。

“殿下要想清楚,這一趟我們還要去後遮婁其,還要去大食,如果殿下不買的話,就怕他們買啊。”

譚文學看闍帝羅闍·朱羅一世一直猶猶豫豫,便加了一把火。

聽到佛蓮的翻譯,闍帝羅闍·朱羅一世總算是下定了決心,說道:“我們可以用香料來換嗎?”

“香料的價格並不恆定,而且這算是以物換物,大量的香料運到大宋去可是會貶值的,所以我們只換黃金和白銀。”

譚文學搖搖頭。

闍帝羅闍·朱羅一世又沉思一會兒,說道:“如果我們願意以九斤黃金一尊的價格買的話,你們可以不賣給後遮婁其嗎?”

“啊?”

譚文學驚訝道:“殿下,九斤黃金本來就是正常售賣價格,這附加條件怕是不行。大宋向來講究自由貿易,公平買賣,你這讓人很爲難啊。”

“那你們怎麼樣纔會不賣這火炮給後遮婁其?”

闍帝羅闍·朱羅一世問。

“這嚴重違背了我們大宋自由貿易的精神。”

譚文學沉吟起來。

闍帝羅闍·朱羅一世用殷切的眼神看向他。

似乎是被對方真誠的眼神感動,譚文學最後咬咬牙道:“不過也不是不可以,除非殿下願意彌補我們的損失。”

“哦?怎麼說?”

闍帝羅闍·朱羅一世忙問。

“得加錢!”

譚文學牙縫間擠出幾個字道:“十八斤黃金一兩的價格五十尊,殿下也知道,炮彈和火藥也是要錢的,如果你們九斤黃金五十尊,我們也可以向後遮婁其賣五十尊,那樣在炮彈和火藥上我們也能賣不少,可如果不賣給他們的話,炮彈和火藥我們就會虧很多,這也就是看在殿下熱情招待我們的份上,不然的話.”

十八斤黃金一尊?

闍帝羅闍·朱羅一世亦是被嚇了一跳,隨即就與周圍幾名重要的大臣商議起來。

過了片刻也不知道那些大臣跟闍帝羅闍·朱羅一世說了些什麼,他最終還是下定決心,說道:“好,我答應了。”

雖說十八斤黃金一尊的價格,加上各種配套,總價格說不好得超過三十多斤一尊,但只要把死敵後遮婁其王朝消滅,那這點錢就都只是小錢。

一個王朝的財富又何止幾千斤黃金呢?

“那恭喜殿下,等我回去之後,我就會把這個消息報告給朝廷,我到時候一定會向朝廷遊說這件事,請殿下等我好消息。”

譚文學笑眯眯地說道。

雖說幾乎是超量加價,也即是一門炮身成本不過180貫的粗鋼炮,賣到了3456貫一門,翻了接近20倍。

而炮彈和火藥就賺他個10倍就行,炮彈配200發,火藥配1800斤。

炮彈報價成本是3貫,火藥是200貫,但實際上炮彈成本就1.5貫,火藥則是120貫。炮身180加炮彈300加火藥120,總成本不超過600貫。

賣到朱羅王朝來,炮彈3000貫,火藥1200貫,加上炮身3456貫,全套火炮是7656貫,五十尊,就是38萬貫。

大宋似乎賺得盆滿鉢滿。

但這樣就少了後遮婁其那邊的業務。

即便只按九斤一尊的賣,五十尊下來那也是30萬貫。

朱羅王朝要50尊,他們路過後遮婁其王朝的時候再賣50尊,那就有60萬貫了,足足少賺了22萬貫。

算起來就不是血賺,而是血虧。

但問題是。

不讓賣大炮也行。

畢竟大宋是講信譽的,既然簽了這種獨家銷售合同大宋自然要遵守。

可誰說大宋只有火炮了?

反正合同裡只規定了不讓賣火炮。

手榴彈、燧發槍、陶瓷破片地雷、原始火箭發射器,總有一款適合後遮婁其。

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第492章 得加錢第47章 晏殊迴歸第508章 萬國來朝(3)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182.第180章 宋人愛寫信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253.第249章 趙駿結婚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第463章 改革道路不能停下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第515章 大授銜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第394章 決戰圈套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第53章 帝王之術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295.第291章 他有大鐵炮,我有小鋼炮213.第210章 元昊出征,老範洞悉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104章 下輩子注意點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萬家燈火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1章 人在大宋,剛剛穿越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第34章 數學課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第35章 來點今日大宋笑話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第52章 請罷呂夷簡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第98章 江大郎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281.第277章 杯酒釋冗軍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第507章 萬國來朝(2)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第445章 內燃機?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第15章 景祐黨爭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127.第127章 趙駿是主心骨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第86章 執掌皇城司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215.第212章 前面騎白馬的是元昊!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189.第187章 李元昊籌備稱帝,攻宋第97章 老範的幫助第81章 無憂洞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
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第492章 得加錢第47章 晏殊迴歸第508章 萬國來朝(3)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182.第180章 宋人愛寫信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253.第249章 趙駿結婚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第463章 改革道路不能停下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第515章 大授銜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315.第311章 汴梁的變化有多大?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292.第288章 皇帝終究是老虎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第394章 決戰圈套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第53章 帝王之術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295.第291章 他有大鐵炮,我有小鋼炮213.第210章 元昊出征,老範洞悉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104章 下輩子注意點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萬家燈火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1章 人在大宋,剛剛穿越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第34章 數學課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第35章 來點今日大宋笑話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第52章 請罷呂夷簡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第98章 江大郎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281.第277章 杯酒釋冗軍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第507章 萬國來朝(2)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第445章 內燃機?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第15章 景祐黨爭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127.第127章 趙駿是主心骨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第86章 執掌皇城司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215.第212章 前面騎白馬的是元昊!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第415章 宋日黑船事件189.第187章 李元昊籌備稱帝,攻宋第97章 老範的幫助第81章 無憂洞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