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

滔天的洪水如銀河倒瀉而下,遠方天際像是山崩地裂了一般轟鳴作響。

憑藉着天地間最後一抹餘暉,夾雜着閃電當中,隱約能夠看到,滾滾波濤洶涌的洪流四溢開去,榆水兩岸霎時間被淹沒。

而澎湃的洪水繼續往下游方向涌來,沒多一會兒就靠近到了距離角山約五公里處的榆關附近。

此刻對岸的遼軍也早已經察覺到了北面山巒的轟鳴,由於天色已暗,很多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聽到動靜之後,紛紛眺目向着遠方看去。

當他們看到滾滾洶涌而來的洪水時,正在修築浮橋的遼軍幾乎是魂飛魄散,嚇得從原地快蹦達起來,一個個哭爹喊娘地向着岸邊跑。

也算是幸運,由於大壩崩塌的聲音太大,鋪天蓋地的洪水澎湃而來,隔着數公里的距離,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往兩岸逃竄。

述律啜裡吉在一旁見蕭萬里的臉色雖然因爲大軍已經渡河不少而稍微緩和一些,卻還依舊肅然不已,便說道:“大王無需憂愁,雖然我們因洪水前幾日不能渡河,可宋軍也失去了河面依仗,殺到河對岸是遲早的事情。”

雨停後宋軍的火器再次有了發揮的餘地,蕭萬里幾次想組織船隊渡河,而且經常是在夜裡,可最終還是被宋軍察覺,艱難地將他們打退。

地面上的水深近一尺有餘,淤泥堆積,宛如沼澤之地,馬蹄踩進去都要沒入腳踝,加之水流速度很快,除非遼人能飛,否則完全過不去。

“大帥,我們的船”

蕭萬里連忙看向對岸。

有的想繼續走,有的想劃回去,還有的正不知所措。

王奎神神秘秘地道:“我有個從兄現在就在江南造船廠做監工官,去年過年的時候他就提起過這事,政制院已經批了,現在據說已經進入了製造流程,以後有那鐵甲艦,不比這木船好?”

有人驚呼高喊道:“海上有船,海上有船。”

正這麼想着,附近的喧鬧聲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蕭萬里本能扭過頭看向南方。

跟蕭孝穆比起來,他的地位可就差了太遠。

即便河中央的水深足夠讓宋軍的船隻漂浮,在河面上航行,卻也因此導致宋軍的船隻火炮很難夠得到岸上,最多也就是能打到榆關而已。

狄青自然知道等遼軍靠岸後再射擊是下策。

如果這船上有他們原本的那幾千宋軍,這才叫損失慘重。

翌日清晨,今日的雨勢比昨日小了許多,有時候甚至還會停幾個時辰,然後再忽然下點毛毛雨,再轉中小雨之類的天氣。

於是當機立斷,命令士兵們發起死亡衝鋒。

援軍一來,自是萬無一失。

那寬達三四十丈的河面上剛開始還有船隻沉浮,但沒多久之後,就迅速沉入到了河裡,緊接着就只有大量的木屑在浪濤翻滾的河內起伏不定。

“不知道什麼?”

大軍重新整頓之後,宋軍再次開始在廣寧沿線佈防。

“那是自然,都是生死與共的兄弟,你還不信我嗎?”

所以實際上呼延守用也談不上有什麼後臺,自然也就不知道一些朝廷比較隱秘的事情。

很多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南方海洋的方向。

“報”

狄青長舒了一口氣,沉聲說道:“護衛隊,隨我來!”

不知道誰大喊道:“快看,宋人船隊!”

惡劣的天氣加上已經是黑夜時分,宋軍自然不可能真的把這股遼軍殲滅。

因爲他看到在南方海面上,大量船隻身影浮現。

畢竟哪怕子彈充足的時候這樣做,也只會讓遼軍在岸邊的人數越來越多。

他咬咬牙道:“若是朝廷有了鐵甲艦,我必第一個上書朝廷要一艘來!”

但他們可是集中了兩軍二十多艘突擊艦、衝鋒艦、登陸艦、作戰艦,船上甚至還有不少物資和火炮,幾乎就是平海軍和定海軍一半的家產。

但總得來說已經不再像前幾天那麼大了。

“哦?”

岸邊的蕭萬里心裡還在想着殲滅這股宋軍,再救出蕭孝穆的事情。

失去了榆關這座橋頭堡,又沒有了船隊在榆水上巡視,宋軍很難提前察覺遼軍的動向。

王奎拉着呼延守用的肩膀,一邊拉着他往西南方的廣寧城而去,一邊笑道:“咱們這大功勞,先不說抓了蕭孝穆,就說截斷榆關,那也是天大軍功,以後找朝廷要幾艘鐵甲艦還不輕鬆?這木船有什麼好在意的,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嘛。”

但西岸的那幾千遼軍可就遭殃,大水一下子淹沒過來,將他們的隊形沖垮,恰逢宋軍大部隊趕到,狄青當機立斷下令,鼓起餘勇殲滅這股遼軍。

就在此時,有人喊道:“大王,我們的人殺過去了,宋軍開始潰敗了。”

這顯然是一個極大的壞消息。

呼延守用回過頭,念念不捨地看了眼波濤上下起伏的木屑,此時大多數木屑早就被沖走,還剩下一點殘餘在河面上翻滾。

說着他擡起頭看向遠方,喃喃自語道:“咱們大宋的戰艦必定是要天下無敵,咱們也得要讓那些步軍馬軍看看,咱們海軍可不是以前那樣的擺設,現在跟這狄帥,可是辦到了連他們都辦不到的事情!”

王奎左右看看,然後故作神秘地道:“聽說朝廷在造鐵甲艦,是用那種能拉動火車的東西造的,以後就不用人力了,在大海上日行千里都輕輕鬆鬆,而且還都是鐵甲。”

沒有誰是神槍手,有的時候他們需要很多發子彈才能殺一個敵人。

狄青除了安排一些崗哨觀察洪水以及對岸遼軍的動向以外,幾乎所有宋軍都回廣寧或者海邊廣寧碼頭上的船隻休息。

如果援軍還沒有趕來的話,那麼宋軍恐怕也只能回到船上,灰溜溜地回去了。

天色徹底黑了。

狄青連忙拿出望遠鏡,就看到遠處海面上果然出現了船隊的身影,那上面的旗幟,自是大宋的軍隊!

“總算是到了。”

甲字營已經全員開始與遼軍進入白刃戰,這就意味着他們一顆子彈都沒剩下,只能近身肉搏。

特別是南面,因爲狂躁的洪水此時正凶猛地向他們襲來,若是往北的話,已經向兩岸氾濫的洪水很有可能把他們捲入波濤洶涌裡去,所以本能往南面跑。

昨天疲憊了一天的宋軍好好休息了一夜,早上吃過早飯,從補給艦運來一批乾淨的衣裳,這纔算是恢復了以前的精氣神。

但蕭孝穆的被擒,卻依舊是壓在他心底的一塊大石頭。

“希望如此吧。”

他萬萬沒想到子彈消耗得如此之快。

“報,定海軍甲字營現在正在與敵人進行白刃戰。”

又過了兩日,連日來的大雨總算是停了,臨近十一月仲冬,天氣愈發寒冷,曠野之上充滿了溼潤的氣息。

“內部消息。”

這次蕭孝穆的被抓,即便他殺到對岸打敗了宋軍,恐怕在耶律宗真那也是過大於功,不被下獄問罪都算是好的了。

所以相比於此時狄青的悠閒,蕭萬里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呼延守用還是心疼地看着河面,可又忍不住好奇。

各種各樣的壞消息不斷傳來,讓狄青的臉色愈發沉着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壞消息又接踵而至。

王奎笑了笑道:“你們呼延家是勳貴家族,確實能搞到一些小道消息,但你不知道吧。”

二者狄青也擔心如果在與遼軍糾纏的時候,大壩忽然崩塌,到時候洪水四處蔓延,他們想脫離戰場可不容易。

十月二十六日,這是宋軍切斷榆關走廊的第十九天,上午清晨時分,宋軍與遼軍已經激戰了一個晝夜,可對岸的遼軍卻發瘋般坐船渡河。

而且大宋海軍花費巨大,每艘戰艦的造價最便宜的都數千貫,貴的甚至數萬貫,這一洪水衝擊那就是數十萬貫,說不心疼那是假的。

呼延守用白了王奎一眼,說道:“那東西能在海上開嗎?”

他們的後方有大水淹沒而來,前面又有七八千宋軍攔路,沒過多久就在一聲聲槍鳴當中一個個倒地,然後向其它地方跑去。

如果能在敵人船隻行駛的過程當中射擊,即便是嚇退他們讓他們不敢過來都算是成功,決不能給遼軍上岸的機會。

也就是因爲這個原因,呼延家在勳貴撈軍隊油水的時候都撈不到什麼東西,這纔在上次的大清洗當中僥倖過關。

之前天亮的話,遼軍就會迅速撤去。但如今遼軍卻依舊在繼續衝鋒,似乎完全無視了宋軍的炮火。

可宋軍人數本來就少,再分兵的話每個防區就只有數百宋軍,對岸的遼軍人數卻每日都在增加,如今已經是宋軍的八九倍之多。一旦遼軍趁夜坐小船渡河,他們就很難立即阻擊成功。

雖然受限於河面寬度,他們的大號福船戰列艦、飛虎護衛艦以及海鶻攻擊艦都沒有進榆水巡航。

這麼長的防線沒有河面船隻不斷巡航,就需要劃分出大量的防區,分別駐守在各個區域內觀察敵人。

有好幾次遼軍都偷偷摸摸地運過來至少數千人,若非宋軍不計彈藥死命開槍放炮,恐怕此時遼軍已經偷偷在西岸站穩腳跟,雙方要對廣寧進行慘烈的奪城戰了。

述律啜裡吉連忙安慰道:“齊國王地位尊貴,宋人必不敢加害,只要我們打敗宋軍,未嘗不能把齊國王救出來。”

宋軍美美地休息了一夜,而河對岸的遼軍則心急如焚,可面對洪濤滾滾,他們又無法越過榆水過來。

但如果保存了有生力量,僅僅毀掉這些船隻,卻讓遼軍至少一兩天之內沒辦法渡河的話,那麼一切都是值得的。

而此刻東岸,蕭萬里同樣正在觀察着河對岸的動靜。

哪怕付出的代價極大,可能接近上萬遼軍死在了這裡。

但只要能贏,他們就沒有任何顧慮了。

可惜他們的小噸位艦船盡數被毀,大噸位船隻必須當作退路,不然的話一旦出現其餘意外,他們必死無疑了。

雖然他與蕭孝穆都姓蕭,都出身於後族蕭姓,可同是蕭姓地位也有高有低。

蕭萬里想着,臉上就不有自主地露出一抹笑容。

蕭萬里苦澀地搖搖頭。

“這消息還用你說?我早就知道了。”

雖然他是呼延家子弟,但勳貴最近這些年日子不太好過,家中有出息的子輩還好,若是後繼無人,權勢自然一落千丈。

在這樣的情況下蕭萬里他們就只能給下面下死命令,哪怕傷亡再大,也必須衝到對岸去,即便是用人命去消耗宋軍的彈藥也無所謂。

他們的將士雖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已經至少有七八千人渡過了榆水,抵達了對岸。

因爲遼軍也看出來了,隨着時間的推移,宋軍的火力已經越來越低。

“是。”

現在看來,事情果然如他所料。

只要把東岸的遼軍牢牢鑲嵌在山海關以東,大量的遼國援軍和物資就送不到析津府去,那麼等到耶律宗真的就只有一個下場——兵敗如山倒!

“好了,別看了,狄帥都回去了。”

很快,西岸的遼軍就被宋軍剿滅一空。

不然的話,若是離角山的距離再近一點,恐怕那滔天洪流將會把他們迅速淹沒。

這一看,原本歡喜的臉上近乎直接呆滯,笑容也剎那凝固下來。

見此情形,蕭萬里大喜,總算是把宋軍子彈耗光了,於是立即說道:“好,傳我將令,前軍即刻登船,向對岸進發,掩護大軍過河!”

狄青大笑着,笑得樂不可支,眼淚都快笑出來,拍了拍呼延守用的肩膀,指着東岸的遼軍大笑道:“若是用這些錢換我們這場勝利,又有何不可呢?”

他爺爺呼延攢其實都不算什麼高官,最高的時候也不過是做過一州的副都部署兼本州的刺史,算從五品中級將領,在勳貴裡面屬於墊底的存在。

確實非常艱難。

水勢一直到第二天白天這纔算是放緩了許多,但整個榆水兩岸幾乎已經是一片澤國。

一旦沒有彈藥的壓制,源源不斷的遼軍就會繼續靠岸過來,甲字營防區凶多吉少。

但現在河面暴漲,以至於船隻的高度也暴漲,如果這個時候再有宋軍的船隊出現在河水上,那麼必然能威脅到東岸的遼軍。

旁邊呼延守用張大了嘴巴,呆呆地看着河面上的木屑。

他打算去馳援定海軍甲字營。

之前最低的時候榆水的河面距離岸上得有兩三丈的差距,有的地方甚至乾脆就露出了少部分河灘。

而王奎雖然不是勳貴出身,但架不住他有個親戚直接就從事造船行業,因此居然在這層關係之下,得知了這件朝廷正在秘密進行的大事。

有斥候來報道:“報,大帥,定海軍丙字營的彈藥全部打光了。”

這也就意味着接下來他們的人將會源源不斷地渡河過去,宋軍必敗無疑。

並且呼延守用自己也勇武過人,加之當初沒有什麼高級勳貴子弟願意去在普遍觀念中地位最低的海軍,這才讓他撿了個便宜,成爲平海軍指揮使。

也幾乎是在宋軍攆着西岸遼軍的時候,狄青就看到榆水河面上,轟隆隆的聲音不斷傳來。

“知院曾經說過,打仗打的就是錢。”

“樓船?”

以前宋軍都是在遼軍對岸開始坐船向西岸行駛的時候就開始放槍放炮,可現在卻一直要等到他們靠岸之後纔會射擊。

事實上也如此。

狄青正這麼想着。

滔天的巨浪彷彿要將前方的一切都轟塌,宋軍原本停靠在榆水西岸的那些船隻頃刻間就被巨浪打翻在了河中。

西岸的一坐小山坡上,狄青正面色嚴肅地盯着遠處,從昨天晚上遼軍再次趁夜渡河開始,他們已經與遼軍血戰了很久。

很快隨着蕭萬里命令,遼軍前軍約兩萬名士兵開始正式準備登船。

“真有鐵甲艦?”

王奎見呼延守用還在愣愣地看着河面,也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等打完了這一仗,以咱們這功勞上書朝廷,讓他們給你造個樓船都行。”

宋軍也沒有追趕,南面就是大海,再往西面一點就是廣寧,海上有宋軍的船隻,廣寧城現在也被宋軍佔據,遼軍除了往更西面一點的營州城方向逃竄,也幾乎沒有什麼別的地方可以去了。

他必定要主力全部過河,把狄青殲滅以消心頭之恨。

呼延守用睜大了眼睛。

而就在狄青帶着自己的親衛隊前往甲字營去馳援的時候,遠處南方的海平面上,不知道何時,慢慢出現了一些小黑點的身影。

“這我自然知道,我擔心的是齊國王的安危啊。”

現在就沒有了這方面的顧慮,他們站在幹岸上,隨便往遼軍的方向開槍就是了,浪費不了太多的體力,同時東岸的遼軍也打不過來,完全就是在輕易吊打。

“呵呵。”

然而過了還沒到兩刻鐘,幾乎是在無數遼軍士兵靠近到岸邊,開始登船準備向對岸劃去的時候。

蕭萬里不置可否地說道。

但連日來的作戰已經讓宋軍的彈藥都快打光,有的時候宋軍甚至不得不與遼軍近身肉搏。

一兩天的時間,足夠宋軍重新在西岸佈置起防線,並且等到鎮海軍的到來。

呼延守用鄙夷道:“何況這都是捕風捉影的事情,有沒有還不一定呢。”

事實上宋軍也就遠處放了幾槍,除了少數百餘倒黴蛋吃了槍字以外,大部分遼軍都慌亂地沿着西岸南北兩個方向逃。

榆水上各種船隻開始陷入混亂。

狄青巡視了河道,發現雖然遼軍積蓄的洪水大半已經瀉去,但由於多日來的降雨,導致榆水的河面漲了許多。

也怪遼軍這幾日快發瘋了,首先是蕭孝穆被生擒的事情,其次就是再不把他們消滅,那前線的物資遲遲不到,蕭萬里他們那些東岸的遼軍高級將領們必定死路一條。

洪水沖掉了宋軍河面上的船隻,等洪流退去,水流開始放緩的時候,他們的小船看似總算可以過去了。

沒過多久又有斥候來報道:“報,大帥,平海軍丁字營守的防區遼人有一千多人上岸。”

傳令兵應下。

有了洪水的保護,宋軍放心大膽地回營休息。

榆關是他們最近的通道,其餘通道就必須走喜峰口,那得不知道繞多遠的路,而且沿途都是山嶺,道路極爲崎嶇難行,物資根本沒那麼容易送到析津府去。

此刻整個榆水西側,大量的遼軍開始登岸,迅速佔領了對岸的防區。

因而他只能繼續停留在原地,一邊想辦法派人從角山以北方向,翻山越嶺小股部隊前往盧龍查探蕭孝穆的消息。一邊等待河水自己退去。

即便是穩重如山的狄青,都長呼了一口氣。

到時候立下如此大的功勞,想必陛下也不會再治他的罪,反而會好好地嘉獎一番吧。

這洪水一來,確實把他們在榆水上的船給沖垮。但這些船本來就是誘餌,爲的就是騙遼軍自己放洪水把這些船淹掉。

要知道自北面角山到榆關城有足足五公里,而榆關城到南面的渤海則有六公里,也就是說榆水長度至少在十一公里以上。

於是在遼軍的瘋狂下,結果就是宋軍的子彈消耗數量成倍增加,現在已經是接近枯竭的時候。

狄青之前沒有這麼做,一者宋軍體力接近耗光,遼軍又嚴正以待,並且東岸遼軍還會持續坐船支援,他們不一定能夠迅速吃下。

“呼!”

狄青好歹也是大宋僅次於范仲淹和張亢的大將,若是能抓住他或者殺死他,那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就看到對岸的宋軍果然似乎開始大幅度潰敗,很多人不敢再繼續在岸邊防守,紛紛脫離戰鬥,向着廣寧方向逃去。

頓時喧囂四起。

當他發現宋軍從前天起槍炮聲音就少了許多之後,就斷定宋軍的彈藥存量已經不多。

這隻能說明一個原因——宋軍的子彈不多了。

雖然離得很遠,但那是因爲他站在數公里外的岸邊,而那些船已經在向着榆水駛來。

那一刻。

蕭萬里近乎心臟驟停!

第506章 萬國來朝(1)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171.第169章 恨大宋沒有霍驃騎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第524章 趙禎出京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第506章 萬國來朝(1)第499章 巴格達城破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273.第269章 工業的第一步,由此開始!第371章 已經在想自己的廟號了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第15章 景祐黨爭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第44章 茶商們288.第284章 殺生爲護生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第464章 該拿回西域了第397章 燕雲迴歸,一朝氣順300.第296章 李元昊繃不住了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219.第216章 人與自然?讓我康康114.第114章 你們投的真快第385章 決戰前夕144.第143章 以後他要無法無天了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第395章 吹進攻號!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284.第280章 欽差遇刺,此事可解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第93章 解試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281.第277章 杯酒釋冗軍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第506章 萬國來朝(1)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97章 老範的幫助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第27章 交子第469章 收復西域,黑汗王國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第467章 幽默回鶻人第501章 威震西方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495章 外交交鋒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72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第27章 交子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267.第263章 先恢復,再談發展
第506章 萬國來朝(1)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171.第169章 恨大宋沒有霍驃騎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第524章 趙禎出京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第506章 萬國來朝(1)第499章 巴格達城破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273.第269章 工業的第一步,由此開始!第371章 已經在想自己的廟號了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第85章 知皇城司,偶爾當個人第15章 景祐黨爭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第44章 茶商們288.第284章 殺生爲護生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第464章 該拿回西域了第397章 燕雲迴歸,一朝氣順300.第296章 李元昊繃不住了111.第111章 投趙一念起,剎覺天地寬!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219.第216章 人與自然?讓我康康114.第114章 你們投的真快第385章 決戰前夕144.第143章 以後他要無法無天了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第395章 吹進攻號!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284.第280章 欽差遇刺,此事可解第487章 遍地是龍旗第93章 解試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281.第277章 杯酒釋冗軍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第506章 萬國來朝(1)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97章 老範的幫助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第27章 交子第469章 收復西域,黑汗王國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第467章 幽默回鶻人第501章 威震西方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495章 外交交鋒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72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第27章 交子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267.第263章 先恢復,再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