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廬江周瑜

一時間,周昕原本還在掙扎着的力氣似是瞬間被抽走了似的。

原本週昕還覺得此番討吳盟軍即便是敗了,但卻也是徹底挑起了劉備與江東世家的矛盾,爲劉備埋下了一個大隱患。

然而,直至這一刻,周昕才驟然意識到從一開始吳郡抱着的就是一次性清掃江東世家的心思。

而賈詡看着周昕那失魂落魄的模樣,卻是會心一笑。

當然,賈詡所笑的自然不是敗者的落魄,而是通過周昕的反應進一步確認了九江、廬江、丹陽、豫章四郡之中果然已經沒有可能翻盤的後手了。

否則賈詡如此自爆仇人身份,悲忿之極的周昕必然會反駁賈詡,而不會是眼下這般徹底絕望的模樣。

儘管錦衣司對於揚州的滲透已經相當深入,但爲了避免出現差池,賈詡自然還是謹慎一點從周昕的身上進行驗證。

以結果而論,若無意外,九江、廬江、丹陽、豫章四郡不日將盡數被納入掌中……

想到這裡,賈詡臉上的笑容更甚,然後便是朝身旁跟着的賈笑點了點頭。

周昕,斷無可能爲主公所用,且與賈詡還是血仇的身份,更重要的是賈詡已經從周昕的身上榨乾了最後一點價值。

留之……

也不過是浪費百姓們辛苦栽種的米飯。

旋即,賈詡便是轉身離開,朝着關押着其他“大魚”的方向走去進行簡單的巡視之餘,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唉,年輕氣盛,終究還是太過於稚嫩了……’

‘若純粹只是爲了報仇,又何必這麼麻煩?’

‘只要在溧水人爲製造瘟疫,污染太湖,且刻意驅逐染病百姓進入吳郡之中,用不了多久莫說是整個吳郡,恐怕整片江東地區都要化作死地。’

想到這裡,賈詡倒也不知道該說周昕過於愚蠢,還是他的心中同樣也是有着幾分借族人獻祭想要取得大義,然後稱霸江東的野心。

不過,這種事情對於賈詡而言已經不再重要,且沒有興趣特意探究周昕的內心。

如今沒有興趣,今後則是沒有機會了。

周昕身爲大漢郡守的身份,會爲他保留全屍以及幾分體面,賈詡也不宜毫不遮掩地殺了周昕,免得落人話柄。

不過,賈詡預判今夜會有俘虜越獄,然後不小心誤傷了周昕的脖子,直接將周昕的首級都給砍了下來。

……

與此同時。

廬江郡襄安縣襄安津。

這是廬江郡最爲繁華的長江港口之一,且隨着討吳盟軍的成立,廬江郡諸多參與的世家也是從這個港口不斷往外輸送着錢糧物資。

即便討吳盟軍已經起兵多日,但每日在襄安津依然往外輸送着大量的錢糧物資,沿着長江進入溧水,抵達溧陽進行中轉,再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討吳盟軍前方。

而在襄安津相距不遠的一處江邊巨石,一尚未及冠卻已盡顯丰神俊朗的周瑜盤坐於巨石之上,一張七絃琴被橫於雙腿。

周瑜微微閉目,也不循着什麼曲譜,隨心而撫,一陣蘊含着幾分悲哀之意的琴聲在江風的裹挾下,緩緩地飄向遠方。

那流露着悲哀之意的琴聲,正好跟不遠處忙碌的襄安津與那正緩緩升起的朝陽形成着鮮明的反差。

一曲而罷,周瑜雙手按在琴絃之上,跟在身後的一個書童則是上前爲周瑜披上了一件披風擋風的同時,小心地說道。

“公子,早上江邊風大,何不早點回去歇息?”

“我在等人。”

周瑜的目光眺望着江面,答道。

書童則是微微一怔,有些不解其意。

廬江周氏一族,亦可謂是顯赫名門,周瑜的父親周異曾官居洛陽令,從父周景與從祖父都曾官居三公之位。

而自董卓入洛把控朝政後,周氏一族方纔自洛陽遷回廬江舒縣舊宅定居,書童亦是從那時起就跟着周瑜。

可這近一年以來,周瑜少有外出,幾乎日日都在家中讀書,閒暇則撫琴自娛,基本沒有如何跟廬江郡世家結交。

而在討吳盟軍聲勢將起之時,周瑜方纔多了些許的動作。

只是周瑜也並非是參與討吳盟軍,除了頻頻探查廬江郡內世家動向之餘,也便是在三天前離家,前往襄安津附近,然後今日便起了一個大早來到此處撫琴。

“三日之內,或就會到此處。”

周瑜也不解釋,而是自顧自地說着,目光依然在眺望着遠處。

下一刻,周瑜的眼神一動,注意到了遠處江面上緩緩朝着襄安津駛來的十來個小黑點。

“居然,真的這麼快……”

周瑜嘆息了一聲,語氣之中還夾雜着幾分訝然。

而隨着那十來個小黑點不斷靠近,原本還有些不解其意的書童的臉色驟然大變,驚呼道。

“戰……戰船?!旗幟所書的是吳?!糟了,是吳郡的戰船,怎麼會有吳郡的戰船來到這裡?公子,我們快逃。”

討吳盟軍如此大的聲勢,廬江大部分的世家又都參與其中。

即便僅僅只是一個小書童,也明白了吳郡戰船出現在這裡是何等的不妙,且下意識便將吳郡擺在了敵對的方向上。

“逃?逃去哪裡?”

周瑜嗤笑了一聲,將懷中的七絃琴交給書童抱着,緩緩地爬下了所坐着的大石頭。

只是令書童臉色有些慘白的是,周瑜並沒有朝着遠離襄安津的方向而去,反而是不急不緩地朝着襄安津走去。

“公……公子,我們不逃嗎?”

看着書童那驚懼交加的模樣,年僅十六歲左右的周瑜臉上有的僅僅只是從容,道。

“等會跟着我,不要出聲就是了。”

襄安津距離周瑜的位置並不遠,可那江面上駛來的吳郡戰船速度更快。

在周瑜都還沒有靠近襄安津之時,那十來艘戰船就強勢衝入了襄安津,然後在極短的時間內控制了整個襄安津。

等周瑜走到襄安津之時,整個襄安津已經完全被吳郡水軍所控制,且隱隱還有着血腥味在朝着四周逸散。

這也讓周瑜心中微微有些驚訝。

即便廬江郡兵力空虛之極,襄安津更是不用多說,可吳郡水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完全控制襄安津,亦是展現出了相當驚人的能力。

而此刻封鎖着襄安津外圍的一隊吳郡水軍,同樣也注意到了周瑜與書童的存在。

只是周瑜一身士子打扮,亦步亦趨的書童雙手還在胸前環抱着一張七絃琴,隨身並沒有帶着兵器,所以吳郡水軍一開始並沒有做些什麼。

直至周瑜靠近到十步範圍處,方纔有伍長領着五名水軍攔在周瑜的面前,帶着幾分客氣道。

“閣下若是想要乘船的話,還請一日後再來。”

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281章 蹋頓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615章 叔父深呼吸,沒事的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809章 當街弒君?!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937章 窮怕了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懼症?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615章 叔父深呼吸,沒事的第572章 父慈子孝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653章 張飛橫橋第814章 死得太早了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325章 當世文武天花板第646章 曹操困境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767章 黃天聖人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372章 閉月之顏第648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973章 洛陽突圍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70章 開擺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265章 似乎是個盡興的機會第477章 何人爲漢使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453章 占城稻?第513章 益州出兵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385章 越來越接近的“公平”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876章 一萬,夠嗎?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81章 流民問題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474章 我有一計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529章 驕矜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305章 驚喜?第655章 鬥智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724章 危矣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
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281章 蹋頓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615章 叔父深呼吸,沒事的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809章 當街弒君?!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937章 窮怕了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懼症?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615章 叔父深呼吸,沒事的第572章 父慈子孝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653章 張飛橫橋第814章 死得太早了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325章 當世文武天花板第646章 曹操困境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767章 黃天聖人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372章 閉月之顏第648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973章 洛陽突圍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70章 開擺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265章 似乎是個盡興的機會第477章 何人爲漢使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453章 占城稻?第513章 益州出兵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385章 越來越接近的“公平”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876章 一萬,夠嗎?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81章 流民問題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474章 我有一計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529章 驕矜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305章 驚喜?第655章 鬥智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724章 危矣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