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虞國

即便被選爲輔政王孫,區霸依然普遍不被國內貴族所看好。

無他,區連太能活了。

八十餘歲的高齡,讓區連的兒子都已經老死病死大半,甚至就連一部份孫子都已經病死。

區連五十餘年的統治生涯裡,名義上的繼承人可謂是換了又換,到了如今的區霸也同樣四十歲出頭。

在許多人眼中,區霸同樣未必能熬得過區連,部分已經成年的曾孫纔會是真正繼承王位之人。

更重要的是,已經四十歲出頭的區霸還沒有子嗣,再加上平日裡區霸對於一切都似乎不爭不搶的,所以深怕被奪權的區連纔會放心地將區霸定爲輔政王孫。

只是,區霸看似中正平和的外表下,所等待的同樣也是這一刻,一直在暗暗地拉攏着國內貴族司伺機而動。

如今,區霸已經悄然掌握了林邑國內超過三成的兵力。

只等區連一死,區霸便決意發動政變,直接將叔伯兄弟子侄之類的,全部送下去與爺爺爲伴。

不過,區霸並沒有在表象流露出一絲想法,在看似公正地裁定矛盾後,一副有些忐忑的模樣向着上方的區連諮詢道。

“王上,不知如此是否妥當?”

年邁的區連時時都已經不知覺地神遊天外,根本就沒有去關注那些習以爲常的小矛盾,就連眼皮都始終垂着大半,發出了一聲渾濁且微弱的鼻音,也就算是應了下來。

而區霸得了迴應,卻是一副大爲欣喜的模樣,這才放心地進行最終結果的宣判。

區連那滿是皺紋的蒼老臉皮上,扯出了一絲笑容,對於區霸始終事事請示確認的舉止,甚是滿意,這讓區連感受着權力依然在滋潤着這年邁的身軀,彷彿自己依然在掌控着一切。

不過,區連的欣喜僅持續了一陣,思維又一陣放空後,卻是又有些忘了剛剛發生了什麼。

朝議的話題,也已經到了別的事情之上。

恍恍惚惚的,便是區連如今的日常狀態。

隨着朝議即將結束,區霸開口問道。

“列位臣工,可還有事要奏於王上?”

就在此時,負責着林邑國少府範商起身道。

“稟報王上,臣有一事欲奏之。”

區霸見狀,特意等待了三息,確認了區連並無反對之意,給予區連尊重後,纔開口道。

“少府請奏之。”

“此前有王室田地一夜之間大量未成熟稻子被割得乾乾淨淨,臣奉命調查此事,今已查出了幾分頭緒。”少府範商答道。

“是什麼人竟如此膽大妄爲?!”區霸追問道。

對於此事區霸自然也是有所瞭解,且當時被引爲怪談,認爲乃是不祥之兆,引發了不大不小的恐慌。

更重要的是,被偷割的稻子俱是王室田地,涉及到了林邑國王室的利益,區霸自然是屢屢督促少府進行徹查。

“臣逐一地親自調查問詢附近的百姓,皆言在稻子被搶割之前,曾見一夥服飾怪異之人在附近徘徊,其口音與我林邑國官話亦有所差異。”

“而後,在一老者口中得知,那一夥人的口音應是漢話,那一夥人也便是漢人,因此稻子被偷割之事很可能就是漢人無疑。”

範商小心地回答着。

漢人?

漢話?

此言一出,在場衆人的神色俱是略有些許變化。

林邑立國五十餘年,自大漢之中裂土自立,文字、制度、習俗等等皆可謂是一脈相承,但獨立發展多年,口音上漸漸與正統漢話已經出現了明顯差異。

且聽聞“漢人”二字,原本癱在王座上的區連雙目猛地睜開,蒼老的聲音透露出一絲急迫地追問道。

“確認是漢人?”

“稟王上,有七八成的把握。”範商小心地答道。

而區連的親自開口,也讓朝議的氣氛驟然凝重了幾分,其餘人均不敢發出任何聲響。

區連雖老邁不堪,但他在林邑國的威望之大是難以想象的,無人敢捋其虎鬚。

這一刻,區連原本有些渾濁的腦子都似是恢復了頃刻的清明,厲聲道。

“找到他們,確認身份,確認來意。”

範商張了張嘴,心中叫苦不堪,卻又不敢違背區連的命令。

那稻子被偷割之時,稻子都遠遠還沒有成熟,如今全國上下的稻子都已經即將結束收割了,相差了兩個月有餘,範商到哪裡去將這一夥人給找了出來。

在範商稟報之後,區連的狀態顯然不同以往,其餘大臣貴族均不敢再開口,以至於朝議也就以此結束了。

在區霸陪同着區連返回他的寢宮之時,區霸有些不解地詢問道。

“王上,些許漢人盜賊有什麼值得重視?”

已經難以長時間走路的區連,同樣是被近侍擡着在王宮中移動,坐着的區連眼皮擡了擡,道。

“不可小視漢人,須時刻謹慎北方。”

區霸聞言,心中不以爲然之餘,藉機吹捧道。

“那大漢的疆域確比我林邑要大上些許,但卻不過王上的手下敗將,當年被王上率兵打得潰不成軍,那日南郡郡守虞國也根本就不是我林邑國的對手。”

“想來那些許漢人盜匪,不過是在日南郡活不下去的百姓,所以逃到了我林邑國之中謀生罷了。”

聽着區霸的吹捧,區連對此也是頗有些自得。

漢朝雖大,卻也奈何不了自己分毫,且在立國之後,區連自然不忘對自己的事蹟進行大幅度美化,或曲解或掩飾了一部分真相。

因而,大漢在林邑國內普遍的觀念就是北方中原大國,可到底有多大。

區連也只知道是大得多,具體同樣不清楚,而在林邑國內的記載中,則含糊其辭地用大漢有十個以上日南郡的大小來概括。

作爲如今大漢以及交州最南面的州郡日南郡,面積尚且沒有吳郡的三分之一大,戶籍所入冊的人口也僅僅只有二十萬左右,郡內真正可用之兵不足兩千。

(PS:實際史料記載,西漢末年日南郡戶籍上的人口只有不到七萬人,這裡設立日南郡有二十萬人口應該都屬於誇張了。)

因此,日南郡郡守虞國亦算是一賢才,但面對着南面林邑國屢屢侵佔土地之舉,也只能是勉力防禦,根本就無力還擊。

……

而在此刻的日南郡之中,郡守虞國看着一份份關於林邑國又在暗中侵佔土地的彙報文書,又惱又恨,卻又是無可奈何。

虞國,會稽餘姚人,出身寒門。

因年少時以孝順名揚鄉里而被舉孝廉,但因自知未有貴人扶持,爲官之道必然坎坷之極。

而懷抱着爲百姓做一些實事的想法,於黃巾之亂前,父母去世後的虞國變賣家中所有田產,以孝廉的身份買了一個世家大族子弟們避之不及的日南郡郡守之位,形同流放一般自請到大漢最南的日南郡爲官。

第467章 皆是王土的盛世第660章 白毦兵之威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83章 對策第855章 即日出兵北伐!!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564章 荊州決戰伊始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898章 舌戰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758章 同同道中人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492章 司馬懿第409章 卸甲,棄刃,投降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628章 荀彧之謀第971章 司馬滅曹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747章 護民檄文第14章 真罵戰第802章 衣帶詔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199章 老道士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527章 荊州困境第545章 大魚第846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356章 先給答案第63章 袁氏!袁氏!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619章 徐州應對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290章 此戰,必勝!!!第978章 張八百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545章 大魚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664章 青釭劍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733章 周瑜VS曹仁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762章 低頭第843章 可讓阿斗去第979章 大局已定第106章 夜襲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846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906章 起霧了!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358章 父子情深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24章 意在萬世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858章 若敗,無顏見父老鄉親第239章 威與德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715章 黃天降下了糧食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979章 大局已定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530章 草案第952章 洗馬?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793章 筆鋒一斜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502章 繼續躺着第771章 子坤,你第361章 好自爲之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
第467章 皆是王土的盛世第660章 白毦兵之威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83章 對策第855章 即日出兵北伐!!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564章 荊州決戰伊始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898章 舌戰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758章 同同道中人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492章 司馬懿第409章 卸甲,棄刃,投降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628章 荀彧之謀第971章 司馬滅曹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747章 護民檄文第14章 真罵戰第802章 衣帶詔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199章 老道士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527章 荊州困境第545章 大魚第846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356章 先給答案第63章 袁氏!袁氏!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619章 徐州應對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290章 此戰,必勝!!!第978章 張八百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545章 大魚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664章 青釭劍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733章 周瑜VS曹仁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762章 低頭第843章 可讓阿斗去第979章 大局已定第106章 夜襲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846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906章 起霧了!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358章 父子情深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24章 意在萬世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858章 若敗,無顏見父老鄉親第239章 威與德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715章 黃天降下了糧食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979章 大局已定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530章 草案第952章 洗馬?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793章 筆鋒一斜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502章 繼續躺着第771章 子坤,你第361章 好自爲之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