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

而在說罷了二張之事後,劉備卻是又有些絮絮叨叨地說了許多。

有國事,有家事,也有政務,亦有軍務……

不是劉備平日裡便如此絮絮叨叨,而是劉備清楚一旦停了下來,也便是李基也要出發前往柴桑了。

益、荊的戰事,不知要延綿多久才能解決。

劉備深知李基之心,向來所憂的並非是李基擁兵自重生出異心,所愁的卻是與君一別,不知又有多少時日方可再見了。

而李基也是靜靜地聽着,不時地答上幾句,也請劉備多多照料一下留在吳郡的子女。

“相兒雖年少老成,但往往越是如此,有時我便越擔心相兒。”

頓了頓,李基拱手而道。“倘若相兒犯了什麼過錯,還請主公看在我的面子上海涵幾分。”

熊孩子煩人,但並不可怕。

可有主見的孩子,偶爾卻是容易做出些出人意料的事情,尤其是李相漸漸忽悠得阿斗言聽計從的。

有時候李基還當真怕李相一個不小心將阿斗給帶坑裡去,這兩個人湊到一起能做到的事可就多了。

因此,在此次離開吳郡之前,李基反倒最爲擔心的是李相。

至於小曦兒,還在吃奶的年紀,又有昭姬照料着,李基關心卻不憂心。

所以向來沒有在劉備面前提過什麼要求的李基,終究還是忍不住開了這個口。

“子坤放心,我亦視相兒如子,便是相兒犯了什麼過錯,那也是備管看不嚴,該責罰的乃是我。”劉備溫聲答道。

李基笑了笑,然後這才朝着劉備拱手拜別,登上早就已經妥當的船隻,準備沿着長江逆流而上前往柴桑。

此次隨行李基直接前往柴桑之人,除了依然擔任親衛的許褚以及初步訓練完畢的五百虎衛外,還有孫策、甘寧、周泰以及周瑜。

而劉備任命李基爲總督軍事的“大都督”文書已經先一步發往揚州各郡城池,不僅提前在柴桑屯兵的張飛、蔣欽由李基直接節制,便是遠在九江郡壽春方向的關羽也需聽命。

且初步也已經在各郡設立的軍戶士卒,李基也可直接指揮。

只是吳郡的軍戶士卒能夠迅速地形成戰力,那是由於將大量的吳郡老兵直接派到各處軍戶中進行訓練。

再兼之劉備在吳郡之中的民心極高,諸多青壯可謂是踊躍參與進去。

可在吳郡之外的其餘郡,真正形成戰力的速度自然是遠不如吳郡了。

所以,這一次柴桑所屯的兵力不僅僅從周邊的郡中抽調,也同樣從吳郡之中抽調了三萬軍戶士卒。

等李基抵達設立在長江邊上的柴桑大營之中,初步集中到此的兵力約爲一萬水軍,五萬軍戶士卒以及張飛麾下的三千騎兵。

至於包括虎衛在內的,部將們的些許親衛部曲並沒有計算在內。

再加上關羽所駐守的壽春城也有兩萬兵力,這無疑已經是相當可觀的兵力。

或許,這還沒有達到揚州所能動員的兵力上限,但名義上能對荊州進行威懾已經足夠了。

而在李基完全接手了柴桑大營後,探查到距離柴桑最近的下雉小城裡只有一千新兵,作爲防禦揚州第一線的整個江夏郡兵力,合計恐怕都沒有超過五千。

(PS:江夏是郡,不是城,治所是在西陵,從來沒有江夏城。且夏口建城是孫權修建的,如今夏口還只是一個區域,還沒有作爲武昌前身的夏口城。)

這讓召開軍議的李基,忍不住笑道。“劉荊州這是有恃無恐,賭我們的槍頭不會真正捅進去啊。”

“呵,那劉表小兒就是個欺負大哥是個君子的小人!”

張飛的大嘴巴一張,那簡直就是跟抹了蜜似的,然後接着說道。

“再說了,在俺面前,那劉表小兒就算派三五萬兵馬來防,他們就能防得住?且那劉表小兒現在恐怕也根本抽不出三五萬,只能是這樣裝腔作勢了。”

李基聞言,神色一震,看向張飛的眼神多了幾分欣慰。

三爺這是成長了啊,居然說到重點上了。

劉表並不是真的完全放心,而是荊州的處境讓他只能選擇相信劉備絕不會毫無理由就攻伐同宗兄弟的事情。

既然防不住,與其不防。

而關於益、荊兩州的戰事最新情報,則是益州大軍已經正式出川,兵力之數約爲六萬,荊州佈置在秭歸到夷陵一線的兵力反倒也有四萬出頭。

怪異!

這是李基收到這份情報之時的第一感覺,益州出兵之事怎麼看都似乎透露着一種怪異,這也是此次軍議的重點所在。

“各位對此益荊兩州兵力有何看法,暢所欲言。”

“劉焉怕已經是昏了頭,病急亂投醫了,僅僅派了六萬兵力就想拿下荊州,簡直就是癡人說夢。”甘寧的語氣之中不加掩飾地透露着不屑。

對於劉焉父子,甘寧的敵意幾乎是不加掩飾的。

蔣欽皺着眉地說道。

“莫非是病重的劉焉對於益州的控制力已經低到這種程度了?假如真是如此,這一場益荊之戰恐怕不會有任何懸念。”

此刻參與軍議之人,除了周泰與許褚外,都算得上是經歷過戰陣的。

看清益荊之間的兵力形勢自然是不成問題。

向來進攻方所需要承受的壓力就遠超防守方,往往進攻方的兵力是需要遠超防守方,方有可能擊敗防守方。

可益州所動員的兵力僅有六萬……

如此兵力自然不算少,或許就算放到中原也是大有作爲。

而憑藉區區六萬兵力想要正面拿下荊州,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且荊州佈置在秭歸到夷陵一線的防守兵力就超過四萬,後續劉表繼續增兵的話,防守方的兵力說不準還要超過進攻方。

‘劉焉這是要白給啊……’

以紙面上的形勢,李基同樣也在心中得出了相似的結論。

秭歸,李基並沒有親自去過。

可李基是清楚後世三峽大壩庫首就在秭歸的,足可左證秭歸到夷陵一帶地形的落差險要程度。

便是原軌跡中最“知兵”的劉備,在夷陵都栽了個跟斗,徹底葬送了桃園漢室夢。

第917章 十六大字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245章 冤否?第907章 魂斷官渡第303章 昭亭侯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514章 天子氣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906章 起霧了!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料之中嗎?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46章 夜襲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538章 請殺我!第801章 玉帶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934章 陌刀之威第733章 周瑜VS曹仁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72章 三千金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281章 蹋頓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760章 破城之策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849章 龍虎鳳之名第653章 張飛橫橋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442章 人才啊!第46章 夜襲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433章 八百個心眼第662章 北風助我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917章 十六大字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942章 幾分自信第453章 占城稻?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199章 老道士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771章 子坤,你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573章 順逆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602章 豪賭第303章 昭亭侯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530章 草案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77章 沙盤推演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721章 一物降一物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
第917章 十六大字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245章 冤否?第907章 魂斷官渡第303章 昭亭侯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514章 天子氣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906章 起霧了!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料之中嗎?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46章 夜襲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538章 請殺我!第801章 玉帶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934章 陌刀之威第733章 周瑜VS曹仁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72章 三千金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281章 蹋頓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760章 破城之策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849章 龍虎鳳之名第653章 張飛橫橋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442章 人才啊!第46章 夜襲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433章 八百個心眼第662章 北風助我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917章 十六大字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942章 幾分自信第453章 占城稻?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199章 老道士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771章 子坤,你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573章 順逆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602章 豪賭第303章 昭亭侯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530章 草案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77章 沙盤推演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721章 一物降一物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