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39章 一波三折

劉備修運河與原本歷史上楊廣修運河,最大的區別當然就是量力而行、絕不用民過重。

其實搞工程基建,本身未必會對天下人造成多大傷害,關鍵就是一個緩急的掌握。

如果上千裡的運河,一年修完,那肯定是怨聲載道。

烈度降低到五百里都能挖兩年、而且錯時避開農忙、做好物價補貼和穩定,那百姓最多辛苦點,但絕對不會大面積死人甚至叛亂。

朝中定下調子之後,因爲很快就進入了短暫的初夏農閒季節,所以也沒時間可耽誤,基本上是規劃剛到位、錢糧剛調撥了一部分,地方上已經被要求加急開工,不浪費農閒的每一天。

李素這幾年也算是休假輕鬆了很久,一直垂拱而治,現在難得有大項目,也要親自勤政一番,利用他過人的數學和統籌知識把把關,爭取整個項目的上下其手被壓制到最低。

李素每天親自看各種報表、統計、賬目,五月份的時候,還離開雒陽短暫去了一趟鄴城,巡視一線,處理具體問題。

等到臨近夏末、天氣炎熱、農事也重新變得繁忙之後,李素才離開一線,回雒陽彙報、休息,準備等秋收後再把工作重心轉移回具體的運河挖掘工作上。

開工後的第一個夏季農閒,進度還算不錯,成功挖好的運河裡程就有三四十里,還有更多的河段做好了初步的整地工作,總工程量完成了接近兩成。

考慮到一般冬季農閒時間更長、民夫可以服役的時間也多得多,所以每年冬天比夏天修得多,都是很正常的。

不過,整個過程中,李素也有些懷念起前些年來了——當年,無論是挖掘南陽運河,還是後來的汝潁討虜渠,負責全局規劃和賬目覈查的,其實都是諸葛亮。

畢竟諸葛亮的數學和統籌能力,如今已經青出於藍,而且諸葛亮比李素更細心,精力也更好。

大漢這片土地上,但凡有想做假賬或者工程進度拖了而不自知的,一般都逃不過諸葛亮的耳目。

如今,諸葛亮因爲在扶桑和三韓的任期比李素長,所以第一時間沒回到中原,還讓李素挺懷念的。否則他的擔子又可以更輕鬆一點。

劉巴和法正,到底達不到諸葛亮在內政統籌上的程度,魯肅、顧雍則是抓大放小,專業性不夠。

這次的運河項目,目前負責全局統籌的,依然是負責了大漢多年種田建設事務的國淵,負責軍方工兵部隊調度、維持秩序的,則是鎮東將軍高順。其他官員都是給這兩人打打輔助。

這個班子也不算差,但比諸葛亮居中調度還是差了點兒。

其中的差距,李素覺得大致能如此量化比喻:讓諸葛亮來統籌全局,估計能再少花幾個億、少被上下其手貪佔卡要很多損耗,還能少死個幾千人。

修運河會死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幾十萬民夫拉過來,不僅有意外傷亡還有人多導致的傳染病。

還是那句話,1900年米國人修巴拿馬運河都要死兩到四萬人。20世紀末,國內很多商品房樓盤建築工地,幾年下來最終竣工,多少也會出幾條人命。

何況早了一千七八百年,李素就是在技術和管理上再開掛,加上河北運河的項目工程量也確實比巴拿馬低一個數量級,但也死個三萬人,估計還是免不了的。

有諸葛亮沒諸葛亮,差距也就幾千條人命,他能來,三萬能壓到兩萬多。

李素便趁着夏末天氣炎熱,想起打聽一下諸葛亮那邊的進度。

諸葛亮管理“平州”,本來任期就只是三年,比李素的代天巡狩多一年,所以算算日子也該結束了。

之所以沒回來,估計也就是等待季風,海上航路因爲天氣原因不太通暢,纔有所延誤。

畢竟李素、諸葛亮這種級別的重臣,安全是第一的。

負責通報傳訊的哨船,乃至商人的商船,或許可以頂着有颱風風險的季節出航,但李素諸葛亮絕對不可以。

諸葛亮本人暫時回不來,也不代表扶桑和中原的消息中斷,

一番拖延溝通之後,李素總算得知,諸葛亮會在今年臺風季確保結束後,回航中原,到時候會第一時間來雒陽述職、並領受新的任命。

李素算了算,諸葛亮應該還能趕上冬季農閒時節,以及明年一整年的工期,也就放心了。

同時,李素也在得到諸葛亮的確切回覆後,第一時間去見了劉備,把情況私下裡說了一下,想讓劉備也有個心理準備,看看對諸葛亮的官職安排要不要最後做個調整。

諸葛亮今年回來,也已經三十週歲了,按照原先說好的規劃,怎麼也能位列三公級別。

不過,朝廷這些年隨着漸漸深化官制改革,三公的禮儀性待遇性屬性也越來越強,實際政務更多分到了尚書令、侍中和各部卿之間,上面直接對大權獨攬的丞相負責。

之前李素不在,這種情況還好一點,三公中部分職位,偶爾可以臨時代理丞相,今年李素親自恢復掌權後,三公的重新退讓勢不可免。

所以,劉備原本給諸葛亮的規劃,是這次回中原後,攢夠了三年的青徐地方治理經歷、三年的三韓扶桑安撫資歷,可以直接升爲侍中,跟尚書令荀攸基本平級了。

而之前的侍中沮授,畢竟是降臣,雖然也可以保留待遇,但將來更多隻會扮演幫諸葛亮查漏補缺的角色,類似於對侍中這個職務的顧問、檢查。

而且沮授畢竟年紀也大了,比荀攸那些人還老,歷史上他官渡之戰後就因爲試圖逃歸袁營、被殺於亂軍之中。

如今210年,沮授已經比原本的命運多活了十年,漸漸也出現了年老精力下降的問題,退居二線也沒人會說什麼。

不過,目前爲止,“尚書令”和“侍中”的權力平級,也只是行政事實上的,兩者的理論待遇還是有所不同。

主要問題是朝廷制度並沒有規定“侍中”這個職務只許一人擔當,是可以有多個侍中並存的。

所以,要名正言順解決這個待遇問題之後,朝廷中樞的管制才能算是正式向原本後世的“三省六部制”轉化。

這次,李素便打算趁熱打鐵,把這個名正言順的問題解決了。

他向劉備建議,趁機把“侍中”數人中,選取一個正職,以西漢時原本地位較低的“中書令”爲名,負責統籌整個朝廷中樞的行政執行部門。

這樣尚書令管“行政法規訂立”,中書令管“行政的實際實施”,名正言順平級。

劉備一開始覺得挺彆扭,主要是“中書令”這個官職原本品秩級別不高,中間也廢棄了一些年份了,現在重新拿回來,忽然把地位拔高,也怕大家依然有刻板印象、認知扭轉不過來。

但李素分析道:當初“尚書令”剛剛設立的時候,品秩也不高,只是實權大,是從漢武帝開始、內外朝制度分離的特殊產物。如今經過三百年,隨着內外朝重新統合,不也被視爲“如同三公”了麼?

所以,名分的東西,只要皇帝想改,還是可以輕易改的。

劉備這才採納,表示秋收結束之後,專門找一次朝議,趁機把這個問題議了。

於是,等諸葛亮正式回國、完成述職後,他就會以三十歲之齡、成爲大漢三興後的第一位中書令。

未來十年,他的履歷也是顯而易見的,無非是在中書令和尚書令之間切換,把立法和行政的具體工作都徹底熟悉一下,以便將來接李素的班。

當然,最高的丞相之位,諸葛亮在李素退休之前,肯定是別想了,哪怕李素事實上把大部分工作丟給他幹,他也只能是有實無名。

這是沒辦法的,諸葛亮也不會介意,有事弟子服其勞嘛。恩師還在仕途,弟子能離丞相差一步,已經是最好狀態了。

而且諸葛亮心中也有數,將來等他也當了丞相之後,再往後大漢說不定都沒有第三個丞相了,這已經是對他的巨大承認。

……

時間很快到了秋季,諸葛亮回中原的日程已經敲定,但人還沒到。

朝廷中,免不了又有一波對發行新債、大興土木的陣痛反饋,

畢竟,剛開始的時候被劉備和李素的雙簧所忽悠,同意開始項目,那多多少少帶點事急從權的意味,是不得不做的“城下之盟”。等緩過來之後,反噬肯定是會一直持續的。

搞過大項目的人都知道,項目推進期間,意外事件和突發情況,幾乎每天都有。尤其修運河,只要哪天出了事故,死人多了一點,就會有人指手畫腳。

很多朝臣也再次吹毛求疵,向劉備上書進言,力陳應該控制項目規模、或者是拉長工期、削減其他開支。

劉備對於可以接受的微調,也都虛心納諫,原則性的問題,則是堅持態度強硬。

這種博弈當中,不少風言風語和惡意揣測,也是時有發生,

朝廷也不能一位高壓不讓人議論,畢竟甚於防川嘛。

一些朝臣開始揣摩皇帝的心態,認爲是“今年是皇帝五十大壽之年,眼看快到陛下的壽辰了,陛下是不是跟丞相商議之後,想趁着還有精力多做點事,所以急着推進建設和對外用兵。”

還有人分析,皇帝是不想當初中興統一戰爭中的功臣名將、精兵悍卒老去退役後,再處理跟鮮卑烏桓的問題。

怕將來受兩遍苦遭二茬罪,還要在訓練新軍來解決鮮卑。

畢竟,如今的大漢,戰亂已經徹底結束,後期的名將精兵涌現不多。最近八年都沒有再招募新兵,一直是半軍屯狀態養着那些老兵。

當初劉備麾下第一支十萬人數量級規模的精兵部隊,是在194年成軍的,也就是北伐長安、驅逐李傕郭汜的時候。

再往前,雖然劉備也有過一到三萬人的武裝力量,但人數太少,那些人但凡還活着,也已經是軍官了,不會是一線士兵,所以年紀大點也無所謂,不用細糾。

按照這個算法,這批至今仍然大規模以士兵或者伍長什長身份存在的一線將士,最多的已經服役十六年,算上訓練期可能有十八年。

哪怕漢朝人不是二十歲當兵,而是提早到十八歲甚至十六歲,那這批人如今也起碼有三十五到四十歲之間了。

如果入伍時年紀就大些,比如是二十好幾年近三十才徵兵的,現在都奔五了。

作爲普通士兵,體能和精力是非常重要的,他們靠的就是身體力量的搏殺,年紀大就必然戰鬥力下降。

如果再過五六年七八年,那麼連當初對袁紹、曹操作戰時擴軍的那批部隊,也會面臨老去體能下降。

劉備顯然是希望在這批精兵失去戰鬥力之前,用較低成本把大問題解決了。

這個思路,跟原本歷史上諸葛亮《後出師表》裡強調的理由是一樣的: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羣、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

另一方面,這個時空袁紹也是自然死亡、但時間上比原本歷史上死得更早了些,也就五十來歲。

曹操則是兵敗自戕,提前了十八年壽終。歷史上曹操本該活到六十六歲,現在四十八就完了。

再考慮到東漢那些皇帝,也就光武帝劉秀活了六十三歲,排第二長壽的漢明帝劉莊就只有四十八了。

劉備這幾年比較好色、後宮方面不加節制、妃嬪衆多,子嗣也多了起來,這些都是瞞不住朝廷重臣的耳目的。

有些人就開始揣摩,劉備是不是覺得自己活到五十大壽後,後續能有多久比較沒安全感,才進一步側面促成了他的加速大搞建設窮兵黷武……

畢竟,李素是知道劉備哪怕遭到了夷陵,都能活六十三呢,但別人不知道啊。漢朝皇帝的普遍短命,讓人產生了錯誤預期。

偏偏上天也不幫忙,這不,一些原本已經被衆人遺忘、也不覺得是災異的破事兒,也如預期的降臨了。

第178章 南中真正的經濟價值第831章 震驚!大漢最難攻的城池竟是這裡!第405章 四兩撥千斤第265章 荊益一盤棋番外第64章 大漢是來帶給蠻夷先進生產力的第792章 虎視何雄哉第783章 曹操:慢性完蛋還是再賭一把第848章 劉曹對決-上第386章 曹無傷直呼內行第600章 袁術駕崩,曹操南下第23章 這點破事也想見陛下?第409章 承諾不首先使用大殺器第200章 顧頭不顧腚第678章 顧雍還鄉番外第31章 扶桑是遼東人的扶桑第804章 不是拷餉勝似拷餉第61章 狗急跳牆第592章 先鋒覆滅第690章 對付鴕鳥心態只能捂蓋子第121章 討不了董自有人背鍋第78章 命都沒了還要錢有毛用第540章 諸葛談笑擒賈詡(六千字大章)第840章 連封三公第690章 對付鴕鳥心態只能捂蓋子番外第24章 長遠之計第471章 從科技樹的南天門殺到蓬萊東路第819章 八陣和八陣圖的差距第787章 許褚裸衣鬥張飛第398章 曹操的忠誠變質了第22章 說服沮授-下第758章 曹子和突圍遇關羽第689章 不攔頭不截腰只擊尾第465章 萬里長城今猶在(三更贖罪)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278章 報團取暖的反賊第101章 徵西將軍南鄭侯第316章 君子慎獨第208章 哀牢夷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漢軍還擊第548章 溫水煮蟾蜍(五千字大章……)第75章 數郡之地也敢稱帝?第844章 各方面都被碾壓第262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番外第13章 移民拓荒基本國策第586章 海盜本色(今天就恢復兩更吧,還四千字)第323章 不能降則死耳第482章 追亡逐北第625章 你這動員效率還不如曹操第67章 遊說單于第335章 假裝這是一場靜坐的戰爭第575章 敵人不上鉤就繼續扮豬吃虎第513章 連敵人也引用你的經文第322章 張濟:還沒打我就被包圍了第780章 某些人覺得自己是範疆張達加曹豹合體第798章 做丞相的好處,就是隨口說句話都能當科舉考題第737章 太原圍城戰第278章 報團取暖的反賊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20章 赴戰遼東第708章 千年大計,設計爲本第627章 科學改造部隊第112章 徵西將軍唯車騎將軍馬首是瞻第28章 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第73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陽平關第822章 怎麼選都是錯第699章 搜刮得心服口服第518章 你這是在懷疑孤的凝聚力麼第563章 真降都被當成詐降第819章 八陣和八陣圖的差距第711章 出現在大漢朝的羅馬高架第64章 賊改不了走空第741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545章 都當皇帝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嗎?第530章 賈詡復出,連克二縣第725章 蠻夷到了極點第493章 是個人都會盡量隨機應變第437章 馬超騎臉怎麼輸第37章 劉縣令棄官第522章 袁術棄子堅守的秘密第776章 焦觸迎擊張翼德第267章 炫富凡爾賽第215章 要演也得演到底第124章 八艘飛甘興霸第194章 先把概念設計當竣工圖吹第11章 取信賈琮第665章 袁紹:孤怎麼看誰都像內奸第46章 虛實之法番外第36章 君臣共識第98章 李儒在第五層,李素在大氣層第645章 袁紹親征第399章 換地圖水日常可以跳看不訂第754章 夏侯幼常的爛攤子,只好讓李子均來收拾第800章 有超能力也不能膨脹第729章 居然敢在漢人面前玩詐降第506章 袁術咬誰誰躲第9章 關張千騎劫逆營第467章 男女組合雙打番外第58章 新時代不用刻意炫耀第774章 安如磐石居庸關,堅壁清野拒張飛第500章 比尤里還恐怖的拉攏能力第569章 釣魚窩已打好
第178章 南中真正的經濟價值第831章 震驚!大漢最難攻的城池竟是這裡!第405章 四兩撥千斤第265章 荊益一盤棋番外第64章 大漢是來帶給蠻夷先進生產力的第792章 虎視何雄哉第783章 曹操:慢性完蛋還是再賭一把第848章 劉曹對決-上第386章 曹無傷直呼內行第600章 袁術駕崩,曹操南下第23章 這點破事也想見陛下?第409章 承諾不首先使用大殺器第200章 顧頭不顧腚第678章 顧雍還鄉番外第31章 扶桑是遼東人的扶桑第804章 不是拷餉勝似拷餉第61章 狗急跳牆第592章 先鋒覆滅第690章 對付鴕鳥心態只能捂蓋子第121章 討不了董自有人背鍋第78章 命都沒了還要錢有毛用第540章 諸葛談笑擒賈詡(六千字大章)第840章 連封三公第690章 對付鴕鳥心態只能捂蓋子番外第24章 長遠之計第471章 從科技樹的南天門殺到蓬萊東路第819章 八陣和八陣圖的差距第787章 許褚裸衣鬥張飛第398章 曹操的忠誠變質了第22章 說服沮授-下第758章 曹子和突圍遇關羽第689章 不攔頭不截腰只擊尾第465章 萬里長城今猶在(三更贖罪)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278章 報團取暖的反賊第101章 徵西將軍南鄭侯第316章 君子慎獨第208章 哀牢夷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漢軍還擊第548章 溫水煮蟾蜍(五千字大章……)第75章 數郡之地也敢稱帝?第844章 各方面都被碾壓第262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番外第13章 移民拓荒基本國策第586章 海盜本色(今天就恢復兩更吧,還四千字)第323章 不能降則死耳第482章 追亡逐北第625章 你這動員效率還不如曹操第67章 遊說單于第335章 假裝這是一場靜坐的戰爭第575章 敵人不上鉤就繼續扮豬吃虎第513章 連敵人也引用你的經文第322章 張濟:還沒打我就被包圍了第780章 某些人覺得自己是範疆張達加曹豹合體第798章 做丞相的好處,就是隨口說句話都能當科舉考題第737章 太原圍城戰第278章 報團取暖的反賊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20章 赴戰遼東第708章 千年大計,設計爲本第627章 科學改造部隊第112章 徵西將軍唯車騎將軍馬首是瞻第28章 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第73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陽平關第822章 怎麼選都是錯第699章 搜刮得心服口服第518章 你這是在懷疑孤的凝聚力麼第563章 真降都被當成詐降第819章 八陣和八陣圖的差距第711章 出現在大漢朝的羅馬高架第64章 賊改不了走空第741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545章 都當皇帝了就不能享受享受嗎?第530章 賈詡復出,連克二縣第725章 蠻夷到了極點第493章 是個人都會盡量隨機應變第437章 馬超騎臉怎麼輸第37章 劉縣令棄官第522章 袁術棄子堅守的秘密第776章 焦觸迎擊張翼德第267章 炫富凡爾賽第215章 要演也得演到底第124章 八艘飛甘興霸第194章 先把概念設計當竣工圖吹第11章 取信賈琮第665章 袁紹:孤怎麼看誰都像內奸第46章 虛實之法番外第36章 君臣共識第98章 李儒在第五層,李素在大氣層第645章 袁紹親征第399章 換地圖水日常可以跳看不訂第754章 夏侯幼常的爛攤子,只好讓李子均來收拾第800章 有超能力也不能膨脹第729章 居然敢在漢人面前玩詐降第506章 袁術咬誰誰躲第9章 關張千騎劫逆營第467章 男女組合雙打番外第58章 新時代不用刻意炫耀第774章 安如磐石居庸關,堅壁清野拒張飛第500章 比尤里還恐怖的拉攏能力第569章 釣魚窩已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