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鬥陣(上)

公元216年。

冬天還沒有徹底離去,休整過後的聯軍就開始繼續往西推進,與關中軍戰於函谷關下。

這段時間,不斷有各處援軍抵達函谷關,函谷關內的關中軍兵力,已經達到了二十萬。

聯軍每日攻城,可是關中軍守城無懈可擊,聯軍每次都是鎩羽而歸。

在此期間,陳旭也派遣上將出城迎戰,可是諸葛亮令人擺出八卦陣,關中軍並無破陣之法,屢戰屢敗。

到了後來,關中軍索性龜縮城中,根本不再理會聯軍的挑釁。

府邸之內,陳旭將《太平要術》放在案几上面,仔細研究着裡面的陣法,眼中光芒越來越盛。

自從得到《太平要術》以後,陳旭總覺得這東西有點太過玄幻,不怎麼靠譜。

特別是裡面神神道道的東西,陳旭更是分毫不信,也就沒有深入研究,就將這東西一直放在了張玲那裡。

可見識過諸葛亮那恐怖的八卦陣以後,陳旭纔想起了《太平要術》裡面,有專門講解陣法的一卷書。

以前的陳旭,對於陣法並不太過在意,也就沒有去鑽研。

然而,被諸葛亮刺激以後,他纔想起了裡面的陣法篇。

故此,陳旭就讓人星夜兼程趕回長安,從張玲那裡取來《太平要術》,開始好好研究裡面的陣法篇。

如果只是看書研究陣法,也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

爲了找出八卦陣的破綻,並且印證自己所學,陳旭才讓趙雲、張遼、龐德等人,屢次出城衝擊聯軍陣法。

雖然關中軍每次出城都是鎩羽而歸,陳旭對於陣法的理解,卻也逐漸加深。

“父王,賊軍每日在城外叫罵,各種污言穢語不絕於耳,簡直欺人太甚。”

“士卒們強烈求戰,奈何父王一直不允許出城,他們現在都是滿腹怨氣,再這樣下去,必定士氣大降。”

就在陳旭領悟在陣法奧秘的時候,陳駿卻是走了進來,面帶不忿的說道。

這段時間,雖然聯軍未能攻下函谷關,可關中軍卻只能龜縮城中,採用防守戰略。

正所謂:久守必失。

其中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守城時間久了,守城士卒容易士氣低落。

更何況,聯軍每日在城下耀武揚威,趾高氣昂,就連許多關中將領亦是憤憤不平,更不用說是那些普通士卒了。

聽見了陳駿的話,陳旭卻是微微一笑,道:“你放心,要不了多久,爲父就能破了孔明的八卦陣。”

陳駿聞言大喜,急忙說道:“父王可是將陣法篇領悟透徹了?”

陳旭笑着說道:“已經差不多了,你這就前去召集士卒,我就要開始讓他們演練陣法了。”

“待陣法演練完畢,再出城與聯軍交戰,挫敵銳氣。”

陳駿臉上喜意更濃,當即辭別了陳旭,就跑去召集士卒,準備開始演練陣法。

就這樣,陳旭將防守之事交給其餘謀士武將,他自己卻是帶領五萬關中士卒,每日演練陣法。

時間一天天流逝,轉眼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五萬關中士卒對於陣法的演練,也變得越來越熟練。

“踏踏踏!”

陳旭剛剛操練完士卒,忽然看到趙雲臉色鐵青的走了過來。

他來到陳旭身旁,壓低聲音說道:“那諸葛孔明派人送來戰書與女裝,讓主公二者選其一。”

哪怕趙雲性子溫和,此時也是滿腔怒火。

陳旭聞言卻是感到十分驚愕,他沒想到,諸葛亮居然剽竊龐統的戰術,想要以此激自己出城與其交戰。

只不過,陳旭也並不動怒,笑着說道:“把戰書拿來給我看一下。”

趙雲將戰書遞過來,陳旭看完之後,才大笑起來,道:“如此張狂的語氣,可不像諸葛孔明所作所爲。”

戰書之中,諸葛亮的語氣十分傲慢,對於陳旭根本不屑一顧。

不僅如此,諸葛亮更是放下豪言,只要陳旭敢出城交戰,鬥將、鬥陣、鬥兵,無論哪種戰法都任憑陳旭挑選。

陳旭捋了捋鬍鬚,臉上帶着似笑非笑的意味。

趙雲卻是說道:“既然那諸葛孔明如此張狂,主公不妨出城與其鬥將,我關中諸將,難道還怕了他們不成。”

陳旭思量半晌,卻是搖了搖頭。

當初鬥將之所以關中軍獲勝,乃是因爲聯軍根本不瞭解陳駿、陳季。

饒是如此,那場鬥將呂布也戰死沙場。

別看聯軍損失了不少將領,可是在將領基數上面,仍舊要佔據上風。

在聯軍有防備的情況下出城與其鬥將,關中諸將不見得能夠獲勝。

最爲重要的是,陳旭根本不相信,聯軍真的會是純粹鬥將,假如在鬥將過程中,諸葛亮揮兵掩殺,關中諸將縱然想要撤退都不容易。

沉吟半晌,陳旭笑着說道:“士卒們已經將陣法演練完畢,正需要實戰檢驗一下。”

“子龍,你就代我回復諸葛亮,三日之後兩軍鬥陣!”

諸葛亮得到回覆以後,感到十分詫異,卻也並沒有多說什麼,就開始爲三日之後的鬥陣做準備了。

三天時間,轉瞬即過。

當日,陽光明媚,晴空萬里。

雙方旌旗飄揚,戰鼓之聲響徹天地,士卒們都是摩拳擦掌,準備大戰一場。

函谷關外,一片開闊的領地之上,雙方相對而立。

陳旭率領關中上將,帶領五萬士卒排成整齊的陣勢,諸葛亮也並沒有帶領太多兵馬出戰。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三通鼓完畢以後,喧囂的戰場忽然變得寂靜起來,一股肅殺氣息在空中盤旋。

聯軍之中,許褚嗓門奇大,諸葛亮示意許褚上前喊話。

“兀那陳旭,既然想要鬥陣,是我方擺陣你方來破,還是你方擺陣我方去破?”

聽見許褚直呼陳旭之名,關中諸將當即勃然大怒。

典韋縱馬上前,以手中大戟遙指許褚,罵道:“賊廝如此無禮,可敢與我一戰!”

許褚也毫不怯戰,喝道:“有何不敢!”

話畢,許褚就要衝上前來,與典韋進行一場龍爭虎鬥。

好在曹操反應迅速,擔憂許褚壞了諸葛亮大事,急忙大聲呼喚許褚回來。

陳旭也不以爲意,將典韋喚了回來,當即朗聲說道:“我方擺陣你方攻。”

“哈哈哈哈!”

聽見了陳旭的話,聯軍一方當即響起了一片笑聲。

這段時間,他們可是知道,諸葛亮在陣法上面的造詣,究竟有多麼高了。

如果說陳旭洞悉了八卦陣的弱點,能夠破開這個陣法,聯軍諸將還不覺得什麼。

然而,如果陳旭自己擺陣,聯軍諸將卻是相信,諸葛亮完全能夠一一破陣。

關中諸將,聽見了聯軍諸將的嘲笑,臉上怒意更濃,卻被陳旭強行壓住。

他在再次朗盛說道:“既然如此,那麼你我雙方就先各出一萬人,待我擺好陣勢,你再來破陣吧。”

對於陳旭的要求,諸葛亮自然是滿口答應,就點齊了一萬兵馬,準備破陣。

陳旭也不廢話,就開始擺陣。

隨着陳旭的一聲聲令下,一萬士卒開進戰場,擺成了一字長蛇陣。

蛇陣中央,乃是六千攜帶各種武器的混合兵種,蛇陣兩翼卻分別有兩千騎兵。

待關中軍擺好陣勢以後,聯軍諸將再次鬨然大笑起來,許多人更是不屑的說道:“一字長蛇陣,如此簡單的陣法,居然也拿出來賣弄!”

諸葛亮看到了關中軍的陣法,卻沒有像其餘聯軍將領那般,面露不屑之色。

觀察許久之後,諸葛亮才嘆道:“陳文昭果真深得陣法精要,這個一字長蛇陣,不簡單啊。”

聯軍諸將聞言,都感覺有些莫名其妙,紛紛將目光放在了諸葛亮身上。

在他們看來,一字長蛇陣乃是最爲簡單的陣法,雖說有些威力,可是想要破陣卻並不困難。

爲何在諸葛亮口中,這個一字長蛇陣會不簡單呢?

好似看出了衆人心中所想,諸葛亮解釋道:“尋常兩軍交戰,所擺出一字長蛇陣,其實並不算真正的一字長蛇陣。”

說到這裡,諸葛亮指着前面的陣法道:“真正的一字長蛇陣,就應該是這樣。”

“蛇頭、蛇尾乃是精銳騎兵,這樣纔有最爲強大的機動能力,擊蛇首,尾動,卷殺敵軍;擊蛇尾,首動,咬殺敵軍。”

“蛇身橫撞,則首尾齊至,兩面絞殺!”

“真正的一字長蛇陣,需要擺出中央戊己土之勢,五行要與天干相配,各樣兵種配合需要齊全。”

說到這裡,聯軍諸將當即沉默不語。

很多人以前都擺過一字長蛇陣,可是這種陣法並沒有太大威力,究其原因還是兵種配搭並不合理。

畢竟,並非所有諸侯麾下,都有大規模精銳騎兵。

沒有了精銳騎兵守護兩翼,也就缺乏了機動能力,很容易被敵人以時間差破陣。

他們以前,對於陣法也是一知半解,卻並沒有像諸葛亮懂得那麼多。

曹操開口問道:“既然如此,先生可有破陣良策。”

諸葛亮沉吟半晌,說道:“破之何難?”

“長蛇陣運轉,猶如巨蟒出擊,攻擊凌厲,兩翼騎兵機動能力最爲重要。”

“要破除長蛇陣,必須限制兩翼機動能力,使其首尾不能相顧,方能攻破此陣。”

“故,破一字長蛇陣之要訣,乃是揪其首,夾其尾,斬其腰!”

“若能做到此三點,則一字長蛇陣必破無疑。”

說到這裡,諸葛亮忽然下令道:“關雲長何在?”

關羽上前,厲聲喝道:“末將在!”

“汝率領三千步卒,攜帶障礙物攻擊陣頭,不需要擊潰他們,只要能夠以障礙物,拖延位於蛇頭兩千騎兵的機動能力即可。”

“許仲康何在!”

“末將在!”

“汝率領三千步卒,攜帶障礙物攻擊陣尾,也不需要擊潰他們,只要能夠以障礙物,拖延位於蛇尾兩千騎兵的機動能力即可。”

“張儁乂何在!”

“末將在!”

“你統帥四千騎兵,衝擊陣膽,定要在敵軍兩翼來援之前,將其陣勢衝散!”

三人全都轟然應諾,而後就開始調兵遣將。

其實,對付陣頭、陣尾,袁軍的大戟士最爲合適,攻擊陣膽,曹軍的虎豹騎最爲合適。

只不過,關中擺陣並未使用最強兵種,諸葛亮也不好如此調兵遣將。

故此,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三人點將完畢以後,諸葛亮當即讓關羽、許褚先行進攻,至於張郃率領的騎兵,卻暫時按兵不動。

想要破掉一字長蛇陣,三方軍隊必須配合極好,爭取不分前後抵達陣法前面,才能破掉此陣。

張郃率領的騎兵,速度比起步卒自然要快上不少,故此纔要等待一陣。

聯軍已經開始衝鋒準備破陣,關中軍的一字長蛇陣,仍舊巋然不動。

趙雲橫槍立馬,立於陣頭;龐德手握大刀,守護陣膽;張遼目光如電,處於陣尾。

陳旭看着諸葛亮的破陣之法,不由微微嘆息,道:“諸葛孔明在陣法一道之上,果真造詣頗深。”

“若是一般的一字長蛇陣,恐怕就會被其輕易破去了。”

感嘆完了以後,陳旭並沒有繼續說話,反而是緊緊注視着戰場,準備下達命令。

“近了,越來越近了。”

看着關羽、許褚距離戰陣越來越近,陳旭低聲呢喃着,握着長槍的右手,也忍不住緊了緊。

“踏踏踏!”

就在此時,嚴陣以待的四千騎兵,在張郃的帶領下,也開始發起了衝鋒。

目標,正是龐德守護的陣膽。

“終於來了!”

看到張郃發起衝鋒,陳旭沒有絲毫猶豫,當即讓人揮舞旗幟。

趙雲、龐德、張遼三人,一直讓人注視着己方戰旗,知道旗幟開始變換以後,一字長蛇陣也跟着發生了變化。

本來面向聯軍方向一字排開的陣法,忽然動了。

趙雲率領蛇頭,毫不猶豫的殺向關羽,龐德卻是緊隨其後,穩定蛇膽跟在了後面。

至於張遼,卻是讓蛇尾勾勒出了一個弧度,好像彎起來的蛇尾一樣,緊跟陣膽。

諸葛亮一直注視着戰局,看着雙方越來越近,臉上露出了笑意,可是當他看到一字長蛇陣的變化之後,當即臉色大變。

諸葛亮想要再次下達命令,可極速移動的趙雲,已經帶領蛇頭狠狠咬向了關羽。

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513章 隱情第211章 歸心第390章 清洗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609章 刁難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638章 諸葛至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362章 陷陣第318章 魄力第989章 刺客第789章 屠城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609章 刁難第345章 面聖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902章 錦囊第510章 切磋第333章 投效第603章 孫尚香第372章 勸降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48章 東阿危急第5章 臥虎嶺第620章 追與逃第659章 誣陷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405章 軒轅關第241章 殺意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328章 龜兒子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525章 兩封信第621章 設伏第755章 虎豹騎第88章 矛盾論第568章 生死鬥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279章 水師第48章 東阿危急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680章 責罰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114章 田豐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206章 擒張遼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121章 戰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956章 鬥陣(中)第180章 劫營第89章 必敗論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88章 矛盾論第627章 葫蘆谷第333章 投效第57章 驚變第20章 重逢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249章 匯合第278章 相見第72章 華雄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285章 無名第795章 益州定第86章 甦醒第245章 大捷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962章 鄧艾失蹤
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513章 隱情第211章 歸心第390章 清洗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609章 刁難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638章 諸葛至第544章 火攻襲營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362章 陷陣第318章 魄力第989章 刺客第789章 屠城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609章 刁難第345章 面聖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902章 錦囊第510章 切磋第333章 投效第603章 孫尚香第372章 勸降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48章 東阿危急第5章 臥虎嶺第620章 追與逃第659章 誣陷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405章 軒轅關第241章 殺意第462章 賈詡獻書第328章 龜兒子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525章 兩封信第621章 設伏第755章 虎豹騎第88章 矛盾論第568章 生死鬥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279章 水師第48章 東阿危急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680章 責罰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114章 田豐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206章 擒張遼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880章 當街襲殺第121章 戰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956章 鬥陣(中)第180章 劫營第89章 必敗論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88章 矛盾論第627章 葫蘆谷第333章 投效第57章 驚變第20章 重逢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249章 匯合第278章 相見第72章 華雄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285章 無名第795章 益州定第86章 甦醒第245章 大捷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824章 驛館說魯肅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962章 鄧艾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