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

與夏侯蘭關係再好,田信也不可能讓夏侯蘭一張嘴來傳話。

一些事情可以口頭傳達,一些事情必須書面交待。

關羽細細審視田信的書信,一如既往的直白:“近年來所恨之事寥寥無幾,當年未能一舉吞吳,恨事也,常引以爲憾,胸臆不能舒張。爲交廣二州長治久安,晝夜思慮,方有良策。非我,無人能施展。”

“漢口之敗,事已至此,愁之無用。”

“自與曹操爭漢中以來,荊州吏士無歲不戰,民間稅租、徭役繁重,生計艱難。”

“不若精簡吏士,與民休息清靜無爲。三年得關隴,五年平河北,十年定天下,此人力之所極致也。”

“欲速則不達,如今形勢不可強求。若再遇阻生變,天下形勢必生詭變,悔之晚矣。”

不能再吃敗仗,人力、物力合理利用,還有滾雪球,十年平定天下的機會。

這是田信的預估,跟自己的預判接近……這個預估有一個前提,必須要進一步給田信鬆綁。

不僅有田信的信,還有一封夏侯蘭途徑湘關,留守此處的北府護軍、侍中廖立發來的信,關羽也一併審閱,想知道這人是個什麼說法。

“昔,上不取漢中,走與吳人爭南三郡,卒以三郡與吳人,徒勞役更士,無益而還。既亡漢中,使夏侯淵、張郃深入於巴,幾喪一州。”

“爲全益州,上徵漢中,戰事兇險,益州爲之疲敝;宋公起伐襄樊,孫權背盟來襲,敗而徒附。”

“來年孫權又反,上起兵東征。時軍民生計困頓,勢難持久。若非陳公中流擊楫,則覆袁本初之舊轍,與官渡無異焉,徒增敵國笑柄。”

“後又北伐,民生多艱。然兵卒喧譁兵戈諸事,揮刀舞劍言論洶洶,不容異論。”

“今敗漢口,實系塞翁失馬,望公明鑑。”

關羽越看廖立的信,臉色越難看。

田信不肯回來,是事出有因;當年把田信撤回來,別說田信引以爲憾,就連自己也時常懊悔。

反正自己喊了,田信不肯回來,誰又能有本事把田信從交廣二州請回來?

可廖立這算什麼事?

固然,廖立是漢侍中,屬於中樞決策的重臣,別看江都朝廷裡有一大幫官員,其實真正拿主意的就幾個人。

首先是遷來的尚書令黃權,政令、各種調令能否發佈,必須經過黃權點頭,類似一票否決權,黃權的權柄極重。

其次是侍中、江都尹李嚴;侍中、左護軍馬良;侍中、北府護軍廖立。

其他公卿各有司職,而這三位侍中,再算上同樣侍中加官的關平、張苞、田信,纔有議政之權。

議政是討論、變革、改益的權力,這六個侍中議政,屬於內廷的廷議,可以視爲劉備的處理意見;廷議之後,再加上公卿百官等外朝朝臣的朝議,一致通過就能從尚書檯發佈天下。

廷議、朝議,尚書檯,這是一個標準流程。

張飛、馬超不參加朝廷、尚書檯工作,現在朝廷權力就握在劉備、關羽、諸葛亮這三人之手;這一層之外,就是侍中內廷、公卿外朝,以及尚書檯這三個機構。

廖立只要還是侍中,那他手裡就有一票。

可看看廖立的言論,先是誹議劉備當年救援荊州,引發湘水之盟、張魯降曹……換言之,人家就沒正眼看過自己。

湘水之盟時,自己表現不佳,廖立表現的也不好;可廖立緊接着又不斷散佈反戰言論。

將主戰派歸類於‘揮舞刀劍的兵卒武夫’,這不是把絕大多數人罵了一遍?

很遺憾,田信這個最能打的人,反而不算主戰派,除了襄樊之戰、攻滅徐晃、張遼之戰,再其他的戰鬥,田信都是被動參戰。

關羽越想越氣,當初廖立怎麼就被瑞獸打斷一條腿,兩條腿全打斷纔好。

強忍着怒意,關羽對田信、廖立分別書寫回信,隨後將兩人書信,及自己回信交給主簿謄抄入檔。

不僅要入檔,還要不遠千里發給劉備。

重要的書信,還發表如此立場明確的言論,必須要上報。

處理了這些事情,關羽才接見夏侯蘭。

許多不能落在紙面的信息,可以從嘴裡轉述。

關羽先是表達不滿:“定國重傷,輕重傷吏士不下兩千人。孝先醫術冠絕當世,我欲使他救治燒傷吏士,他何故推辭?南征交廣二州已是定局,何須他親勞?青華有孕,他何不借機歸來?”

夏侯蘭想了想,挑選重點回答:“大將軍,末將出行前從龐巨師處獲知一事,陳公得聞漢口之敗水師覆沒以來,數日飲食寡淡。”

見關羽沒什麼表示,夏侯蘭繼續說:“陳公負氣多矣,今又爲傷亡吏士而傷懷,實不該再迫使陳公奔波。嶺南廣袤,陳公又有御獸異能。末將恐陳公雲遊山野,難覓蹤跡。”

見關羽還是沒一點反應,夏侯蘭稍稍停頓又說:“至於燒傷吏士……陳公若知曉此事,自會搜尋藥方。然不曾告知末將……或許陳公亦無良策。”

說到這裡見關羽面有惱怒不快之色,夏侯蘭識趣閉口。

就燒傷來說,等田信知情,配置藥方送到江都、前線,再尋找藥材什麼的,幾乎來不及。

何況,田信不見得知曉這回事……看關羽神情變化,也就一時嘴快,拿燒傷的吏士說事。

以當下的燒傷救護手段來說,大面積燒傷幾乎是不治之症。

想讓田信回來救護關平,這種話有些說不出口。

關羽猶豫遲疑,還是沒忍住:“孝先可知定國重傷?”

“應是不知。”

夏侯蘭口吻確定:“末將來時,審閱前後文書,並無前將軍負傷之事。況且……陳公也明言不願無故奔波。大將軍也知陳公素來耿介,言辭直銳,傷人於不經意間。以末將來看,今後陳公做事自有主張,已非情誼所能動。”

關羽默然,拿起摺扇抖開輕輕煽動,起身在屏風前踱步:“何以見得?”

“陳公已有明言,末將不便轉述。”

夏侯蘭說着擡起頭,花白鬍須抖動,一雙眼睛明亮亮:“大將軍,陳公實不忍吏士亡故。”

“唉。”

關羽長嘆一聲,轉而言他:“想來他還不知陸伯言、張惠恕做下的好事,可有發往北府書信?”

“並無書信,也無口信。”

夏侯蘭神色坦然:“大將軍若無調令,末將明日拜訪衛將軍後,就要返回嶺南。”

大將軍府作爲最高的軍政機構,堵在中間,田信與北府的公文流轉,會在大將軍府繞一圈。

北府公文有朱印信箋擡頭,發給田信的公文編號是前後連貫的,北府公文往來目前受大將軍府監察。

陸議做事情自然不可能在公文上留下紕漏,沒有給田信匯報過、請示過相關事件,只是加強了內部警惕;與賀齊聯結,也是正常策反敵將的行爲,別人能做,難道陸議就不能做?

張溫拒絕徵拜廷尉卿,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漢末這種事情就很常見,正常的養名、辭讓流程。

你如果非要把張溫的拒絕理解爲不滿……那也是可以的。

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戰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五百一十三章 魏謀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第三百八十六章 隱患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北開花第二十四章 彩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慮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八百二十六章 前期準備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七百一十七章 仁者見仁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一百六十七章 急進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七百一十七章 仁者見仁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七百一十一章 處置第八十二章 貓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戰第八百二十六章 前期準備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堅第二百八十七章 憂天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五百一十三章 魏謀第七百六十章 池水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擊第七百六十五章 遊說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三百二十九章 交錯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謀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兵
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戰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六百零一章 規劃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五百一十三章 魏謀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八百章 一飛沖天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八百一十六章 爲人母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飯的問題第六百七十九章 仙草解藥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第三百八十六章 隱患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北開花第二十四章 彩第四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焦慮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八百二十六章 前期準備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七百一十七章 仁者見仁第七百二十一章 分割天下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一百六十七章 急進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七百一十七章 仁者見仁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二百零二章 良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七百一十一章 處置第八十二章 貓第七百零三章 掩飾第五百五十章 夏末冷雨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戰第八百二十六章 前期準備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堅第二百八十七章 憂天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八百六十八章 鹽池第五百一十三章 魏謀第七百六十章 池水第二百八十章 因第一百九十九章 交待家底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擊第七百六十五章 遊說第五百七十二章 鵝鵝鵝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三百二十九章 交錯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八百八十五章 關羽渡河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六百七十六章 四柱國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迪智慧第一百二十七章 典滿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三百七十六章 預謀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舊更替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五百九十六章 搶先一步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