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都是亂賊

炎炎的夏日讓每個人身上都發懶,經歷了空前劫難、死後逃生的長安百姓更是如此。數十天的日子,已經讓他們從悲痛當中走出,開始在朝廷的指揮動員下重建家園。

因爲他們這次確定長安不可能被攻破,所以這次建築房舍的時候,十分地用心。如此一來,自然也就更耗時間。不過,古代的人們也沒多少娛樂活動,這樣的慢節奏和在夜晚涼風中思考一下日後的生活,倒也算是個不錯的休憩。

不過,這樣悠閒的日子顯然不屬於劉協。

農曆壬申年,東漢初平三年六月一日。暨長安守衛戰得勝的十五日之後,已修葺一番的未央宮前殿終於召開了盛大的朝會。

再度坐上龍椅御座,俯視殿下的文武百官,劉協的心態顯然不再一樣。

董卓在時,他不過是御座上的一具傀儡;而董卓死後,他這個天子當得其實還不如董卓在時。畢竟,董卓那個武人,心思十分簡單,劉協尚可動動手腳,從中斡旋一番。

但董卓死後,劉協面對的,表現上都是忠於漢室的忠臣。但實際上,那些士大夫代表的卻是另一股朝廷力量。並且,這支力量還有着十足的政治鬥爭經驗,甚至在某些程度,他們還可以義正言辭地逼壓劉協。

終於等到長安一役後,情況發生了改變。

士大夫爲之秉守的理念,在滾滾的西涼叛軍鐵蹄前被碾成了齏粉。反倒是劉協一番離經叛道的未雨綢繆,得到了歷史的救贖。

不過,已經執政有段日子的劉協,早就知曉了漢代士大夫的尿性。打死他都不會相信,這些士大夫便會這樣就此低下高傲的頭顱。他在等着,等着這一次,他們又會使出什麼花招。

“陛下,如今計算戰役損失、重建長安、安撫百姓,冊封功臣之事,便是如此,還請陛下過目。”開口的,自然是署理漢朝大事的司徒王允。

這些時日,漢室最繁忙的機構,自然就屬王允的尚書檯。所有大事小情,全都彙報在他那裡,整理統計之後,再由他拿來在朝堂上討論。

劉協接過王允上表的制文,展目一看,果然不出意料的看到了王允駁回了天子追封盧植配享孔子之禮的冊封。不過,有趣的是,王允似乎有些心灰意冷,這次並未言辭激烈的駁斥,反而採用了追封盧植爲太傅的方式,期望可以抵消他們這次對杵逆君意的小小反抗。

見風使舵毫無疑問是士大夫們的拿手本領,如今的劉協聲望一時無兩,君威日漸厚重。若說第一次因爲王允的謀劃,他們還可以漢室忠臣的身份站出來挽救漢室。那麼這一次長安大捷之後,他們便必須夾緊尾巴,並且還要夾得生疼也不能露出半分不滿。

畢竟,劉協用自己的行動,狠狠摑了他們一巴掌。這個時候,假如再有人不識時務,那恐怕就會成爲衆矢之的,遭到全長安百姓的口誅筆伐。

君得民心,便如一位絕世高手得到了世間最鋒利的寶刃,可無往而不勝。

這個簡單的道理,他們自然明白。

所以,當劉協只是淡淡將那封制文放在一側,未加開口之時。王允便顯得有些慌張,趕緊開口解釋道:“陛下,非是我等不肯遵從聖命,而是此議遭到了一個人的強烈牴觸。”

“哦,何人?”劉協覺得有意思起來,他倒真想知道,如今長安還有哪個傢伙那麼不長眼。

不過,當他問完這句的時候,就看到了王允嘴角微微翹起的一個弧度。當下,劉協便知道自己恐怕又中王允的計了。果然王允隨後擺出了一副痛惜的模樣,開口道:“此人非是他人,乃是北海相孔融孔文舉。”

“孔融,孔子之後?”劉協這下苦笑了起來,這一次,他真的有些失算了。畢竟,孔子對於他而言,已經遙遠地只是一個名字而已。但在這個時代,顯然根本不是那樣。

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十九世孫。其七世祖孔霸是漢元帝的帝師,父親孔宙是泰山都尉,他便是名副其實的名門望族聖人之後。

並且,從歷史的記載上來看,孔融這個人雖不屬於狂妄自驕之人,但也絕不是一個好相與之人——雖然,他曾留下過‘孔融讓梨’的故事,教導着後世的小朋友要學會謙讓。

但劉協也可以想象,有着那樣一位的祖先,孔融自小就會被灌輸着怎樣的理念。以至於可以貫穿解釋‘孔融讓梨’,和他這次言辭拒絕盧植配享孔子之禮此事。

他讓梨之後,得到了比梨子更可口的稱讚。因爲,他是孔子的後人。

而他這次言辭駁斥盧植配享孔子之禮,也因爲他是孔子的後人這一個純粹的原因而已。

他自認爲肩負着偉大的使命,就像他的二十世祖孔丘孜孜以求復興周禮一樣。這樣的使命感,容不得因爲一個梨子而敗壞掉名聲,更不允許盧植玷污他祖先的榮譽。即便,那封書信上他也坦誠承認,盧植乃士者楷模。

從這一點上來講,孔融其實沒有錯。反倒是劉協以惡意猜想孔融小時候讓梨一事,顯得他太過傾向將人從先入爲主、惡意揣摩了。

不過,這樣一個小小的挫折,還無關痛癢。劉協淡淡地笑了一下,不喜不悲回道:“如此看來,倒是朕有些唐突了。既然孔文舉不認可此事,那便以王公之意追封盧師爲太傅一職好了。”

這一番話落,朝堂上倒是真有些君明臣賢的味道了。

不過,劉協心中明白,這不過正菜之前的開胃甜點而已。王允的這一小小反擊,表面上又讓士大夫階層獲得了一絲小小的優勢。但代價卻是,劉協那原本欣悅輕鬆的面容,漸漸顯露出心力俱疲的失望來。

這一番交手,讓劉協心中的猜測得到了鐵一般的證實,令他對這些士大夫失去了最後的興趣。

由此,他拋開了一切不必要的虛僞,直入正題道:“王公,如今長安雖定。然漢室重歸一統之大業仍任重而道遠,不知臣公們對此可有良策?”

這句話,纔是今日朝會的真正主菜。同時,也是劉協給這些士大夫最後的一次機會。

但令劉協想不到的是,當他這話出口之後,王允的反應卻十分激烈。他長驅大拜,將整個身子都伏在了地上,口中義憤填膺地說道:“陛下,老臣錯了!長安一役,老臣真的看明白了,關東那些士人,根本不再奉朝廷爲正統。他們非是沒有接到老臣的檄文,而是一個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此等所爲,與那些涼州叛軍又有何異?!”

王允的這番動作,令劉協一時不由又升起了一絲欣慰。王允還並不是老糊塗,經此一役之後,他還看得明白這其中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老臣懇請陛下,頒佈詔書通告天下,聲討那些背君棄主之人!”王允擡頭說完此句,又重重磕頭泣血。看樣子,這一番話,是他心中最痛徹的決定。

可劉協的臉色卻驀然一黯,他接過王允擬好的詔書,過目一看,神色立時變得失望之極。這封詔書上,毫無意外的辭藻華麗、言辭激切,甚至很多生僻的字和典故,劉協根本不認得。

但這份詔書的意思,他算看明白了。這上面說得是:袁紹你烏龜王八蛋,詆譭皇帝,意圖另立僞帝,是造反!袁術烏龜王八蛋,離長安那麼近竟見死不救,是造反!劉焉、劉表烏龜王八蛋,身爲漢室宗親卻背棄血親,更是造反!呂布烏龜王八蛋,我王允對你那麼好,你竟然跟一個女人私奔,大大的造反!

望着這封字字血、聲聲淚的詔書,劉協不知道爲什麼,看到最後竟然忍不住有些想笑。這哪裡是漢室朝廷對郡縣頒發的詔書,分明是一個怨婦對劈腿老公的咒罵。

並且,王允不清楚,但劉協知道,這封詔書一旦下發,只怕天下立時就亂了。

眼下朝廷雖然剛剛緩過神來,但政令是否能在關中一帶暢通無阻還兩說兒。趁這個時候,不想着如何趕緊休養生息、恢復實力,還嫌事情不夠糟去撩撥那些軍閥諸侯,實在屬於腦洞大開了。

尤其是,你的力量分明達不到,就不要說出來。不然的話,只不過是損害自己的威信罷了。

當然,劉協也知道,這其實也是必然。畢竟,這些名士也就這尿性了。

他們極會見風使舵卻往往又認不清時勢,最善規劃大計卻不務實際,以爲掌握着大義的名頭,就可以自行其實的扭轉和改變一切。卻往往不知道,朝廷和百姓究竟要做的,到底是什麼。

看來,作爲天子腦核的尚書檯,是該掃掃風氣,換上一批人了。

更何況,蔡邕這個老傢伙在宮中也白吃白喝夠數了,再不將他那件事了結,劉協都覺得自己要虧本兒了。

第363章 蠢和更蠢第747章 轉戰官渡第668章 朕需要一些好消息第778章 山雨欲來的益州第146章 順應歷史潮流的計策第109章 已經很給面子了第163章 爲了漢室!第199章 一世英名啊第526章 因爲所以,自有道理第371章 這一切都是假的?第102章 王允之謀第535章 關西的隱憂第269章 望橘止渴第403章 科舉改革第737章 黑夜混戰第761章 投降也分等級的第429章 戲志才之計?第50章 混沌的開始第177章 暴君啊第283章 軍亂第280章 大典第352章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第724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690章 一夜白頭第288章 兩個人第465章 曹操可憐的新年一夜第649章 袁渙之死?第376章 希望?第337章 忽悠他懷疑人生!第198章 最舒心的一天第782章 正一教第744章 我們也會用計!第60章 你們都懂個屁!第111章 忽悠錦馬超第144章 氣怒的馬超第530章 馬超的處境第56章 上帝欲讓人滅亡第433章 我這可是有槍頭的喲第174章 朕,準了!第491章 偶然和必然第556章 不可能的呂布第471章 以後再也不喝酒了!第120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23章 美女與獒第611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21章 皇上出宮了第364章 自相矛盾第688章 三千北軍不如十幾錦衣衛第138章 罪己詔第413章 這個秋天第441章 又是酒宴第485章 初戰告捷第205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40章 徐晃徐公明第793章 草廬又出來一個天子第198章 最舒心的一天第33章 倚天劍第247章 你竟然坑我?第438章 至小沛第360章 自作的劉協第4章 要玩就玩大的!第410章 失之毫釐、謬之千里第307章 一觸即發第385章 他竟然知道?第704章 自該如此第507章 陷陣營VS虎豹騎第458章 新年禮物第744章 我們也會用計!第244章 傻缺第794章 可惜我的三分天下啊第742章 袁本初何在?!第254章 虎豹騎,隨我衝!第291章 我敢!第416章 果然有蹊蹺第114章 揭開底牌第614章 用兵如神?第540章 ‘三不’原則第45章 伍孚刺董第651章 要結束了……第650章 水上的火第644章 不用攻的城牆第169章 難得的空娛第303章 爲復仇,成鬼神!第566章 此消彼長第100章 再度遣使第231章 軒轅山攻堅第247章 你竟然坑我?第422章 天子檄文第563章 屠殺與慘烈第729章 愛卿啊……第198章 最舒心的一天第333章 朕就是陰險的漢子第339章 承載着希望的光亮第487章 都得去第742章 袁本初何在?!第403章 科舉改革第47章 乾兒子第497章 這怎麼又扯到了青州?第150章 又是謠言,有完沒完?第339章 承載着希望的光亮
第363章 蠢和更蠢第747章 轉戰官渡第668章 朕需要一些好消息第778章 山雨欲來的益州第146章 順應歷史潮流的計策第109章 已經很給面子了第163章 爲了漢室!第199章 一世英名啊第526章 因爲所以,自有道理第371章 這一切都是假的?第102章 王允之謀第535章 關西的隱憂第269章 望橘止渴第403章 科舉改革第737章 黑夜混戰第761章 投降也分等級的第429章 戲志才之計?第50章 混沌的開始第177章 暴君啊第283章 軍亂第280章 大典第352章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第724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690章 一夜白頭第288章 兩個人第465章 曹操可憐的新年一夜第649章 袁渙之死?第376章 希望?第337章 忽悠他懷疑人生!第198章 最舒心的一天第782章 正一教第744章 我們也會用計!第60章 你們都懂個屁!第111章 忽悠錦馬超第144章 氣怒的馬超第530章 馬超的處境第56章 上帝欲讓人滅亡第433章 我這可是有槍頭的喲第174章 朕,準了!第491章 偶然和必然第556章 不可能的呂布第471章 以後再也不喝酒了!第120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23章 美女與獒第611章 孺子不可教也第21章 皇上出宮了第364章 自相矛盾第688章 三千北軍不如十幾錦衣衛第138章 罪己詔第413章 這個秋天第441章 又是酒宴第485章 初戰告捷第205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40章 徐晃徐公明第793章 草廬又出來一個天子第198章 最舒心的一天第33章 倚天劍第247章 你竟然坑我?第438章 至小沛第360章 自作的劉協第4章 要玩就玩大的!第410章 失之毫釐、謬之千里第307章 一觸即發第385章 他竟然知道?第704章 自該如此第507章 陷陣營VS虎豹騎第458章 新年禮物第744章 我們也會用計!第244章 傻缺第794章 可惜我的三分天下啊第742章 袁本初何在?!第254章 虎豹騎,隨我衝!第291章 我敢!第416章 果然有蹊蹺第114章 揭開底牌第614章 用兵如神?第540章 ‘三不’原則第45章 伍孚刺董第651章 要結束了……第650章 水上的火第644章 不用攻的城牆第169章 難得的空娛第303章 爲復仇,成鬼神!第566章 此消彼長第100章 再度遣使第231章 軒轅山攻堅第247章 你竟然坑我?第422章 天子檄文第563章 屠殺與慘烈第729章 愛卿啊……第198章 最舒心的一天第333章 朕就是陰險的漢子第339章 承載着希望的光亮第487章 都得去第742章 袁本初何在?!第403章 科舉改革第47章 乾兒子第497章 這怎麼又扯到了青州?第150章 又是謠言,有完沒完?第339章 承載着希望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