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無敵是多麼空虛

河內溫縣司馬家的所有僕役婢女都知道,他們那位二公子,是出了名的憊懶之人。只要不是狩獵春遊,司馬懿幾乎都能夠躲在房中一天都不出來。就算是晴日暖陽下讀書,這位二公子也只會悠閒地躺在吊牀上,專門令一位美貌侍婢來爲他朗誦。

甚至,據說這位二公子,憊懶到有一次感染風寒,都只是將湯藥倒入地下。司馬朗以爲司馬懿是嫌藥湯苦澀,可想不到司馬懿給出的答案竟是用嘴喝下,他還得吞嚥,所以他懶得喝……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憊懶的傢伙,今日足足在未央宮前殿宮門角落裡站了半個時辰,仍舊雙眼熠熠,饒有興致地看着朝堂上那些大臣們唾沫橫飛地大聲辯駁着,顯得精神十足。

“切…有理不在聲高,這羣呆子們,又該輸了。”就在司馬懿聚精會神之時,他忽然聽到宮門口有人開口說了這麼一句:“今晚又要大贏四方了,唉……無敵是多麼寂寞,無敵是多麼空虛。”

司馬懿看到虎賁中郎將徐晃那副搖頭晃腦的模樣,尤其聽到竟還有人膽敢拿朝廷大事開設賭盤之後,當即忍不住上前小聲向徐晃問道:“還有人爲此時開設的賭盤,天子難道不知道此事嗎?”

看到司馬懿主動開口詢問,徐晃那張憨厚的臉上露出了一抹得意的笑容。上次兩人談話,司馬懿那一副小人大樣兒、高深莫測的德行讓徐晃很是不爽,這次到了長安,他這個愣頭青不還得請教自己這位‘地頭蛇’?

“天子慧眼如炬,明察秋毫,哪件事兒能逃得了他的法眼?”徐晃不屑地哼了一聲,待司馬懿臉色更加疑惑的時候,他才又咬着司馬懿的耳朵小聲道:“我告訴你,天子非但知道此事,他還令冷壽光投了一百金……少府丞魯子敬,更是動用了內帑投了一千金!我們這位少府丞看來是位人物啊,以後大漢的管家,鐵定是他的囊中之物。”

這話一出,司馬懿臉上頓時露出了一絲若有所思的神色,隨後,就在徐晃得意洋洋之時,他忽然開口道:“那盤口乃是楊大人所設吧?”

“你…你怎麼知道?”徐晃一臉詫然。

司馬懿當然懶得跟徐晃解釋這個禿子頭上蝨子般明擺着的問題,只是飛快地把握住一個最核心的問題:“現在下注來得及來不及?”

徐晃一撇嘴:“你想得美,我可告訴你啊,這可是我們這些朝廷大員才能知曉和參與的遊戲,尋常之人……”

不待徐晃繼續吹噓,司馬懿忽然一句話就截斷了他:“下次再有這好事兒,記得通知我。”

“哦,好的……唉?不對,我憑啥要聽你的?”徐晃這下氣壞了,他從不認爲自己是個傻子,可一遇到司馬懿,他每次都會升起這種挫敗感。可就當他要跟司馬懿將此事掰扯清楚的時候,忽然便見司馬懿肅容而立,眼神淡定,好像剛纔交頭接耳根本沒他事兒一般。

徐晃登時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果然,一擡頭,就看到遠處高踞御座上的天子,正神色不耐地看着自己。那眉毛,隱隱還在氣怒地跳動。

“公明,可是對黃愛卿之言有話要講?”劉協這時候不生徐晃氣是假的:讓你來當門神,就是爲了讓你用沙場的血氣來震懾住這些羣臣的。可你倒好,不該表演的時候,演得比誰都浮誇。真正該有點動作的時候,卻一動不動站得跟傻子一樣,最後竟還跟司馬懿打情罵俏起來!

你倆是兩口子啊?這是朝會,就跟前世天安門大禮堂一樣的地方!是你們倆咬耳朵、拉拉扯扯的地方嗎?

徐晃真委屈極了,他雖然知道不多,但也從那夜陛下緊急召集他們這些武將們商議,並叮囑他們時刻管束好自己手下兵士時,便知道天下或朝中又發生了什麼大事兒,才使得陛下才將原本計劃和風細雨、盡善盡美推行下去的科舉改革,變成今日這般鐵硬強腕、勢在必得的一個架勢。

由此,陛下肯定是另有籌謀,纔會如此心焦氣怒。偏偏自己又碰上了命中的魔星,一下撞在了槍口之下。

不過,畢竟也是朝堂這趟渾水當中撲騰許多的老手兒了,徐晃臨危不亂,大踏步上前後,什麼都不講,直接凝肅開口道:“末將以爲黃大人所言有謬!”說罷這句,一雙虎目威風凜凜地就瞪向了司隸校尉黃琬,彷彿兩人之間有着什麼深仇大恨一般。

黃琬當時就被徐晃跟瞪得開始懷疑人生了,一來徐晃一身的殺氣,的確不是他這種士大夫小心臟能承受的,二來,他在王允一事上就有污點,底氣本來就不足。於是,當場就犯了慫,語如倒豆般急切說道:“你緣何認爲馬將軍不是大漢英才?祖上伏波將軍馬援,世代相襲,難道還不算名門望族?”

一聽黃琬這話,徐晃當時就想笑了:原來,討論來辯論去,還是停留在這個破問題上。徐榮說文聘、高順、呂布、太史慈、趙雲都乃寒門出身,這些士大夫就說那些人不算什麼,還是世家望族出來的武將,熟知兵法韜略,一個頂他們仨。以此想來證明治國打仗那可是技術活兒,是需要有專業人才才能勝任的。繼而來打消天子想開什麼科舉,從寒士中取材的想法。

不得不說,這些士大夫的政治敏感度還是很強的嘛。都能提前預知天子手段,進而做到防範於未然了……

但徐晃是個武人,是個粗人,粗人就不會在這種問題上糾結。他幾乎不假思索,開口便說:“別瞎扯了,馬將軍跟你熟還是跟我熟?他祖上伏波將軍是不假,但徵西老將軍年輕時都要上山斫柴才能養家餬口,那也算望族?”

黃琬又要舉什麼例證,但徐晃可不管黃琬說什麼,搶先說道:“就算馬將軍是望族,可你的意思,就是說朝廷半點都不需要我們這些寒門武將了?徐晃乃賊寇出身,難道黃大人便認爲徐某沒有資格立於這朝廷之上?!”

徐晃這一句話,算是徹底將黃琬給噎住了。如今漢室朝堂上,已然有一種不知何時形成的潛規則,就是不論談論什麼國事大事,都不能扯到御座上那位天子身上。畢竟,那位少年天子性格乖張、喜怒無常啊!尤其對付起敵人來,那手段花樣百出,強如袁術幾十萬大軍如何,還不是被天子攆得跟袍子一樣滿山林跑?

而徐晃這傢伙,雖說也是真刀真槍用功績堆上來的。但他畢竟又是天子第一位籠絡來的大將,忠實的心腹兼狗腿,是天子一手提拔上來的。黃琬要是敢不給徐晃面子,那就是質疑劉協的裡子。所以,縱然徐晃這話忒不要臉,但恰恰點住了黃琬的死穴,讓他有口難言。

更可惡的是,徐晃說完這句,還猛然一轉身抱拳慨然向劉協說道:“陛下,末將以爲,若想我大漢早日重歸一統,必然要廣納良才,爲國效命。韓信曾說過,多多益善啊!”最後一句,爲了增加效果,徐晃甚至一頭都磕在了地上,熱淚盈眶。任誰看來,這都是一副忠臣良將的風範。

更重要的是,徐晃最後這一番話,完全跳出了朝臣們爭論的小范疇,說到了點子上:不管是名門望族出來的戰將,還是寒門鄉野出來的土八路,都是能爲大漢效力的好將。你們爭來爭去爭個屁啊,難道不想讓大漢早日一統不成?

於是,這一跪,御座上的劉協都驚詫了。他不敢置信地揉了揉眼睛,恍惚中看到了徐晃背後道道金光閃爍,一座小金人獎盃已然升起:徐晃,你演技簡直爆表了啊!

由此,劉協當即入戲,淡淡嘆了一句道:“御羣龍於長塗,騁騏驥於千里,不亦可乎?!諸卿,枉你們飽讀經書,見解竟還不如公明豁達,豈不汗顏?!”

滿朝公卿大臣這時心中幾乎在滴血,可勝敗已分,他們只能咬牙認了這第一局,紛紛跪地呼道:“臣等淺薄,望陛下恕罪。”

劉協此時當然沒空搭理這些羣臣,而是趁熱打鐵道:“徐將軍,如你所說,朕欲將天下良將收入囊中,又該如何?”

這答案几乎都在所有人的喉中,可徐晃此時卻佯裝不知,朝着徐榮微一擡頭。徐榮猛然明白:自己與徐晃都姓徐,公明賢弟這是將此大功讓給了我啊!

於是,徐榮感動上前,抱拳一跪道:“唯有開武舉,廣選天下良將,陛下才不會一一挑選便可使英才自現!”

徐榮此話一落,徐晃瀟灑轉身回位,這一瞬,整個大堂當中,似乎就爲他響起了一段飄渺的音樂:無敵是多麼多麼寂寞……無敵是多麼多麼空虛。

第579章 失敗的剽竊第195章 向士大夫開炮第545章 這一年,長安秋天第684章 風緊,扯乎第704章 自該如此第646章 這是一個好人第543章 遵令行事第280章 大典第635章 真的有奇蹟第553章 朕原來這麼出色?第517章 一箭神技!第519章 扯皮很費時間啊第134章 再現身影第488章 陳宮的錯第282章 祭天起誓第78章 誅殺董卓第58章 你的歌聲裡第687章 幷州牧壺壽第73章 司徒府的酒宴第778章 山雨欲來的益州第666章 能跟我說說劉協嗎?第635章 真的有奇蹟第309章 虎頭蛇尾第470章 非騙即偷第69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4章 悄悄改變歷史第387章 取才之途第210章 漢匈決裂?第324章 戰吧!第487章 都得去第368章 最終的地點第369章 藥不能停第57章 董卓又逞威第645章 國師大人來了第27章 今夜你會不會來?第568章 都陷入了沉思第391章 科舉取士第146章 順應歷史潮流的計策第545章 這一年,長安秋天第58章 你的歌聲裡第179章 匈奴又來使了第584章 入壽春第43章 袁紹立新帝第11章 董卓的發家史(上)第671章 朕想飛得更高第431章 不賭第555章 呂布之謀第441章 又是酒宴第182章 英才鮑信第20章 白龍魚服第129章 興兵攻闕!第420章 西漢晁錯之事第488章 陳宮的錯第227章 乾等着也是計策?第264章 入曹營第399章 推恩令?第385章 他竟然知道?第616章 他竟然在城牆?第404章 還是套路第495章 該誰傲嬌?第308章 忠魂埋黃沙第572章 伏壽的一語雙關第252章 放虎歸山第132章 撞牆頭第597章 看似正確的分析第75章 兩份詔書第86章 生不能同衾,死定要同穴!第681章 長安殺人事件第250章 焦灼的軍議第705章 步度根的咒罵第514章 談判前的禮第715章 過兗州第46章 荀攸下獄第378章 謀豫州第755章 沒事兒放把火第18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520章 不談就是談第660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434章 送你漫畫代表我的心第783章 這個日子有點不吉祥第703章 少做多說第606章 序曲落幕第491章 偶然和必然第143章 荀攸原來都知道!第1章 大喜大悲來得太突然第513章 打不動就談判第644章 不用攻的城牆第584章 入壽春第594章 老天又來指示了第99章 無鹽女第740章 可真是大漢天子吶第559章 或許吧第119章 士人的第一次勝利第350章 訓獒之術第186章 與虎謀皮?第773章 陵廟驚變第131章 都是狐狸,玩兒什麼聊齋?第13章 董卓發家史(下)第575章 別有隱情第742章 袁本初何在?!
第579章 失敗的剽竊第195章 向士大夫開炮第545章 這一年,長安秋天第684章 風緊,扯乎第704章 自該如此第646章 這是一個好人第543章 遵令行事第280章 大典第635章 真的有奇蹟第553章 朕原來這麼出色?第517章 一箭神技!第519章 扯皮很費時間啊第134章 再現身影第488章 陳宮的錯第282章 祭天起誓第78章 誅殺董卓第58章 你的歌聲裡第687章 幷州牧壺壽第73章 司徒府的酒宴第778章 山雨欲來的益州第666章 能跟我說說劉協嗎?第635章 真的有奇蹟第309章 虎頭蛇尾第470章 非騙即偷第69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4章 悄悄改變歷史第387章 取才之途第210章 漢匈決裂?第324章 戰吧!第487章 都得去第368章 最終的地點第369章 藥不能停第57章 董卓又逞威第645章 國師大人來了第27章 今夜你會不會來?第568章 都陷入了沉思第391章 科舉取士第146章 順應歷史潮流的計策第545章 這一年,長安秋天第58章 你的歌聲裡第179章 匈奴又來使了第584章 入壽春第43章 袁紹立新帝第11章 董卓的發家史(上)第671章 朕想飛得更高第431章 不賭第555章 呂布之謀第441章 又是酒宴第182章 英才鮑信第20章 白龍魚服第129章 興兵攻闕!第420章 西漢晁錯之事第488章 陳宮的錯第227章 乾等着也是計策?第264章 入曹營第399章 推恩令?第385章 他竟然知道?第616章 他竟然在城牆?第404章 還是套路第495章 該誰傲嬌?第308章 忠魂埋黃沙第572章 伏壽的一語雙關第252章 放虎歸山第132章 撞牆頭第597章 看似正確的分析第75章 兩份詔書第86章 生不能同衾,死定要同穴!第681章 長安殺人事件第250章 焦灼的軍議第705章 步度根的咒罵第514章 談判前的禮第715章 過兗州第46章 荀攸下獄第378章 謀豫州第755章 沒事兒放把火第18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520章 不談就是談第660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434章 送你漫畫代表我的心第783章 這個日子有點不吉祥第703章 少做多說第606章 序曲落幕第491章 偶然和必然第143章 荀攸原來都知道!第1章 大喜大悲來得太突然第513章 打不動就談判第644章 不用攻的城牆第584章 入壽春第594章 老天又來指示了第99章 無鹽女第740章 可真是大漢天子吶第559章 或許吧第119章 士人的第一次勝利第350章 訓獒之術第186章 與虎謀皮?第773章 陵廟驚變第131章 都是狐狸,玩兒什麼聊齋?第13章 董卓發家史(下)第575章 別有隱情第742章 袁本初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