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皆非善輩

糜竺列出三點策論,請陶謙參加會盟,可曹豹卻以臧霸爲理由,請陶謙坐鎮徐州。

糜竺的話確實有理,但曹豹的話也不是胡編亂造。

臧霸乃是泰山華郡人,乃是徐州的本地人,年少時爲其父獲罪被抓,臧霸領着十來個人,硬生生的將老爹救出囫圇,頗有傳世之作‘水滸’中梁山好漢劫法場的幹勁與魄力。

黑道大哥,一般就是這麼煉成的。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臧霸因爲劫獄救爹的事蹟名聲大噪,風頭在徐州境內一時無二。家家戶戶的老爹,一到晚上就拿臧霸舉例教育孩兒……學學人家怎麼當兒子!

陶謙入主徐州後,因慕臧霸之威名,招他入仕,即拜騎都尉,令其破徐州黃巾。

若是換成常人,平白得了官職,還不高興的樂出屁來……問題臧霸偏不是平常人!

想想也是,劫法場的一般都不願意被招安。

臧霸協助陶謙破了黃巾之後,乘着陶謙在徐州立足未穩收拾內政之局,乘機屯兵開陽,與泰山諸賊聚衆合軍,自成一派。開疆拓土獨立一方,至此與陶謙在徐州境內成了鼎足之勢。

從一個流亡犯,用不到兩年的時間成了掣肘徐州刺史的一個豪強,走到哪都是關注度極高,臧霸足可位列當時徐州的第一網紅。

這樣的人在徐州,陶謙想要西征,確實也走不消停。

“是啊,臧霸不聽老夫調度,屯兵開陽,戰也不是,收亦不服,只能鉗制……老夫確難西征。”陶謙似是默然自語,又似是對諸人訴說。

糜竺道:“使君,若然如此,莫不怕日後袁紹和袁術藉此機會對我徐州發難?在主公心中,二袁莫非比區區一個臧霸還好對付?”

“唉~~”陶謙徹底頭疼了,糜竺這話也不假,如今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好好打也不行,不好好打也不行……天雖未亡我,但天莫不是欲擠兌死老夫乎?

“別駕,可有良策破此僵局?”陶謙此時別人指望不上,還得是指望糜竺。

糜竺急忙道:“適才曹將軍之言甚是有理,使君和曹將軍確實都不宜離開徐州,既然如此,那不妨就委託可以代表使君的人去參與會盟,如何?”

陶謙聽了這話,點了點頭,通過了今天的分析,陶謙已經多少明白了這次出征的處境,雖然有着各種各樣的弊端,但糜竺和王朗的話卻屬老成謀國之論,無論有什麼困難,徐州必須一戰,作壁上觀實現了利益最大化,但徐州未來的發展,卻是更重要的,所以徐州必須要出力,要向天下人還有衆諸侯表現出誠意。

“別駕之意,應派誰代表老夫?”

糜竺拱了拱手,道:“非大公子不可。”

陶謙的面色沒有變化,反倒是一旁坐聽的陶商吃了一驚。

等會!這怎麼個情況?我是獻計讓便宜老爹派兵討董,但沒說我要自己去啊?那可是打仗啊,開玩笑!

我的責任不應該是運籌千里之外嗎?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事,不應歸我幹吧?典型的坑兒子!

糜竺這話一出,滿廳衆人盡皆竊竊私語。曹豹甚至露出了一個不置可否,略帶譏諷的笑容。

這也難怪,陶商的變化,目前知道的,只有陶謙和糜竺兩人,在其他人的心中,這個大公子目下還是一個昏聵無爲,碌碌不堪的公子哥而已。

糜竺視衆人議論如無物,道:“使君和曹將軍需得坐鎮徐州,不能東征,若是派旁人前去,只怕二袁看不到我徐州的誠意,爲其日後謀算我徐州落下口實,今遍觀諸人,唯有大公子乃主公親子,又是嫡長,如此資格替主公前往會盟,方不會落人口實,且大公子即將年及十七,已屬冠禮之年,主公年事漸高,卻每日勞苦,父勞而子閒,非孝之道……爲日後計,爲徐州計,也該讓大公子歷練歷練,爲主公分憂了。”

陶商的眼角有點抽抽,糜竺這老小子……事先也不商量一下……莫不是報復我問他借錢?

“嗯……那個……父親,這樣安排,好像不符合禮數制度吧?我一沒帶過兵,二又不曾任過任何職務,突然一上來就自領一軍,只怕難以服衆。”

糜竺笑着道:“按照慣例確實無有先例,但如今情況特殊,且當今之世,世事難料,不可以常理度之,公子沒領過兵不要緊,可派其他良將統兵前往,公子以監軍之職督軍,可保無礙。”

這麼一聽,陶商心中多少輕鬆了一點,自己前世連雞都沒殺過,讓他突然帶兵衝鋒陷陣簡直就是開玩笑……

若是幹監軍的話,多少還算好點,至不濟也是躲在後方,萬一真出了事,上馬轉身走人也不是不行。

古代人不傻,天天帶兵的將軍,你現代人一回來領兵就能把他們打的屁滾尿流?人家帶兵的經驗都被帶狗肚子裡了?大家都吃五穀雜糧,誰也不比誰強。

陶謙摸着鬍鬚,沉思了半晌,緩緩道:“此事,容老夫暫且思之……諸位暫且回去,各安其職,待老夫思慮清楚,再行定奪不遲。”

諸人見陶謙一時拿不定主意,則依次起身退走,陶商和陶應屬末輩,留待最後,剛要走時,卻聽陶謙叫道。

“你二人留下。”

陶商適才就估摸着陶謙會留他二人下來,陶應則是一臉懵狀,摸不着頭腦。

“適才廷議上的話,你們都聽清楚了?”

陶商和陶應站立在陶謙面前,相對而望,久久沉默。

卻見陶謙突然露出一個和煦地微笑,道:“其實聽了那麼多,老夫也明白,出兵參加會盟,方是上策,只是曹豹以臧霸爲徐州心腹之患爲由,不欲老夫出兵,糜竺又諫言讓商兒你代替老夫前去會盟,對此……你二人有何想法?”

陶應還是一臉呆滯,搖了搖頭:“回父親,孩兒沒想法。”

陶謙長嘆口氣,表情很是無奈:“說的這麼直接……你倒也是實在。”

說罷,老頭子將頭轉向陶商,道:“你呢?你對糜竺舉薦你會盟的事,怎麼看?糜竺的用意究竟爲何?”

陶商垂下頭,在陶謙看不見的視覺死角處迅速的撇了下嘴。

雖然剛纔冷不丁聽到糜竺舉薦自己有點吃驚,但經過了這麼一小會的時間,他大致已經想通了箇中的關鍵。

“家族之爭。”

陶謙精神一振,急忙指了指躺下的跪榻:“坐下說。”

陶商一上午跪坐的膝蓋都麻了,實在是不願意再跪着了……也不知道漢朝人是什麼變態心理,有屁股不用非得用腿跪……

“此處是廷議之所,孩兒不敢在父親面前僭越,站着就好了。”

陶謙也不明白怎麼坐着就算僭越了,但也沒有多管:“你想站着就站吧,且說說你的想法?”

陶商斟酌了一下詞語,道:“孩兒雖然很少參與政事,但是通過平日的瞭解和適才的觀察,也大概多少明白一些,父親要穩掌徐州,最主要的依靠就是糜竺、曹豹、趙昱、王朗,其中糜竺掌糧、曹豹掌兵、趙昱管籍、王朗管吏,四個人各安其職,互相平衡,但其實心裡誰也不服誰,都想着爲自己的家族多爭取些利益和權勢,現如今天下有變,諸侯討伐董卓,一旦動兵,則必然牽動四大家族在徐州的利益平衡,曹豹不願意出兵,不是因爲臧霸,而是一旦出征後,調兵遣將之中時局瞬息萬變,軍中的要職很容易被其他家族的人乘機佔了,則曹豹在徐州立足的籌碼,就相對減弱。”

陶謙長吁口氣,前番他與這個大兒子私下探討會盟討董的問題時,就覺得這孩子與原先不同,想法深遠了不少,但卻對這個兒子的才能仍有些許疑慮,但今日一問,陶謙才發現……這孩子,或許是真的長大了!

陶謙捋了捋長鬚,認真地看了陶商一會,眼中全是讚許和欣慰。

“好,好!那你跟老夫說說,糜竺舉薦你出征,又有何目的?”

陶商想了一想,說道:“糜竺的想法也不難猜,曹豹不願意動兵,他就將計就計,舉薦我替父親會盟討董,還奏請我爲監軍,但監軍不統兵,終歸還是得有一個能領兵的將領,曹豹在廷議上已經將話說滿,自己堵了自己的嘴,這統軍之職只怕是沒法摻和了,糜竺必然會向父親舉薦一個自己人統兵西征,如此一直負責管理錢糧的糜家,就算是把手伸進軍中了,單憑這一手來看,糜竺比曹豹厲害一些。”

陶謙點了點頭,道:“這也是老夫顧慮的,老夫倒是不怕糜竺派人摻和軍事,只是若是答應了糜竺的要求,只怕好端端的得罪了曹豹,誠非老夫所願……孩兒,老夫作爲一州之主,對於手下這些家族,不可得罪,唯有平衡,方爲上策。”

陶謙這話,令陶商很不以爲然,按常理來說陶謙說的對,左右平衡是沒錯,但若是怕得罪人,這徐州刺史未免也當的太窩囊了,被別人掣肘的滋味,終究不是那麼好受的。

論智商,陶謙沒問題,但缺就缺在性格上……這老頭多少沾點軟蛋。

“父親,平衡沒有錯,但不一定非要安撫這幾個家族,有時候父親可是試着挑撥他們的關係,自己居中調停,或許更能遊刃有餘。”

陶謙白眉微挑:“我兒此言何意?”

“糜竺想把手伸進軍中,父親不妨答應他,回頭也可以找曹豹,安排曹家的人管理政事,協助調撥此次西征的錢糧後勤。這樣就等於糜家的人管了曹家的兵,但同時曹家的人也伸手管了糜家的糧,如此他們互相掣肘,時間一長,必然是看不對眼,他們兩家水火不容,則必然爭相向父親你諂媚,希望取得您的支持,到時候您看着他們兩家鬧,然後左右調和當和事佬,不比來回安撫過得舒服多了?”

陶謙聞言沒有說話,只是吃驚地長大了嘴巴,愣愣地看着陶商,眸中全是驚詫。

自己操勞了一輩子,年紀越大,越感覺力不從心,天佑我陶家,今日方纔發覺陶家終是後繼有人了!

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韓浩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戰宛城第二百四十章 勝利榮光第五百六十七章 迷眼遮目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四百八十六章 狼狽的叛將第五百六十三章 病體愈沉第八百七十五章 驚 變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一百七十三章 做客糜府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四百七十二章 兄弟蕭牆第八十七章 難民第十章 將軍偷雞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最善忽悠第八百一十二章 張遼和高順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傕的崛起第一百二十一 章 第二條謀略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張任第七百八十六章 結爲兄弟第七百六十七章 兄弟回鄴城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第一百三十二章 胡 才第五百三十三章 龍 崩第六十七章 僵持第八百四十四章 強 攻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第八百二十七章 糾纏第一百二十一 章 第二條謀略第二百七十四章 法拉利與夢想第四百八十六章 狼狽的叛將第七百一十六章 毒肉毒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八百四十六章 揣度敵策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世強將第七百六十九章 偷襲中的變故第二百零六章 君子與錦帆賊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七十九章 知 會第四百五十六章 毒物知毒物第四百七十九章 陶家長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青春期的張郃第五百四十六章 狡計鉗制第六百二十章 誰爲第一第七百三十章 梟雄之哀第六百五十八章 老招新談第四百九十五章 江東姐妹花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一百七十六章 表 字第七百五十二章 恩恩怨怨第一百三十五章 再 賠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三百七十三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四百二十一章 周倉比武第四百二十九章 二劉投曹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最後一博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華陣容第二百五十四章 袁曹勢盛第六百九十一章 張寧的決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軍成型第八百零八章 溫侯的大計第二百九十四章 東吳德王第四百三十九章 河北龍金城虎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逼郡守第七百四十章 虎父虎子第八百二十二章 荊州新雄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中原戰場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人的行動第三百四十一章 勤勉好讀第五百六十章 神勇阿飛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智的溫侯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五十六 追擊董卓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 順第二百九十五章 浴佛會第一百七十六章 表 字第八百三十八章 諸葛瑾到來第二百二十五章 裝備的差距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杆傳情第八百七十五章 荊州之末第二百四十八章 醫學至道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四百一十一章 撫夷中郎將第七百八十三章 文丑的決心第九百一十九章 兩將醒悟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一百零四章 矛 盾第四百八十五章 忐忑欲出逃第八百零七章 中原爭雄第七章 第一次遠征
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韓浩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戰宛城第二百四十章 勝利榮光第五百六十七章 迷眼遮目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四百八十六章 狼狽的叛將第五百六十三章 病體愈沉第八百七十五章 驚 變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一百七十三章 做客糜府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四百七十二章 兄弟蕭牆第八十七章 難民第十章 將軍偷雞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最善忽悠第八百一十二章 張遼和高順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傕的崛起第一百二十一 章 第二條謀略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張任第七百八十六章 結爲兄弟第七百六十七章 兄弟回鄴城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第一百三十二章 胡 才第五百三十三章 龍 崩第六十七章 僵持第八百四十四章 強 攻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第八百二十七章 糾纏第一百二十一 章 第二條謀略第二百七十四章 法拉利與夢想第四百八十六章 狼狽的叛將第七百一十六章 毒肉毒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八百四十六章 揣度敵策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世強將第七百六十九章 偷襲中的變故第二百零六章 君子與錦帆賊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七十九章 知 會第四百五十六章 毒物知毒物第四百七十九章 陶家長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青春期的張郃第五百四十六章 狡計鉗制第六百二十章 誰爲第一第七百三十章 梟雄之哀第六百五十八章 老招新談第四百九十五章 江東姐妹花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一百七十六章 表 字第七百五十二章 恩恩怨怨第一百三十五章 再 賠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三百七十三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四百二十一章 周倉比武第四百二十九章 二劉投曹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最後一博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華陣容第二百五十四章 袁曹勢盛第六百九十一章 張寧的決心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軍成型第八百零八章 溫侯的大計第二百九十四章 東吳德王第四百三十九章 河北龍金城虎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逼郡守第七百四十章 虎父虎子第八百二十二章 荊州新雄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中原戰場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人的行動第三百四十一章 勤勉好讀第五百六十章 神勇阿飛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智的溫侯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五十六 追擊董卓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 順第二百九十五章 浴佛會第一百七十六章 表 字第八百三十八章 諸葛瑾到來第二百二十五章 裝備的差距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杆傳情第八百七十五章 荊州之末第二百四十八章 醫學至道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四百一十一章 撫夷中郎將第七百八十三章 文丑的決心第九百一十九章 兩將醒悟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一百零四章 矛 盾第四百八十五章 忐忑欲出逃第八百零七章 中原爭雄第七章 第一次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