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方陣的側翼與騎兵

叛軍與漢軍正面,弓箭弩矢與投槍在空中劃出無盡的射線,幾乎遮蔽了天幕。

劉備再次將他的冀州強弩,背嵬營強弩放在了陣列前面,呈三段陣列。

只是這一回叛軍部隊學乖了。他們避開了守在中路的劉備所部。僅僅保留了些許輕騎兵進行牽制騷擾。

而且這些輕騎都很聰明,只在強弩有效射程範圍之外,大概一百二十步距離遊弋,不再靠前一步。

就算劉玄德派人罵陣,他們也只當沒聽見。

與劉備固守的中路不同。他兩翼的材官部隊,成了叛軍的重點攻擊對象。

大批下馬的叛軍輕騎兵手持騎弓,與原本的弓手以及叛軍中非常少見的弩兵部隊一起,組成了強大的遠程投射部隊。在一陣陣的箭雨侵襲下,材官盾矛手——也有一些是盾戟手維持着自己的陣型。

儘管他們的盔甲遜色於主力禁軍,然而盾牌齊備。

尤其是第一,二列配備櫓盾的重步兵,對於遠程投射打擊的防禦力很強。

同時漢軍中的弓弩投射部隊,也在堅決還擊。

在察覺到,敵人不會攻擊自己的嫡系主力之後,劉備將他的強弩部隊拆分,前往兩翼援助友軍之後,叛軍部隊更是傷亡慘重。

但是這不算什麼。

是的,不算什麼——他們仍舊頂着帝國的遠程火力,連續不斷地衝擊着材官盾矛、盾戟的方陣。並且派遣輕騎,嘗試着繞過正面,攻擊方陣的側翼。

與劉玄德的步槊方陣不同。帝國臨時徵兆的材官兵士訓練不足,戰術也更加落後。

他們仍舊在使用大規模的步兵方陣編制。

這是在軍隊訓練度不足的情況下的必然選擇。

這也導致了一個問題——那就是——

“一旦攻擊對方脆弱的側翼,那麼敵人的方陣就算廢了!”

叛軍中的韓遂、馬騰如是想到。

——同時,面對西域超長槍大方陣的董仲潁,也是這麼想的。

在連續不斷地遠程火力攻擊,對步兵方陣的正面進行突擊的同時,實際上兩支軍隊的中路,以及左翼平原一帶的戰爭,決定勝負的仍舊是騎兵——

只要能殺透敵人守護方陣側翼的騎兵,就能攻擊敵人方陣脆弱的側翼。就能獲取這場戰爭的勝利!

在這樣的信念下,羌騎連續幾次攻擊了守在中路兩側的騎兵——然後鎩羽而歸。

就像是張溫不肯將北軍五營的精銳步兵派出來一樣,爲劉備守備兩翼的,也不是北軍五營的屯騎,越騎。而是徵兆而來的三河騎士。

當然,就算是三河騎士,仍舊足以抵擋普通羌騎的攻擊——

在經歷了中原,黃巾之亂的幾次大戰後。這些徵召騎士的經驗與耐力也有成長。

在漢軍弓弩的支援下,他們連續不斷地,抵擋了羌人騎兵的衝鋒。一次次將他們殺退回去。戰場上鮮血淋漓,羌漢騎兵的屍體鋪了一地。空氣中的血腥味濃的幾乎散不開。

眼看着這一幕,劉玄德鬆了口氣,但又略感不安。

“是否要拆分預備材官部隊,去左右兩翼?”

這個時候,他身邊的曹孟德提出了一個建議:

“步槊剋制騎兵,這樣的話……”

劉備制止了他,緩緩地搖了搖頭:“那樣的話,敵人主要攻擊的,就該是我們的正面了。”

“……”

曹操張了張嘴,卻沒有再說話,想必是認爲劉玄德說的是正確的了。

與此同時。眼看着己方部隊勞而無功,北宮伯玉再一次憤怒了:

“他媽的!打劉備的主力打不過!打這些農夫都打不過嗎?!廢物,真是廢物!”

“是否要派湟中胡?”他身邊,李文侯這樣問道。

“……”

北宮伯玉沉默了一下,而後重重的點了點頭:“上!湟中胡!給我衝破這些漢騎!!!”

“看!玄德!看他們的旗號!”

當湟中義從胡出現在戰場時,羌人們高舉起手中的兵器,高聲歡呼起來。

眼看着這一幕,劉備的表情變得更加嚴肅。

他知道,真正的考驗即將到來。

“子龍。”

他喃喃自語:“該是你出場的時候了。”

……

與此同時。

在叛軍拼命想要攻擊漢軍中軍前鋒的側翼時,董卓也在做同樣的努力——

因爲推進速度不夠快,所以在劉備、孫堅兩部與叛軍交鋒後又過了一會兒,董卓所部才與西域聯軍展開戰鬥。

儘管在之前自信滿滿。然而在交手之後,董卓卻感覺到了非常大的壓力。

西域聯軍的超長槍方陣密密匝匝,一層層的長槍刺來,避無可避,閃無可閃。更糟糕的是面對這種攻勢,正面對敵的董卓所部,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他們配備的刀劍無法傷害到敵人。他們的騎矛,戟與槊的長度也不足。

無論是殺傷力,還是帶來的心理壓力都非常之大。

涼州兵很悲哀的發現,他們手上能對敵人造成威脅到,只有遠程投射武器。

“射擊,殺了他們!”

在軍官們的怒吼聲中,他們的弓弩幾乎滿負荷的運作着。士兵們無視了肌肉發出的痠痛,以及幾乎被勒斷的手指發出的抗議。飛快的消耗着他們的箭壺裡的存貨。

在連續不斷的密集弓弩射殺下,槍陣前方的兵士不斷傷亡着。他們的速度也越來越慢。

每過一段時間,他們就會停下來,然後將受傷的傢伙拖走到後面去——

事實上在這種情況下,就該有輕裝的散兵,以及劍鬥兵幫助槍陣驅逐這些敵人才對。

至少在亞歷山大的時代是這樣沒錯……但是很遺憾,西域聯軍中似乎很少看到這些部隊——

遠程的投射部隊的確有。

那是他們獲得北方遊牧技術後,進行編練的兵種。

但這些手持複合弓的部隊數量實在太少了,很輕易就被涼州騎兵壓制。

至於那些爲槍陣提供掩護的輕裝劍士,他們的命運也是一樣——

但是,隨着槍陣一點點的推進,董卓所部註定要與他們進行白刃戰。

而白刃戰的結果。也註定是董卓所部被碾壓,吞噬。

緩緩前進的西域聯軍,就像是緩緩前進的土石流,或者岩漿流一樣。雖然緩慢,卻無可阻擋的吞噬着前方的一切。

倘若是自己單獨作戰的話,那麼董卓這一會兒可以考慮撤退一段距離。

因爲他的麾下都是騎兵,機動性遠遠優於西域聯軍。只要車開一段距離,然後繼續射擊。這樣一點點的打,拉,就能將對方的軍隊累垮。

但是不行。

他必須保證自己的位置,防線不被攻破。否則的話,中路的己方主力就會暴露出來。被敵人攻擊。這場戰爭也就敗了。

“可惡,可惡!”眼看着這一幕,董卓的壓力變得更大——這之前,他寄希望於側翼突破來着。涼州騎兵也向西域聯軍的騎兵部隊發起了連續幾輪衝鋒。

訓練有素的涼州騎兵高聲吶喊着,幾乎一個照面,就沖垮了西域城邦引以爲傲的公民騎兵——這是西域城邦中的有產者,富人們組成的部隊。就好像漢室兩家子組成的騎士部隊一樣。

只是很遺憾。他們看起來完全沒有他們的希臘前輩那樣驍勇善戰。

這些黃頭髮的士兵揮舞着刀劍,與涼州騎兵拼命砍殺着,對峙着。戰場上槍矛與刀劍折斷,破碎的聲音與武器劃過人體的聲音混在一起。緊接着被瀕死者的慘叫壓過。

——當這些公民騎兵逐漸被涼州騎兵壓制時,董卓滿意的點了點頭。

但是緊接着,大批披着破爛的皮袍子的草原遊牧騎兵出現了。涼州騎兵再次陷入了苦戰——

“烏孫人!”

但是眼看着這一幕,董卓便咬了咬牙,大喊着:“李傕!郭汜!你們死哪裡去了!”

“將軍!”

在他身邊,李傕,郭汜上前一步。

“衝,帶着飛熊軍,把那些烏孫人宰了!我要你們沖垮對方的側翼!”

“是的,將軍!”

領命之後,兩位西涼悍將以最快速度回到自己的軍陣中。

在那些衣甲,盾牌上繪着飛熊圖案的精銳騎兵簇擁下,李傕、郭汜展開了陣型。

“混蛋,混蛋。”

“將軍。”

眼看着董卓還是一副氣急敗壞的樣子,他身邊李儒忍不住問道:“飛熊軍乃我軍中精銳。李傕,郭汜也爲涼州悍將。烏孫人雖然勇悍,卻必然不是李、郭二將對手。將軍爲何還要煩躁?”

“玄德所部。”

董仲潁看了他兩眼,而後說道:

“玄德所部遭受的攻擊太多,俺是擔心他們——已經酣戰半日了,按理說,這時候張溫該派生力軍去接應,替換玄德所部纔對。然而那張溫這沒有動靜——

他難道不知,倘若中路崩潰的話,我大軍都將死無葬身之地嗎?”

“是否可以派人去催?”

“催了,怎麼沒催?!”董卓更加氣急敗壞:“但這王八蛋根本不派兵——他他媽的說俺老董只要守住自己的陣地就行。竟然嫌棄俺老董說三道四!”

“這……”李儒愣了愣,然後無奈的說道:“那也沒辦法了,將軍。現如今唯有相信玄德公所部堅韌。我軍則要快一些攻破敵軍側翼。”

“只有如此了!”董卓一揮拳頭,大喊着:“擂鼓,助威!”

隨着鼓聲雷動,披掛各式鐵甲,略顯雜亂的飛熊軍出動了。

第八十八章問題兒童與沮授第四十七章遇伏第七十七章全面發展第七十六章德智體美勞第三十八章崩盤第十六章審配,審正南第五十章進攻第一章三年之後第八章初識第七十章玄德公活我第十二章內部鬥爭、無論漢羌(五更!求訂閱!)第六章英雄交鋒第二十七章正面之敵(二更)第二十一章鏖戰第十九章騎兵的硬碰硬的戰鬥(二更)第六十六章戰爭的腳步臨近第三章另外兩個同盟的封賞第三十三章少年天子的厭惡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七十八章孩子們,你們是我的希望第十三章甘氏幼女第七章高門的優勢第七十二章新鄉亭第七章如日中天第十六章審配,審正南第五十七章還沒有放棄第五十四章最後的衝鋒第七十章望向洛陽第四十四章究竟要做什麼第二章冀州,全面掌控第六十七章外交局勢不容樂觀第十七章看前面的猛將第三十三章人才濟濟董仲穎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十八章短兵相接第四十二章全民尚武的帝國遐想第四十九章屠殺與潰逃第三十四章備非良人第二十三章另一場爭論第四十八章爆發第三十四章皇帝的恐懼與完美的劉備第三十章對於北方未來的暢想第八十七章送別迎新第二十六章戰俘第九章爭相拉攏第五章你願意麼?第三十九章計劃中的軍隊改革第二十三章臨戰之前第三十七章我們都是認真努力地人第三十七章叛軍風格的人事調整第三十五章四州牧守第三章糧食第三十章別人家的孩子第十四章府庫充實第六十五章世界如此廣闊第十二章一切都結束了第四十章精銳禁軍·二十萬!第十五章雅士第二十五章我纔是真三國無雙第三十六章漢中王第四章頓兵堅城之下第六章英雄交鋒第二十八章老師,盧植第四十五章西域幻想第十三章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第五十七章嚴重分歧第三十章山民的堅韌第八十二章沮公與,審正南第三章另外兩個同盟的封賞第六章認真思考第七十一章巡查第九章爭相拉攏第八十六章交給你們一項重要任務第十七章小試牛刀第七十二章最終的結果第四十二章全民尚武的帝國遐想第三十五章王八蛋第十六章審配,審正南第二十三章白馬義從出動第三十六章張角的現狀第九章爭相拉攏第四十三章深入涼州第十章送妹子第十章火焰第六章認真思考第十六章整軍經武第十九章騎兵的硬碰硬的戰鬥(二更)第七十三章你最終選擇了這條道路第四十六章狂喜與暗地裡的陰謀第三章董卓言利第十七章安定後方以及休養生息?第二章不同的政策第六十六章中郎威武第四十九章地公將軍第十九章錯誤的選擇麼?第三十章弩騎狂瀾第四十一章大權在握,陰謀繼續第四十九章撤退第二十五章數學知識,經濟知識第七章帝劍,龍牙
第八十八章問題兒童與沮授第四十七章遇伏第七十七章全面發展第七十六章德智體美勞第三十八章崩盤第十六章審配,審正南第五十章進攻第一章三年之後第八章初識第七十章玄德公活我第十二章內部鬥爭、無論漢羌(五更!求訂閱!)第六章英雄交鋒第二十七章正面之敵(二更)第二十一章鏖戰第十九章騎兵的硬碰硬的戰鬥(二更)第六十六章戰爭的腳步臨近第三章另外兩個同盟的封賞第三十三章少年天子的厭惡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七十八章孩子們,你們是我的希望第十三章甘氏幼女第七章高門的優勢第七十二章新鄉亭第七章如日中天第十六章審配,審正南第五十七章還沒有放棄第五十四章最後的衝鋒第七十章望向洛陽第四十四章究竟要做什麼第二章冀州,全面掌控第六十七章外交局勢不容樂觀第十七章看前面的猛將第三十三章人才濟濟董仲穎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十八章短兵相接第四十二章全民尚武的帝國遐想第四十九章屠殺與潰逃第三十四章備非良人第二十三章另一場爭論第四十八章爆發第三十四章皇帝的恐懼與完美的劉備第三十章對於北方未來的暢想第八十七章送別迎新第二十六章戰俘第九章爭相拉攏第五章你願意麼?第三十九章計劃中的軍隊改革第二十三章臨戰之前第三十七章我們都是認真努力地人第三十七章叛軍風格的人事調整第三十五章四州牧守第三章糧食第三十章別人家的孩子第十四章府庫充實第六十五章世界如此廣闊第十二章一切都結束了第四十章精銳禁軍·二十萬!第十五章雅士第二十五章我纔是真三國無雙第三十六章漢中王第四章頓兵堅城之下第六章英雄交鋒第二十八章老師,盧植第四十五章西域幻想第十三章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第五十七章嚴重分歧第三十章山民的堅韌第八十二章沮公與,審正南第三章另外兩個同盟的封賞第六章認真思考第七十一章巡查第九章爭相拉攏第八十六章交給你們一項重要任務第十七章小試牛刀第七十二章最終的結果第四十二章全民尚武的帝國遐想第三十五章王八蛋第十六章審配,審正南第二十三章白馬義從出動第三十六章張角的現狀第九章爭相拉攏第四十三章深入涼州第十章送妹子第十章火焰第六章認真思考第十六章整軍經武第十九章騎兵的硬碰硬的戰鬥(二更)第七十三章你最終選擇了這條道路第四十六章狂喜與暗地裡的陰謀第三章董卓言利第十七章安定後方以及休養生息?第二章不同的政策第六十六章中郎威武第四十九章地公將軍第十九章錯誤的選擇麼?第三十章弩騎狂瀾第四十一章大權在握,陰謀繼續第四十九章撤退第二十五章數學知識,經濟知識第七章帝劍,龍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