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深入涼州

就像是劉備之前得到的消息一樣。大軍出動,軍事行動動搖了漢室本就糟糕的經濟與農業情況。尤其是作爲主要戰場的關中地區,各類米糧與食物價格大幅度飆升。

原本因爲深厚底蘊,政策與水利設施笑傲羣倫的關中地區,也因此開始出現大規模的土地兼併,人口買賣,自耕農破產事件了。

也因爲這個原因,三義行的糧食調配工作做得很艱苦。

理論上,在如今這個情況下,關中地區的所有糧食,物資,都應該歸大軍統一調配纔對……這種私自調配糧食給自己軍隊的行爲,某種意義上算的上違法。

但是,就像這個時代的其他事情一樣,劉玄德有五銖錢開路,自然百無禁忌所向披靡。至於聽聞了此事的張博慎,雖然暗暗冷笑,卻也沒有搭理劉備。只是在心裡又給劉玄德計了一筆。等着這場戰爭結束之後,劉玄德沒了利用價值,他再數罪併罰,一定要把這個屢次頂撞自己的混蛋殺死。

……

就這樣,匆匆忙忙的調配物資,分派人手。漢軍離開了關中地區,向着涼州方向前進。

這一路上,漢軍高奏凱歌,勢如破竹,連續不斷的收復失地。

郿縣,陳倉,雍縣,渝麋,汧縣……

漢軍的推進幾乎沒受到任何阻礙。這些縣城空無一人。全部被叛軍放棄了。

面對這種情況,劉備與張溫,自然依照各自的理解做了判斷。

劉玄德再次確認,敵人是想要誘敵深入。延伸自身糧道,增加己方軍隊補給的困難程度,以及尋找機會,攻破己方軍隊。

隱約間,劉備有種感覺。某個人,某個力量掌握着一切,就好像貪婪地怪獸一樣,張開了血盆大口,預備吞噬漢軍的血肉。

……

而張溫則再次確認,敵人絕對是嚇破了膽。

他洋洋得意的將這段時間的“功勞”,上報給了洛陽朝廷,聲稱自己經過一番苦戰,將三輔之地的全部叛軍攻滅。並且毫無廉恥的將這一切歸功於自己的英明領導。

對於這些,劉備看在眼裡,暗暗冷笑。同時利用自己的情報網,將更多的,有關張溫意圖覆滅漢軍的流言傳播到了洛陽地區。

在這個條件,背景下,漢軍踏進了涼州。這片荒涼,古樸,人煙稀少的土地。

此事已經是十月上旬,北方的天氣已經很冷了。在一天清晨,劉備起牀後感覺到冰冷。再掀開營帳的門簾,看到營地外一片銀裝素裹,他完全沒覺得一點兒意外。

“下雪了啊。”

他下意識的伸出手,接過一片雪花,看着這瑰麗的幾何形圖案在自己掌心融化:

“大軍補給會更糟糕。如果我是朝廷諸公,我會宣佈暫停戰事的。”

在如今這個時代,漢人們還沒有一種可以被廣泛應用的,防止寒冷的手段——是的,也就是棉。

這個時代的人類,雖然已經開始種植棉花。然而與這個時代的其他作物一樣,棉花的馴化,以及推廣,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至少現在來說,棉花仍舊是一種熱帶作物,需要足夠的光熱,才能生長。如果有人拿這個時代的棉花種在中國北方的話,只能得到一個呵呵的結果。

在原本的歷史上,直到宋朝時,中國纔開始出現大規模的種植棉花。也因爲棉花的種植,在明朝時期對遼東地區的開發,走上了一個迅速擴大的道路。

所以。在這個時候。冰冷,溫度,對軍隊的殺傷力之大,幾乎讓人難以想象——即使劉玄德早有準備,給自己的軍中,幾乎所有人都奢侈的供給了毛皮——雖然絕大多數都是羊皮襖——但好歹也是皮襖對不對——

但是,就算這樣,他的軍中仍有兩人凍傷。

這個數字擴大到整個漢軍範圍內,就更加驚人了。

儘管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然而經過粗略統計,劉備相信,今天的漢軍凍傷數量,恐怕超過兩百人。

“這還僅僅是個開始呢。”

在與董卓討論這件事的時候,董仲穎一臉的擔心,同時伸出手,給劉備和孫堅看他手上的傷痕——

“這就是俺當年凍出來的。”他說:“俺們涼州兵好歹是本地人,還好一點。然而關中兵,還有文臺,你的涼州兵……”

說着這話,劉備與董卓一起看向了孫文臺。就看到這位討逆將軍滿臉愁容。

他麾下兵士,全部來自較爲溫暖的南方地區。對於北方的寒冷天氣自然更不適應。被凍傷,生病減員的比例,要超過漢軍的平均水平。

“這應該,也是叛軍用來對付我們的武器之一了。”劉備這樣嘆息:“文臺,過一會兒我給你們營地送些襖子過去。”

“這,玄德?!”聽劉備這麼說,孫堅自然感動,感動之餘也覺得有些驚訝和不好意思:“那你麾下子弟——”

“放心,我早預料到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多帶了一些備用的。”

“竟然如此,那多謝玄德兄了。”聽劉備這麼說,孫堅才變得很興奮。不過緊接着,他又有些失落:“不過,就算有了玄德送來的皮衣,我江東子弟恐怕也剩不下太多戰力了。”

“……”

孫堅的話,再次點起了劉備與董卓心中的擔憂。

在這種天氣下,來自南方的漢軍戰力還剩多少,實在是個問題。

不算這些江東子弟,就算其他漢軍,他們的戰力也會大幅降低。

這其中除了天氣導致的身體,生理上的不適,凍傷與疾病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漢軍引以爲傲的弓弩武器效果,將大打折扣。

弓弩的絲絃,會因爲天氣原因變脆,使用壽命變短。又因爲雨雪潮溼變軟,殺傷力大幅度降低。後世詩人岑參所寫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其中一句:“將軍角弓不得控”,說的就是這個狀況。

……

漢軍面臨的巨大困難,全部被張溫無視了。

就像是任何一個高高在上的貴族,大人物一樣。他根本看不到營中兵士們的困境。

就好像是朝廷諸公之前,義正言辭的說出過“沒有糧食就不能打仗了嗎?!”這樣的話一樣。這一會兒的張溫也是一樣。在劉備再次很討人厭的說出這個問題後,張溫也義正言辭的說:

“天氣冷就不能打仗了嗎?!”

看着擁着火盆,墊着熊皮褥子,裹着貂皮大衣的他,義正言辭的說出這種話時,劉備對張溫的厭惡與殺意,再次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

在輕而易舉的收復了三輔之地,所有的城池之後,張溫的迷之自信達到了新的高度。自我催眠的效果變得越來越好,再加上週圍其他人的不斷吹捧,他甚至真的覺得自己很有帥才,是個天才軍事家了。

如果不是心裡面最後一點恐懼,讓他做出了“正確判斷”的話,這一會兒張溫說不得,會真的愉快的親自率領大軍前進,解決這場叛亂,爲自己獲取一筆巨大的政治資本呢。

當然,也幸虧他沒有這麼做。

在確認了天氣很冷,對他這樣的君子很有害之後,張溫決定止步不前。然後按照之前的想法,將大軍分成了三路。

其中一路由周慎,這個一無是處的廢物率領。他的兵力最雄厚,也最精銳。麾下擁有帝國禁軍,北軍五校部的幾乎全部力量,再加上三河騎士以及關中兵的精華部隊,後勤補給物資也是最充足的。

周慎對張溫的奉承,投機行爲終於獲得了回報。他洋洋得意,覺得自己終於可以建功立業了。

……

對於這一點,劉玄德再次據理力爭,認爲將主力,精銳交給這樣的廢物是在謀殺。同時也像他之前說的話一樣,張溫再次無視了他的話。

再接下來兩路。其中一路由孫堅率領……張溫不懷好意的將麾下老弱病殘丟給了孫文臺。再加上因爲天氣緣故病懨懨的孫堅本部人馬,孫堅的麾下戰鬥力,堪稱三路最弱。

這讓孫文臺非常憤怒,也非常無奈。他有種預感,自己在這場戰役裡,恐怕無法發揮什麼作用了。

……

再接下來,便是劉玄德與董仲穎。他們兩部兵力,再加上部分關中兵,組成了五萬大軍。與孫堅麾下的老弱病殘不同,劉玄德與董仲穎的軍隊還算可以。

當然,這並不是張溫突然轉了性子,對他們變得友好了。而是因爲他將劉備與董卓這支部隊,放在了最危險的南路。

他們的目標是金城郡。那正是叛軍主力的“逃竄方向”,張溫用心昭然若揭。

他想要用劉備與董卓的部隊牽制叛軍主力。如果兩支部隊能拼個兩敗俱傷就再好不過。如果很拼不了的話,好歹也會消耗叛軍實力。方便中路,周慎所部再次與他們決戰。然後獲取勝利。

“玄德,仲穎,全靠你們了啊。”

看着張溫笑容滿面的下達命令,劉備與董卓都沒說話,只是冷笑而已。

張溫的算盤打得不錯。只可惜,他們也不是笨蛋。

第十九章沒錢第三十六章大家都在等你呢第七章高門的優勢第四十章洛陽方面的慾望第七十二章最終的結果第四十八章下一個問題是,學派如何?第二章冀州,全面掌控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第九章賑濟災民第三十章山民的堅韌第二章向外遲到的本章小結:遲到的本章小結:第十三章混亂的開局第二十四章伏屍數萬,流血漂櫓第四十章屈服與奴役第三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四十九章儒墨道法不足論,世間學問此最佳第二十章同樣是個慫貨第八十九章接風宴,最後的晚餐第四十七章徐庶頭痛的工作第二章向外第十二章解放事業第五章與曹孟德關於西方的路上閒談第四十二章第三個,出局者?第八章國之干城(第一更)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四十二章戰略,三路齊飛第七十八章孩子們,你們是我的希望第十五章營壘,突騎與弩第十一章新人舊人(第四更,四千字!求訂閱!)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十二章攻守第八章國之干城(第一更)卷末小結第十四章這就定下了?第十一章兩千萬人口第十六章你問我支持不支持第十一章烏合之衆第二十一章守望者第六十章發怒第二十九章呂布的憤怒與不甘第十三章混亂的開局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七十九章立志第五章與曹孟德關於西方的路上閒談第七十九章立志第三章董卓言利第五十八章即將開始的戰爭第五十章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第四十章洛陽方面的慾望第六十三章亡命追逃第二十一章內部與外部的敵人第三章另外兩個同盟的封賞第五十八章張郃,張儁乂(junyi)第十七章以步對騎(第二更,求訂閱!)第一章在路上第二十一章內部與外部的敵人第六十三章關顏對刀第二十一章劉備的精銳第三章解決辦法第三十七章我們都是認真努力地人第一章在路上第六十七章激動地要命的劉玄德第四十四章軍事分部第十一章獲勝了第十六章近乎絕望的堅守第一章焦急的徐元直第十章火焰第十六章中黃太乙第十六章整軍經武第三章糧食第三十四章憤怒與殺意第十四章騎兵戰第五十八章即將開始的戰爭第二十五章我纔是真三國無雙第十八章白馬將軍震九州第二十三章勝利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七十章望向洛陽第二十七章何進之憂第二十九章呂布的憤怒與不甘第五十五章鐵騎碾壓第二十二章再次崩潰第十章賑濟,刺殺第六十六章戰爭的腳步臨近第十五章工兵的殺傷力第三十八章古人的天體觀念卷末小結第三十七章前面就是洛陽第四十七章何進之死第二十二章利益足夠就什麼都敢做第十九章立儲之爭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三十六章大家都在等你呢第六十二章瞬殺第五十二章在握!第二章冀州牧第一章焦急的徐元直第二十四章期許
第十九章沒錢第三十六章大家都在等你呢第七章高門的優勢第四十章洛陽方面的慾望第七十二章最終的結果第四十八章下一個問題是,學派如何?第二章冀州,全面掌控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第九章賑濟災民第三十章山民的堅韌第二章向外遲到的本章小結:遲到的本章小結:第十三章混亂的開局第二十四章伏屍數萬,流血漂櫓第四十章屈服與奴役第三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四十九章儒墨道法不足論,世間學問此最佳第二十章同樣是個慫貨第八十九章接風宴,最後的晚餐第四十七章徐庶頭痛的工作第二章向外第十二章解放事業第五章與曹孟德關於西方的路上閒談第四十二章第三個,出局者?第八章國之干城(第一更)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四十二章戰略,三路齊飛第七十八章孩子們,你們是我的希望第十五章營壘,突騎與弩第十一章新人舊人(第四更,四千字!求訂閱!)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十二章攻守第八章國之干城(第一更)卷末小結第十四章這就定下了?第十一章兩千萬人口第十六章你問我支持不支持第十一章烏合之衆第二十一章守望者第六十章發怒第二十九章呂布的憤怒與不甘第十三章混亂的開局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七十九章立志第五章與曹孟德關於西方的路上閒談第七十九章立志第三章董卓言利第五十八章即將開始的戰爭第五十章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第四十章洛陽方面的慾望第六十三章亡命追逃第二十一章內部與外部的敵人第三章另外兩個同盟的封賞第五十八章張郃,張儁乂(junyi)第十七章以步對騎(第二更,求訂閱!)第一章在路上第二十一章內部與外部的敵人第六十三章關顏對刀第二十一章劉備的精銳第三章解決辦法第三十七章我們都是認真努力地人第一章在路上第六十七章激動地要命的劉玄德第四十四章軍事分部第十一章獲勝了第十六章近乎絕望的堅守第一章焦急的徐元直第十章火焰第十六章中黃太乙第十六章整軍經武第三章糧食第三十四章憤怒與殺意第十四章騎兵戰第五十八章即將開始的戰爭第二十五章我纔是真三國無雙第十八章白馬將軍震九州第二十三章勝利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七十章望向洛陽第二十七章何進之憂第二十九章呂布的憤怒與不甘第五十五章鐵騎碾壓第二十二章再次崩潰第十章賑濟,刺殺第六十六章戰爭的腳步臨近第十五章工兵的殺傷力第三十八章古人的天體觀念卷末小結第三十七章前面就是洛陽第四十七章何進之死第二十二章利益足夠就什麼都敢做第十九章立儲之爭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三十六章大家都在等你呢第六十二章瞬殺第五十二章在握!第二章冀州牧第一章焦急的徐元直第二十四章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