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弩騎狂瀾

張角的反應很快。

就像是盧植說的那樣,他無論戰略還是戰術都是第一流的。

在察覺到不對勁後,他馬上調遣了一支步兵護住了大軍側翼。

這一支兵正擋在劉備所部前面。

數量大概在兩千左右,分成了三道陣列。着甲率超過八成,其中三分之一披掛重甲。

手裡的武器有五十具強弩,兩百具輕弩與弓。其他清一色的是漢軍最愛用的長戟。

這是一支標準的,用做守備的重步兵部隊。陣列森嚴,士氣高昂。

面對這樣的重裝步兵,倘若騎兵一股腦的衝上去,就算能贏也一定會傷亡慘重。用白馬精騎,硬撼這樣一支步兵,絕對是虧本買賣。

所以。

“騎射。”

劉備如此下令。

“趙舍,強弩曲預備前進。”

隨着劉備一聲令下,騎兵開始前進。

並不像上一次那樣。一聲令下而後騎兵衝鋒。

在對面兵士不理解的目光注視下,白馬精騎在距離敵陣七十步的距離外停下了,而後翻身下馬,將馬鞍上掛的步弓摘下,調絃,開始射擊。

——隨着一輪齊射,對面戟兵有數十人中箭,其中部分傷勢嚴重,倒下去陣亡了。

拼命壓制着的悶哼聲,也隨之響起。讓黃巾兵士們有些不知所措。

“還擊,還擊!”

一些黃巾軍弓弩手慌慌張張的開弓射箭。可惜沒什麼用。

在七十步距離外,他們的弓箭根本無法穿透厚重的鍛鋼鱗甲。即使強弩也會“叮”的一聲彈開。弩矢被折斷,變形。最多隻留下一道劃痕。

然而這個距離,白馬精騎攜帶的步弓,卻可以有效殺傷披掛輕甲,或者沒有護甲的黃巾士兵。

雖然效率有些低,造成的傷亡也不太大。但還是給黃巾軍帶來了不小的混亂。

這種光捱打不還手的戰鬥實在太難受了。

在兩輪步弓齊射後,倒下的雖然只有幾十人,但卻極大動搖了軍心。

一部分黃巾兵準備向前衝鋒,還有一些準備後退,一些準備在原地堅守,一些不知所措。還有一些準備繼續射擊——雖然射擊效果幾乎爲零。但至少能帶來一些心理安慰。

“這種戰術……”

眼看着這一幕,張角皺了皺眉。隨後做出決定——

“不要去管他,原地堅守!”

不過兩百步弓手,對兩千餘名着甲重步兵的殺傷能有多少?慢慢忍受這種殺傷,直到正面戰場分出勝負就好。

這樣一來,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兩百白馬精騎也鬧不翻天。

反過來,如果忍不住主動向敵人發動進攻。那麼整條戰線就完了。

訓練有素的白馬精騎一定會毫不猶豫翻身上馬,將得勝鉤上的馬槊抄起來發動衝鋒。

失去陣型的戟兵,絕不會是重騎兵的對手。他們的陣線絕對會垮。到時候敵人就可以直接進攻自己的側翼。如此一來,這場戰鬥絕對會敗,甚至,大敗!

“不愧是劉玄德。”

自以爲看穿了劉備所爲的張角,微微一笑,隨後下令:“側翼的白馬義從,不用去管。加強對正面的攻擊!”

隨着張角一聲令下,黃巾軍中號令不斷。大批悍將,勇士翻身上馬,加入戰鬥——

隨着這一批黃巾精銳投入正面,五校諸軍開始節節敗退。

冷兵器時代,一名“勇士”的效果或許有限,然而以太平道之能,以如今上升渠道之阻塞。張角卻可以輕易網羅數百,上千名“勇士”,

可以生撕虎豹的勇士——

這一批披掛三層重甲,手持大斧,金瓜,短戟等重兵器的勇悍之士,纔是真正的“黃巾力士”!其衝陣能力或許略遜於精銳重騎兵,然而持續殺傷能力,以及續戰能力卻遠遠超過騎兵部隊。

在這之前,每當戰事焦灼時,張角就會派出這支部隊。

無往不利。

所向披靡!

“差不多是時候了。”

聽到身邊正面戰場的叫喊聲,劉備看到了這支部隊,並且飛快判斷出結果——放着他們不管的話,這場戰鬥很快就會分出結果了。

所以。

“趙舍——強弩曲上馬,前進!”

在劉備一聲令下後,經過三個步兵曲的弓弩手增強後,兵力達到八百的強弩曲全體翻身上馬。

他們騎乘的是後勤輜重的馱馬與挽馬。不具備衝陣能力。不過他們也不需要——只要速度夠快就夠了。

——八百名弓弩手,以最快速度到達戰場最前沿,而後下馬上弦。

總共三百張六石強弩與五百張強弓以最快速度,瞄準了對面敵人陣列兩翼與中央,三個部分進行密集攢射。

弩一輪,弓三輪——在這樣密集的火力射擊後,白馬精騎翻身上馬,向被弓弩火力大幅削弱的敵人陣列發動衝鋒——並且輕而易舉將之突破!

——在面對第二列防線時,劉備軍隊如法炮製。在對方毫無反應,毫無反抗能力的情況下輕而易舉將其打崩。

緊接着是第三列防線——結果同樣毫無懸念!

在不到兩刻鐘時間內,白馬精騎與騎馬的弓弩射手一齊,輕鬆突破了黃巾軍佈置的三道防線。

近兩千精銳重步兵,長戟士就這樣,被輕易打崩,如入無人之境——

“該死!”

耳邊聽着側翼傳來的驚呼聲,張角轉身看去,目眥盡裂——

“劉玄德!”

他猛地拔出劍:“太平道信者,攔住他們!

黃巾力士,繼續進攻,我要盧植的腦袋!”

同一時間,同樣看到這一幕的盧植同樣拔劍高呼:“長水,屯騎加入戰鬥!給我攔住他們!爲玄德爭取時間!告訴他不用管我,擊殺張角就是大功一件!”

隨着兩軍最高指揮官先後下令,黃巾與漢軍兩部陷入了瘋狂中。

黃巾力士們拼死突擊,於屍山血海中踐踏血肉前進,北軍五校精銳拼死阻擊,兵甲血肉爲之模糊。

同時黃巾軍各部衆爭先恐後的衝擊,擁堵道路,阻攔白馬精騎向前。

除了正面的阻擊外,更從兩側包夾。打算讓這批精騎失去機動力,徹底困死,然後殲滅!

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四十八章強將雲集第三十章對於北方未來的暢想第九章長江口水戰第六十二章瞬殺第三十四章皇帝的恐懼與完美的劉備第五十八章即將開始的戰爭第六章認真思考第十八章短兵相接第二十一章劉備的精銳第三十九章於事無補的大獲全勝第三十章別人家的孩子第五十三章轉瞬之間第二十一章天不假年第八十九章接風宴,最後的晚餐第六十六章中郎威武第三十九章計劃中的軍隊改革第五十二章背叛與狼狽第十七章收買第五十九章灑脫的與想不開的第二十六章戰俘第六十七章激動地要命的劉玄德第四十二章戰略,三路齊飛第七十二章最終的結果第十七章看前面的猛將第五十三章援軍與援軍卷末小結第五十一章恐懼與計劃第四十二章全民尚武的帝國遐想第三十四章備非良人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六十八章有事弟子服其勞第三十八章崩盤第四十五章西域幻想第十五章螳螂捕蟬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第七十章望向洛陽第四章安北將軍公孫瓚第五十一章天下大吉第四十章張角何在第六十五章世界如此廣闊第四十二章有四個張角第二十五章天子行獵第五十二章田豐,田元皓第二十五章天子行獵第七章高門的優勢第十二章一切都結束了第二十章那麼,我們戰一場吧第八章數學書第三十一章勝利凱旋第十二章攻守第六十九章被吸引第四十九章地公將軍第十七章看前面的猛將第三十四章董卓的最佳夢想尾聲:不同的世界第五十七章還沒有放棄第六十六章慶祝與封賞第十二章攻守第四十九章撤退第八章初識第三十七章攻城第三十五章祝曰:賢才賢才入吾彀中第五十八章概念衝突第四章徵兵與朝廷第九章再見董仲穎第七章高門的優勢第四十一章邊軍與全民兵役制第二十二章紀律性天下無雙第四十七章遇伏第三十八章古人的天體觀念第四十五章西域幻想第六十二章瞬殺第三十七章攻城第三十一章你擋路了第三十九章鏖戰第五十四章最後的衝鋒第六十一章困獸之鬥第四十五章西域幻想第十章皇甫嵩的離去第六十一章困獸之鬥第十八章金殿之上第三十八章古人的天體觀念第十三章最精銳的步兵部隊第三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四十八章強將雲集第十章新平惡戰,前鋒突擊第六章袁本初的作死之路第二十五章武力建設第三十二章全線出擊第十三章一種預見性第二十五章我纔是真三國無雙第十五章營壘,突騎與弩第八十三章祖宗陵寢所在卷末小結第三十一章我還是很看中你的第九十二章喜悅嗎第四十三章肅反嗎?第十八章白馬將軍震九州
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四十八章強將雲集第三十章對於北方未來的暢想第九章長江口水戰第六十二章瞬殺第三十四章皇帝的恐懼與完美的劉備第五十八章即將開始的戰爭第六章認真思考第十八章短兵相接第二十一章劉備的精銳第三十九章於事無補的大獲全勝第三十章別人家的孩子第五十三章轉瞬之間第二十一章天不假年第八十九章接風宴,最後的晚餐第六十六章中郎威武第三十九章計劃中的軍隊改革第五十二章背叛與狼狽第十七章收買第五十九章灑脫的與想不開的第二十六章戰俘第六十七章激動地要命的劉玄德第四十二章戰略,三路齊飛第七十二章最終的結果第十七章看前面的猛將第五十三章援軍與援軍卷末小結第五十一章恐懼與計劃第四十二章全民尚武的帝國遐想第三十四章備非良人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六十八章有事弟子服其勞第三十八章崩盤第四十五章西域幻想第十五章螳螂捕蟬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第七十章望向洛陽第四章安北將軍公孫瓚第五十一章天下大吉第四十章張角何在第六十五章世界如此廣闊第四十二章有四個張角第二十五章天子行獵第五十二章田豐,田元皓第二十五章天子行獵第七章高門的優勢第十二章一切都結束了第二十章那麼,我們戰一場吧第八章數學書第三十一章勝利凱旋第十二章攻守第六十九章被吸引第四十九章地公將軍第十七章看前面的猛將第三十四章董卓的最佳夢想尾聲:不同的世界第五十七章還沒有放棄第六十六章慶祝與封賞第十二章攻守第四十九章撤退第八章初識第三十七章攻城第三十五章祝曰:賢才賢才入吾彀中第五十八章概念衝突第四章徵兵與朝廷第九章再見董仲穎第七章高門的優勢第四十一章邊軍與全民兵役制第二十二章紀律性天下無雙第四十七章遇伏第三十八章古人的天體觀念第四十五章西域幻想第六十二章瞬殺第三十七章攻城第三十一章你擋路了第三十九章鏖戰第五十四章最後的衝鋒第六十一章困獸之鬥第四十五章西域幻想第十章皇甫嵩的離去第六十一章困獸之鬥第十八章金殿之上第三十八章古人的天體觀念第十三章最精銳的步兵部隊第三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四十八章強將雲集第十章新平惡戰,前鋒突擊第六章袁本初的作死之路第二十五章武力建設第三十二章全線出擊第十三章一種預見性第二十五章我纔是真三國無雙第十五章營壘,突騎與弩第八十三章祖宗陵寢所在卷末小結第三十一章我還是很看中你的第九十二章喜悅嗎第四十三章肅反嗎?第十八章白馬將軍震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