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最終的結果

“這樣一來就沒問題了麼?”劉備身邊,眼看着對面糜芳有些心神不寧的轉身離開。荀彧擔憂的這樣說道。

在徐庶擔任河南尹,實際上作爲盧植的副手,甚至說是真正隱藏在幕後主掌朝政。荀氏另外一位人才荀攸輔佐徐庶,作爲謀主。同時又因爲戲志才的不靠譜,以及曹操擔任陳留太守的緣故。所以現在的荀彧的身份地位都在快速上升,已經成爲了劉玄德帳下頭號謀主了。

這固然引起了不少人,譬如說某個郭奉孝的不滿,乃至羨慕嫉妒恨。但是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像是荀彧這樣有能力,待人謙和,同時非常勤奮的人,身份地位提升都是理所當然的。絕大多數人都認爲,以劉備對於荀彧的喜愛,這種事情是理所當然。

就好像一般老闆,會喜歡那種拼命摸魚,而且恃才傲物的下屬呢,還是喜歡非常有能力又勤奮,而且性格也好的下屬呢?

正常人都會選後者的對不對。

畢竟這是選屬下,而不是選愛豆。

“放心吧,沒問題的。”劉備微笑着這樣說道。

“但是……以三將軍的性格……”

“哦……哈哈。”

聽荀彧這麼說,劉備哈哈笑了笑——原本下意識的以爲,荀彧擔心的是以糜氏的能力,是否真的能夠在徐州攪起足夠風浪。

如果他這麼問的話,劉備的回答便是,完全不需要擔心。因爲他根本就沒指望過糜氏。

就算在糜氏之外,還有泰山兵,臧霸等一衆人等,勉強算是個助力也一樣。

他所依仗的,仍舊是自己的軍隊,自己的所向披靡的大軍——就算兵力只有三萬左右,但橫掃整個徐州已經不成問題——

這不單單是因爲實力,因爲徐州的內應,同時也是因爲他身爲朝廷的代表,佔據着大義的名分。

這種情況下,三萬部隊已經足夠了。

而荀彧擔憂,說出:“三將軍”這一點。自然是也想到了劉玄德之前想到的那些事——他真正擔心的,是主帥張飛的性格問題。

在劉備身邊的時候還好,貪酒誤事之類的問題還能震懾得住。但是離開劉備之後,他要是……

如果是一般人也就算了。但劉備現在要他做一軍主帥,這實在是有點……

當然的當然,荀彧同樣明白劉玄德的苦惱。

那就是,劉玄德麾下雖然聚集着大量的精兵強將。但他崛起的速度還是太快,身份地位的提升也太高了。也因爲這個原因,劉玄德身邊的人有些逐漸跟不上他的腳步了。

就是說,像是徐庶,像是田豐這樣,身份地位資歷以及能力足夠獨當一面的人實在太少。武將之中,也只有最初就追隨劉玄德的關、張二人,以及再差一點,在冀州便入夥的四將顏良文丑張郃高覽,有獨擋一面的資歷與能力——

但是這其中,顏良軍略較差,張飛性格有着缺陷,文丑更是智力不足。所以實際上,真正能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材,只有關羽、高覽、張郃三人。

關羽要率軍進入豫州,幫劉虞守備豫州之地。原本荀彧還以爲,劉備會調遣張郃,高覽二人呢。卻沒想到,劉備仍舊將他們二人留在了冀州。

最開始的時候,荀彧還以爲劉備會要張郃,或者高覽的任意一人來指揮大軍呢。但卻沒想到,劉備將張飛推了出去。

是任人唯親嗎?卻又不像。畢竟現在冀州軍事的第一人便是張郃。但在已經解除了黑山賊的威脅之後,仍舊將這樣的強將留在冀州,究其原因……

“是公孫伯圭?!”

以最快速度的荀彧想到了這個可能。

“原來如此,以軍隊駐紮再冀州,隨時可以北上取幽、遼之地!也就是說,這是預備公孫伯圭背叛的後手。

荀彧若有所思:“幽、遼二地廣闊,倘若沒有大軍是不行的。只是張、高二位將軍尤顯有些不足,自然不可能再將他們中的某位抽調回來。只是,就算這樣,三將軍……”

他心裡面猶豫着,還想要再勸說一下,卻看劉備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文若無須憂慮。備有一策,可保萬全。”

“是何策略。”

“文若擔憂,便也跟翼德一起去徐州便是了。”劉備笑着這樣說道:“再有徐公明與於文則二位將軍輔佐,你意下如何?”

“這,這……”

聽劉備這麼說,荀彧有些愣住了。這個意思是。

“表面上,大軍主帥是翼德,但實際上,翼德要聽你的話——”劉備從牆上,取下了掛着的一根馬鞭。

“這個給你,他要是不聽,你就用這個打他!”

“主公啊!”

聽劉備這麼說,荀彧自然大受感動——試問有誰能有這等胸襟抱負,竟這麼簡單便將一路大軍主帥的位置,交給自己這樣的年輕人?

“快快請起,文若之能,備素知之。”劉備趕忙將他扶了起來:“今後,也請文若祝我一臂之力。”

“彧敢不從命。”荀彧再拜,鄭重其事的接受了這個任命——

就是這樣,民政方面有田豐、沮授、國淵諸人主持,豫州之事,關雲長已與太史慈、潘璋與滿寵諸人,率三萬大軍前去支援。徐州有張飛、荀彧、徐晃與于禁;北路有張郃、高覽、程昱諸人。自己帳下尚有七營近八萬大軍。以此大軍南下,會和關雲長、曹操與孫文臺諸軍。似袁本初那樣的烏合之衆,不過是土雞瓦狗而已,可以一戰而定!

一戰定下後,兗、豫、徐三州之地在握、荊、揚也可一舉蕩平。到時再戰益、交之地,將大漢十三州收入囊中。想來最慢也不會超過五年!

“五年時間,便要一統天下了!”想到這裡,即使沉穩如劉備這樣的人,也不由得有些心潮澎湃,現在是西元一九零年,五年之後,便是西元一九五年。原本這個時候,正是天下混亂,軍閥混戰的時候。

袁紹與公孫瓚在河北爭鋒,曹操與呂布在中原交兵。南方的孫策進攻劉繇……整個天下亂成了一鍋粥。而這樣的混亂甚至還要再持續數百年。一直到唐朝建立纔算有一個結果!

然而,現在,這一切都可以結束了!一切都不會再發生了,數百年!數百年的混亂與動盪,瘋狂,屠殺以及罪惡,全都不用發生了!歷史將走上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

主公爲什麼,忽然這麼興奮?

眼看着劉玄德興奮地難以自已的表情,荀彧多少有些奇怪。無論如何,他都想不到未來會變成那個樣子……就算是另外一個大爭之世,春秋戰國的時候,天下諸侯的主旋律還是對外開拓,對外族蠻夷的戰鬥,絕大多數都是勝利的啊。怎麼可能一下子就變成那樣了呢?

就算荀文若再聰明,再有才華,恐怕也想不到那種未來。

不過當然了,既然劉備高興,他作爲臣僚也應該高興纔對。

很快就能平定天下了,而且在未來,劉備或許可以成爲天子?雖然目前上面還有一個小皇帝呢,但是那又如何呢?當年漢光武頭頂上不也有一個更始帝的麼?

他現在甚至已經開始思考,爲自己的主公鋪路的事情了——當然,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他總會瞻前顧後。因爲這樣是不道德的,無義的,甚至說不忠誠的。但是對於朝廷,對於天下的忠誠與對於自家主公,以及天下萬民的忠誠……這一切究竟孰輕孰重,究竟什麼纔是真正正確的。自己究竟應該怎麼去做……

這一切都讓這個年輕人覺得迷茫,甚至有些不知所措。當然與此同時,荀文若也有別的想法——那就是,這些他不太擅長的事情,他知道,有其他擅長的人在做。

就好像說那個面色陰沉的程昱,還有如今的河南尹。劉玄德那個寡言少語的繡衣衛指揮使陳叔至……這些更沒有顧忌,更期望劉備更上一層樓的人,很可能已經佈置了一張針對小皇帝的羅網。

他對此略感欣慰,又略感不安。

欣慰的自然是有人做這個,他就不用傷腦筋了。不安則是因爲前面的一種欣慰的感情,實在是有些虛僞,乃至說僞善……

這讓他在很多夜晚輾轉難眠。

“但是,無論如何,事情總要有一個結果。瞻前顧後,顧此失彼,進退維谷……哼……”

一想到自己可能會與這些自己一向鄙視的詞語沾邊,荀彧就忍不住露出了苦惱的笑。

然後。

也就是在劉備與荀彧兩人,君臣之間氣氛不錯的時候,一道緊急軍報傳了過來——那是從南方豫州,關羽處傳過來的——

“袁本初,表孫文臺爲豫州刺史,後將軍?!”

“孫堅,潁川,加入叛軍的行列了。”

在另一邊,眼看着劉備面沉如水的將這封信遞過去,荀文若大略掃了一眼,也抓住了重點。

“主公……”眼看着劉備的心情不太好,荀彧想要開口勸說一下。不過在那之前,劉備便擺了擺手,搖搖頭說道:

“沒什麼,我早有預感,文臺並非甘居人下之輩。加入袁紹一方,也是應有之義,只是有些感慨而已……當年並肩作戰的盟友,現如今卻反目成仇了啊。”

第十九章陷陣第七十八章孩子們,你們是我的希望第三十六章拼命努力的擴充隊伍第四十七章遇伏第七十三章你最終選擇了這條道路第二章向外第五十三章轉瞬之間第八十三章祖宗陵寢所在卷末小結第三十四章董卓的最佳夢想第三十七章絕望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五十二章田豐,田元皓第四十四章究竟要做什麼第二十三章踏碎千軍第二十八章董白的未來幻想第五章末路?第二十八章尖刺陷阱與赤色鐵騎第三十九章兄弟相聚第五十一章天下大吉第四章頓兵堅城之下第六章先登營第二十七章正面之敵(二更)第四十九章地公將軍第八十一章局勢不容樂觀第三十六章漢中王第二章合兵第三十章別人家的孩子第二十一章天不假年第二十章應該怎麼還這個人情第五十二章在握!第四十三章絕望下第四十二章如此一來,事情就妥當了第十九章傷兵營第三十三章撤退第九章爭相拉攏第八章新軍新風新人第十二章解放事業第八十八章問題兒童與沮授第四十九章撤退第十七章小試牛刀第四十七章何進之死第十九章立儲之爭第一章訪賢尾聲:不同的世界第三十章機會!!第三章解決辦法第十四章這就定下了?第六十一章袍澤之間不傷和氣的實戰訓練第五十五章藏起的王牌與郡兵第四章婚事?第四十三章最後的爭辯第五十八章張郃,張儁乂(junyi)第三十七章大亂,即將開始第十一章新人舊人(第四更,四千字!求訂閱!)第五十一章都是人才第三十九章鏖戰第八章遮蔽戰場第二十章交易第七十三章你最終選擇了這條道路第二章出山第三十七章前面就是洛陽第二十五章空心方陣第十章火焰第二十五章武力建設第三十八章幕府,代替了朝廷第三十九章計劃中的軍隊改革第四十二章全民尚武的帝國遐想第五十二章士氣昂揚第三十五章四州牧守第三十二章奪纛第六十六章中郎威武第九章再見董仲穎第二章曹操的心聲第四十九章地公將軍第二十九章戰爭落幕之後第十三章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第二十七章大獲全勝第五章遠航第十二章起兵第三章兗州事了第二十章同樣是個慫貨第二十九章殺戮天下第三十五章非正常手段第七章王見王?!第五十章進攻第三十八章幕府,代替了朝廷第三十章別人家的孩子第五十七章擔憂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第七十章玄德公活我第五十一章天下大吉第三十二章奪纛第八章遮蔽戰場第十五章雅士卷末小結第四十六章大將第四十八章強將雲集第三十五章把涼州諸將賣了,換一個劉玄德第二十六章天子之意
第十九章陷陣第七十八章孩子們,你們是我的希望第三十六章拼命努力的擴充隊伍第四十七章遇伏第七十三章你最終選擇了這條道路第二章向外第五十三章轉瞬之間第八十三章祖宗陵寢所在卷末小結第三十四章董卓的最佳夢想第三十七章絕望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五十二章田豐,田元皓第四十四章究竟要做什麼第二十三章踏碎千軍第二十八章董白的未來幻想第五章末路?第二十八章尖刺陷阱與赤色鐵騎第三十九章兄弟相聚第五十一章天下大吉第四章頓兵堅城之下第六章先登營第二十七章正面之敵(二更)第四十九章地公將軍第八十一章局勢不容樂觀第三十六章漢中王第二章合兵第三十章別人家的孩子第二十一章天不假年第二十章應該怎麼還這個人情第五十二章在握!第四十三章絕望下第四十二章如此一來,事情就妥當了第十九章傷兵營第三十三章撤退第九章爭相拉攏第八章新軍新風新人第十二章解放事業第八十八章問題兒童與沮授第四十九章撤退第十七章小試牛刀第四十七章何進之死第十九章立儲之爭第一章訪賢尾聲:不同的世界第三十章機會!!第三章解決辦法第十四章這就定下了?第六十一章袍澤之間不傷和氣的實戰訓練第五十五章藏起的王牌與郡兵第四章婚事?第四十三章最後的爭辯第五十八章張郃,張儁乂(junyi)第三十七章大亂,即將開始第十一章新人舊人(第四更,四千字!求訂閱!)第五十一章都是人才第三十九章鏖戰第八章遮蔽戰場第二十章交易第七十三章你最終選擇了這條道路第二章出山第三十七章前面就是洛陽第二十五章空心方陣第十章火焰第二十五章武力建設第三十八章幕府,代替了朝廷第三十九章計劃中的軍隊改革第四十二章全民尚武的帝國遐想第五十二章士氣昂揚第三十五章四州牧守第三十二章奪纛第六十六章中郎威武第九章再見董仲穎第二章曹操的心聲第四十九章地公將軍第二十九章戰爭落幕之後第十三章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第二十七章大獲全勝第五章遠航第十二章起兵第三章兗州事了第二十章同樣是個慫貨第二十九章殺戮天下第三十五章非正常手段第七章王見王?!第五十章進攻第三十八章幕府,代替了朝廷第三十章別人家的孩子第五十七章擔憂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第七十章玄德公活我第五十一章天下大吉第三十二章奪纛第八章遮蔽戰場第十五章雅士卷末小結第四十六章大將第四十八章強將雲集第三十五章把涼州諸將賣了,換一個劉玄德第二十六章天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