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頓兵堅城之下

理所當然的,這一會兒出現在衆人面前的,就是陳留太守曹孟德。

劉備的軍隊在日夜兼程的前進中。還沒有趕過來。但是這難不倒陰險狡詐的曹孟德的。

在察覺到了局勢的變化,結合了一下現在的情報之後,曹操就做出了一個最正確不過,但又顯得有些危險的決定。

那就是追擊——追擊劉岱的軍隊,不能讓他們退往濟陰!而是要在半路上消滅他們!

事實證明,曹操的戰術非常正確,連續不斷的戰敗,讓劉岱的軍隊幾乎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了。這種情況下,劉岱麾下雖然還有兩萬大軍,但卻一點兒戰鬥力都發揮不出來。

明明曹操的兵力不過兩千輕騎而已,而且劉岱還佔據營盤以及高地,擁有地理優勢。但是曹操的軍隊……好吧,準確來說,應該是禁軍,第二幽州營的輕騎兵一輪衝鋒,就輕易將對方打垮了。

這固然有趙子龍神勇無敵,幽州騎兵實力強大的緣故,但也有不小的原因,在於曹孟德對於戰鬥的時機把握優秀。

……

總而言之,劉岱單騎逃跑,最終也沒有跑掉。最終兵敗身死。整個兗州最後一股反叛勢力,就這樣灰飛煙滅了。

“總算走在了玄德前面,哼哼哼。”

對於這一點,曹操非常愉快。

戰爭開始了將近兩個月,劉玄德那邊捷報頻頻。已經收復了東郡、任城國、魯國、山陽郡、東平國、濟北國。六郡四十六城。將大半個兗州與豫州魯國,都收入囊中。而他卻是寸功未立……

這種情況下,如果與劉備合兵一處,兩個人一說話:“你有什麼功勞啊?”。這麼一說,曹孟德該有多尷尬啊。

“幸好,這樣一來,濟陰就算我收復的了。哼哼哼。如果速度再快一點,那麼樑國也可以算是我的功勞(樑國在濟陰以南)。

雖然兩郡二十城的的功勞沒有六郡四十六城那麼大。但是他的兵力也沒有劉玄德的多啊。陳留郡兵加上暫時劃歸他屬下的第二幽州營,加起來也不足兩萬人馬……

當然了,曹孟德沒想到的是,在他愉快的妄想的同時,劉玄德已經分兵多路,攻略濟陰諸城。所到之處望風披靡了……

這真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當然,目前的曹操,對此還不知情。仍舊美滋滋的他沉浸在自己的幻想裡,好言安慰了一下王彧與其他的劉岱的幕僚們。期望他們能爲自己做事。

只是經過劉岱這件事之後,王彧等人都已經心灰意懶。向曹操請求能夠回家。

眼看着這羣人都已經這樣子了,曹操也沒有爲難他們,准許了他們的請求。

雖然多少有點可惜,畢竟這一批人,堪稱是兗州最優秀的人才了。但是因爲之前的陳公臺的叛亂,張邈的背叛。所以曹操原本多疑的性格被大幅度放大了。短時間內,曹孟德不會再信任任何人。

“不過,趙子龍真好啊。”

暫時劃歸他的名下作戰的趙雲,以及他麾下的幽州兵,無論是戰鬥力,還是服從性紀律性,都要比他麾下的陳留郡兵,以及擊垮了劉岱之後,招收的潰兵強得多了。

“真可惜,只是合作的上下級關係,沒辦法招募他做自己的屬下啊。”

一想到這裡,曹操就覺得很難受。當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在經歷了激烈的思想鬥爭,最終選擇了劉玄德,而“背叛”了原來的上司之後,現在的趙雲與相當多的人一樣,屬於“朝廷之臣”,而並不是任何人的私臣,並且被劉玄德加封爲了中郎將。理論上,他的身份地位與身爲陳留太守的曹操是相當的……當然了,據說劉備有意封曹操爲兗州牧,加徵南將軍銜,這樣的話,他的身份地位就又比趙雲更高了……

當然,這個不是重點。

至少暫時不是重點。

……

現在的局勢已經接近“明瞭”的情況。

在兗州,劉備的軍隊高歌猛進,除了濟陰尚存一些城池不聽號令之外,幾乎整個兗州,都重新被劉備收入囊中。所謂的十三路諸侯。只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少了劉岱、橋瑁、張邈、袁遺、鮑信五路。一口氣降低到了個位數。

再刨除掉在張飛的攻勢下,看起來朝不保夕,內憂外患隨時有可能暴斃的陶謙。實際上根本只是掛名參戰。兒子在涼州被皇甫嵩教做人了的馬騰。在廬江城下久攻不下,師老兵疲,一點用處都沒起到的劉繇,還有乾脆就是袁紹附庸的周氏兄弟。

實際上,聯軍之中真正能戰,真正起到了作用的,就只有三個人。

孫堅、公孫瓚,以及身爲盟主的袁紹而已!

在190年的年末。天氣逐漸轉冷的情況下,公孫瓚在河北平原,與張郃、高覽率領的冀州軍展開了場場鏖戰。

在冀州主力部隊大部分追隨劉備南下的情況下、張郃、高覽與冀州諸將深深地明白,如果野外鏖兵,自己絕對不是公孫瓚的對手。因此選擇了一個看起來非常無聊,保守,但卻有效的戰術。

在劉備給他們批示了“結硬寨,打呆仗”的話之後,張郃、高覽以及麾下的大批冀州動員軍戶兵,在大河以北的利津渡附近廣設營寨。再加上大河之上,劉玄德的水師掌握了主動權,所以,縱然公孫瓚再怎麼強,無法渡河就無法進攻冀州。也就無法返回幽、遼。

這讓公孫瓚非常鬱悶,卻也無可奈何。

他趁着劉備沒有反應過來時,往大河以北渡過的部隊,現在怎麼看怎麼像是主動送菜上門。

僅僅不足一萬兵馬。儘管是適合騎兵馳騁的平原地形。但是因爲冀州的基層組織非常好,堅壁清野的工作幾乎一瞬間就完成了的緣故,所以根本找不到足夠的物資補給。

更糟糕的是劉玄德的軍隊在利津渡附近,建立了大量大大小小的堡壘營寨。都非常堅固難以攻破。加上冀州,邯鄲源源不斷輸送過來的物資,強弩,弩炮等等,將這一萬部隊的生存範圍漸漸地,一點一點的被壓縮,損耗,士氣低落。連帶着大河以南的軍隊同樣的士氣低落……

在這種情況下,公孫瓚的煩躁與鬱悶可想而知。

如果繼續等下去,不會出現任何轉機。只能等冬天,大河封凍之後,才能渡河馳騁。

也不是沒有人提過別的戰術。

比如說,藉助這個機會分兵佔據青州。乃至南下徐州……但是這個戰術很快被公孫瓚否定。

經過青州黃巾肆虐,青州地區幾乎籌措不到多少糧食。也拿不到太多資源與好處。

這種情況下,分兵攻佔只是白費力氣。即使是之前勉強守住了的東萊郡與北海國也是一樣。

那麼還有另外一個戰術。那就是向西推進,在攻破了青州以西的諸郡國後進入兗州。提前展開與劉玄德的最終決戰。

這個戰術理所當然的也被公孫瓚給否決了。

開玩笑的,劉玄德有多強,他怎麼可能不知道。有如此強勢的劉玄德,他麾下十幾萬大軍,背靠着關中洛陽與冀州,有源源不斷的後勤物資補給。

這種情況下,他一支軍隊孤懸在外,與劉玄德大軍對決?

如果贏了的話,也沒辦法徹底擊垮劉備。劉備會東山再起,自己的實力會受損。便宜的只有南方的袁本初。如果輸掉了更慘,一切就都完蛋了。

所以他絕對不會在現在與劉備對決的。

所以,現在能做的只有忍耐,十月,十一月,而後是十二月。大河封凍之後,他的主力大軍便能跨過河水。再接下來返回幽遼之地。南下,將整個冀州吞入腹中。與劉玄德隔河對峙。這纔是最好的取勝之道。

……

與此同時。

也就是在公孫瓚焦急的等待着天氣轉冷的同時,南方,分兵兩路攻打陳國與沛國兩地的袁本初,卻在期望天氣能繼續保持涼爽,乃至是炎熱的感覺。以方便他繼續用兵。

在整個汝南郡被吞併之後,擁有了穩固後方的他,只剩下不斷地壓榨人力與資源,拼命向北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沛國、陳國。再然後將整個豫州吞併。再接下來便可以與劉玄德展開巔峰的對決了。

但是。事情卻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

死守陳縣的劉虞、與陳王劉寵的軍隊非常難對付。喜歡強弩,在亂世之中以武力見雄的陳王劉寵,再加上溫和而有人望的豫州牧劉虞。這樣的組合,加上陳縣本身城高池深,城內萬衆一心,衆志成城。本身就已經很不好搞了。

但是與之相對的,他的另一路大軍,以紀靈爲大將,統帥近二十萬大軍進攻沛國的東路軍,狀況竟然比他更糟糕。

他們甚至連沛國的國都沛縣都沒撈到,就在渦水邊的譙縣被擋住了。

帥軍駐守在這裡的關雲長非常強勢,竟然放棄了守城,而與紀靈的大軍連場鏖戰。更讓人驚訝不已的是,只有紀靈兵力六分之一的他,竟然勝多敗少!這樣下去,別說吞併沛國,北上兗州了。紀靈的偏師很可能會乾脆被人消滅掉了!!!

第五十章黃巾遂平第四十章第二個出局者第五十二章背叛與狼狽第五十三章援軍與援軍第四十章屈服與奴役第十三章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第四十章精銳禁軍·二十萬!第二十三章臨戰之前第五章兩路人第三十九章於事無補的大獲全勝第六十章令人懷念的名詞第十二章解放事業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第五章遠航第一章洛陽的狂歡第八十一章局勢不容樂觀第二十二章紀律性天下無雙第五十五章劉備時代第六十六章慶祝與封賞第二十一章不可能的第二十五章空心方陣第一章徐州之事第七十八章孩子們,你們是我的希望第二十章同樣是個慫貨第四十三章深入涼州第五十六章盟友之間的偉大友誼第四十五章焦躁不安的人們第四十二章第三個,出局者?第四十八章爆發卷末小結第四十八章下一個問題是,學派如何?第六十八章有事弟子服其勞第三十八章第一個出局者第七十二章最終的結果第二十四章美陽之戰·軍隊職業化的問題第六十章令人懷念的名詞第三十五章王八蛋卷末小結第十一章兩千萬人口第三十八章幕府,代替了朝廷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第二十六章戰俘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十章送妹子第四十一章張角在此第六十章令人懷念的名詞第一章三年之後卷末小結第六十五章風傳九州第五十四章最後的衝鋒第十八章金殿之上第二十六章戰俘第六十七章激動地要命的劉玄德第五章你願意麼?第十章火焰第三十八章第一個出局者第六十八章三個選擇(五千字大章節)第三十五章非正常手段第六章袁本初的作死之路第二十六章貪婪與瘋狂第二十五章野人軍第十一章新人舊人(第四更,四千字!求訂閱!)第四十五章李儒之策第六十九章最終抉擇第六十二章龐大卻拙劣的戰爭第二章冀州,全面掌控第十章火焰第三十六章拼命努力的擴充隊伍第一章徐州之事第三章董卓言利第六章不存私心?第二章曹操的心聲第六十九章最終抉擇第三十九章大軍出發第十七章弩與弓第二十八章公孫之殤第五十八章張郃,張儁乂(junyi)第二十章應該怎麼還這個人情第二十八章公孫之殤第三十章弩騎狂瀾第二十四章戰爭技術——第四十九章完美虐殺第四十二章全民尚武的帝國遐想第二十六章面色不太好看第四十四章崩潰的審正南第七章帝劍,龍牙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三十一章我還是很看中你的第三十七章叛軍風格的人事調整第三章另外兩個同盟的封賞第五十一章天下大吉第二十三章臨戰之前第四十一章皇帝的心思第五十五章藏起的王牌與郡兵第三十四章皇帝的恐懼與完美的劉備第四十七章徐庶頭痛的工作第十一章兩千萬人口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九十章人事安排第八章數學書
第五十章黃巾遂平第四十章第二個出局者第五十二章背叛與狼狽第五十三章援軍與援軍第四十章屈服與奴役第十三章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第四十章精銳禁軍·二十萬!第二十三章臨戰之前第五章兩路人第三十九章於事無補的大獲全勝第六十章令人懷念的名詞第十二章解放事業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第五章遠航第一章洛陽的狂歡第八十一章局勢不容樂觀第二十二章紀律性天下無雙第五十五章劉備時代第六十六章慶祝與封賞第二十一章不可能的第二十五章空心方陣第一章徐州之事第七十八章孩子們,你們是我的希望第二十章同樣是個慫貨第四十三章深入涼州第五十六章盟友之間的偉大友誼第四十五章焦躁不安的人們第四十二章第三個,出局者?第四十八章爆發卷末小結第四十八章下一個問題是,學派如何?第六十八章有事弟子服其勞第三十八章第一個出局者第七十二章最終的結果第二十四章美陽之戰·軍隊職業化的問題第六十章令人懷念的名詞第三十五章王八蛋卷末小結第十一章兩千萬人口第三十八章幕府,代替了朝廷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第二十六章戰俘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十章送妹子第四十一章張角在此第六十章令人懷念的名詞第一章三年之後卷末小結第六十五章風傳九州第五十四章最後的衝鋒第十八章金殿之上第二十六章戰俘第六十七章激動地要命的劉玄德第五章你願意麼?第十章火焰第三十八章第一個出局者第六十八章三個選擇(五千字大章節)第三十五章非正常手段第六章袁本初的作死之路第二十六章貪婪與瘋狂第二十五章野人軍第十一章新人舊人(第四更,四千字!求訂閱!)第四十五章李儒之策第六十九章最終抉擇第六十二章龐大卻拙劣的戰爭第二章冀州,全面掌控第十章火焰第三十六章拼命努力的擴充隊伍第一章徐州之事第三章董卓言利第六章不存私心?第二章曹操的心聲第六十九章最終抉擇第三十九章大軍出發第十七章弩與弓第二十八章公孫之殤第五十八章張郃,張儁乂(junyi)第二十章應該怎麼還這個人情第二十八章公孫之殤第三十章弩騎狂瀾第二十四章戰爭技術——第四十九章完美虐殺第四十二章全民尚武的帝國遐想第二十六章面色不太好看第四十四章崩潰的審正南第七章帝劍,龍牙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三十一章我還是很看中你的第三十七章叛軍風格的人事調整第三章另外兩個同盟的封賞第五十一章天下大吉第二十三章臨戰之前第四十一章皇帝的心思第五十五章藏起的王牌與郡兵第三十四章皇帝的恐懼與完美的劉備第四十七章徐庶頭痛的工作第十一章兩千萬人口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九十章人事安排第八章數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