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天不假年

事情就這樣定了主意。再接下來,何進愉快地邀請大家吃了頓飯。並且愉快的在宴會上介紹了許多種中華傳統美食。

比如說小炒肉,溜肉段,粉蒸肉還有紅燒肉……等等等等……當然了,這些同樣是劉玄德“拯救天朝子民的胃”的計劃的一部分。

大家吃的很開心。雖然因爲沒有辣椒,以及後世的一些調味料,這些菜的味道沒有後世那麼好,但對於現代這個世界,除了鼎煮牛肉,就是鼎煮羊肉,除此之外沒吃過什麼好吃的東西的人之外,這些賤肉做的新鮮菜品,仍舊是無上美味。

畢竟這個時代,在劉備來之前,連鐵鍋都還沒發明呢。

所以,雖然像是荀攸這樣的熱血青年,面對如此頹廢的時局有些食不下咽,只啃了四個蹄髈就吃不下了。但是總體來說,大家都吃的很開心。

再之後,便是打個招呼……一部分人回府,一部分人乾脆在何進的宅邸裡休息。

反正姓何的有錢。“大將軍”,俗套一點,甚至可以稱爲“天下兵馬大元帥”的他,怎麼可能沒有錢呢?

住在這裡好吃好喝還有免費的妹子可以玩,有什麼不好的。

當然,像是劉玄德這樣潔身自好……而且家裡面還有人等着他回去的,不在行列。

……

“誒,誒,玄德玄德……”

也就在劉玄德沿着青石小路,出了何進的園子,上馬車之前,他就聽到身後傳來了一個讓人不爽的聲音。

雖然慢趕了兩步,但在他上了馬車,然後命令:“開車”之前,那曹孟德還是笑嘻嘻的一步竄了上來,一屁股坐在了劉備旁邊。在劉備白了他一眼之後,他也一副笑嘻嘻的樣子:“好了好了玄德,不就是模仿你的筆跡,給你的小學生寫了個信嘛,有什麼……好吧好吧,我錯了,我錯了還不行?”

就好像拜佛一樣,曹孟德雙手合十,對着劉備拜了一拜。

“……算了。”看着這傢伙一副無賴相。劉備無奈的嘆了口氣。

他現在稍微有點奇怪,就是說,忍不住想要想一想,自己當初究竟是因爲什麼原因,竟然想要和這種人做朋友。真是……

和自家學生的那件事,劉備本來沒指望曹操幫到他什麼忙……但就算是不幫忙,他也不該這麼給自己添亂啊是不是?

想到今天晚上回家之後,應該怎麼面對自己的學生,劉玄德就覺得很頭痛。

再接下來,馬車向前,爲了緩解一下心情,當然也是因爲有必要。所以劉備與曹操再次就之前的問題展開了討論。

立儲之爭。

君權國家,尤其是君主專制國家裡,每一次立儲之爭總是最兇險,最可怕也最讓人覺得擔心的事情。

如果弄好了的話,從龍之功是可以吃一輩子的。弄不好,身死族滅也別怪人。

就算是在漢末,這個時代,中央權威大幅降低,天子的實際權力大幅度下降的時代,從龍仍舊是一件非常值得一提的事……甚至在接下來的近兩千年時間裡,絕大多數時候,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這樣。

元、清這樣的外族統治時除外。因爲外族統治者不會允許漢人大臣參與自家的立儲之爭。

……

但是。

劉備有個疑問。

“爲什麼突然提起這個了呢?我的意思是說,儲位已經空懸了好一陣子了,爲什麼突然大將軍與陛下就……”

“大概是因爲,陛下最近一段時間身體不好的緣故吧。”

聽劉備問出這樣的問題,曹操沉默了一會兒,而後如此回答道。

“身體不好……”

劉備聞言,若有所思。

皇帝連續短命,就好像是個東漢魔咒一樣。不斷困擾着漢帝國的最高權力者們。

輝煌莊嚴的宮殿,就好像有着某種可怕的魔力一樣,吞噬着入住這裡的皇帝們的生命力。

從第一代君主劉秀開始,東漢的皇帝們好像比賽一樣,一個賽一個的短命。

劉秀活了六十三歲,在那個時代算是高壽了。他的兒子劉莊活了四十八歲。考慮到這個時代的醫療衛生狀況,這也算是正常。

而在那之後,皇帝們的短命魔咒便開始了。

章帝劉炟,死於三十一歲,和帝劉肇,死於二十七歲……

東漢自光武中興到漢獻帝被廢,歷12帝,凡196年而亡,其中未滿16歲即位的皇帝竟多達9人,佔總數的四分之三,並且自和帝之下,皇帝均爲幼年即位。

這便導致了教科書上所說的一種現象。也就是外戚與宦官的交替掌權。

就好像一個輪迴一樣,在這種混亂,動盪的年代,唯獨世家貴族們的實力不斷提升,力量與權力,地位,財富……走馬燈一樣的外戚,宦官或許是勝利者。但只能算是“一個時間段”的勝利者。

每當政權更迭,宮廷政變便會迅速發生……這種宮廷政變在皇帝成年後,又會理所當然的發生一次。

外戚家族與宦官集團拼了命的互相清洗。在劉玄德看來,這兩者都可以歸爲君主權力的延伸的集團,卻並沒有團結起來,反而這樣互相殺戮。

這自然,理所當然的,大幅度削弱了帝國的君主權力。

“你說,大漢難道真不得天佑嗎?”

在劉備身邊,曹孟德的眼神有些迷茫:“倘若不是如此,爲何歷代皇帝都……”

聽他說出這樣的話,劉備略感欣慰——因爲這證明曹孟德是真的,將自己當成了最好的朋友。否則的話,他是絕不會在自己面前提起如此敏感的事情的。

不過。

“孟德啊。”

劉備的語氣悠然:“備不信天意。也不相信,大漢諸天子是因爲‘不得天佑’才如此短命。”

“那是巧合?”聽劉備這麼說,曹操又提出了一個假設。當然很快,不等劉備說話,他就直接自己將這個假設推翻了——

一個兩個,或許可以說是巧合。但是連續這麼多代皇帝短命。再說是巧合就是白癡了……

那麼,不是巧合,也不是天意的話,最後就只剩下了一種可能。

“是人爲啊。孟德。”

劉備這一句話,讓他身邊曹操忍不住的一個哆嗦,雖然是盛夏時節,但他卻覺得渾身發冷,如墜冰窟。

第四十七章何進之死第二章冀州牧第二十七章諸方反應第三十四章憤怒與殺意第二十一章守望者第二十七章人力資源第二十六章天子之意第四十九章撤退第六十三章槍林突擊第三十章別人家的孩子第三十三章撤退第四十四章冰雪中的行軍第七十章另一次背叛第八章遮蔽戰場第三章糧食第五十六章天下無雙第三十六章漢中王第十四章府庫充實第八章國之干城(第一更)第五十一章天下!第四十六章狂喜與暗地裡的陰謀第三十八章古人的天體觀念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三十七章大亂,即將開始第十二章對小孩子說謊不利於教育第八十四章服從帶來勝利第十九章傷兵營第三十三章人才濟濟董仲穎第三十八章幕府,代替了朝廷第七章登陸第八十三章祖宗陵寢所在第三十七章我們都是認真努力地人第四十九章撤退第五十二章背叛與狼狽第六章英雄交鋒第四章千里之外第二十一章天不假年第三十六章碾壓第七章禁軍統領第四十八章爆發第六十六章戰爭的腳步臨近第三十七章攻城第三十章急轉直下第十六章潰退第二十章極致VS極致卷末小結第八章小朝會第四十六章公田的兩種生產製度第三十五章禪讓?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第四十七章徐庶頭痛的工作第四十六章公田的兩種生產製度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二章冀州牧第五十九章最後一點幻想第三十四章英雄,梟雄第二十四章期許第一章訪賢第四十一章大權在握,陰謀繼續第四十六章狂喜與暗地裡的陰謀第五十四章忠耶奸耶?第八章初識第三十八章古人的天體觀念第四十三章深入涼州第七章王見王?!第八十五章冀州密諜,繡衣使者第六十四章狂熱第五章與曹孟德關於西方的路上閒談第五十三章即將揭曉第六十八章三個選擇(五千字大章節)第九十一章箭術入神第一章徐州之事第四十一章皇帝的心思卷末小結第二章出山第十八章將星雲集作品相關,練兵記錄第六十章發怒第二十六章強弩三段式射擊第三十一章我還是很看中你的第五章撥亂反正第四十一章邊軍與全民兵役制第九十章人事安排第二章不同的政策第六章曹劉敘事司冀別第五十七章嚴重分歧第八十一章局勢不容樂觀第一章洛陽的狂歡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第四十一章大權在握,陰謀繼續第三十五章祝曰:賢才賢才入吾彀中第四十三章肅反嗎?第二十三章白馬義從出動第四十六章公田的兩種生產製度第二十五章天子行獵第十章新平惡戰,前鋒突擊第五十二章背叛與狼狽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四十四章夢魘遐想第三十六章漢中王
第四十七章何進之死第二章冀州牧第二十七章諸方反應第三十四章憤怒與殺意第二十一章守望者第二十七章人力資源第二十六章天子之意第四十九章撤退第六十三章槍林突擊第三十章別人家的孩子第三十三章撤退第四十四章冰雪中的行軍第七十章另一次背叛第八章遮蔽戰場第三章糧食第五十六章天下無雙第三十六章漢中王第十四章府庫充實第八章國之干城(第一更)第五十一章天下!第四十六章狂喜與暗地裡的陰謀第三十八章古人的天體觀念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三十七章大亂,即將開始第十二章對小孩子說謊不利於教育第八十四章服從帶來勝利第十九章傷兵營第三十三章人才濟濟董仲穎第三十八章幕府,代替了朝廷第七章登陸第八十三章祖宗陵寢所在第三十七章我們都是認真努力地人第四十九章撤退第五十二章背叛與狼狽第六章英雄交鋒第四章千里之外第二十一章天不假年第三十六章碾壓第七章禁軍統領第四十八章爆發第六十六章戰爭的腳步臨近第三十七章攻城第三十章急轉直下第十六章潰退第二十章極致VS極致卷末小結第八章小朝會第四十六章公田的兩種生產製度第三十五章禪讓?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第四十七章徐庶頭痛的工作第四十六章公田的兩種生產製度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二章冀州牧第五十九章最後一點幻想第三十四章英雄,梟雄第二十四章期許第一章訪賢第四十一章大權在握,陰謀繼續第四十六章狂喜與暗地裡的陰謀第五十四章忠耶奸耶?第八章初識第三十八章古人的天體觀念第四十三章深入涼州第七章王見王?!第八十五章冀州密諜,繡衣使者第六十四章狂熱第五章與曹孟德關於西方的路上閒談第五十三章即將揭曉第六十八章三個選擇(五千字大章節)第九十一章箭術入神第一章徐州之事第四十一章皇帝的心思卷末小結第二章出山第十八章將星雲集作品相關,練兵記錄第六十章發怒第二十六章強弩三段式射擊第三十一章我還是很看中你的第五章撥亂反正第四十一章邊軍與全民兵役制第九十章人事安排第二章不同的政策第六章曹劉敘事司冀別第五十七章嚴重分歧第八十一章局勢不容樂觀第一章洛陽的狂歡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第四十一章大權在握,陰謀繼續第三十五章祝曰:賢才賢才入吾彀中第四十三章肅反嗎?第二十三章白馬義從出動第四十六章公田的兩種生產製度第二十五章天子行獵第十章新平惡戰,前鋒突擊第五十二章背叛與狼狽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四十四章夢魘遐想第三十六章漢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