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遇李儒

天子下了逐客令,董承自然不敢繼續留下來了,雖然心裡還是滿腦子糊塗,董承還是立馬就是對着天子跪拜一禮,說道:“臣,告退!”

天子並沒有看着董承離開,而是一直坐在自己的龍椅上,臉上的表情卻是藏在了陰影當中,讓人看不清楚。過了片刻之後,天子突然開口說道:“你們認爲,這董承是否可信?”

空曠的內殿內,只有天子一人坐在那龍椅上,天子這突然開口,聲音在空曠的內殿內不停地迴盪,顯得有些詭異。而就在天子的問話漸漸在內殿內落定的時候,突然,從龍椅後面的一欄屏風後,竄出了一道影子,對着天子拱手一禮,說道:“陛下請放心!這董承雖然是牛輔舊部,但卻是忠於漢室!陛下如今又以董太后之名感化,他必定會忠於陛下,爲陛下謀劃!如今雖然他依附於李儒,反倒是一個契機,陛下將詔書交予他,必定成事!”

“嗯!”聽得那人影的說話,天子先是應了一聲,隨即又是長嘆了口氣,說道:“如今朝中忠義之士越來越少,特別是王司徒病逝之後,朕所能依靠的,也只有國丈你與楊太傅了!而李賊賊心不死,若是長此以往,漢室必將爲其所篡!這次朕孤注一擲,但願能夠真正清除亂賊,還漢室江山一片清朗!”

“請陛下放心!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了,保證不會有其他紕漏!”人影慢慢走出了屏風的陰影,是一名中年文官,正是正兒八經的國丈,伏皇后的父親伏完!只見伏完對着天子恭恭敬敬地一禮,說道:“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李儒會不會發現玉帶中的詔書!儘管之前陛下也有了應對,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臣覺得,還是勞煩國師走這一趟比較穩妥!倘若李儒發現了詔書,只有請國師出手,強行將李儒賊子給擊斃了!”

“現在就殺李儒?”聽得伏完的話,天子皺了皺眉頭,說道:“且不說李儒身邊也有不少高手保護,單單這長安城內的賊兵如此之多,若是就這麼輕易殺了李儒,沒有李儒的制約,只怕這些賊兵會立刻叛亂,到時候可就不堪設想了!”

天子說起這話的時候,腦海中卻是不由得回想起當年十常侍之亂的情景,當年十常侍之亂,追根究底,不也是因爲何進被殺,導致何進麾下的軍隊失去制約,引發大亂嘛!雖然當時成功將十常侍給擊殺,但卻導致洛陽兵力混亂,結果無法阻止董卓進京,遺禍無窮!如果沒有必要的原因,天子可不想重演當年的那場慘劇!

“請陛下放心!”伏完自然也是瞭解自己的這個天子女婿,連忙是說道:“此次我們有着周密計劃安排,就算是現在強行殺了李儒,那也不會釀成大禍!但爲了穩妥起見,最好還是按照原先的計劃行事,刺殺李儒,也只是萬不得已才用的下策罷了!所以,一定

要請像國師這樣的高手才能成功!臣也知道國師只能負責陛下的性命安危,但,爲了陛下的計劃,唯有請國師破例出手這一次了!”

聽得伏完這麼一說,天子的臉上也是露出了猶豫之色,過了好一會兒,天子纔是輕輕點了點頭,隨即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轉過身,又是對着身後的屏風抱拳一禮,說道:“如此,就有勞老師一次了!”

天子的話音未落,就聽得嗖的一聲,緊接着,就看到一道淡淡的影子從屏風後面飛出,轉眼就是不見了蹤影,只留下一句輕飄飄的話語:“陛下不可多禮!只此一次,下不爲例!”

聽得這話,天子與伏完都是露出了放鬆的表情,隨即天子轉過身,雙手往身後一背,對伏完點頭說道:“行了!老師出手,那必然無憂!不過,如果老師真的迫不得已殺了李儒,那你也要有所準備,一定要保證皇宮的安全!”

聽得天子再三吩咐,伏完也不敢怠慢,立馬就是躬身一禮,說道:“請陛下放心,若有閃失,臣當自刎謝罪!”

伏完這麼說了,天子也不置可否,他當然不會真的讓伏完自殺了,只不過,這件事如果是出了紕漏,只怕到時候,就連天子自己的性命都不見得保得住了。一想到這,天子也是心情沉重,隨手擺了擺手,便不再言語了。

而且說董承從天子寢宮出來之後,很快便是有一名內侍上前爲董承引路,董承手中還捧着那條光彩奪目的玉帶,心裡卻是記掛着剛剛天子的話語,心裡那叫一個迷糊,甚至不明白天子這番作爲到底是要做什麼?虧得有內侍在前面引路,要是以董承現在這種狀態在皇宮內行走的話,只怕早就迷路了!就這麼七轉八轉走了好半天,一心低頭想事情的董承突然感覺自己像是撞上了一堵牆,直接咚的一聲就是摔在了地上,手中的那條玉帶也是哐啷一聲丟在了腳邊。

這玉帶那可是天子所賜,最重要的是,這根玉帶肯定包含了很重要的意義,董承一看到玉帶摔在了地上,頓時就是驚得魂飛魄散,整個人也是直接撲在了玉帶上,將那玉帶攬在了懷裡,見到玉帶只是沾染了一點灰塵,並沒有什麼損傷,這纔是鬆了口氣。

“大膽!竟然敢衝撞相國!莫非是刺客!來人!將這刺客拿下!”就在董承剛剛鬆了口氣的時候,突然,一聲怒喝聲直接響起,驚得董承又是雙腿一軟,這剛剛要站起的身子,又是哐當一下再次摔在了地上。董承顫顫巍巍地擡起頭,朝着前方望去,只見自己左右已經是站滿了虎背熊腰的軍士,一個個都是凶神惡煞地瞪着自己,明晃晃的刀刃在這午後的陽光下顯得特別刺眼!而這些刀刃卻不是讓董承滿臉驚恐的原因,真正讓董承嚇成這副模樣的,卻是在那些軍士當中的一個略顯瘦弱的身影!

這是一名中年男子,身穿華服,相貌看上去倒是十分普通,只有那雙眼睛當中透着一道道陰狠,這個人,正是如今執掌長安軍政大權,掌控大漢朝堂的李儒!這十多年來的上位生活,李儒已經不像當年輔佐董卓時那樣過於清瘦了,只是身子的底子在那裡,雖然略有發福,但還是比普通人要瘦一些。而與年紀不符的,李儒的臉上多出了橫七豎八的褶皺,在這些褶皺當中,一道長長的,有如蜈蚣一樣的疤痕從左邊眼角一直落到下巴處。這是當年李儒被李傕、郭汜逼迫,從長安倉皇逃到涼州時所留下的傷痕,這一刀,當年差點要了李儒的性命,雖然最後李儒還是挺過來了,刀傷已愈,可刀疤卻是永久地留在了李儒的臉上。

“見,見,見過相國!”見到李儒,本就有些心虛的董承頓時全身上下沒有一處不在顫抖的,說起話來更是舌頭打顫。努力了好幾次,好不容易從地上爬了起來,低頭一看,卻是看到了手中的玉帶,又是不由得身子一顫,想要將玉帶放在身後,可又擔心這麼做太過明顯,反倒是引得對方注意,只能是小心翼翼地垂在了腳邊。

“哦?原來是董承啊!”李儒就那麼揹着手站在那裡,滿是魚尾紋的眼睛斜着看着董承,嘴角微微一勾,露出了一絲冷笑。董承當年也是牛輔的部下,而李儒與牛輔同爲董卓的女婿,之間的關係也是不錯的,對董承也算是比較熟悉。後來雖然牛輔死了,但李儒掌控長安之後,還是給了董承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也算是念着牛輔以往的那段香火情吧!所以現在見到董承,李儒言語中也沒有多少客套,而是直截了當地說道:“我聽說,天子派人召你入宮,卻不知道所爲何事啊?”

李儒問出這句話,其實已經算是大不逆的行爲了,這天子要做什麼,豈是你身爲臣子所能過問的?不過如今漢室朝綱不振,李儒權傾朝野,當然也不會有人拿這種事情來質問李儒了,而董承聽得李儒的當面質問,更是不敢反駁,猶豫了片刻,便是說道:“回相國的話,陛下召下官入宮,只是想起當年董太后對陛下的照料,有感而發!而下官乃是董太后的族侄,陛下想要報答董太后的恩情,就讓下官代替董太后令了賞賜罷了!”

“哦?”聽得董承的回答,特別是看到董承之前的那點猶豫之色,李儒的兩隻眼睛立馬就是眯成了一條縫,從那兩道縫隙中迸出一道道陰寒!緊接着,李儒就是上前一步,越過那些軍士,直接來到了董承的面前,因爲董承是一直勾着腰、低着頭,所以李儒雖然身形不高,可走到董承面前,卻是要比董承還高出一截。李儒就這麼俯視着董承,冷冷一笑,問道:“怎麼?天子突然召你入宮,就是爲了和你說這些瑣事?又或者說是,天子說給你聽的那些話,不方便說給我聽啊?啊?”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八章 等候伏擊?第二百九十七章 琅琊山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白馬輕騎第三百六十四章 琅琊變故第四百八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爭論第三百零九章 三個條件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戰呂布第四百七十五章 兄弟鬩牆第四百三十五章 中計第三百二十章 狂言?第三百五十四章 曹操的困境第二百一十四章 老者與女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毒士第三百七十五章 夜襲官邸第四百四十三章 徐榮議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報仇(上)第七章 賭第三十五章 救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犧牲第一百零七章 突變第一百零九章 擒賊擒王第二百零六章 八門金鎖第四百九十九章 刺客再現第三百一十二章 憤怒的袁紹第十九章 勸服第三百八十一章 商議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戰偃師(六)第二百九十九章 共討袁氏第一百三十一章 爭奪先鋒第五百二十六章 許昌大戰(完)第一百八十八章 幽州烽煙起(下)第九十二章 兩不相幫第一百八十八章 幽州烽煙起(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特種兵第三章 堂叔第七十三章 涿郡之戰(六)第三百八十三章 消弭第四百一十四章 長安城亂第一百零四章 征討叛亂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四百六十八章 王芬之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七十章 挑戰第四章 懷疑正文_第一章 要命的時代第十七章 膽大的劉備第五百一十六章 驟死第十七章 膽大的劉備第一百一十三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百六十五章 道統之爭第二百六十八章 割讓第四百二十八章 喪子之痛第三百五十四章 曹操的困境第二百四十六章 紅顏禍水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戰偃師(五)第六十九章 涿郡之戰(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刺客再現第二十九章 桃園第一百七十四章 設伏第四百零五章 醫治第三百零五章 泗水河畔第三百二十七章 黃麻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怒殺第四百四十九章 天子的援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琅琊山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戰偃師(十)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戰呂布第四百一十四章 長安城亂第六十二章 唐周的口供第六十三章 大事在即第二百二十三章 閻柔與齊周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戰偃師(十)第一百三十七章 強襲虎牢關(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皇宮魅影第五百二十五章 許昌大戰(五)第三百九十章 言和第五十一章 賣馬的書生第四百三十二章 皇宮魅影第四百三十五章 中計第二十三章 外鄉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憤怒的袁紹第三百一十七章 白馬輕騎第四百九十章 暴怒的劉備第一百七十九章 老者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五百一十九章 甘信的變化第一百八十四章 甘信歸來第二百六十一章 呂布的秘密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牢第三百三十四章 出爾反爾第三百五十二章 借坡下驢第四百八十九章 栽贓嫁禍第五十七章 李瘸子歸來第四百四十六章 黑衣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泰山賊第二百章 重甲之威第三百九十五章 沂源大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張覺第五百一十六章 驟死
第一百六十八章 等候伏擊?第二百九十七章 琅琊山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白馬輕騎第三百六十四章 琅琊變故第四百八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爭論第三百零九章 三個條件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戰呂布第四百七十五章 兄弟鬩牆第四百三十五章 中計第三百二十章 狂言?第三百五十四章 曹操的困境第二百一十四章 老者與女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毒士第三百七十五章 夜襲官邸第四百四十三章 徐榮議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報仇(上)第七章 賭第三十五章 救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犧牲第一百零七章 突變第一百零九章 擒賊擒王第二百零六章 八門金鎖第四百九十九章 刺客再現第三百一十二章 憤怒的袁紹第十九章 勸服第三百八十一章 商議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戰偃師(六)第二百九十九章 共討袁氏第一百三十一章 爭奪先鋒第五百二十六章 許昌大戰(完)第一百八十八章 幽州烽煙起(下)第九十二章 兩不相幫第一百八十八章 幽州烽煙起(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特種兵第三章 堂叔第七十三章 涿郡之戰(六)第三百八十三章 消弭第四百一十四章 長安城亂第一百零四章 征討叛亂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四百六十八章 王芬之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七十章 挑戰第四章 懷疑正文_第一章 要命的時代第十七章 膽大的劉備第五百一十六章 驟死第十七章 膽大的劉備第一百一十三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百六十五章 道統之爭第二百六十八章 割讓第四百二十八章 喪子之痛第三百五十四章 曹操的困境第二百四十六章 紅顏禍水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戰偃師(五)第六十九章 涿郡之戰(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刺客再現第二十九章 桃園第一百七十四章 設伏第四百零五章 醫治第三百零五章 泗水河畔第三百二十七章 黃麻子第一百六十五章 怒殺第四百四十九章 天子的援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琅琊山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戰偃師(十)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戰呂布第四百一十四章 長安城亂第六十二章 唐周的口供第六十三章 大事在即第二百二十三章 閻柔與齊周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戰偃師(十)第一百三十七章 強襲虎牢關(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皇宮魅影第五百二十五章 許昌大戰(五)第三百九十章 言和第五十一章 賣馬的書生第四百三十二章 皇宮魅影第四百三十五章 中計第二十三章 外鄉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憤怒的袁紹第三百一十七章 白馬輕騎第四百九十章 暴怒的劉備第一百七十九章 老者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策第五百一十九章 甘信的變化第一百八十四章 甘信歸來第二百六十一章 呂布的秘密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牢第三百三十四章 出爾反爾第三百五十二章 借坡下驢第四百八十九章 栽贓嫁禍第五十七章 李瘸子歸來第四百四十六章 黑衣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泰山賊第二百章 重甲之威第三百九十五章 沂源大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張覺第五百一十六章 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