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

聽到楊奉的回答後,劉贇很是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楊將軍做得不錯,本王就封你爲偏將軍吧,等回了鄴城並稟明瞭陛下後再令行封賞。”

劉贇說完後,便與楊奉一起來到了軍營裡。看着那數萬惶恐不安的袁兵時,劉贇微笑地對他們說道:“諸位將軍和士兵們,袁術逆天改命已得到了應有的下場,而本王只誅首惡不牽扯其他人的罪名。現在袁術已經伏誅,而你們只是聽命行事,所以本王就不追究你們的罪責了,只希望你們能認清形勢,不可在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來。

現在本王給你們一次機會,那就是加入我漢軍,只要你們在戰場上有立功的表現,本王絕不吝惜對你們的封賞。過幾日我軍就要回轉徐州而去,而這裡將交由曹軍來接管,如果你們想讓自己的家人也遷入徐州的話,本王隨時歡迎你們的到來。”

劉贇的話剛一說完,下面的袁兵們立刻就議論了起來。這裡的袁兵大多都是揚州人,所以一聽到揚州將交由曹軍來接管後,他們不由得也爲自己的家人們是擔心了起來。好在劉贇的名聲不錯,而且由他治理的州郡也成了百姓們夢寐以求的地方,所以有許多的袁兵都願意將自己的家人遷到徐州去。

而劉贇在講完這番話後,又找來了楊奉和其他的幾名袁軍將領就說道:“你們一會兒下去告訴那些士兵們,只要願意將家人遷入我漢軍的地盤,我保證會給他們糧食和田地的。並且他們的軍餉本王也絕不會拖欠,如果他們在戰場上受了傷或者是戰死了,本王也絕不會少了他們的撫卹金的。這一點你們可以去問問其他的漢軍們,本王保證會對他們一視同仁的。”

就在劉贇重新回到大帳中時,就看到典韋押着幾個人是走了進來,並對他說道:“主公,你要找的人我們都給您帶來了,這三位就是紀靈、閻象和袁渙。”

當初劉贇進城時,曾吩咐過一定要找到這三人,沒曾想典韋他們還真抓到了這三人。不過紀靈的樣子卻有了些狼狽,而且還被繩子捆綁着,同時臉上還有一些淤青,看來這傢伙沒少捱揍啊。比起閻象和袁渙來,他那樣子卻有些慘狀。

要說袁術身邊真正有才的人就屬這三位了,紀靈在很早以前就跟着袁術混了,而且此人的武技及謀略也並不在徐晃和高順之下,所以這也正是劉贇看重他的原因。

至於閻象同樣也是袁術身邊的老人,幫袁術出謀劃策立下了不少的功勞。當初袁術想要稱帝時,閻象就看出了袁術的勢力不足,而且漢室又有攝政王坐鎮,所以便勸諫袁術不要稱帝。可惜袁術並未採納閻象的意見,因此才走上了末路。

最後一位就是袁渙了,袁渙字曜卿,陳郡扶樂人,出身“陳郡袁氏“,爲司徒袁滂之子。演義中袁渙曾任郡功曹,後被公府徵辟,相繼被舉爲高第、茂才。漢末戰亂時,袁渙流寓江淮一帶,初爲袁術所用,後投呂布。建安三年(198年),曹操率兵剿滅了呂布,袁渙又轉投曹操,拜沛南部都尉,後又任諫議大夫、郎中令等職,在任上盡心盡責,以敢諫直言稱名,所以此人也算得上是一代賢臣了。

此時的劉贇在看了三人一眼後,便親自上前解去紀靈身上的繩索說道:“三位仁兄,袁術已死,不知你們可願投到我漢軍中來,並替朝廷做事。”

劉贇的話剛說完,紀靈就急忙問道:“攝政王大人,既然我家主公已經伏法,可否放過他的家人。我聽說攝政王大人與我家主公是多年的好友,可否看在這多年的情份上,饒了主公的家人們?”

聽到紀靈在這時候還替袁術的家人求情時,劉贇點了點頭就說道:“放心吧,我已在其他諸侯的面前保下了公路的家人,同時還讓袁胤和黃猗將公路的靈柩以及他的家人們是送回了老家汝南,我想這時候他們也該出城了吧。”說着劉贇就把在行宮裡發生的事情告訴給了他們。

而紀靈三人在得知了緣由後,對劉贇是大行拜禮地說道:“攝政王大人高義,我等三人願降。”

劉贇在收服了紀靈三人後,立刻安排他們將那些降卒的家人們是遷往徐州。同時他也寫信給了陳登和糜竺,讓他們準備接收這些降卒的家眷們。

現在劉贇不缺田地,缺的就是耕種的人手,有了這批百姓進入自己的地盤,那來年他又可以徵收一批糧食了。現在的漢末最缺的就是人,由於黃巾之亂以及董卓專權,再加上諸侯割據,使得大漢朝的百姓們是苦不堪言。要不是劉贇平定了異族入侵,以及收復了八州之地,不知還有多少百姓們會流離失所。

就在劉贇準備退回徐州之時,曹操也正在行宮裡與自己的謀士們在商討着什麼。當曹操問到北廬江郡時,一旁的程昱立馬就稟報道:“回主公的話,我已派人潛進了廬江城,並說服了那橋蕤來投與主公,所以只要咱們的大軍一到,那橋蕤必會打開城門投降於我軍的。”

“哦,這麼說來那荊州軍就只能是無功而返咯,哈哈哈。”

而就在曹操大笑之時,毛玠急匆匆地跑了進來並稟報道:“主公,大事不好,那劉贇劉子安竟夾帶我揚州百姓數十萬人是遷往了徐州,如果再不阻止他的話,可能會有更多的百姓會被他遷走。”

大多數的百姓們都有一種跟風的習慣,看到別人大批地遷往了徐州,於是有不少不明真相的百姓們也跟着是遷往了徐州。再加上劉贇故意放出了風聲,只要百姓們去了他的地盤,不僅有糧吃,而且還有地種,所以整個揚州有不少的百姓們都願意去劉贇的地盤討生活。

其實揚州的百姓們過得確實很艱苦,那袁術爲了自己的野心,可算是把揚州的百姓們給坑苦了。這幾年袁術在揚州是奢侈荒淫,橫徵暴斂,使得江淮地區是殘破不堪,民多飢死,因此有不少的百姓們不得不背井離鄉地去了他處。

當曹操在明白了事情的緣由後,是怒氣衝衝地就趕往了劉贇的軍營,他要讓劉贇停止對揚州百姓的遷移,否則一旦失去了這些百姓,那他還佔着這揚州又有什麼用,總不能讓他的士兵們放下刀槍去種田吧。

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三百六十七章 華容道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四十章 徐榮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五百二十二章 孫翊遇刺第四百五十七章 烽煙四起 (五)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三百五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六十一章 對懟皇甫嵩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五十八章 兵出豫州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國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一百一十二章 劉贇娶親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三百三十章 劉表遇害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六十二章 獨闖曹營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五百零六章 萬人敵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九章 屠神門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九十二章 奇襲叛軍大營第五百三十三章 張肅告密第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計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
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三百六十七章 華容道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四十章 徐榮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五百二十二章 孫翊遇刺第四百五十七章 烽煙四起 (五)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三百五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六十一章 對懟皇甫嵩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五十八章 兵出豫州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國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一百一十二章 劉贇娶親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三百三十章 劉表遇害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六十二章 獨闖曹營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五百零六章 萬人敵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九章 屠神門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九十二章 奇襲叛軍大營第五百三十三章 張肅告密第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計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