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過目不忘

就在劉福成了劉贇的跟班時,劉贇卻被家裡儲存的糧食給驚呆了。這間糧倉可是設置在了地窖裡,而這地窖足足有半個足球場那麼大。現在整個地窖裡是堆滿了糧食,五穀雜糧全都在這裡了,不過這裡的糧食還是以大米和麪粉爲主,也就是所謂的黍、稷、麥。

當劉贇在地窖裡還看到了稻穀時,他頓時就明白了什麼。原來在古代裡有兩種五穀的說法,一種是麻、黍、稷、麥、菽。而另一種則是稻、黍、稷、麥、菽,這兩種說法的區別主要是;前者有麻無稻,而後者是有稻無麻。古代經濟的文化中心是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是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是無稻的。

不過現在的漢朝是有這稻穀一說的,只不過北方種稻谷的地方低於南方而已。當劉贇在檢查了完了地窖裡的糧食後,就對劉福說道:“劉管家,這稻米太金貴了一些,所以我準備用這黍來釀酒,這樣就能節約一些成本問題了。還有幫我找一些鐵匠和木匠來,我要吩咐他們幫我做一些釀酒的器具出來,你明白了嗎?”

此刻的劉福同樣感到自己的頭腦有些不夠用了,他還從來沒見過世子這麼條理清晰地與他說話,他都快以爲自己是在做夢呢。不過當他聽到劉康提起了神仙一說後,驚得他差點沒跪在地上對劉贇是頂禮膜拜了起來。

現在他終於明白了世子爲什麼會得傻病,原來是有神仙在教導世子啊。此刻的劉福再次看向劉贇的時候,他的眼睛裡可是多出了幾分肅然起敬的表情出來。同時對劉贇的吩咐也是奉若神明,不過他還是有些好奇地就問道:“世子,這黍真的能釀酒嗎?我只聽說過米能釀酒,還從來沒聽說過這黍也能釀酒的。”

“劉管家,不要去糾結這些小問題,等我把酒釀出來後,你就知道什麼叫做好酒了。對了,我讓你找的人一定要可靠,決不能把我釀酒的技術給泄露了出去,你明白了嗎?”

“世子請放心,我找來的人絕對都是可靠的,他們絕不敢泄露了世子的秘密的。”

就在劉福出去找人的時候,劉贇又看了看這地窖後,便說道:“父王,這地窖還是太小了一些,你還是找人多準備幾個地窖吧,如果我沒預料錯的話,明年很可能會出現乾旱的季節,到時候田裡的莊稼可就要遭殃了。”

聽到劉贇的話後,劉康頓時是一臉驚訝地問道:“我兒是如何知道明年會出現乾旱的季節呢?”

當劉贇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腦袋時,劉康立刻就明白了什麼。只見他滿臉驚懼地就小聲問道:“子安,難道是老神仙在預示你明年會有乾旱出現嗎?”

此刻的劉贇見父親那小心的樣子後,只是默默地點了點頭,而其他的話他並沒有說出口,他怕說出來更會嚇壞了這位濟南王的。他可是在書裡看到過明年就會有乾旱的出現,也正是有了這場災難,才讓黃巾軍喊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出來。

不過就算劉贇什麼也沒說,也同樣把劉康給震得是目瞪口呆。此時的劉康在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後,便立刻就小聲地說道:“子安啊,我看你也別釀什麼酒了,把糧食都節約下來度過明年的旱季吧。”

“父王,你放心吧,既然我已知道了有旱季的出現,當然也會有所準備的。不過這釀酒的事情則是勢在必行,只有釀出了美酒才能幫我們度過難關的。同時我招收鄉勇的事情,也全都在這釀酒上了,所以我絕不會半途而廢的。不過父親也不用太過擔心,只要咱們在暗中收購一些糧食並儲存起來就好。至於其他的事情就交由我來處理吧,我是絕不會讓我們的王府以及這濟南城出任何的事情的。”

當劉贇在交待完所有的事情後,便又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裡。此刻的他跪坐在桌旁就開始回憶起了釀酒的過程來。他以前在上學的時候也曾看過不少的書籍,而這會兒當他一想到要釀酒的事情時,腦中的記憶就像是上網導航一樣,全都涌現了出來。

當初劉贇在想到釀酒的事情時,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那時候的他差點沒被這些涌出來的信息給嚇暈過去,因爲他感覺這些信息實在是太詳細了一些,就連釀酒的每一個步驟都涌現了出來,這怎能不讓他感到吃驚呢。

後來在經過了一番思索後,他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他的靈魂穿越到了這個時代後,記憶中的事情也隨之而來。而且他還感覺自己有了過目不忘的本領,再隱秘的事情他也能回憶得起來,看來這也是老天爺把他送到這裡來並給他的福利吧。也正是因爲有了這些清晰的記憶,所以劉贇纔敢釀造出這高粱酒來掙錢。

在他的計劃中有錢、有權、有地盤、有糧食才能爭霸天下,而現在他已有了地盤和權力,那麼接下來就是多掙錢來儲備糧草了。正所謂深挖洞、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這可是最精闢的至理名言,所以現在就是他蓄力的時候。等到黃巾起義結束後,以及董卓進京時,纔是他發力的時刻。

說起來打仗打的就是財力,只要自己儲備夠了糧草,他絕不會怕任何諸侯對他的挑釁的。就像那袁家的四世三公,既有名望又有錢財,所以袁紹和袁術纔會在短時間內聚起一幫人才來幫他們打天下。而現在自己來到了這個時代,並且還領先了他們一千多年的知識,所以無論如何也不能輸給了這些諸侯們。

不就是搶地盤嗎?那可是我劉贇的老本行,到時候就看看誰的刀子更鋒利一些吧。當劉贇在想到了這裡後,就準備把腦子裡的東西都先記錄下來,可是當他看到書桌上放着的毛筆和竹簡時,他頓時就傻了眼。

毛筆字他倒是會寫,畢竟家裡也算是武學世家,從小老爹就逼着他練過一段時間的毛筆字,所以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記憶猶新的,至於這竹簡他就有些不淡定了。

從他的記憶中東漢時期是有紙張的,而且還被稱作爲了蔡倫紙。不過當劉贇看了看竹簡下放着的一些泛黃的紙張時,他不由得就嘆了一口氣,說道:“看來這造紙術也要提前納入計劃中才行,現在這蔡倫紙太粗糙了,而且又貴又不好書寫,得找一些人來改良一下才是。”

於是劉贇又開始在腦子裡記憶起了造紙術的技術來,很快當他在掌握到了造紙術的技術後,又叫人去把劉福給叫了過來。並對他說道:“劉叔,你再幫我去找些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東西來,我有急用。對了,我要的人手也儘快幫我找到,咱們最好先在自己的院中試驗一下,一旦等到成品出來後,就得要擴大規模了。最好是在城外離水源近的地方建一座作坊出來,並且還要保持作坊的隱秘性,在作坊的四周給我拉起一條警戒線來,這樣就不怕別人來窺視我們的技術了,劉叔,你記住了嗎?”

“小王爺,您放心吧,咱們王府在城外也是有莊園的,而且那處莊園也正好靠着一條小溪,我想那裡應該就是最好的地方了。對了小王爺,老奴一個人很可能無法兼顧兩處地方,所以想把家裡的逆子推薦給小王爺,就算讓他替小王爺您跑跑腿也行。”

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四百五十八章 烽煙四起 (六)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園八校尉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官商勾結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四十章 徐榮第一百零二章 王芬謀反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五百九十三章 反偷襲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二百五十八章 分化鮮卑部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刀萬剮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擊烏桓聯軍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
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四百五十八章 烽煙四起 (六)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園八校尉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二百五十四章 童飛顯威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官商勾結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四十章 徐榮第一百零二章 王芬謀反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五百九十三章 反偷襲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二百五十八章 分化鮮卑部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刀萬剮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擊烏桓聯軍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