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朗朗乾坤

當劉贇一想到這裡的時候,他的頭腦也開始有些疼痛了起來。不過這減低賦稅的事情還是要做的,否則等到黃巾起義後,那可就真的是爲時晚矣。不管怎麼說這濟南城決不能亂,而且劉贇也不想看到青州出現太多的黃巾軍,所以爭取民心的事情是必須要做的。

只見劉贇在思考了一會兒後,便又說道:“父王,咱們可以利用我清醒的藉口來對百姓們施恩,我想這樣那些世家門閥也該是無話可說了吧。”

聽到劉贇的主意後,劉康想了想便點頭說道:“好吧,我就給他們減掉一層的賦稅,來對他們施恩吧。”

“父王,現在我們的賦稅是收幾層啊?”

“現在我們濟南國的田稅是二十抽一,在周邊地區算起來是最低的了。不過苛捐雜稅卻要高一些,比如人頭稅和徭役可比田稅高多了。”

聽到父親的話後,劉贇的臉色頓時就黑了下來。難怪有那麼多的流民,原來是這些苛捐雜稅猛於虎啊,這時候的劉贇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了。只見他在點了點頭後,就說道:“父王,儘量給咱們的佃農們一些優待吧,我相信好人會有好報的。”

說起來劉贇也是混黑的人,但他從來不欺負普通市民,要幹架也是找那些道上的人來開打,所以他狂龍的名聲在砵蘭街還是不錯的。這也跟他父親的教導是分不開的,他父親常常教導他說,學武之人決不能恃強凌弱,任意妄爲,所以劉贇在出道後,也從來沒有去欺負過那些普通的市民們。就連收保護費這樣的事情,他也是不屑於去做,因此在整個砵蘭街一提到狂龍的名字,誰都會豎起大拇指並點一聲讚的。

而到了這個時代後,劉贇依然沒有改變他的初心,雖然在這個時代里人命如草芥,但劉贇做人也是有他的底線的,那就是絕不濫殺無辜。而且他心裡也是知道,黃巾起義其實就是官逼民反。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大旱,顆粒無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們纔會在鉅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

他們頭扎黃巾,高喊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們發動了猛烈攻擊,並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爲了平息這場叛亂,各地世家門閥也是擁兵自重,雖最終起義以失敗而告終,但軍閥割據、東漢名存實亡的局面也早已是不可挽回,因此最終才導致出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來。

不過現在的他來到了這個時代,而且也爲了能儘快地結束這個亂世,所以他不得不參與到了這場戰爭中來。至於最後的結果會是怎樣,那也得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好在劉贇在上輩子也是熟讀歷史的人,他知道這個時代最終的走向,因此他纔會在黃巾起義爆發前,並做起了準備來。現在烈酒和紙張都已研製了出來,下一步就該去積攢一些名望纔是,而在這個青州最有名望的人當屬儒家協會的會長鄭玄鄭康成了。

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東漢末年的儒家學者、經學大師。由於黨錮的原因,於建寧四年(171年)和同郡人孫嵩等四十餘人均被禁錮。現在鄭玄就居住在北海國裡,同時與他在一起的還有崔琰、國淵、郗慮、管寧、邴原等人,這些可都是東漢時期的名人啊。

特別是管寧和邴原,他倆與華歆被世人稱爲是“一龍”,華歆爲龍首、邴原爲龍腹,而管寧則爲龍尾。管寧,字幼安。北海郡朱虛縣人,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著名的隱士。

而邴原,字根矩,同樣也是北海朱虛縣人,而且他還曾擔任過曹操的東閣祭酒一職,像這樣的名士都是各路諸侯們互相想拉攏的對象。

劉贇還記得在黃巾起義爆發時,管寧與邴原還有太史慈先後去了遼東避難,並且還受到了遼東太守公孫度的高度重視。當時公孫度正在推行行政令,正需要像管寧和邴原這樣的人才,可惜兩人並未接受公孫度的官職,只是在山野間談論起了儒家經典來。

至於太史慈去遼東,也是因爲他在本郡闖了禍,所以纔會去遼東避禍的。等到黃巾起義結束後,太史慈纔再次回到了青州。

當劉贇一想到這些名人武將時,他心裡頓時就有些熱乎了起來,要是能把他們全都招到自己的麾下,那該有多好啊。

就在劉贇做着這個美夢的時候,劉勇跑了進來,並對他說道:“小王爺,夫人讓我來告訴你,你這段時間呆在家裡太辛苦了,所以讓我陪你出府去散散心。”

聽到劉勇的話後,劉贇點了點頭,便說道:“是啊,從來到了這裡後,我還真是沒出過家門,也該是出去見見世面的時候了。”說着劉贇就換了一身衣服,並與劉勇和幾名護衛就走出了王府。

當劉贇一行來到了大街上後,他眼中所看到的並不是什麼繁華的景象,那些過往的行人大多都是一臉的菜色,一看就知道是營養不良所造成的,而且大街上隨處都能看到一些流民和乞丐在沿街乞討中。

此時的劉贇一看到這番景象後,心裡也不由得是唉聲嘆氣了起來。就在他們漫無目的地四處閒逛時,突然聽到前方傳來了一陣哭喊聲。當劉贇一行人走過去一看時,原來是一羣地痞無賴在強搶民女,這可把劉贇的血性給激發了出來。同時他來到這個時代後,好久沒有跟人打架了,所以手腳也開始有些發癢了起來。

此刻就見劉贇衝入了人羣中,並大喊了一聲,道:“朗朗乾坤、光天化日之下你們竟敢強搶民女,難道真以爲這大汗天下就沒有王法了嗎?我警告你們快快放了那名女子,否則我就押你們見官去。”

可誰知道這些地痞無賴不僅沒有放人,反而還哈哈大笑地說道:“這是哪裡來的傻子,竟然敢管我們青衣幫的閒事,別說押我們去見官了,就算縣令大人來到這裡也不敢把我們青衣幫怎麼樣的。小子,我勸你少管閒事,否則惹惱了我們可沒好果子給你吃。”

這些閒漢們也是看出了劉贇的身份不簡單,所以才故意警告了他一番,要是一般人的話他們早就是拳腳相加了。而就在劉贇剛要動手的時候,劉勇卻攔住了他,並小聲說道:“小王爺,這青衣幫可不好惹啊,而且他們的幫主好像跟太守孫大人有姻親的關係。”

“你說的孫大人是誰,我怎麼一點印象都沒有?還有你覺得我們王府會惹不起一個幫派分子嗎?如果連一個小小的幫派我都收拾不了,那以後還怎麼去平定天下啊。”

聽到劉贇的話後,劉勇連忙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就說道:“小王爺,咱們王府當然不會怕了這些地痞無賴的,只是孫大人哪裡不好交待啊,畢竟現在的濟南城都歸他所管制,而且孫大人一向與我們王府交好,所以我看咱們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對了,孫大人叫做孫璞,字成章,是朝廷派下來的濟南太守。”

當劉贇在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臉上卻是一片的茫然,顯然他根本就不知道這個人。看來這個孫太守應該是個路人甲而已,等到黃巾起義後,他也該去領盒飯了。而且劉贇還記得在黃巾起義被平定後不久,朝廷就賜封了曹操爲濟南太守,所以這個孫大人應該不足爲慮纔是。

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四百零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五百八十四章 將門虎子(上)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國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四百零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五百零六章 萬人敵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一百五十六章 軟刀子殺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一百零二章 王芬謀反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五百二十二章 孫翊遇刺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襲漢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奪河內郡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叛聯盟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
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四百零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五百八十四章 將門虎子(上)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國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四百零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五百零六章 萬人敵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一百五十六章 軟刀子殺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一百零二章 王芬謀反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五百二十二章 孫翊遇刺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襲漢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奪河內郡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叛聯盟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