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劉贇娶親

當辛評等人在聽到韓馥要告劉贇擁兵自重的大罪時,不由得都點頭贊同了起來。並且辛評還提示韓馥可以先去信給袁家,讓袁家也在朝堂上給劉贇施施壓,這樣就算陛下想要保下劉贇來,也得有服衆的理由才行。

而韓馥在聽了辛評的提示後,也是欣然地就接受了下來。就在韓馥寫奏摺的時候,劉贇已經將韓馥所欠的糧餉全都收了回來,並且還傳令給張遼和高順等人,讓他們派兵將這些糧餉全都押解回渤海郡去。

當劉贇在處理完所有的事情後,這才大搖大擺地離開了鄴城。而就在劉贇回到渤海郡不久,袁隗也收到了韓馥送來的信函,當他看完了信函上的內容後,不由得是冷哼了一聲,道:“這個韓文節還真是一個蠢貨,他那點小伎倆早被劉子安看破,居然還想讓本公給劉子安施壓,他也不看看劉子安的奏摺早就擺在陛下的御案上了。竟然還想告人家擁兵自重,而且還自作聰明地扣下人家的糧餉來,這傢伙還真是愚蠢之極,當初也不知道是怎麼推薦他爲翼州刺史的。”

這時候坐在一旁的袁紹和袁術在聽了袁隗的話後,也被韓馥幹出的蠢事弄得是無語了起來。好在袁隗也是三公之一,並且老謀深算,只見他想了一會兒後,就說道:“本初,你寫一封書信給那韓文節吧,讓他在翼州好好呆着,沒事別去招惹那劉子安了,等咱們的事情有了結果後,在圖謀翼州之事也不遲。”

“是,叔父,我這就寫信給那韓文節去。”

看着袁紹離開了房間後,袁術的眼裡不由得閃現出了一絲怨恨的眼神出來。說起來他纔是袁家嫡子,不知道爲什麼自己的這位叔父卻偏偏信任起了袁紹這個庶子來。

而此刻的韓馥根本不知道劉贇已經先一步上了奏摺給漢靈帝,當他還盼着袁家替他出頭時,卻沒想到等來的竟是一番訓斥,這可把韓馥給嚇得好幾天沒敢出刺史府。當他在理清了事情的緣由後,纔不由得是頭痛地說道:“這個劉子安還真是深得陛下的寵信啊,就連袁家也要忌他三分,看來本刺史還真不能輕易地得罪此人,否則這刺史之位很可能就會換人了。”

而他的那幾位謀士在聽了韓馥的話後,也是深以爲然,並且對劉贇也產生出了幾分顧忌之心來。當新年過去後不久,劉贇就收到了一封從濟南城寄來的書信,此書信是他父親劉康所寫。而信的內容則是在催促他趕快將蔡琰娶進門,他們濟南王府就差下一代的繼承人了。

當劉贇在看到這封書信後,也是有種哭笑不得的想法。按年齡來算蔡琰也確實到了出閣的年紀,但對劉贇來說還是早了一點。現在的蔡琰也就十六七歲的年紀,這讓他還真有些下不去手。

不過當年在蔡府時,已經與蔡邕定下了這樁婚事,並且迎娶的日子也就在今年了。而他父親寫信來的意思就是想讓他親自去雒陽城將蔡琰是迎娶回來,並且他父親還給漢靈帝上了一道摺子,希望漢靈帝能在雒陽城對這樁婚事是關照一二。再怎麼說漢靈帝也算是劉贇的長輩,而且劉贇還得管漢靈帝叫一聲叔,所以漢靈帝也是欣然地就接受了下來,同時也催促劉贇趕快來京城娶親。

看着自己的父親已經安排好了一切,劉贇也只好帶着典韋、許褚以及崔琰等人就前往了雒陽城。當劉贇一行又再次來到雒陽城後,頓時就受到了無數人的祝福來。

劉贇在京城裡也是有不少的朋友,同時他的名聲更是得到了無數士子們的追捧,所以當雒陽城的人在得知了劉贇要成親的消息後,來亭侯府的人也是絡繹不絕,把劉贇給忙得是天昏地暗。好在崔琰和劉曄也在亭侯府裡是陪着他,所以也算是幫他減輕了一些應酬。

當迎親的那天終於到來時,整個亭侯府裡是一片歡聲笑語。由於劉贇的父親不能親臨現場,所以劉宏特意派了一位劉家的長輩來主持這場婚禮,等回了濟南城後在重新操辦一次。

劉贇對這個時代的婚禮儀式可是沒有半點的經驗,因此也只能任由人支配了。當他被打扮得像只花孔雀時,這才被推出了房門並在一行人的護送下前往了蔡府迎親。

而隨劉贇一起去迎親的除了有典韋、許褚外,曹操、袁紹、袁術等人也在隊伍之中。當他們一行終於到達了蔡府後,卻被告知要現場作一首迎親詩方能迎娶新娘時,這頓時就讓劉贇等人有些傻眼了起來。

好在劉贇也算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而且他又有天下第一才子之大名,所以他在想了一會兒後,終於是念出了一首《鵲橋仙》來。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此首詩詞一出,頓時博來了滿堂喝彩,就連坐在大堂之上的蔡邕在聽了此詩後,也是笑聲連連地說道:“好詩詞,好絕句,這首鵲橋仙當是應景得很,這一關就讓那小子過了吧,哈哈哈。”

“好一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劉贇劉子安不愧爲第一才子之名,伯喈公還真是找了一位好女婿啊,一會兒必當多敬伯喈公幾杯纔是。”

馬日磾的話音剛落,一旁的盧植也說道:“我這位師侄當得好文采,那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更是深得我心,鄭康成還真是收了一位好學生啊,連我也起了一絲嫉妒之心來。有機會我一定要去他那北海書院看看,哪怕是去當一名客卿我也認了。”

“同去、同去,我等也已到了垂暮之年,也該放下身邊的瑣事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了。對了,我聽說那孔融孔文舉也已去了北海,他還真是放得下他那侍御史的職務啊。”

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奪徐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襲大營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五十八章 兵出豫州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四百五十七章 烽煙四起 (五)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四百零六章 楊修楊德祖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八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五十四章 巨漢管亥第二十二章 漢靈帝劉宏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殺韓文節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殺韓文節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裝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詐降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四十九章 春雨貴如油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二百五十八章 分化鮮卑部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渡之戰 (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詐降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襲大營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再起殺戮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
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奪徐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襲大營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五十八章 兵出豫州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四百五十七章 烽煙四起 (五)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四百零六章 楊修楊德祖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八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五十四章 巨漢管亥第二十二章 漢靈帝劉宏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殺韓文節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殺韓文節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裝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詐降第四百九十九章 索要大小喬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四十九章 春雨貴如油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二百五十八章 分化鮮卑部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渡之戰 (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詐降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襲大營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再起殺戮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