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兩手準備

當劉贇與大軍回到了扶風城後,立馬就有人送來了傷亡報告。而劉贇一看到文書上的傷亡數字時,就忍不住嘆了一口氣,說道:“今日之戰咱們輸了,沒想到我們的傷亡人數竟然比那些叛軍還要多三成出來,這些該死的羌族人還真不好對付啊。”

“將軍也不用過多的自責,能打退那些叛軍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那些羌族人大多都是騎兵,而我們的大軍多是以步兵爲主的。”

“是啊將軍,能將那些羌族人逼回去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再說我們的主要責任就是守好三輔,只要三輔不失那些叛軍遲早都是要退回去的,所以守好三輔纔是我們的重中之重。”

聽到袁滂等人的勸說,劉贇也終於想起了在三國演義中這場平叛之戰足足打了三年多,張溫被撤下去後,是皇甫嵩頂替了過來。而這位名將利用天時地利人和才守住了三輔,並最後用消耗戰打垮了這股叛軍。同時也逼得韓遂發動了政變,並殺死了北宮伯玉、李文侯及邊章,最後退回到了老家金城併成爲了一方諸侯。

此時的劉贇將記憶在腦子裡過了一遍後,就說道:“我可沒打算要一直守在這裡,對我來說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今日這一戰我軍雖然傷亡了五千多人,但叛軍也有數千人的傷亡,所以我要是那位北宮伯玉的話,就不會再來攻打我們的城池的,這樣也只能是徒增傷亡。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我們引出來,並依靠他們騎兵的機動性來圍殲我們。

今日這一戰北宮伯玉也沒想到我們會如此的頑強,所以他纔在大意之下丟失了這麼多的人馬。如果還來一次這樣的大戰的話,我想他一定會改變戰術的,並以騎兵奔射的方式來破開我們的方陣,然後在突襲我們的兩翼,這樣就可以將我們圍殲在了平原上。”

聽到劉贇的分析,袁滂和陶謙等人也不由得是點起了頭來。而這時候的劉贇又說道:“與其讓他們牽着鼻子走,還不如以靜制動,從明日起咱們就在城牆上高掛免戰牌,任他們如何挑釁都不得出戰。同時派出斥候聯繫孫堅部,只要他們拿下了榆中城來,就是我們出擊的時候。而到了那時叛軍沒有了糧食,他們也只能是敗退而走。”

聽到這裡大家終於是明白了過來,並且也贊同了劉贇此計。而這時的黃忠卻說道:“主公,你剛纔不是說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嗎?不如讓我帶領騎兵們去會會那些羌族人吧。”

“漢升,我說的進攻並不是真的要與他們交手,剛纔我已去信給了盧植將軍,讓他帶人馬來增援我們。一旦孫文臺得手後,咱們就可以三面夾擊這夥叛軍了,而馮翊郡那邊的董卓也會幫我們牽制住韓遂和邊章的人馬的。一旦除去了北宮伯玉和李文侯,那我們就可以調轉馬頭去收拾韓遂和邊章了,這豈不就是最好的進攻嗎?哈哈哈。”

此時房間裡的衆人是徹底明白了劉贇的計策,同時也對他的戰術起了佩服之心,難怪年紀輕輕就擔當如此的重任,看來朝廷這次還真是派對人了。

而就在大家有些放鬆心情時,一旁的陶謙卻皺了皺眉頭,說道:“將軍,要是孫文臺他們無法拿下榆中城來,那我們又該如何取勝呢?”

此時的劉贇看了看這位老而彌堅的陶謙一眼後,就說道:“就算孫文臺他們失手了,我也有辦法讓北宮伯玉他們去攻打京兆尹的,這樣一來我們同樣可以將他們圍殲在京兆尹城下。”

聽到劉贇的話後,陶謙等人頓時就明白了什麼,只見他們圍着地圖看了一陣後,袁滂就哈哈大笑地說道:“我明白了,將軍這是在做兩手準備啊,就算孫文臺他們偷襲榆中城失敗了,北宮伯玉也不敢來攻打我們的扶風城的。而是會調集人馬前去偷襲京兆尹,一旦被他拿下了京兆尹,那我們扶風城和馮翊郡兩地就會失去糧草的供應,反而會被叛軍們圍殲在了三輔裡。”

“對,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不管孫文臺能不能得手,我們都會與盧植將軍聯手來破除這股叛軍的。”

劉贇可不想在這裡與叛軍們打持久戰,所以他才決定與盧植聯手來對付這股叛軍,只有滅掉了北宮伯玉這一方,那韓遂和邊章就不足爲懼了。

而就在劉贇他們等待着孫堅的消息時,北宮伯玉也終於知道今日之戰是再跟誰交手了。當他在聽到劉贇這個名字時,還有些想不起這個人究竟是誰來。可是當李文侯說出濟南王世子以及東萊亭侯、鷹揚中郎將來時,北宮伯玉也終於想起這個人是誰了。

此時的北宮伯玉冷哼了一聲,就說道:“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從今日的大戰中就能看出此人也是好戰之人,否則也不敢與我們的騎兵打一場攻堅戰了。今日之戰是我小瞧了這小子,所以才着了他的道。等明日我等出現在扶風城下時,我會讓他知道我們羌族騎兵的厲害的。”

果然第二天北宮伯玉就率領着數萬騎兵出現在了扶風城下,可是當他派人前去挑戰劉贇時,卻被派去的人告知城牆上掛起了免戰牌來,這頓時把北宮伯玉給氣得是大罵劉贇不止。可是不管他怎麼挑釁,城裡的官兵們就是不出來,這頓時讓他就有些束手無策了起來。

當然他也想過強攻扶風城,可是當他一想到那些悍勇的官兵時,立馬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如果城裡依然還是張溫做主的話,也許他會派兵去試探一番,可是現在的張溫已經回雒陽城請罪去了,而新調來的這位鷹揚中郎將好像比張溫更難對付,所以北宮伯玉連試探的心思也沒有了。

他知道就算真的派兵去攻城,也只能是徒增傷亡而已,所以他苦悶着一張臉就對身旁的李文侯說道:“文侯,你可有妙策拿下這扶風城來嗎?”

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三百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十章 貢酒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雙星閃耀 (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叛聯盟第二百九十一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上)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染黃沙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劍峽谷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五十三章 賭約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復幷州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四十章 徐榮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六十章 陣斬波才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襲漢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刀萬剮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四章 釀酒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二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遼東公孫度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國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五百二十二章 孫翊遇刺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甘寧甘興霸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
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三百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十章 貢酒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四百八十一章 焚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雙星閃耀 (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叛聯盟第二百九十一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上)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染黃沙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劍峽谷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五十三章 賭約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復幷州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四十章 徐榮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六十章 陣斬波才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襲漢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刀萬剮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四章 釀酒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二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遼東公孫度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國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五百二十二章 孫翊遇刺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甘寧甘興霸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