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

當劉贇給郭嘉和魏延等人留下了兩萬大軍後,便率剩餘的一萬多人是返回了興古郡,此時留在興古城裡的徐庶和趙雲等人是親自出城迎接了他。

當劉贇問起那祝焰之事時,一旁的馬超立刻就回答道:“稟主公,祝焰已當上了南蠻王,蠻族各部也紛紛表示願效忠我大漢王朝。現在南方的戰事已基本平定,就等着主公您回來主持大局了。”

看着馬超那一臉紅光的樣子,劉贇不由得是笑了起來說道:“孟起,你是打算跟我回雒陽城還是願意繼續地留在這裡?”

此刻的馬超臉色一紅地就說道:“爲主公征戰沙場是末將的心願,所以末將願隨主公迴轉雒陽城。”

聽到馬超的回答後,劉贇笑了笑,道:“行,那就帶着你的嬌妻去雒陽城轉轉吧,我想咱們離下一場的戰鬥已經不遠了。”說着劉贇就把這次去交州的事情告訴給了大家。

當徐庶等人聽了士燮所使用的手段後,也不得不佩服此人的膽大。同時徐庶還有些擔心郭嘉的安全,於是便站出來說道:“主公,奉孝身邊的兵力還是太少了,不如讓臣與子龍也去交州幫奉孝一把吧。”

“現在還不是大軍壓境的時候,爲了不引起孫劉兩家的注意,我才讓奉孝他們是屯兵於了南海郡。你們要是去了交州,豈不是就暴露了我們的意圖了嗎?現在還不是出兵的時候,你們可以先將大軍秘密地佈置在交州的邊境線上,到時在一鼓作氣地拿下整個交州來。士燮那老傢伙治理交州確實有一套,只要他安分守己地替漢室做事,我到不介意讓他繼續擔任這個交州刺史。對了,士燮那老傢伙留下了長子士廞在江東做人質,那咱們就讓他的三子士徽來雒陽城當人質吧,這樣也能安了他的心。”

“主公,爲何是士燮的第三子,難道此子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劉贇倒是很想告訴他們實話,但就是說不出口。他可是看過演義中的記載,那士燮死後,三子士徽就反叛出了東吳。並且還聯合幾兄弟阻止孫權派人來接掌交州,不過他並不是孫權的對手,最後死在了東吳大將呂岱的手中,就連他的兄弟也先後被孫權斬殺,所以此子就是一個不穩定的因數。

而劉贇是決不願看到有反叛的事情發生的,因此將士徽帶去雒陽,也算是免除了一樁禍患。不過對於衆人的疑問,劉贇還是編造了一個謊言,說道:“士燮的長子已經去了東吳,如果本王再要去士燮的第二子,他心裡必會生出怨恨來。爲了奉孝和文長他們的安全,我要來第三子士徽,足可以安士燮的心了,同時也能讓他盡心地替本王做事。”

聽了劉贇的解釋,大家這才明白了過來。而劉贇又繼續說道:“元直和子龍要留在這裡協助奉孝的進攻,那成都府就讓童飛來鎮守吧,這樣也能使西川更快地穩定下來。還有那烏戈國,當初他們的國主入侵我大漢疆土,雖然已死在了盤蛇谷內,但依舊不能免去他們的罪責。元直,你派人去一趟烏戈國,讓他們給本王送來五千套藤甲,以後每年一千套,那本王就放他們一馬,否則本王立刻起兵踏平他們的烏戈國。”

徐庶領命後,立刻就派了一名使者是前往了烏戈國。而烏戈國的新任國主哪裡還敢去得罪劉贇,於是連忙收集了五千套的藤甲,就給劉贇是送了過來,並且還保證每年的一千套藤甲必會送到雒陽城去。

而劉贇在得到這五千套的老藤鎧甲後,立馬就叫人給郭嘉和魏延他們是送了過去,他相信郭嘉他們會用到這些老藤鎧甲的。同時在劉贇離開興古城之前,他又任命了呂凱爲興古郡太守,至於建寧郡太守他則交給了郭攸之。

郭攸之字演長,南陽人,爲人和順,以器識才學知名於時。他也是劉贇從荊州挖來的人才,而劉贇將他安排在此地也算是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了。

當劉贇領軍回到成都府時,立刻就受到了衆大臣們的迎接。當劉贇問起夷陵郡的情況時,董和連忙就回答道:“夷陵郡並無異狀,而關羽也一直呆在長沙郡裡,並未與我軍發生衝突。”

“哼,那劉大耳做賊心虛,當然不敢再出來示人。而這次的南方之亂也皆由此人所引起,等本王回到雒陽城後,必率軍攻伐荊州、江東等地,到時看他還往哪裡逃。”

這次的南方之亂波及很大,特別是蠻人竟然出動了數十萬。還好有劉贇的運籌帷幄,才化解了這場叛亂。每當衆大臣想起此事來,都把劉備和諸葛亮是恨得咬牙切齒的,所以一聽到劉贇要攻伐荊州和江東時,無不是點頭稱快。

現在離劉贇與曹操定下的進攻日子還有大半年,也足夠他們做好一切的進攻準備了。而就在劉贇停留在成都府時,許昌卻來了兩位使者,當曹操聽到這兩位使者的名字時,不由得是皺起了眉頭,說道:“江東與荊州同時派使者來許昌,他們這是要打算與某聯手來對付那劉子安啊。可惜當初他們拒絕了本公的好意,而這時候才醒悟過來豈不太晚了一些嗎?他們一定是被劉子安給逼急了,所以纔派人來說和的吧。”

“主公,既然他們已派出了使者,那咱們還是見見吧。至於同不同意與他們聯手,還不得由主公您說了算嗎?”

聽了荀彧的話後,曹操微微點了點頭,便叫人將兩名使者是請進了大堂裡。這兩名使者一位是東吳的大臣薛綜,而另一位則是劉備派來的簡雍。

簡雍也算是曹操等人的老熟人了,所以一見面簡雍是連忙施禮地說道:“雍見過曹公及諸位大人,我身邊這位是江東使臣薛綜薛敬文,這次我兩家聯袂而來,也是爲了匡扶漢室,所以纔不得不來。”說着就見簡雍從懷裡是取出了一塊白絲綢出來。

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三百一十七章 廢除帝后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九十二章 奇襲叛軍大營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五百八十四章 將門虎子(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八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一百零二章 王芬謀反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鎮雒陽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涼錦馬超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四十章 徐榮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關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五百四十四章 劍峽谷第五百五十章 逃出重圍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陽精兵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五百五十四章 張飛受傷第三十二章 鍛造師蒲元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五百三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
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三百一十七章 廢除帝后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九十二章 奇襲叛軍大營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五百八十四章 將門虎子(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八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一百零二章 王芬謀反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鎮雒陽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涼錦馬超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四十章 徐榮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關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酸棗會盟 (下)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五百四十四章 劍峽谷第五百五十章 逃出重圍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陽精兵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五百五十四章 張飛受傷第三十二章 鍛造師蒲元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五百三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