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

就在文聘欲歸降於漢軍時,那孫禮孫博武正帶着一幫侍衛朝城樓走來。孫禮乃是曹仁身邊的心腹,他來岳陽城協助文聘守城,其實也有監視文聘之意。畢竟文聘曾是一名降將,要不是看他武技高強,而且又是用人之際,這次也輪不到派他來鎮守岳陽城了。

當孫禮一幫人氣勢洶洶地趕到城樓上時,文聘已經佈置好了一切,就等着這夥人自投羅網了。文聘已想好,就用孫禮的人頭來當漢軍的投名狀吧。

果然那孫禮在見到文聘後,就命親隨們抓拿文聘。可文聘乃荊州大將,而屬下又多是荊州人士,隨着文聘的一聲令下,反而將孫禮一干人等是就地格殺。

當文聘提着孫禮的人頭,並命人打開了岳陽城門時,徐庶等漢軍是兵不血刃地就拿下了岳陽城來。自此南郡防線已開,徐庶率領着大軍就進入了南郡地界。

當曹仁得知了文聘降漢的消息後,氣得大罵文聘是反覆無常的小人,併發誓要抓到他替自己的心腹報仇。

而這時的毛玠卻擔憂地對他說道:“子孝將軍,現在我南郡防線已破,而徐庶大軍已深入了我境,若他率軍攻打江陵城則可斷了我軍的退路。不如我軍先退守江陵城,並依靠當陽、江陵兩城來阻擋漢軍的進攻吧,否則晚了恐怕就來不及了。”

聽了毛玠的意見後,曹仁有些猶豫不決,畢竟南郡是荊州的橋頭堡,若就這麼輕易的放棄,他心裡還是有些捨不得的。不過毛玠的勸說也有些道理,若真被漢軍斷了退路那可就大事不妙了,所以曹仁決定先好好斟酌一番後,在考慮是否要撤回江陵城去。

而就在曹仁派斥候打聽徐庶兵馬的動向時,蒯越府上卻來了一位神秘之人。此人穿着一件黑色的斗篷,並頭戴斗笠地就進入了蒯越的家中。

當蒯越將此人引進了書房後,來人才摘下了斗笠說道:“異度,終於見到了你,你現在已是大禍臨頭還不知曉嗎?”

原來這神秘之人竟是蒯越的兄長蒯良,當初曹軍進入襄陽城後,蒯越隨劉琮就投靠了曹操,而蒯良則隱退家中不問世事。

蒯家在荊州乃是世家門閥,其地位不在龐氏、黃氏及蔡氏門閥之下。而蒯越爲了保住自己的家族,也不得不委身投靠了曹操。

現在荊州門閥裡蔡氏已經被滅族,而黃家的家主黃承彥乃是劉贇的岳父,所以曹操不敢動黃家。至於那龐氏家主龐德公更是名滿天下,像這樣的大儒又有誰敢動他,因此曹操也只能把主意打在了蒯氏及蔡氏的身上。

不過蔡瑁兄弟都已死在了赤壁,因此蔡家也隨之是衰敗了下來。而蒯氏一族因有蒯越的庇護,才少了曹操對蒯氏的責難。

現在蒯良突然跑來要蒯越避禍,蒯越心裡頓時就明白了什麼。只見他坐下後,便說道:“兄長,家中可好,你所說的大禍臨頭該不會是指那漢軍吧。若我在這時候抽身而去,你覺得那曹孟德會放過我蒯氏一族嗎?”

“異度,來之前已有天機閣的人去了蒯家,並且還拿出了一封攝政王大人的親筆書信。那劉子安已在信中告知,只要我蒯氏助漢軍拿下了荊州,朝堂之上必有我蒯氏一席之地。若錯過了這次機會,那蒯氏一族必會隨曹操一起被埋葬的。”

聽到蒯良的話後,蒯越咬了咬牙,便說道:“這劉子安是在威脅我蒯家嗎?雖然曹公的實力不如他,但也未必不能一戰。”

“異度,兗州已被漢軍拿下,而江東和江夏軍也正在攻打揚州。現在荊州也有一大半的土地落入了漢軍手裡,你覺得曹軍在荊州還能堅持多久。一旦被漢軍攻破了荊州,我蒯氏一族又該如何去面對強勢的漢軍呢?異度,那劉子安既然派人來傳話,也算是肯放我蒯家一馬。若能再得到異度的幫助,我蒯家豈不也能擠進朝堂之上了嗎?到時我蒯家依然還是荊州的世家門閥。”

蒯良曾是劉表帳下的主薄,其謀略也並不在蒯越之下。而且蒯良更擅於治理州郡,因此纔得到了劉表的賞識。不過蒯良從一開始就不看好曹操,所以在劉表死後,他便卸去了所有的職務,並甘願當起了一名隱士來。

而蒯越則爲了家族的利益,才投入了曹操的陣營。此刻的蒯越在聽到曹軍一敗再敗的消息後,也不由得是沉思了起來。

雖然他投靠曹操之後,曹操也待他不薄,但比起家族的利益來,他考慮的還是後者。隨着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蒯越最終還是擡起了頭來說道:“現在就離開南郡必會惹來曹仁的懷疑,以某之見還是等漢軍收復了荊州之後,在投靠劉贇也不遲。不過他們想要得到什麼消息,某倒也能爲他們提供。現在曹仁擔心後路被劫,所以某猜測他遲早也是會撤回江陵城去的,可讓漢軍在半路上圍剿之。”

得到蒯越提供的消息後,蒯良點了點頭,便很快就離開了蒯府。三日後,由郭嘉率領的十五萬大軍在越過了邊境線後,便朝作唐城而來。

作唐城是南郡邊境處的一座大城,而曹仁與五萬大軍也正坐鎮在此。當十五萬大軍兵臨城下後,曹仁看着城外那旌旗招展的漢軍陣營,不由得咬着牙就說道:“本將軍有五萬大軍守城,量那漢軍也別想攻進我作唐城來。”

而一旁的毛玠則搖了搖頭說道:“將軍,作唐城雖然能擋住漢軍的進攻,但徐庶率領的大軍已經出了岳陽城,並朝我後方而來。一旦徐庶大軍斷了我們的歸路,到時漢軍不用攻城也會把我們困死在這作唐城裡,所以下官不得不提醒將軍還是儘快離開這裡爲好。否則等徐庶大軍一到,咱們可就真沒有退路了。”

毛玠的話剛說完,一旁的蒯越也上前勸說道:“將軍,孝先先生言之有理,咱們不如就撤往江陵城去吧,在那裡同樣能築起一道防線來。而且在咱們的身後就是襄陽城,進可攻、退可守,實乃最佳的防守之地了。”

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鎮雒陽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染黃沙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八十六章 請師伯出馬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一百零二章 王芬謀反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二百三十一章 攻佔長安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十二章 打臉第九十一章 山谷埋伏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五百九十九章 曹洪墜落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四百五十八章 烽煙四起 (六)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四百九十八章 順昌逆亡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
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鎮雒陽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染黃沙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八十六章 請師伯出馬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一百零二章 王芬謀反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二百三十一章 攻佔長安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十二章 打臉第九十一章 山谷埋伏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五百九十九章 曹洪墜落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四百五十八章 烽煙四起 (六)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四百九十八章 順昌逆亡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