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親征荊州

此時的劉備在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後,便點了點頭對孔明說道:“我同意軍師的意見,但不可傷了劉荊州的性命,而且我們還可以打着大公子的旗號入駐襄陽城。”

聽劉備這麼一說,孔明頓時就放下了心來。同時他還派人去江夏請劉琦回來,並以劉琦探望病重的父親爲由,護送劉琦進入襄陽城。

就在孔明、劉備謀劃荊州之時,曹操派出的使者王朗也已秘密地來到了襄陽。當劉表在府上見過王朗後,王朗就向劉表表明了自己的來意。可惜劉表已經倒向了朝廷,所以並沒有答應與曹操結盟。

當王朗退出劉府時,卻意外地見到了蔡瑁和蒯越。當蔡瑁將王朗請到自己的府上後,便開門見山地說道:“王侍郎,我家州牧已病入膏肓,恐怕在世的日子也不多了,只要曹將軍能助我家二公子登上州牧之位的話,我家二公子必會與曹將軍結爲盟友的。”

聽蔡瑁這麼一說,王朗的心思頓時就活躍了起來。同時他又有些好奇地問道:“蔡將軍,我聽說劉荊州自幼就喜愛二公子琮,就算哪天他真的去了,這州牧之位也非二公子莫屬,哪裡還需要我家主公的幫助呢?”

“景興兄,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家州牧大人可是有兩位公子,雖然大公子琦人在江夏,但他背後有劉玄德撐腰,我們也是奈他不得。如果哪天他跑回來爭這個位子,很可能整個荊州都會捲入一場無休止的戰亂之中。”

聽蒯越這麼一說,王朗頓時就明白了過來。劉備軍的戰鬥力他們可是領教過,就連夏侯惇都不是劉備軍的對手,就更不用說蔡瑁手中的那些荊州軍了。

此時的王朗在明白了蔡瑁和蒯越的意思後,便點了點頭說道:“這件事情我會如實地稟報給我家主公,至於如何對付那劉備軍,自有我家主公的決斷。”王朗在說完這番話後,便起身告辭就出了蔡府。

今日得到的消息太過重要,王朗一刻也沒有耽誤就直接趕回了兗州。當他見到曹操後,便將劉表的態度以及蔡瑁等人的擔憂是全都說了出來,聽得曹操和衆大臣們是目瞪口呆。

他們完全沒想到荊州的形勢竟然會如此的複雜,不僅劉表拒絕了他們的結盟,就連那劉備也想在荊州分一杯羹,這豈是曹操和衆大臣們能容忍的事情。

此刻大家是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着荊州的事情,而曹操將目光看向了程昱後,就問道:“仲德,劉贇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可有我軍攻擊的目標?”

聽到曹操的問話,程昱是苦笑了一聲,說道:“回主公的話,與我們連接的幾個州郡都有漢軍的重兵把守,想要突破他們的城池非我一家能做到的事情。徐州現在有兵力十萬,而且還有黃忠、徐晃、徐榮、藏霸等大將防守,想要突破徐州簡直是難上加難。而青州坐鎮的是老帥盧植,有漢軍五萬,而大將除了有高順、管亥外,還有降將紀靈和揚奉等人。至於翼州就更難攻破了,那裡不僅屯兵了近十萬人馬,而且還有郭嘉、賈詡、沮授等人坐鎮,同時手下的大將分別有童飛、張郃、周泰、蔣欽等人。至於離我們最近的司州則有田豐、滿寵等人坐鎮,其手下的大將更是超過了其他的幾個州郡,光是虎牢關就有太史慈和武安國這兩員猛將把守,而其餘的地方則有張繡、于禁、徐盛、廖化、周倉及裴元紹等人。”

“那司州有多少漢軍駐守。”

“回主公,司州的兵力只有七萬,但他們隨時可以向翼州、雍州和幷州等地求援。”

聽到程昱的回答後,曹操等人的心裡不由得是涼了一大截。不管從哪裡出兵都有可能牽扯到其他的幾個州郡,這也就是所謂的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意思。

看來劉贇已經將他的地盤經營得像鐵桶一般,光靠他們一家是根本無法撼動劉贇的根基的,除非是聯繫到更多的諸侯並一同出兵,否則他們是沒有絲毫的勝算的。而且他們還要防備着漢軍的反撲,稍有差池就得損兵折將,這簡直就是一場毫無意義的爭鬥。

當曹操與衆大臣在得出這一結論後,立刻就放棄了與劉贇征戰的想法。同時他們都把目光放在了荊州及江東的地盤上,要是他們能佔領這兩個州郡,那絕對就有實力與劉贇放手一搏了。

經過一番討論後,曹操決定親征荊州,並替他的兒子和侄子報仇。同時還從幾個州郡裡是徵召了近三十萬大軍,並屯兵在了宛城一帶。雖然宛城已變成了一片廢墟,但周圍的幾個郡縣卻早已成了曹操的地盤。

當曹操屯兵於宛城之時,劉備正與劉琦一起前往襄陽探望病重的劉表。這次劉備帶了五千大軍以保劉琦的安全。同時張飛與陳到也在隊伍之中,只留下了關羽、李嚴等人坐鎮新野。

當劉備與劉琦趕到襄陽城時,卻被蔡瑁和張允給擋在了城外。而蔡瑁給出的理由就是;劉琦並未接到州牧大人的調令,所以他這次回來屬於擅離職守,一旦江東軍打來該如何是好?

就在劉琦苦苦哀求想要見上父親一面時,蔡瑁和張允則命令弓箭手做好準備,不管是誰敢靠近城牆一律是格殺勿論。而就在雙方僵持之時,忽然伊籍跑了過來,並高舉着劉表的手令說道:“奉州牧大人之命,立刻打開城門放大公子和劉玄德進城。”

聽到伊籍的喊話聲,蔡瑁和張允在互相看了一眼後,也無奈地執行起了劉表的命令來。不過劉備帶來的大軍則被留在了城外,只允許他帶一百名護衛進城去見劉表。

當劉備把張飛留在了城外後,就只帶了劉琦與孔明及陳到的一百名護衛是進了襄陽城。當他們幾人在進了州牧府後,就被帶到了劉表的病牀前。此時的劉表是半臥着身子就對他們說道:“我這病恐怕是一時半會兒好不了了,以後還請劉使君多多照應一下我的兩個兒子。琦兒,你這次回來得正好,我也正有事情想要交待與你。”

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九十二章 奇襲叛軍大營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二十二章 漢靈帝劉宏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城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四友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十章 貢酒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戰來臨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二百零九章 小將郝昭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涼錦馬超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計第二百一十六章 甘寧甘興霸第五百五十三章 另有玄機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九章 屠神門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二百二十章 反間計第十二章 打臉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四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七章 朗朗乾坤
第四十四章 小樑莊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九十二章 奇襲叛軍大營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二十二章 漢靈帝劉宏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城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四友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十章 貢酒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戰來臨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二百零九章 小將郝昭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涼錦馬超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計第二百一十六章 甘寧甘興霸第五百五十三章 另有玄機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九章 屠神門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二百二十章 反間計第十二章 打臉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四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七章 朗朗乾坤